?

基于“維他命”模式的高中化學選考復習教學體系探微

2021-03-16 06:14陳旺潔徐克葉劍強
中學教學參考·理科版 2021年3期
關鍵詞:維他命模式高中化學

陳旺潔 徐克 葉劍強

[摘? ?要] 新高考改革要求高中化學選考復習要具有實效性,即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基礎上注重教學實效?!熬S他命”模式是研究者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提煉和總結的新復習模式,包括梳理脈絡、重構主題、認知模型三大模塊。以 “維他命”模式為導向的高中化學選考復習中,提出了“學練測一體化”教學方法,并建立“主題導航地圖”式評價體系,從實時追蹤到及時反饋,監測學情、反饋教學。

[關鍵詞]“維他命”模式;高中化學;選考復習

[中圖分類號]? ? G633.8?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1)08-0071-02

一、“維他命”概念

“維他命”是人和動物必須從外界獲得的一類重要物質,在基于“維他命”模式的高中化學選考復習教學體系(如圖1)中,其主要是指梳理脈絡(Venation)、重構主題(Theme)、認知模型(Model)三大模塊。其中,“梳理脈絡”是指重新審視高考真題、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重溫教學目標,按照“最需求”學情梳理考點,重新將知識體系精脈細絡化,重定教學目標;“重構主題”是指在精脈細絡的基礎上,重構“最需求”的脈絡,優化并重新設計“最適合”的復習教學主題;“認知模型”是指教師經過不斷提煉將各個主題付諸教學,幫助學生認知最核心的素養,通過認知結構中構建的模型解決其他問題,實現教學的“最高效益”。以 “維他命”模式為導向,提出“學練測一體化”教學方法,并建立“主題導航地圖”式評價體系,從實時追蹤到及時反饋,監測學情、反饋教學。

二、“維他命”模式的操作程序

在“維他命”模式下,要完成一個高效的課時,首先需要教師進行大量的課前準備,在精脈細絡不斷組織主題的前提下,不斷地提煉并形成初步的教學該主題的一些思想和方法,以“總—分—總”的思路選擇性地完成學案編制。其次,讓學生在課堂中自學、自練,并在教師的點撥、引導下實現模型的自我建構,并通過自測評價學習效果。課后再經過一定的練習,運用課堂上建構的模型去解釋問題,最終形成一定的學習思想和方法。最后,通過作業的反饋,知道自己的不足,評價教師的設計,進而完善模型。整個教學模式的操作程序如圖2所示。

三、“學練測一體化”教學方法

“學練測一體化”教學方法是以學生活動的“學、練、測”三個過程為基本特征,將某內容的學習分為三個階段:課堂自學,鞏固訓練,當堂檢測[1]。設置的目的是讓學生先熟悉復習內容的核心,利用練習發現問題、疑難、困惑并及時解決,最后通過小測反饋學習效果,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地學習,并實現模型的建立。具體教學環節如圖3所示。

例如,通過對大量習題的研究,針對“洗滌劑的選擇”可以歸納出以下兩點原則:1.盡量少溶解產品;2.盡量多溶解雜質。

“學”:自我梳理課本上硫酸亞鐵銨、阿司匹林及高考真題中出現的洗滌劑的選擇情況,整理洗滌劑選擇的依據,以此初步形成一定的認知結構,知道從水溶性、溶解性,要保留什么、洗去什么這幾個方面去選擇。

“練”:通過幾組不同類型的洗滌劑的題型去驗證自己所建立的初步解題模型。教師準備的洗滌劑類型有:水溶性好,有機溶解性好;水溶性好,有機溶解性不好;水溶性不好,有機溶解性好;水溶性不好,有機溶解性也不好。

“測”:通過經典實例檢測,教師和學生完成基本判斷。

四、“主題導航地圖”式評價體系

該評價體系從主體上劃分為三個層次:學生的自我評價;教師的自控評價;備課組的調控評價。從時間和形式上劃分為:課堂思維活動評價;測和練的評價;課后及階段性鞏固的評價[2]。評價結果用“導航地圖”的方式完成記錄,并進行反饋和監控。具體評價體系如圖4所示。

該評價體系中通過“四評”來實現對學生情況的收集。感評,即學生在課堂“學”的環節中對自我思維參與活動的感覺評價,分為四檔(A、B、C、D);數評,即學生在課堂的“練、測”環節中相應練習錯誤個數的記錄;初評,即學生在完成課后作業后,利用一定的形式完成模型的顯化行為;精評,通過幾次階段性測試,總結學生對學習主題的掌握情況。

復習教學既要幫助學生建立模型,還要給學生提供復習的路線圖,這不僅是一個知識脈絡地圖,也是一個呈現評價結果的載體?!爸黝}導航地圖”的設置是建立在主題的基礎之上的,如之前提到的“競爭與共存”主題,我們設計了如圖5所示的導航地圖。

通過大量主題復習活動的完成,教師可以收集到學生大量的導航地圖,以此形成各個學生的學習檔案,這些導航地圖或學習檔案將幫助教師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并在備課中進行討論,為下一個階段的復習計劃準備好一手學情材料。

五、教學實踐效果

1.學生:化學復習有節奏、有效率

“維他命”模式尊重學生的學習基礎,在有限的時間內實現較高復習效率。在教師厘清知識脈絡的基礎上,學生學有方向;在優設主題的框架下,學生能更好地攻克一系列難題;在不斷深入挖掘模型的過程中,學生更能抓住化學知識體系最核心的內容。經問卷調查發現,學生對化學不再感到畏懼,而是化繁為簡,迎難而上。對本校近年在市里的排名進行跟蹤比較,化學第一次、第二次選考成績進步明顯,多次受到縣、市領導的表揚;與浙北同等學校、更好學校聯考時,本校的化學成績突飛猛進,多次取得第一的好成績。

2.教師:化學教學有方向、有進步

整個課題研究集合教研組和課題組全體教師的力量,經過大家的不斷努力,化學教學實現了“三最實效”:最需要、最適合、最效益,即學生不需要的教師不講,學生不適合的教師不用,學生學習沒有效益的教師不教。經歷了整個研究過程,教研組和課題組教師的理論水平明顯加強,構建了“梳理脈絡+重構主題+認知模型”復習教學模式(簡稱“維他命”模式)?!皞戎攸c、顯主題、構模型、要實效”是教研組提煉出的提高復習實效的最核心的要素,其間也獲得了很多成果:教師A連續兩年獲得浙江省競賽“園丁獎”;教師C獲得溫州市“一師一優課”二等獎;課題組為市縣中學開展專題講座10余次;教研組獲得2018年浙江省競賽“集體優勝獎”;等等。

3.學校:打造強勢學科有把握、有信心

本校與多所中學開展“聯合公開課”的教學活動,與浙北學校結成聯盟,正朝著打造浙江省化學學科優質基地努力。當前,本校教研組正著手區域性的推廣活動,擬在聯盟學校內開展一系列的應用推廣,即將“維他命”模式應用于高中化學選考后的復習教學,以進一步深化“維他命”模式的內涵與價值。

[? ?參? ?考? ?文? ?獻? ?]

[1]? 鄭少綿,林珩,程國良. 翻轉課堂化學教學模式的建構與教學設計[J]. 閩南師范大學學報,2016(4):77-78.

[2]? 鄭長龍. 化學課程與教學論[M]. 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 羅 艷)

猜你喜歡
維他命模式高中化學
高中化學高效學習之復述策略
NOBOOK虛擬實驗在高中化學的應用
有效提問,提升數學思維能力的“維他命”
個性化閱讀:語文課堂的“維他命”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高中化學學習中錯題集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