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絲”重點僑鄉旅游經濟聯系網絡結構演化

2021-03-18 00:19陳金華李宇靖
關鍵詞:僑鄉海絲重點

陳金華 李宇靖

摘 要: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僑鄉旅游經濟面臨新的契機,影響僑鄉旅游經濟聯系的空間格局。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五省市(廣東、浙江、福建、海南、上海)27個重點僑鄉為研究對象,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社會網絡分析方法以及皮爾遜相關分析法對旅游經濟聯系網絡結構特征、成因進行分析,結果發現:2013—2019年僑鄉間旅游經濟聯系普遍提高,馬太效應顯著;旅游經濟聯系網絡結構整體密度雖有所提升,但密度值仍顯較低;廣東省和海南省重點僑鄉間的旅游經濟聯系比福建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的重點僑鄉的旅游經濟聯系更加緊密;僑鄉旅游經濟存在明顯的核心邊緣效應,廣州、深圳、佛山、江門、梅州、河源、惠州和汕尾是旅游經濟聯系網絡結構中的核心節點城市,對僑鄉間的旅游經濟聯系具有較強的帶動作用;僑鄉旅游資源稟賦、經濟發展水平、受關注程度和對外開放程度是僑鄉旅游經濟聯系網絡結構演化的影響因素。

關鍵詞: 旅游經濟聯系;網絡結構;重點僑鄉;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作者簡介:陳金華,華僑大學旅游學院教授,人文地理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區域旅游資源開發與安全管理(E-mail: superkingth@126.com 福建 泉州 362021);李宇靖,華僑大學旅游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旅游管理。

基金項目:福建省社會科學規劃基礎研究項目“僑鄉文旅融合與經濟轉型升級的路徑與機制研究”(FJ2020B121)

中圖分類號:F5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398(2021)05-0045-12

一 引 言

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海絲”)對中國乃至全球的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在“海絲”建設中,華僑華人將中國與海外有效地聯系起來,起著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根據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的數據,當前海外的華僑華人數量已經超過了6 000萬人,分布在全球198個國家和地區,分布在“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華僑華人約有4 500萬人,其中,廣東籍占54%,福建籍占25%,海南籍占6%林躍勤、張小欣:《“一帶一路”連接海外華僑華人》,《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03-30(A05)。。僑鄉旅游是我國現代旅游業發展的先行區,為國家爭取外匯,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在增進僑鄉與海外華僑華人的聯系與交往等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林德榮:《華僑華人與僑鄉福建旅游業的發展》,《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992年第3期,第12—15頁。。目前各地僑鄉旅游已有一定的規模,但是受行政區的影響,不同僑鄉間旅游聯系稍顯不足,所以探討僑鄉旅游區域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在“海絲”倡議下,分析僑鄉之間旅游經濟結構演化和影響因素對僑鄉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十分重要。

僑鄉是中國特色的移民產物熊燕軍、陳雍:《僑鄉可持續發展的新視角:從“經濟僑鄉”到“文化僑鄉”》,《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4期,第39—47頁。,是華人的祖籍地、華僑的家鄉、歸僑僑眷的聚居地冉琰杰、張國雄:《地域視野下的僑鄉文化——以廣東僑鄉為例》,《廣東社會科學》2020年第6期,第131—139頁。目前,學界對于僑鄉概念的界定還沒有統一、嚴謹的定義,而多以海外移民的數量,海外移民與家鄉的關系,海外移民對家鄉的影響等因素作為其界定的基本條件鄭德華:《關于“僑鄉”概念及其研究的再探討》,《學術研究》2009年第2期,第95—100頁。。中國傳統僑鄉從當代人口國際遷移的特征,新移民對移居國華人社會的影響,以及新移民對僑鄉社會的影響劃分,可分為中興型、衰退型和穩定型三種類型黃靜:《潮汕與中國傳統僑鄉:一個關于移民經驗的類型學分析》,《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03年第1期,第24—36頁。。從華僑華人數量劃分,可將僑鄉分為一般僑鄉和重點僑鄉福建省華僑志編纂委員會:《福建省志·華僑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08—218頁。。從研究對象的地區屬性劃分,可將僑鄉分為鄉村僑鄉和都市僑鄉張應龍:《都市僑鄉:僑鄉研究新命題》,《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05年第3期,第41—49頁。。已有關于僑鄉旅游的研究主要依托僑鄉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及其文化特征和功能,對僑鄉文化旅游的開發進行研究,主要包括僑鄉尋根旅游王紅豆、陳金華:《僑鄉文化遺產旅游研究綜述》,《八桂僑刊》2018年第3期,第77—84頁。顏麗金、王元林:《閩南僑鄉尋根旅游之探討》,《人文地理》2003年第6期,第48—51頁。、僑鄉文化遺產符號化與文化認同孫九霞、周一:《遺產旅游地居民的地方認同——“碉鄉”符號、記憶與空間》,《地理研究》2015年第12期,第2 381—2 394頁。 、僑鄉旅游與文化遺產流散產權的關系蔣婷、張朝枝:《僑鄉建筑文化遺產流散產權三維關系的形成與特征——以開平碉樓為例》,《南京社會科學》2021年第2期,第166—172頁。、僑鄉體育與旅游融合發展郭惠杰:《閩南僑鄉體育旅游發展研究》,《體育科學研究》2015年第1期,第6—9頁。等。而對于僑鄉經濟方面的研究以僑鄉社會經濟變遷為主李志華:《華僑華人與僑鄉社會經濟變遷研究——以青田縣為例》,《中國經濟史研究》2020年第5期,第193頁。呂惠進:《浙南移民群體特征與僑鄉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人口與經濟》2001年第S1期,第7—8頁。。研究案例地以不同尺度的單個僑鄉為主,而忽視了僑鄉之間的協同發展。

“海絲”沿線省市僑鄉文化資源豐富,具有發展文化旅游的良好基礎。而相對于《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中所圈定的18個省市區,“海絲”沿線五省市的僑鄉更為集中和典型。研究“海絲”沿線五省市重點僑鄉旅游經濟聯系的實踐意義在于可以從旅游的角度審視僑鄉的發展現狀,為區域僑鄉旅游發展、更高效發揮“僑”力量和推動“海絲”建設提供新思路。因此,本研究以“海絲”五省市27個重點僑鄉為研究對象,嘗試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會網絡分析法,研究“海絲”倡議下,其沿線省市僑鄉旅游經濟聯系的變化和現狀,揭示其主要的影響因素,并以此為依據對區域僑鄉旅游發展提出可行性建議。

二 研究設計

(一)研究范圍

本文主要以《華僑華人百科全書·僑鄉卷》一書中所收錄的僑鄉為基礎,以廣東、浙江、福建三省的地級市,海南省的地級市和省轄縣,以及上海市為分析單元,把分析單元中華僑華人總人口在10萬以上的視作重點僑鄉,并把這些重點僑鄉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最終選取“海絲”五省市的27個重點僑鄉——上海、寧波、溫州、麗水、泉州、廈門、漳州、莆田、福州、龍巖、寧德、廣州、深圳、佛山、潮州、汕頭、汕尾、揭陽、河源、梅州、惠州、江門、茂名、瓊海、萬寧、文昌和儋州為研究范圍周南京:《華僑華人百科全書:僑鄉卷》,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1年。,以探討相關政策對“海絲”重點僑鄉旅游經濟聯系的影響。

(二)研究方法

運用修正的引力模型測算“海絲”五省市27個重點僑鄉旅游經濟聯系度;以重點僑鄉旅游經濟聯系度為基礎構建旅游經濟聯系二值矩陣,運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并借助UCINET6.0軟件對“海絲”五省市27個重點僑鄉旅游經濟聯系空間網絡結構進行分析;最后,通過SPSS 26.0中的皮爾遜相關分析模型對僑鄉旅游經濟聯系網絡演變影響因素進行檢驗。

1.修正的引力模型。本文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來測度“海絲”五省市27個重點僑鄉的旅游經濟聯系度。將僑鄉假設為一個點,點與點之間通過旅游經濟連接起來形成僑鄉旅游經濟聯系網絡,僑鄉之間旅游經濟聯系的強弱由僑鄉的旅游接待總人次和旅游總收入以及兩僑鄉間的距離決定,旅游經濟聯系度越大,僑鄉間的旅游經濟聯系越緊密。計算公式(1)、(2)所示:

Rij=PiViPjVj/D2ij(1)

Ci=∑ni=1Rij? (2)

式(1)中,Rij為僑鄉i與僑鄉j的旅游經濟聯系度,Pi、Pj分別為僑鄉i、僑鄉j旅游接待總人次,Vi、Vj分別為僑鄉i、僑鄉j旅游總收入,Dij為僑鄉i與僑鄉j之間的直線距離。式(2)中,Ci為旅游經濟聯系量,由一個僑鄉與其他僑鄉的旅游經濟聯系強度相加得到。

2.社會網絡分析方法。以修正的引力模型所計算得出的“海絲”五省市27個重點僑鄉旅游經濟聯系度為基礎,通過二值化處理,分別得出2013年和2019年的旅游經濟聯系二分矩陣,再通過軟件UCINET6.0從整體網絡密度、網絡中心性、結構洞和核心—邊緣模型四個維度分析“海絲”五省市重點僑鄉旅游經濟聯系網絡結構特征。

3.數據來源。本文中的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總收入來源于2013年和2019年各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金華統計年鑒》,以及文昌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2019年A級旅游景區數量來源于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海南統計年鑒》和《上海統計年鑒》;兩僑鄉間的直線距離通過百度地圖測算;各市旅游網絡關注度來源于百度指數2019年總搜索指數;各市公路通車里程、人口、進出口總額和地區國民生產總值數據來源于2019年各省市統計年鑒。

三 重點僑鄉旅游經濟聯系及其網絡結構分析

(一)重點僑鄉旅游經濟聯系度分析

2013年和2019年旅游經濟聯系度最高的重點僑鄉組合均是廣州—佛山,聯系度分別是120.656和366.215。其次,2013年旅游經濟聯系度較高的重點僑鄉組合為上?!獙幉?、深圳—廣州、江門—廣州、廈門—漳州、廈門—泉州、惠州—深圳、江門—佛山、麗水—溫州、佛山—深圳,2019年旅游經濟聯系度較高的重點僑鄉組合為漳州—廈門、寧波—上海、廣州—江門、泉州—廈門、廣州—深圳、佛山—江門、溫州—麗水、潮州—揭陽、深圳—惠州,具體見表1??梢?,2019年27個重點僑鄉的旅游經濟聯系度均有較大的提升,說明重點僑鄉的旅游業正在全面發展,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總收入在不斷增加。

2013年重點僑鄉旅游經濟聯系度在0.0001~120.656之間,2019年重點僑鄉旅游經濟聯系度在0.0006~366.215之間。2019年漳州—廈門的旅游經濟聯系度從2013年排名第五上升為第二;2019年廈門—泉州的旅游經濟聯系度從2013年排名第六上升為第五;2019年佛山—江門的旅游經濟聯系度從2013年排名第八上升為第六;2019年溫州—麗水的旅游經濟聯系度從2013年排名第九上升為第八;2019年潮州—揭陽的旅游經濟聯系度從2013年排名第十二上升為第九。以上結果表明:一是27個重點僑鄉的旅游經濟聯系度呈階梯狀分布,且等級差距大;二是各重點僑鄉旅游發展的速度各不相同,重點僑鄉間的旅游競爭激烈。

(二)重點僑鄉旅游經濟網絡結構演化分析

1.網絡結構分析。通過軟件UCINET6.0對2013年和2019年的重點僑鄉旅游經濟聯系網絡結構進行可視化分析,節點大小表示該僑鄉與其他僑鄉的聯系程度(見圖1)??梢?,自2013年“海絲”提出以來,五省市27個重點僑鄉旅游經濟已形成相互聯系的網絡,無出現孤點現象,2013年和2019年廣州、深圳、佛山、梅州、廈門等5個重點僑鄉均顯示出與其他重點僑鄉緊密的旅游經濟聯系,2019年重點僑鄉旅游經濟聯系密度普遍提升,其中江門、汕尾、茂名、惠州、文昌、瓊海、萬寧、儋州和河源等9個重點僑鄉的旅游經濟聯系密度明顯增大。

2.網絡密度分析。借助網絡密度值來反映重點僑鄉旅游經濟聯系網絡的緊密程度,其值越大,則表示旅游經濟聯系網絡越緊密。2013年和2019年重點僑鄉旅游經濟聯系的網絡密度分別為0.1766和0.1980,說明重點僑鄉旅游經濟聯系網絡密度有所增大,但密度值仍顯較低,重點僑鄉間的旅游經濟聯系不夠緊密,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

3.網絡中心性分析。借助中心度指標來反映重點僑鄉旅游經濟聯系網絡中各僑鄉的地位與關系。其中,度數中心度越大,表明與該重點僑鄉產生旅游經濟聯系的重點僑鄉越多;接近中心度越大,表明該重點僑鄉更容易與其他僑鄉產生旅游經濟聯系;中間中心度越大,表明該重點僑鄉在重點僑鄉間旅游經濟聯系中的中介作用越大。利用Ucinet6.0軟件中心度分析模塊得出五省市27個重點僑鄉2013年和2019年的度數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和中間中心度(見表2),以此來分析五省市27個重點僑鄉在旅游經濟聯系網絡中的地位及特征差異。

(1)度數中心度分析。度數中心度的大小用以衡量與該僑鄉產生旅游經濟聯系的僑鄉數量,反映該僑鄉在旅游經濟方面的聚集和輻射能力。2013年和2019年27個重點僑鄉的平均度數中心度分別為6.815和7.481,說明重點僑鄉間的旅游經濟聯系普遍增強。2013年和2019年度數中心度的方差分別為7.632和7.879,其值較小,說明重點僑鄉的度數中心度波動不大,即僑鄉的聚集和輻射能力較為均衡。2013年度數中心度最高的重點僑鄉是廣州,度數中心度達到14;2019年度數中心度最高的重點僑鄉是梅州、深圳和廣州,度數中心度均達到12。表明這些僑鄉對其他僑鄉具有較強的聚集和輻射作用。此外,2013年度數中心度值高于均值的重點僑鄉還有深圳、梅州、廈門、佛山、福州、儋州、泉州、惠州、寧德、龍巖、茂名和上海;2019年度數中心度值高于均值的重點僑鄉還有江門、佛山、汕尾、廈門、惠州、文昌、茂名、儋州、萬寧、瓊海。表明這些僑鄉是重點僑鄉旅游經濟聯系網絡的重要節點;而度數中心度低于均值的僑鄉聚集和輻射能力較弱,處于網絡的邊緣。

(2)接近中心度分析。接近中心度大小用以衡量該僑鄉與其他僑鄉產生旅游經濟聯系的難易程度,反映僑鄉的通達性特征。由表2可知,2013年內向接近中心度均大于外向接近中心度的重點僑鄉有6個,分別是廣州、深圳、惠州、佛山、河源和江門,這些僑鄉更容易與其他僑鄉產生旅游經濟聯系,而在2019年此類僑鄉從2013年的6個增加至21個,說明僑鄉間依賴性增強。此外,2013年內向接近中心度低于外向中心度的重點僑鄉有21個,其中儋州的內向接近度顯著低于外向接近度,這些僑鄉能夠更便捷地與核心重點僑鄉產生旅游經濟聯系,較少依賴其他僑鄉,而2019年此類僑鄉減少至6個,分別是文昌、儋州、萬寧、瓊海、汕尾和茂名。

(3)中間中心度分析。中間中心度用以衡量該僑鄉對其他僑鄉旅游經濟聯系的控制程度,反映該僑鄉在旅游經濟聯系網絡中的中介作用。2013年和2019年中間中心度值最高的僑鄉都是梅州,其值從119.733上升至281.35,表明梅州是僑鄉旅游經濟聯系網絡中的重要僑鄉,充當著重要的“橋梁”作用,其他僑鄉應增強與梅州的聯系以增強僑鄉間的旅游經濟聯系。由表2可計算得出,2013年高于中間中心度均值20.222的有7個僑鄉,分別是梅州、福州、上海、龍巖、廈門、深圳和泉州;2019年高于中間中心度均值49.111的有9個僑鄉,分別是梅州、河源、惠州、福州、龍巖、廈門、溫州、泉州和深圳。此類僑鄉具良好的中介作用,是旅游經濟聯系網絡中的重要通道。而2013年中間中心度值為0的重點僑鄉有8個,分別是佛山、江門、河源、寧德、汕尾、儋州和文昌;2019年中間中心度值為0的重點僑鄉有6個,分別是上海、莆田、佛山、寧波、汕尾和儋州。這些僑鄉的中介作用為零,在旅游經濟聯系網絡中很少作為中轉點連接僑鄉旅游經濟聯系。

4.結構洞分析。結構洞是指旅游經濟聯系網絡結構中當某一僑鄉缺失時導致該網絡的斷裂,可通過有效規模、效率性和限制度來進行衡量。有效規模越大、效率性越大和限制度越小時,該僑鄉的缺失會使該網絡產生越大范圍的破裂,反映該僑鄉在網絡中的重要性。由表3可見,2013年有效規模與效率性較高的是廣州、梅州、深圳、廈門、佛山、福州;2019年有效規模與效率性較高的是梅州、汕尾、廈門、深圳、廣州、江門、佛山。其中2013年有效規模和效率性較高的僑鄉在2019年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表明這些僑鄉對于其他僑鄉之間的聯系的控制能力在減弱。與此同時,2019年汕尾和江門的有效規模和效率性出現明顯的增長,表明這兩大僑鄉隨著時間的發展慢慢走向網絡中更重要的位置。2013年限制度較高的是寧波、河源、江門、莆田、漳州、麗水、溫州、文昌;2019年限制度較高的是寧波、上海、莆田、揭陽、龍巖、麗水、潮州、汕頭、溫州和寧德。限制度高且有效規模低,往往說明這些僑鄉處于網絡的邊緣位置。

5.核心—邊緣結構分析。核心—邊緣結構分析是指借助核心—邊緣模型得出僑鄉在網絡結構中的位置,并量化核心區對邊緣區的關聯帶動效應。由表4和表5可知,2013年核心區分布有20個僑鄉,而到了2019年核心區內僑鄉數量下降至8個,但2019年核心區結構密度由2013年的0.218上升至2019年的0.589,說明核心區僑鄉數量在減少,但核心區僑鄉間旅游經濟聯系更緊密。與此同時,江門、河源和汕尾等三個僑鄉從2013年的邊緣區躍進2019年的核心區,表明這三個僑鄉的旅游發展速度快,與其他僑鄉的旅游經濟聯系更顯密切,對其他僑鄉的旅游發展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從2013年到2019年,邊緣區僑鄉數量從7個增加到19個,邊緣區結構密度從0.048上升至0.202,表明邊緣區僑鄉數量增加,但邊緣區僑鄉間旅游經濟聯系增強。此外,核心區對邊緣區的網絡密度由0.057上升至0.072,說明核心區對邊緣區的關聯帶動效應增強,但帶動作用有限。

四 重點僑鄉旅游經濟聯系網絡結構演化影響因素分析

借鑒前人關于旅游經濟的影響因素研究申玉銘、邱靈、任旺兵,等:《中國服務業空間差異的影響因素與空間分異特征》,《地理研究》2007年第6期,第1 255—1 264頁。王坤、黃震方、曹芳東,等:《泛長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績效空間格局演變及其影響因素》,《自然資源學報》2016年第7期,第1 149—1 163頁。金萍:《廣義旅游業視角下旅游經濟發展影響因素實證研究——以浙江省為例》,《經濟問題探索》2015年第6期,第183—190頁。,本文選取僑鄉旅游資源稟賦、經濟發展水平、僑鄉交通基礎設施水平、僑鄉旅游受關注程度和僑鄉對外開放程度五個因素作為重點僑鄉旅游經濟聯系網絡結構的影響因素,并通過皮爾遜相關分析對“海絲”沿線五省市重點僑鄉旅游經濟聯系量與僑鄉旅游資源稟賦、經濟發展水平、僑鄉交通基礎設施水平、僑鄉旅游受關注程度和僑鄉對外開放程度五個因素進行檢驗。其中,旅游資源稟賦由旅游景區數量和級別加權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用人均GDP衡量;交通基礎設施水平用公路網密度(公路通車里程與人口數量之比)衡量;僑鄉受關注程度使用僑鄉旅游網絡關注度衡量;對外開發程度使用經濟全球化指數(進出口總額與地區國民生產總值之比)衡量(見表6)。

在進行皮爾遜相關分析前,依據完整性和可靠性原則對數據進行篩選。首先,廣州和佛山的旅游經濟聯系量分別高達430.4265和401.06667,屬于異常數據,因而在進行皮爾遜相關分析時將其剔除;其次,由于萬寧市和文昌市的公路網密度數據缺失,儋州市的對外開放程度數據缺失,因而在檢驗公路網密度與旅游經濟聯系量的相關性時將萬寧和文昌的數據剔除,在檢驗對外開放程度與旅游經濟聯系量的相關性時將儋州市剔除;最后,通過SPSS 26.0進行皮爾遜相關性分析,得出相關結果(見表7)。

(一)對外開放程度

僑鄉對外開放程度由其進出口總額與GDP的比值衡量,僑鄉的對外開放程度越高,經濟越開放,商業越發達,公務商務旅游越頻繁,高質量旅游需求越強烈,旅游基礎設施及其配套設施越完善。通過表7的皮爾遜相關分析結果可知,僑鄉旅游經濟聯系量與僑鄉對外開放程度之間的皮爾遜相關系數為0.698,且顯著性值為0.000,小于0.01,說明兩者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即對外開放程度越高的僑鄉,其旅游經濟聯系量越大。

(二)受關注程度

僑鄉旅游受關注程度越高,潛在旅游者就會越多。根據旅游者旅游決策過程,旅游者在受到某種刺激后產生旅游的需求,并在旅游前對旅游目的地進行信息收集,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及其信息的便捷獲取,使得互聯網成為旅游者收集旅游目的地信息的重要手段,因此旅游關注度越高反映了潛在旅游者越多。通過表7的皮爾遜相關分析結果可知,僑鄉旅游經濟聯系量與僑鄉受關注程度之間的皮爾遜相關系數為0.593,且顯著性值為0.002,小于0.01,說明兩者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即旅游關注度越高的僑鄉,其旅游經濟聯系量越大。

(三)經濟發展水平

人均GDP越高,經濟發展水平就越高,僑鄉的基礎設施和服務就會越完善,旅游業越發達,即當地居民外出旅游以及外地游客以此僑鄉作為旅游目的地開展旅游活動更為活躍,從而使得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僑鄉與其他僑鄉聯系更密切,表現為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僑鄉擁有更高的旅游經濟聯系量。通過表7的皮爾遜相關分析結果可知,僑鄉旅游經濟聯系量與僑鄉經濟發展水平之間的皮爾遜相關系數為0.698,且顯著性值為0.006,小于0.01,說明兩者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即僑鄉經濟發展水平在不斷提高的同時各僑鄉旅游經濟聯系量也在不斷增大,僑鄉間旅游經濟聯系更密切。

(四)旅游資源稟賦

旅游資源是旅游產業發展的基礎,旅游景區數量越多、級別越高,旅游資源稟賦越高,旅游產品開發與設計越豐富,對旅游者的吸引力越大,旅游業越發達。通過表7的皮爾遜相關分析結果可知,僑鄉旅游經濟聯系量與僑鄉旅游資源稟賦之間的皮爾遜相關系數為0.415,且顯著性值為0.039,小于0.05,說明兩者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即旅游資源稟賦越高的僑鄉,其旅游經濟越活躍,且與其他僑鄉間產生更多的聯系。

(五)交通基礎設施水平

旅游目的地可達性是旅游者開展旅游活動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交通基礎設施水平越高的地區,旅游目的地可達性越高。通過表7的皮爾遜相關分析結果可知,僑鄉旅游經濟聯系量與僑鄉交通基礎設施水平沒有顯著的相關性(p>0.05,見表7),即僑鄉交通基礎設施水平越高,其旅游經濟聯系量并不一定會越高。其一,隨著交通運輸業的快速發展,除了公路以外,鐵路和航空出行慢慢大眾化,只以公路網密度衡量交通基礎設施水平已經不再適宜。其二,交通基礎設施對區域旅游發展的作用存在雙重門檻,當交通基礎設施水平處于低層次區制時,交通基礎設施顯著促進旅游發展; 當交通基礎設施水平處于中層次區制時,交通基礎設施對旅游發展未表現出顯著影響; 當交通基礎設施水平處于高層次區制時,交通基礎設施阻礙旅游發展李如友、黃常州:《中國交通基礎設施對區域旅游發展的影響研究——基于門檻回歸模型的證據》,《旅游科學》2015年第2期,第1—13頁。 ?!昂=z”沿線重點僑鄉空間跨度較大,交通基礎設施水平差異大,經濟發達的僑鄉交通基礎設施水平高,其交通基礎設施對旅游發展未表現出顯著影響;經濟欠發達的僑鄉交通基礎設施水平較低,其交通基礎設施對旅游發展具有顯著積極影響。因此,當把不同交通基礎設施水平的僑鄉數據放在一起分析時,僑鄉交通基礎設施水平與其經濟聯系量沒有顯著的相關性。

五 研究結論與建議

本文基于2013年和2019年“海絲”沿線27個重點僑鄉的旅游經濟聯系度,構建“海絲”五省市重點僑鄉旅游經濟聯系網絡,再通過社會網絡分析方法測度“海絲”五省市重點僑鄉旅游經濟聯系網絡結構特征,并通過皮爾遜相關性分析檢驗其影響因素,最終得到如下結論:(1)僑鄉間旅游經濟聯系普遍提高,馬太效應顯著。(2)旅游經濟聯系網絡結構整體密度提升,但密度值仍顯較低,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廣東省和海南省重點僑鄉間的旅游經濟聯系比福建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的重點僑鄉的旅游經濟聯系更緊密。(3)僑鄉旅游經濟存在明顯的核心邊緣效應,廣州、深圳、佛山、江門、梅州、河源、惠州和汕尾是旅游經濟聯系網絡結構中的核心僑鄉,對僑鄉間的旅游經濟聯系具有強帶動作用。江門和汕尾是旅游經濟聯系網絡中變化最大的兩個僑鄉。(4)僑鄉旅游經濟聯系與其對外開放程度、受關注程度、經濟發展水平有較大的關聯性,反映僑鄉現代旅游與對外開放、區域旅游營銷、區域城市經濟協調發展緊密相關,進而影響僑鄉旅游經濟聯系網絡結構的演化。

旅游經濟是僑鄉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發展僑鄉經濟提供了契機,因此發展“海絲”沿線重點僑鄉旅游經濟和加強僑鄉間旅游經濟聯系尤為重要,據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抓住“一帶一路”機遇,加強僑鄉旅游經濟合作。研究結果表明“一帶一路”倡議下“海絲”沿線重點僑鄉間的旅游經濟聯系普遍提高,且旅游經濟聯系網絡結構整體密度提升,但整體密度值仍顯較低。促進僑鄉旅游經濟合作,需要搭建“一帶一路”僑鄉旅游合作平臺,以提高旅游經濟聯系的密度。在空間上,除強化“海絲”五省市僑鄉區域旅游一體化建設外,可借助“海絲”沿線的區位優勢,拓展重點僑鄉與境內外的航線,加大僑鄉對外開放程度;在內涵建設上,制定支持發展僑鄉旅游的“一帶一路”政策,鼓勵當地居民參與當地僑鄉旅游的發展,并通過成立僑鄉旅游發展協會、創辦大型僑鄉旅游發展論壇、舉辦僑鄉文化旅游節、創建僑鄉旅游文化線路等路徑促進僑鄉旅游合作。此外,通過支持海外華僑華人返鄉投資僑鄉旅游發展,以強化僑鄉海內外旅游經濟合作。

第二,發揮僑鄉旅游核心城市的涓滴效應,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僑鄉旅游全面、協調發展。當前,“一帶一路”沿線僑鄉間旅游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海南、福建閩南地區較為落后,為使僑鄉旅游全面、協調發展,應借助粵港澳大灣區的大發展機遇,發揮廣州、深圳、佛山、江門、梅州、河源、惠州和汕尾等八個核心節點城市對海南、福建閩南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偨Y僑鄉旅游發展的成功經驗,創建僑鄉旅游示范區,對“一帶一路”沿線僑鄉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僑鄉加強與周邊旅游景區景點的旅游合作,將僑鄉旅游積極融入到全域旅游建設中;推動僑鄉旅游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僑鄉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第三,充分發揮海南自貿區與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政策優勢,多方位吸引海外人才,開發高質量的僑鄉旅游產品。海南自貿區建設與國際旅游島建設將奠定海南作為我國21世紀“海絲”沿線最重要的海洋與海島旅游目的地?!昂=z”重點僑鄉要充分利用海南的政策與平臺優勢,吸引海外華僑華人前來海南創新、創業,利用海南自貿區的稅費優勢,進口游艇、帆船、輕舟、滑翔機、懸掛滑翔機、飛艇、探空熱氣球等旅游交通工具,大力發展僑鄉海洋娛樂業、低空體育旅游,引進國外先進的彩繪技術、社區參與理念,提升僑鄉文化旅游品質,推動僑鄉旅游產品的轉型升級。

第四,深化僑鄉旅游發展,重視網絡宣傳與僑鄉旅游目的地營銷,使僑鄉旅游在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深入挖掘僑鄉旅游資源,豐富僑鄉旅游文化內涵,創建僑鄉旅游品牌;注重文化創意元素,設計特色鮮明的僑鄉旅游商品;借助旅游發揮僑鄉的教育功能;加大僑鄉旅游宣傳力度,拓寬僑鄉旅游宣傳渠道,借助微信、微博、抖音、小紅書、直播和短視頻等新媒體,增強僑鄉的受關注程度。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Tourism Economic Link Network Structure

CHEN Jin-hua, LI Yu-jing

Abstract: Under the “One Belt, One Road” initiative, the tourism economy in the hometown of overseas Chinese is facing new opportunities, which affects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ourism economic links in the hometown of overseas Chinese. Taking 27 key hometowns of overseas Chinese in five provinces (cities) of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tourism economic link network with the help of the modified gravity model,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and Pearson’s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ourism economic link between hometowns of overseas Chinese has generally improved from 2013 to 2019, and the Matthew effect is significant; The overall density of the tourism economic link network structure has increased, but the density value is still significantly lower; The tourism economic link between the key hometowns of overseas Chinese in Guangdong and Hainan Provinces is high than those of the key overseas Chinese hometowns in Fujian, Zhejiang and Shanghai; There are obvious core edge effects in the tourism economy in the hometowns of overseas Chinese: Guangzhou, Shenzhen, Foshan, Jiangmen, Meizhou, Heyuan, Huizhou, and Shanwei are the core cities of the tourism economic link network structure and have a strong driving effect on the tourism economic link between the hometowns of overseas Chinese; The traveling resourc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the degree of attention and the degree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tourism economic network in the hometowns of overseas Chinese.

Keywords: tourism economic link; network structure; key hometown of overseas Chinese;? Maritime Silk Road

【責任編輯 吳應望】

3109500589210

猜你喜歡
僑鄉海絲重點
探索海絲文化閱讀推廣新模式
——以北海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為例
僑鄉古村 夜賽龍舟
存在感
華僑作用下的僑鄉建設研究
跨國主義時代的僑鄉社會發展差異研究
首屆“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旅游推廣聯盟”工作年會成功舉辦
單品推薦“抓住重點,改頭換面”
所謂“重點中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