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勞動實踐中培養小學生的綜合能力

2021-03-22 06:19張莉
清風 2021年4期
關鍵詞:勞動小學生能力

文_張莉

在新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背景下,人們對小學教育的要求不斷提升。當前,小學教育教學不僅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還逐漸加大了對小學生素質培養與綜合能力的培養力度,而小學勞動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素質與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勞動綜合實踐活動體現了教育的先進性,與傳統教學方式下單純的理念教育教學有所不同。勞動實踐活動以不同的實踐活動為主題,為學生營造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思考與探究,進而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與綜合能力。教師要遵循勞動實踐活動原則,采取創新有效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诖?,本文將分析開展勞動實踐活動的基礎及在勞動實踐活動過程中培養小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對策,以推動小學勞動實踐教學。

開展勞動實踐活動的基礎條件

第一,結合學生實際生活。由于小學生年齡尚小,其認知能力與人生經驗十分有限,如果單純地根據勞動實踐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開展勞動實踐活動,難以使學生對勞動實踐產生深刻的認知與理解,學生參與勞動實踐的效率與質量難以得到保證。因此,必須在勞動實踐活動中,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熟悉的生活內容產生對勞動實踐的深刻認知,從而有效提升勞動實踐教學成效。

第二,通過多樣的勞動形式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學校每周大掃除的時間為勞動實踐活動提供了機會,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發揮出自身的榜樣作用,讓部分在家中被父母嬌慣的學生,發揮出不怕臟、不怕累的精神參與勞動實踐活動。全員勞動的過程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勞動熱情,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勞動活動。學生經過共同努力,會將教室打掃得整潔干凈。學生雖然身體上有些疲憊,但是內心十分愉悅,這就是勞動帶來的價值。同時,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勞動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還可以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通過各種各樣的主題活動,激發學生的勞動熱情。在具體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主題班會,引導學生意識到勞動品質的重要性,通過班級掃除勞動競賽等方式,開展清除小廣告、撿拾白色垃圾等勞動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過程中互相交流探討,在提升學生動手勞動能力的同時啟發學生深入思考,讓學生意識到勞動的重要性,為后續教學奠定良好基礎。

在勞動實踐中培養小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策略

第一,在勞動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部分小學生來自獨生子女家庭,從小在父母與長輩精心呵護的環境中成長,勞動經驗不足,動手能力不強,甚至有學生認為勞動實踐是一件十分枯燥乏味的事情,對勞動實踐活動興趣不高。教師要培養學生對勞動實踐活動的興趣,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實踐活動的趣味,進而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勞動實踐活動。例如,不論是在班級中還是在學生的家中都會有一些綠色植物,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親自參與綠植種植活動,讓學生認識到生命的生長過程;教師還可以在植樹節帶領學生種植樹木,讓學生精心培育自己種植的綠色植物,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告訴學生綠植的作用與價值。參加過種植活動后,學生會對植物有深刻的認知,能主動為植物澆水、施肥,教師與家長都能看到學生對勞動態度的變化。

第二,在勞動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小學生正處于了解世界、探索世界的階段,具有豐富的想象力與好奇心。在勞動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勞動實踐活動中,很多教師都會組織學生學習包餃子。在小學生的眼里,面團好像橡皮泥一樣,因此教師在教會學生基本的操作方法后,可以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將餃子包成自己喜歡的形狀,從而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的方式,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思維能力。有的學生根據動畫中熊大、熊二的形象,將餃子制作成熊的模樣;還有的學生喜歡小豬佩奇,將餃子包成了小豬佩奇的形狀。這樣的勞動實踐教學方法增添了勞動實踐活動的趣味性,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第三,在勞動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溝通交往能力。部分學生來自獨生子女家庭,在成長的過程中缺乏同齡人的陪伴,加之父母的過度保護,有的學生不知如何與陌生人交流與接觸。因此,需要通過勞動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讓學生在面對陌生環境時,自信大方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可以為學生組織勞動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與他人接觸的平臺,進而鍛煉學生的溝通交往能力。例如,學??梢越M織學生開展愛心義賣活動,讓學生將自己不用的玩具、書本拿出來義賣。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自己給物品定價,并與有購買意向的顧客溝通互動,最終將義賣所得善款捐獻給貧困地區的小朋友。這樣的勞動實踐活動能鍛煉學生的溝通交往能力,培養學生的愛心與組織能力。

第四,在勞動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需要組織學生參與勞動實踐,提升學生的勞動技能,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與創新能力,在勞動實踐中融入自身的創新意識。例如,教師可以在勞動實踐課堂上,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制作學習用品,讓勞動實踐真正為日常生活與學習發揮有效的價值與作用。有的學生想動手制作多功能白板擦,對正反兩面進行設計,一面在擦白板時,另一面能翻轉清洗,使用時,再將清洗好的一面翻轉過來繼續使用,將臟的一面翻轉并清洗。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能讓學生意識到勞動需要創造力,創新能改變并優化勞動方式與生活。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自由的勞動實踐環境,讓學生在勞動實踐過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創造力,進而獲得勞動體會。

第五,在勞動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優秀品質。小學階段是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勞動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為學生成長及日后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在每年的中秋節與端午節,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做月餅、包粽子,然后在節日的氛圍里一同分享勞動成果。例如,在共同制作月餅時,有的學生負責和面,有的學生負責拌餡料,有的學生負責制作月餅皮,有的學生負責放餡料,有的學生負責模具定型,最后學生一同分享勞動實踐果實,慶祝傳統節日。學生在享用美味月餅時,能感受到團隊合作的力量。團隊合作的方式能讓學生積極動手參與實踐勞動,提升學生與人協作的能力。

綜上所述,勞動實踐活動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勞動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思維能力等綜合能力。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多種多樣的勞動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勞動實踐,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及綜合能力,為學生日后的成長與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猜你喜歡
勞動小學生能力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熱愛勞動
你的溝通能力很好嗎?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
我是小學生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