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SST模式的簡介

2021-03-23 09:00王穎
成功營銷 2021年8期

王穎

摘要: SST是一個基于原則導向的隨機風險模型,包括市場風險、承銷風險、保險風險和信用風險。其目的在于研究一種符合要求風險公式,他能在適應環境改變的同時保持足夠的靈活性和彈性且不需要過多的精力和成本。本文基于對歷史沿革、理論框架和市場效應分析對瑞士SST模式做一個大概的簡介。

關鍵詞: SST模式;償付能力測試;風險公式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很多保險公司的金融穩定已被動搖,其中比較顯著負面效應的事件包括2008年和2020年股票的暴跌,和債券收益率的持續下降等。這些事件都顯著的降低了股票投資的市場價值,同時還提高了保險公司過去所賣出的期權和保證金,從而導致了存款準備金的增加。對一些保險公司來講,股票市場的下跌還加劇了大型災難的索賠。這些都改變了全世界保險公司的監管方式,包括會計的準則、保險公司高層管理的提高和增加償付能力和標準等。雖然設計到了方方面面的變化,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那就是為了更準確的評估保險公司的風險,在國與國之間和產業之間需要一種改進的更全面的保險監管框架和標準方法,以提高監管的敏感度和透明度。

1 瑞士SST模式的歷史沿革

2002年秋,聯邦私人保險管理辦公室的董事Herbert Luthy帶領項目小組著手于保險監管的研究。他們向聯邦委員會提交了一份保險監管法案草案(簡稱ISA),他們認為償付能力需求需要考慮保險公司的所面臨的風險。2003年聯邦私人保險管理辦公室的董事發起了瑞士償付能力測試(SST),旨在確立將來償付能力系統的基本原則。聯邦私人保險管理辦公室頒布的白皮書提出了在瑞士新的償付能力標準,在未來白皮書將進一步更詳細的提出實現的步驟、總體規劃和基本原理。

聯邦私人保險管理辦公室的目標是保護投保人的利益(無論是個人、公司或是其他實體)。標準的公式法就是設定一個最低償付能力要求,但是它不夠靈活且太過依賴于風險管理的監管機構,因而在實際中很難應用。例如歐盟償付能力要求保險公司持有4%的儲備金作為償付能力資本,但是保險公司的不同儲備金水平基本上都取決于公司管理層的決定,因而相對謹慎的保險公司會在競爭中處于劣勢,因為他們持有較多的儲備金作為資本需求,而且相對于其他的保險公司,他們也遵循更高的償付能力要求。這就導致聯邦私人保險管理辦公室提出一個基于保險公司實際風險的償付能力標準,這樣就使得保險公司有責任在自己的風險情況上進行研究。通過這種方式,透明度和競爭將會提高,企業也可以更好的管理自身的風險。這種新型的方法概括起來就是保護投保人,確保每個保險公司都有足夠的可用資金?!白銐颉币馕吨词乖谝粋€不太可能的狀況下(如概率只有1%),仍有足夠的資本(平均而言)使得保險公司的資產和負債可轉移到第三方。當然,必須有足夠的資產可覆蓋負債和第三方的未來資本成本。新的建議的采用將會對瑞士的保險市場和保險監管機構帶來一些重大的影響。此外,隨著公司風險管理技術的不斷進步,一個同等進步的復雜的監管機構也將應時代的要求應運而生。所有這些改變都是必要的,以滿足該行業未來的挑戰,和監管機構與各方合作以促進保險業的發展。

SST是一個基于原則導向的隨機風險模型,包括市場風險、承銷風險、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其目的在于研究一種符合要求風險公式,他能在適應環境改變的同時保持足夠的靈活性和彈性且不需要過多的精力和成本。SST項目于2003年啟動并在2004年和2005年開始測試。在2006年,新的框架開始適用于大型的保險公司, 2008年正式投入使用。盡管先于償付能力Ⅱ,SST的一個重要目標仍是與償付能力Ⅱ的兼容性。

2007年6月22日,瑞士金融市場監督管理局(簡稱FINMA)依據《瑞士金融監管局聯邦法案》(簡稱FINMASA)正式成立。該管理局整合了聯邦私人保險管理辦公室、瑞士聯邦銀行業委員會(簡稱SFBC)以及瑞士反洗錢控制委員先前的職能,全面負責瑞士所有的金融監管。瑞士金融市場管理局是瑞士負責金融監管的政府部門。它的職能包括:監管瑞士的銀行、保險公司、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商以及其他各類金融中介(其中包括外匯交易商)。與此同時,SST也由新建的瑞士金融市場監督管理局全權負責。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國際金融環境日益復雜,風險波及的范圍和深度不斷擴大,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推動全球金融監管體制進入了新一輪的改革周期,金融監管的國際性標準化和精細化需求,也隨之提高。在保險領域,償付能力監管作為現代保險監管的核心,是各國監管改革的重點。與銀行業統一遵守巴塞爾協議不同,保險業尚未建立起全球統一的償付能力監管規則,因此,很多國家正在積極探索,努力尋求適合自身發展特征的改革路徑。近年來,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各國對償付能力監管的理念和框架的認識日趨一致,改革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共同的發展趨勢。無論是歐盟償付能力Ⅱ、美國的RBC體系,還是本文討論的瑞士償付能力測試(SST),都是各國保險監管機構基于保險發展環境變化,為保護保險業健康發展而進行的監管變革。

2 瑞士SST模式的框架

SST包括兩大部分:SST目標資本(基于定量元素上)和SST報告(比較著重于定量條款)??傮w來說,在SST的框架下,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保險風險由標準因素模型來進行分析,而其他的風險類型(巨災風險)則由情景模型來分析。

SST的目標資本可以通過一個標準模型或是保險公司特定的內部風險模型或是兩者的合并來計算。當然,內部模型也只算是部分的“內部”,因為內部模型必須受制于瑞士監督局的批準,其中細節則由瑞士聯邦私營保險所提供。為了決定目標資本,標準模型的結果將與情景分析的結果加成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分散效應將會考慮在內。所有的結果將會生成一個報告,總結保險公司對于不同風險的暴露程度。

市場模型風險則考慮利率、股票價格、貨幣和房地產價格的變化,他是基于摩通大根開發的風險度量模型——最普遍計算銀行業風險價值的方法。監管機構在選擇的市場指數中搜集十年的月度收益數據來評估這些風險。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參數都有監管機構決定,有一些則是由保險公司根據其投資組合所估計的。這種方法跟風險導向方法(如償付能力Ⅱ)來比,更注重于以原則為導向(如SST)。

信用風險模型則是和巴塞爾協議Ⅱ使用相同的方法。但是和巴塞爾協議Ⅱ不同的是,經營風險并沒有包括在模型之中,取而代之的是SST報告的定性分析。在SST的框架內應用巴塞爾協議Ⅱ的優點在于容易實現且可以有效的減少銀行和保險供公司之間的監管仲裁。

壽險、非壽險和健康險的模型都是單獨的,而對于再保險卻沒有一個標準的模式,因為再保險公司應該有足夠的內部風險模型來計算保險風險。在壽險部分,標準模型包括其七種風險因素,包括死亡率、遞減率、產品選擇等。所有風險的建模都是使用一個正態分布和加總所有風險之間的假設相關性。在非壽險部分,風險分為三部分:小型索賠、大型索賠和條款的變化。此外,巨災保險也包括在情景模擬分析中。小額索賠的總數的建模是通過正態分布,而大額索賠則是通過數量和大小分別建模。至于條款的變化,SST則使用對數正態隨機變量的反向轉移和預先定義的方差。對于健康險的標準模型則是假設保險風險是獨立于金融市場風險的,該模型只考慮三個健康險業務:護理費用、個人每日津貼和集體每日津貼。對于這三個業務來講,平均值和標準偏差估計是基于歷史數據上的,然后所有的業務在不同業務間的現金流的假設相關性上加總。

標準模型中沒有包括的風險則包含在定性和定量情景分析中。其中定性情景分析包含在SST報告中,而定量情景分析的則會在計算目標資本時考慮到。在定量情景分析中,例如金融市場崩盤或是自然災害,其發生的概率和結果都會影響到償付能力水平的估計。

SST所遵循的原則導向的方法更為靈活且能專注個人風險,例如,寧愿使用保險公司的參數而不是保險監管機構預定的參數。原則導向的方法也可以促使保險公司發展自身的風險模型。此外,原則導向的方法為保險公司提供了將監管要求整合到自身的風險管理過程中的機會,此時業務和監管目標可齊頭并進以達到一個更有效的監管和風險管理。原則導向方法另外一個重大優勢是它可降低系統性行為的危險。當然,原則導向的方法并不是完美無缺的,太過依賴原則可能會增加復雜性和監管成本,對于保險公司而言,需要時間和金錢來將原則導入到模型中,而對于監管機構而言,則需要足夠的資源來控制每一個單獨的模型而不是一個通用的標準模型。

瑞士SST主要目標和歐盟償付能力Ⅱ類似并兼容,包括兩大部分:SST目標資本(基于定量元素上)和SST報告(比較著重于定量條款)。在第一部分,SST運用兩分法,與“償付能力Ⅱ”非常相似。在高的水平上,是所謂的必須目標資本(或是償付資本),其需要時間零點來定義所需資本量來滿足一個固定時間點后所產生的債務(或是預估的風險),這時便需要一個安全水平。在SST下,保險公司的可用資本也叫風險承受資本,代表了保險公司可以承受潛在風險的能力。而在低的水平上,是所允許的最低償付能力,也就是所謂的安全網,是基于歐盟“償付能力Ⅰ”發展而來的。

3 瑞士SST模式的市場效應分析

在SST下,保險公司的可用經濟資本叫做風險基礎資本,他代表了保險公司承擔風險的能力。風險基礎資本在資產和負債中的定義是不同的。

在SST下,目標資本的計算公式如下:

x 1= 1 1+r RBC 1-RBC 0

其中,隨機變量x 1通過計算一年期內RBC的變化(無風險利率r是由監管者所提供的)來得出目標資本的。

在情景模式下,可用資本的RBC通常來講是減少的。因而,關于RBC 1(=A 1-L 1)是基于t=1時的正態分布,并根據歷史數據來進行估計。

因而,預期損失(ES)則可定義為:

ES α=-E(x 1|x 1≤VaR α)

其中VaR α代表了當置信水平ɑ=1時的風險價值,此時的目標資本為:

TC α= ES α+ MVM

其中MVM代表市場價值,即運行成本(在無償付能力的情況下)。

對于監管者來說,他們所希望的是,在t=0時,保險公司的目標資本不可超過可用經濟資本;RBC 0=A 0-L 0TC α

可以看出,SST下的目標資本是通過資產和負債的市場持續價值所得出的,因而他可以確保保險公司最真實的風險承受能力。對于風險的市場價值估計需要健全的金融方法(例如期權定價等)來計算現金流的不確定性。與美國RBC體系只允許使用標準模型來比,SST模式無疑更為先進。

總體來說,SST模型定義的特點就是它不僅要計算必要的目標資本,還要計算年度風險承擔資本的概率分布,最后的實際的計算結果就是以隨機情景模擬方法為主輔以隨機模型,將兩個結果加總。因而,SST就是有一組標準模型(例如資產、負債和信用風險模型)和一組情景模擬所組成。除了信用風險模型,標準模型的結果是符合正態分布且可以根據模型的風險因素來描述風險承擔資本的隨機性特征變化。委任的精算師還必須評估情景模擬以補充公司的特定情景模擬,旨在更好的評估公司的特定風險。最后將標準模型的結果和情景模擬的評估加總在一起。瑞士償付能力測試下的風險資本標準是基于資產和債務的市場一致性評估上的,因而在其影響下,也許會改變保險公司對其資產和負債的管理,繼而影響到資本市場。

4 總結

總體看來,瑞士SST主要目標和歐盟償付能力Ⅱ類似并兼容,包括兩大部分:SST目標資本(基于定量元素上)和SST報告(比較著重于定量條款)。在第一部分,SST運用兩分法,與“償付能力Ⅱ”非常相似。在高的水平上,是所謂的必須目標資本(或是償付資本),其需要時間零點來定義所需資本量來滿足一個固定時間點后所產生的債務(或是預估的風險),這時便需要一個安全水平。在SST下,保險公司的可用資本也叫風險承受資本,代表了保險公司可以承受潛在風險的能力。而在低的水平上,是所允許的最低償付能力,也就是所謂的安全網,是基于歐盟“償付能力Ⅰ”發展而來的。

瑞士償付能力實施的時間較短,但在償付能力監管方面基本上已做到了面面俱到,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沒有考慮到管理風險。在對保險公司的破產研究之中,Sharma報告發現管理能力的不足是保險公司破產的根源之一?;谶@一觀點,償付能力系統不僅僅要依賴于對于保險公司償付水平的定量分析,還要包含對管理團隊經驗的要求、早期預警指標和具有前瞻性的商業計劃。

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機下,壓力測試也出現了一些紕漏。例如在銀行業,很多銀行認為他們的壓力測試并沒有達到他們預期的效果,因為壓力測試并沒有包括到像07、08年如此極端的情況。也有些反對意見認為,壓力測試本身并沒有問題,只是很多銀行并沒有很積極的去設計更具挑戰性的壓力測試,壓力測試對于他們來說,只是一個“監管偽裝”。

發展到至今,監管者對于壓力測試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完善。比如FSA在2008年曾提出“反轉壓力測試”,即通過構建可能導致公司倒閉的情景模擬,可以通過發轉測試得出,利率和市場地位發生怎樣的變化就會導致公司倒閉。

對于壓力測試的改進,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看,第一是保險公司可以與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合作,從他們那里得到最新的保險會計準則。因此如果IASB得出了利率、股票價格和賠償率變化的靈敏度,那么保險監管者就可以通過這些靈敏度來計算將對應的壓力測試,因此就可以在模擬情景中結合不同的事件發生。第二是有些壓力測試是需要反應真實的歷史事件的。例如一個測試需要反應一個200年一遇的事件,那么這就需要考慮,在1974年的石油危機或是1987年的股市崩盤,這樣的事件會對保險公司產生怎樣的影響。第三是壓力測試是需要反向檢查的。如果一個保險公司在2007年年底(經濟和股票價格是上漲的)進行了壓力測試,然后,如果運用到2008年(股票市場價格跌了32.8%)的話,此時壓力測試所得出的靈敏度就大相徑庭了,因為公司所持股票已經和壓力測試時的指標不一樣了。因此在進行壓力測試,需要通過經驗來調整測試的靈敏度。

參考文獻

[1] ?Ammeter H., The Problem of Solvency in Life Assurance [J].The journal of institute of actuarial, 1966.92:193-197.

[2] Arrow, KJ., Insurance, risk and allocation. Essays in the Theory of Risk Bearing,? North Holland 1970.

[3] CEIOPS (2020a)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Crisis (SolvencyⅡand Beyond).? www.ceiops.au.

[4] Nikolaus von Bomhard., Risk and Capital Management in Insurances Companies [J]. The Geneva Papers. 2005.30:52-59.

[5] Principles and Methods, www.actuary.org.

[6] Susan Conant, Nicholas L. Desoutter, Nani L. Long et al., Management for Solvency and Profitability in Life and Health Insurance Companies. Atlanta: Life Management Institute LOMA.199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