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儲蓄國債市場發展現狀的調查與思考

2021-03-23 17:45章愛群胥玉娥吳春平楊雅迪
成功營銷 2021年8期
關鍵詞:農村居民儲蓄網點

章愛群 胥玉娥 吳春平 楊雅迪

摘要: 近年來,儲蓄國債的籌資屬性逐漸弱化,但因其具有安全性高、起買點低、收益較高、可辦理質押貸款等特點,仍然深受人民群眾歡迎,已成為社會民生屬性較為突出的普惠金融產品,具有鮮明的社會剛性需求特征,但目前儲蓄國債市場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居民儲蓄國債投資需求未得到有效滿足。為了解濱海農村地區儲蓄國債銷售情況,本文主要運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對象為濱海農村地區的儲蓄國債投資者(含潛在投資者),在問卷設計上,主要從投資者國債購買意愿及投資理財偏好等方面來了解農村居民對儲蓄國債的認知、投資行為和投資需求。本次問卷調查合計發放問卷320份,回收有效問卷297份,回收率92.81%。

關鍵詞: 國債;投資者

1 濱??h農村儲蓄國債市場發展現狀

1.1 農村地區投資者投資行為分析

1.1.1 半數農村居民有購買國債意愿,不同年齡群體有明顯偏好差異

被調查對象中,53.2%的人表示愿意購買國債,其中40 歲(含)以上的中老年群體占比53.8%,40 歲以下的青年群體占比46.2%。中老年群體中有60%的人更愿意購買儲蓄國債(憑證式),偏好的國債期限品種為三年期;青年群體中有69.86%的人傾向于購買儲蓄國債(電子式),最期望購買的國債期限品種為一年期。中老年居民不愿意購買國債的主要原因是“購買渠道局限,不方便”,而青年居民不愿意購買國債的首要原因是“收益率低”。

1.1.2 農村投資者對儲蓄國債的忠誠度不高

從農村國債投資者投資儲蓄國債的頻率看,投資者的投資行為不具有規律性與連續性。選擇不定期購買國債的投資者占比為56.14%,而選擇每期購買、每年購買、到期后繼續購買的投資者占比分別為7.02%、24.56%、12.28%,反映投資者對儲蓄國債的忠誠度不高,大部分投資者僅是將儲蓄國債作為備選投資品。另一方面,選擇每年購買的投資者在具有購買規律的投資者中占比最大,說明也有部分投資者雖然投資頻率不高,但愿意將儲蓄國債作為定期投資中的固定配置。

1.1.3 銀行柜臺仍是農村投資者的主要購買渠道及信息獲取渠道

被調查對象中,選擇銀行柜臺為首要購買渠道的農村投資者占比為52.63%,分別有14.04%與33.33%的投資者將網上銀行與手機銀行作為購買國債的首選渠道,但由于國債投資者年齡結構偏大,新興渠道在國債投資中的利用率仍低于傳統渠道。另一方面,農村居民獲取國債信息局限于銀行網點。被調查對象中, 40.24% 的居民表示之前有了解到國債,其中“通過銀行網點大屏、折頁等宣傳”方式了解儲蓄國債信息的占74.26%。

1.2 農村地區儲蓄國債承銷體系現狀

1.2.1 現有承銷網點難以滿足農村國債發行需要

截至2020 年,濱海常住人口93萬,其中農村人口39.85萬,農村人口占比42.85%,濱海共有鄉鎮16個(不含縣城街道),而僅有中行、農行、郵行3家承銷機構在鄉鎮地區銷售儲蓄國債,3家機構在鄉鎮地區實有網點27個,其中中行1個,農行6個,郵行20個(含19個郵行代銷網點),平均每個鄉鎮僅有1.69個國債承銷網點,而難以滿足農村國債發行需要。

1.2.2 農業銀行成為農村儲蓄國債銷售主力

2021年3到7月,全縣8家承銷機構累計銷售國債725.29萬元,其中農村地區銷售國債85.55萬元,占銷售總額的11.80%。分期限品種看,三年期國債較為暢銷,這一偏好在農村地區更為顯著。全縣累計銷售三年期國債510.29萬元,占全縣銷售總額70.36%;農村地區累計銷售三年期國債61.95萬元,占農村地區銷售總額72.41%。分承銷機構看,中小銀行成為縣城銷售主力,農村地區仍以農行為主。南京銀行在縣城地區累計銷售國債341.01萬元,占縣城銷售總額的53.30%;農行在農村地區累計銷售國債60.05萬元,占農村地區國債總銷售額的70.19%。

1.2.3 承銷機構存款理財產品替代效應強

據調查,投資者購買國債時喜歡比較的其他投資品主要為銀行存款與銀行理財產品。當談及閑錢投資的優先選擇渠道時,調查對象中48.82%的居民會優先選擇存銀行,24.24%的居民優先選擇購買其他銀行理財產品,只有9.09%的人會優先購買國債??梢?,銀行存款與銀行理財產品是儲蓄國債主要的競爭對手。

2 農村儲蓄國債市場存在問題分析

2.1 農村儲蓄國債承銷網點問題分析

2.1.1 農村儲蓄國債承銷網點少,投資者購債難

儲蓄國債承銷團主要由國有、股份制及城市商業銀行組成。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深入,出于成本效益因素考量,商業銀行經營網點呈收縮態勢,在部分鄉鎮甚至不設網點。鄉鎮承銷網點少,分布不均,導致“國債下鄉”等惠農政策難以深入推進,居民購債不便,這造成目前國債在發售過程中“城鄉差別”特別突出,與農民購買國債的實際需求不相適應。

2.1.2 農村儲蓄國債承銷主體單一,居民選擇面狹窄

目前,濱海面向農村的國債承銷網點絕大多數為郵行代銷網點。近年來,農村郵行代銷網點儲蓄國債銷售額近乎為零,僅有郵行蔡橋營業所零星銷售,國債宣傳銷售工作積極性差,難以發揮農村國債承銷網點應有的作用。而農商行作為農村的主要金融機構,卻被擋在了國債承銷大門之外,居民在購債時選擇性單一,不利于農村儲蓄國債市場的競爭性發展。

2.1.3 農村承銷網點無國債業績考核,銷售人員積極性差

一方面,農村儲蓄國債承銷網點銷售人員金融素養較低,未能認識到“國債下鄉”的社會意義與積極作用,對農村儲蓄國債銷售工作敷衍了事。另一方面儲蓄國債對銀行存款有一定的稀釋作用,承銷機構在巨大的吸儲壓力下,儲蓄國債的宣傳、銷售工作必然受到影響。不同于存款理財產品,國債銷量與部門及個人業績沒有直接關聯,部分承銷機構甚至出現借國債發行期內投資者集中前往網點咨詢、辦理國債業務的時機推薦本行其他存款理財產品的情況。

2.2 農村儲蓄國債投資環境問題分析

2.2.1 非法集資惡化投資環境,農村居民購債信心不足

2017年至2020年,濱海累農村地區非法集資情況尤為嚴重,僅濱淮鎮樊集村,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造成的農村居民損失多達600多萬元。非法集資碰瓷“銀行”,不僅掏空了部分農村居民儲蓄,挫傷了村民投資信心,同時也使得正規銀行信譽受損,致使村民寧愿讓錢“爛在口袋”,也不愿相信有安全可靠的理財方式。

2.2.2 “國債下鄉”宣傳流于形式,效果不明顯

鄉鎮地區各承銷網點儲蓄國債宣傳仍停留在網點柜臺,多使用“貼海報、拉橫幅、發傳單”的原始宣傳模式。本次問卷調查中,通過“國債下鄉宣傳”獲知國債信息的僅有8.91%,投資者更多是通過銀行大屏幕、折頁等宣傳等傳統方式獲知國債信息。國債宣傳的廣度、深度、頻率等參差不齊,難以對農村投資群體投資潛力形成有力挖掘。

2.2.3 農村投資者對國債認知度不足,金融素養有待培育

相較于城市投資者,農村投資者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部分農村中老年投資者中還存在不識字的情況。通過走訪發現,部分農村投資者不能分清正規銀行與民間借貸機構的區別,也不知國債為何物。了解國債、知曉國債購買途徑的農村居民占比不足四成,國債認知度不足。這說明“國債下鄉”宣傳必須作為一項長期工作持續執行,培育農村金融投資者金融素養,促進國債知識全面普及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2.3 農村儲蓄國債發行問題分析

2.3.1 儲蓄國債發行未契合農民資金流動特性

目前儲蓄國債分為憑證式和電子式,期限只有三年期和五年期,與其他個人投資理財產品相比,品種和期限較為單一,缺少期限短、周轉快的短期國債,不適應農村地區農戶資金少、季節性強、隨時流動等特點。每年國債發行集中于3月到11月,恰好涵蓋了農民春耕秋播兩個資金使用高峰,而農民收獲期后的12月到2月卻無國債銷售,不能滿足農民的投資需求。

2.3.2 儲蓄國債利率下調,競爭力下降

今年以來,受下調存貸款利率影響,儲蓄國債利率下調,三年期儲蓄國債利率下調為3.4%,五年期國債利率下調為3.57%,每期發行額度較往年也有下降趨勢。拋開起點金額因素,對比各銀行存款產品利率,如工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3.35%、江蘇銀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3.85%,儲蓄國債利率優勢不明顯,競爭力有所下降。

3 盤活農村儲蓄國債市場的對策及建議

3.1 探索農商行售債路徑,由代理試點逐步轉向獨立承銷

農商行具有區域優勢和網點優勢,農民投資者對其品牌較為認可與信任,但江蘇省內各縣農村商業銀行沒有國債承銷資格。為有效防范承銷風險,保障國債發行市場穩健、有序、健康發展,可借鑒理財產品代銷、信托產品代銷的方式進行試點,對基本條件符合《國債承銷團成員資格審批辦法》的農村金融機構,先批準代理資格,代理銷售某個國有銀行的部分國債額度,待條件成熟后,再批準其獨立銷售國債的承銷團資格。

3.2 提高農村承銷網點效能,充分拓展服務邊界

一是可以引導國債承銷機構在符合業務管理要求和安全規范的前提下,利用設立在各村鎮的“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創新性地開辦儲蓄國債業務。二是鼓勵承銷機構利用先進的通訊技術和安保技術,仿照“流動柜臺”的形式在農村地區上門銷售。同時,應考慮在制度上對銀行“流動服務車”、“移動終端”等新工具給予大力支持,擴大國債購買渠道。三是調動承銷機構積極性,嘗試設立鄉鎮國債宣傳基金;要求承銷機構將農村儲蓄國債銷量納入銀行個人存款考核,減輕吸儲壓力帶來的擠壓效應。

3.3 建立長效宣傳機制,提振國債投資信心

一是要組織承銷機構走向街頭、深入農村,以國債等金融知識宣傳為載體,開展持續性的金融宣傳教育,引導農村居民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二是加強與各級政府部門的合作,聯合社區和村委會開展長期宣傳,搭建金融教育平臺,讓“購買國債,利國利民”的理念深入人心。三是將國債下鄉工作納入考核,加強對承銷銀行的引導,對國債巡查中發現宣傳不力的承銷機構進行問責。

3.4 合理調整儲蓄國債發行品種,增加短期儲蓄國債發行

一是優化國債發行品種,設計符合農民投資需求的特種國債。根據農村市場的特殊需求和農戶資金的季節性特征,合理調整國債發行品種,針對農村居民定向發行農村特種國債,保障農村居民購債額度。二是增加短期國債的供應??煽紤]借鑒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在保障國債流通性和安全性等因素的基礎上,設計1年以內短期的新品種儲蓄國債。

參考文獻

[1]? 儲蓄國債供求趨勢及對策建議——以赤峰市為例[J]. 王禹涵.北方金融.2019(09)

[2] 我國儲蓄國債現狀及發展對策[J]. 馬思琪.西部皮革.2020(06)

[3] 儲蓄國債投資者結構分析及相關建議——以廣西為視角[J]. 李小蘭.區域金融研究.2015(04)

[4] 我國儲蓄國債投資者群體培育建設工作初探[J]. 趙珺.福建金融.2014(12)

猜你喜歡
農村居民儲蓄網點
數字化時代的銀行網點轉型
俄羅斯:存錢養老越早越好
儲蓄方法面面觀
70年來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40倍
達州銀行:兩機構獲評“金融消費示范網點”
中國農村居民消費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
中國農村居民消費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
農村居民人力資本投資研究
快遞小哥的一天
農村居民旅游特征分析及其市場開發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