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人機工程學的沖擊鉆設計研究

2021-03-24 11:07楊猛黃璇
工業設計 2021年2期
關鍵詞:人機工程學

楊猛 黃璇

摘要:沖擊鉆是一種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手持電動工具,本文運用人機工程學方法對沖擊鉆的各方面問題進行了研究,深入的討論人機工程學的基本原理,綜合了手握式;中擊鉆工具的設計規范,對沖擊鉆的原理進行了研究和分析。以期為沖擊鉆設計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人機工程學;沖擊鉆設計;使用法分析

中圖分類號:TS91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21)02-0028-02

1 人機工程學概述

人機關系,其主要研究的是“人一機一環境”之間所存在的協調關系,其中需要著重體現“人的因素”這一觀念。在設計時,我們需要全面考慮人體結構等尺度數據,并將這些數據有效地運用到產品設計中去,從而設計出適合人體使用尺寸的產品。合適的尺寸關系決定了人機之間是否方便、安全和舒適[1]。通過對沖擊鉆使用過程中人機工程學的研究,探討如何設計優化沖擊鉆,使其適用于不同人群且在使用時更為穩定省力,為操作人員在使用沖擊鉆時創造一個安全、舒適的體感環境[2]。

2 現有沖擊鉆現狀分析

根據對現代廣泛使用的沖擊鉆進行分析,主要分為四種雙臂沖擊鉆類型,如圖1所示,都擁有兩個操作手柄。通過模擬使用者的實際操作環境來觀察不同類型沖擊鉆的優異程度:

A:這款沖擊鉆為常用沖鋒槍模式,由于使用時雙手朝向一個方向,前手柄會承受一個重力,而后手柄則把控沖擊鉆的方向,同時給予沖擊鉆一個推力。使用這類沖擊鉆時力會相互抵消,最后只剩一個推力作用,所以會比較省力。弊端則是雙手作用的手柄在同一方向,操作時會出現不平穩現象,從而造成打孔偏差。

B:這款沖擊鉆雙手的把控方向不同,可以對沖擊鉆起到更穩定的作用,該沖擊鉆的優點就是手柄承受的沖擊力作用在虎口處,可以減輕手部所承受的靜肌負荷,但弊端是作業時通風口處的熱風會流向人體手部方向,從而損傷手部的組織結構,并且使用B類沖擊鉆時需要手腕彎曲,會對手腕造成損傷。

C:這款沖擊鉆沖擊力較于前兩種沖擊鉆的沖力更大,作業時間較短,但需要雙手在同一個方向把控,此點對于它自身的結構來說并不合理,人體使用會不平穩,對于人體使用姿勢來說,舒適度也會降低。另一點則是沖擊鉆的后手柄部位,使用時手掌受力,四指按動開關,對于它自身的材質來說,金屬材質并沒有起到緩沖的作用,容易造成使用此款沖擊鉆的人受傷。

D:這款沖擊鉆由雙手平衡使用,其所承受的扭矩較大,作業時比較平穩,但沖擊鉆前端部分太短,在作業環境中很容易遇到阻礙。

通過以上對沖擊鉆的分析可以得知:A類最省力,B類最平穩,C類沖擊力最大,D類操作扭矩最大。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沖擊鉆后手柄的斜度可以使人操作更省力,對手部的作用點會集中在虎口處,從而減輕手部損傷,兩個手柄為×、Y軸結構交叉最為穩定,包括對于材料的選擇,塑料材質較于金屬材質也會很好的保護手部結構,沖擊鉆前端使用鉆頭部位的距離長短可以決定其所適用的操作環境[3]。

3 基于人機工程學的沖擊鉆使用分析

3.1 站姿工作分析

站立式可分為水平作業、向上垂直作業、向下垂直作業三種使用方式分析(如圖2):

1)站立式水平作業:一般表現為墻面等與身體平行的作用,沖擊鉆鉆頭對準作業點,一只手手掌握住沖擊鉆手柄部位,食指按住啟動按鈕進行作業,另一只手握住前方垂直手柄。人體手臂的力量支撐著沖擊鉆本身的重力和作業時墻面的反作用力,對沖擊鉆作業時由身體前傾按壓施力,雙腿分開,前腿彎曲,使身體重心集中于后腿處。

2)向上垂直作業:一般表現在天花板作用等。這種情況下人體小幅度后仰,左腿順直,右腿向后彎曲并支撐身體協調作用。作業時頭部向上揚起,視線聚焦于鉆頭部位,同時手臂向上舉起沖擊鉆,手腕向后彎曲并向上按壓。

3)向下垂直作業:一般表現在桌面鉆孔或者放于桌面的材料鉆孔等。操作時身體前傾30度左右,頭部隨身體向下觀測作用點,右肩抬高,右手的前臂與后臂接近在同一水平線上,手腕向下彎曲在控制沖擊鉆穩定的同時對其施加作用力,手臂彎曲,左手按到作用物上并對物體進行固定,防止操作失誤。

站立式使用沖擊鉆,手部位置所承受的力加重,對于人體本身的不適度也在加強,同時也包括手臂的長時間抬起支撐作用、手腕彎曲的施力作用等。

3.2 彎腰工作分析

彎腰式可分為斜角作業、水平作業、垂直作業三種使用方式分析(如圖3):

1)彎腰式水平作業:使用時沖擊鉆主軸與墻壁之間垂直,作業時人體腰部彎曲度在60度左右,手部姿勢保持相同,手腕保持順直的情況下,人體前臂與后臂之間呈現夾角,由整體施力作用于沖擊鉆上。而沖擊鉆直筒式手柄也可向左旋轉90度使抓握姿勢更為方便。

2)彎腰式垂直作業:使用時沖擊鉆主軸與地面作用垂直,身體同樣彎曲60度左右,主要作用于地面或者臺階等場景。操作時人體左肩低右肩高,左手手臂順直操作,右手手臂呈鈍角角度。操作時,其雙腿岔開略微彎曲,與沖擊鉆之間形成三角模式。身體向下按壓對沖擊鉆施力作業。

3)彎腰式斜角作業:使用時沖擊鉆主軸與墻壁呈現夾角,其身體上半身前傾45度左右,使鉆頭斜對準作業點的同時,腿部也隨之彎曲進行身體的協調操作。手部的使用方式相同,但人體手腕處與手臂呈現彎曲角度。由于手腕支撐沖擊鉆的作用力,從而加大了手腕的壓力。

彎腰式對于手腕的作用力增大,不能保持手腕方向的順直狀態,使用產品的舒適度減弱,手指操作困難。

3.3 跪蹲式工作分析

1)跪蹲式水平作業:一般表現為與身體平行的墻面作用,單膝跪地,身體前傾施加壓力,右手手臂彎曲置于右膝上方,左手手臂抬高,保持沖擊鉆主軸與墻面垂直進行作業。

2)跪蹲式斜角作業:一般表現在墻角作業等,人體腿部姿勢相同,但身體前傾度要高于水平作業,右手手臂關節處放在右腿腿部膝蓋上作為支撐點,右手前臂彎曲呈70度左右夾角,手腕向外伸展作為對沖擊鉆的施力點,左手手臂放在左腿部位上方,作業時旋轉沖擊鉆直筒式手柄,調整手部握持位置。

3)跪蹲式垂直作業:保持沖擊鉆與地面方向垂直,身體姿勢與之前相同,低頭觀測作業點,右手手臂彎曲,左手手臂向下方伸展按壓,使之共同作用力,且手部施力和沖擊鈷的重力與地面的反作用力相互進行作業。

跪蹲式在垂直作業下,沖擊力作用于手掌的震感加強,長時間操作會使手掌局部酸麻,而平行作業也會對其施力的手腕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使手腕承受力加大。

4 基于人機工程學的沖擊鉆設計實踐

4.1 設計目標

根據以上對使用沖擊鉆的分析,我們可以提出兩個設計目標,調整產品結構,以及打造符合人機的產品使用舒適度[4]。

1)操作穩定性。操作的穩定與否關系著工作效率,通過提升操作的穩定結構,可以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減小打孔偏差。

2)施力最大化。調節施力面積的大小關乎人體對沖擊鉆使用過程中的舒適程度,人體對沖擊鉆的施力面積越大,就越省力,施力面積越小越費力。

4.2 方案分析

根據以上分析的現有產品,調整沖擊鉆整體結構,在相同環境因素下進行測試評估[5],如圖5所示。

1)左手手柄長度可調,范圍初步探討:因為沖擊鉆在XY軸交叉式手柄時最省力,所以可以通過調整沖擊鉆左手手柄長度來適應于不同的人群,通過沖擊鉆對左手的受力分析可知,將手柄長度調節至左手肩寬位置為沖擊鉆手柄長度的最大范圍,在此范圍內,左手前手柄越長越省力。由此,可將沖擊鉆前手柄設計為不大于人體左肩的長度,可伸縮調節式手柄要比原有產品穩定省力。

2)對右手手柄形狀探討:右手后手柄在以上分析過程中發現,后手柄設有輕微斜度使其右手受力于虎口位置,要比直立式手柄作用于手指的受力對人體的損害度小且更省力。由此可通過設計沖擊鉆右手手柄的角度,來降低沖擊鉆對人體右手的損害程度。

5 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沖擊鉆功能的改進,使用沖擊鉆的人群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針對不同的使用人群,設計制作時也會考慮不同類型使用者的自身特點,通過對人機工程學分析方法研究,以期對沖擊鉆的設計改進具有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慧,基于人機工程學的機械產品設計[D].徐州工程機械研究院,2018

[2]周樹霞,人機工程學在手工工具設計中的應用[D].云南藝術學院,2019.

[3]朱宏森,吳群,鄒寧.—種沖擊鉆人機性能快速評價方法[D].浙江理工大學,2019.

[4]楊猛,杜永超,電器產品設計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6.

[5]劉傳龍,防塵電鉆的改良設計[D].南昌大學,2013

猜你喜歡
人機工程學
道路交通標志有效性評價
論兒童車載安全座椅設計
技術人性化視角的工程技術教育
人機工程學視角下的農機產品分析
衛浴空間安全扶手的通用設計研究
淺析人機工程學在家具創作中的作用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普通汽車遮陽板的改良與設計
基于CATIA的多功能運動輪椅三維數字化建模及其優化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