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稻栽培技術與提高水稻種植效益的對策概述

2021-03-26 09:10孫迪王龍李鑫
科學與生活 2021年36期
關鍵詞:水稻栽培種植效益對策

孫迪 王龍 李鑫

摘要:水稻栽培技術影響著水稻的生產質量與生產效率,要想促進農業經濟持續平穩發展,就必須優化水稻栽培技術。本文系統地分析了水稻栽培技術,并探究了提高水稻種植效益的方法。

關鍵詞:水稻栽培;種植效益;對策

水稻栽培技術決定了水稻的質量及產量,分析并優化水稻栽培技術,有利于提升水稻的種植效益,促進農業經濟水平發展與提升。

一、水稻栽培技術分析

(一)水稻的育苗與插秧技術

水稻的育苗技術和插秧技術決定了水稻在種植初期的生長狀態,對水稻的整體生長發育意義重大。只有科學合理地進行水稻的育苗和插秧,才可以保障水稻的質量。水稻的育苗插秧技術是一門十分重要的栽培技術,據有關資料顯示,在水稻種植時,早育苗、早插秧會降低水稻的精米率,提升水稻的米稠度,晚育苗、晚插秧會對稻米淀粉的沉淀造成一定影響??偟膩碚f,水稻的育苗和插秧技術會影響稻米的整體質量和水平,只有運用科學的技術對其進行栽培,才能有效提高水稻的質量和產量。

水稻的育苗和插秧不僅包括育苗插秧早期或晚期的問題,而且還涉及到水稻插秧育苗的間距問題。育苗插秧的間距過于緊湊,單位面積水稻基數過高,栽培的行距就會隨之縮小,會降低水稻的精米率,影響水稻的硬度及淀粉含量。只有掌握科學合理的育苗插秧技術,準確把控插秧育苗的間距問題,才能提高水稻的精米率,保持水稻硬度穩定,促進水稻種植效益的增長。

(二)水稻栽培的施肥技術

水稻的施肥技術是保證水稻健康生長的重要方式,施肥技術對水稻的效益和生長都會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只有采取科學合理的施肥技術,才能保證水稻正常生長,提高水稻種植效益。水稻是禾本科植物,在其生長發育期間,對各種元素的肥料需求量較大,尤其是氮、磷、鉀、硅等元素的肥料。這幾種元素的肥料對水稻的產量和質量都有相對較大的影響,其中對水稻質量和產量影響最大的元素肥料是氮肥,其次是鉀肥,最后是磷肥和硅肥。根據氮元素對水稻的特殊作用來說,氮肥可以更好地促進水稻的生長發育,保證水稻的高產量和高質量,但同時也需要掌握科學合理的施肥技術,不能施肥過多或過少,施肥不合理會影響水稻的總體質量和產量。

此外,科學合理地施用氮肥、鉀肥、磷肥和硅肥,不僅可以提高水稻的產量和質量,還可以改善水稻整體的外觀形狀為避免因施肥問題而造成水稻質量和產量的降低,水稻栽培的施肥技術需要科學合理地進行。由此可見,水稻栽培的施肥技術對水稻種植業發展有重要意義

(三)水稻栽培的除草技術

除草可以有效保障水稻的生長發育環境,促進水稻健康生長,是水稻栽培中重要的技術手段,只有保證水稻生長環境,才能有效提高水稻生長質量和產量。

在稻田中,雜草的存在會對水稻的生長發育造成很大影響,雜草在生長過程中會吸取許多水稻生長所需的養分,與水稻進行養分競爭,影響水稻的總體產量。因此,水稻的田間除草工作是保證水稻質量和生產量的關鍵,只有通過科學有效的除草技術對水稻進行除草,才能保證水稻正常健康的生長發育。

通常來說,使用除草劑對稻田進行除草是最常用的除草手段,除草劑可以有效消滅田間雜草,為水稻營造正常生長發育環境,但是在使用除草劑之后會在水稻上留下相應的除草劑痕跡,影響水稻品相。因此,在水稻栽培技術中,除草的難度和除草所帶來的問題需要有關農業部門及時解決和處理。

(四)水稻栽培的病蟲害防治技術

水稻的病蟲害防治工作是水稻栽培工作所面臨的重點問題,病蟲害相對于其他因素來說,對水稻的生長發育和質量、產量影響較大,會對水稻的生長發育造成直接影響,嚴重破壞水稻的生長環境。水稻病蟲害一旦發生,其品質和產量都會大幅度降低,直接影響種植戶的經濟收益

水稻病蟲害的處理主要是以傳統方式將化學農藥噴灑到水稻上,一旦病蟲害接觸到水稻,就會受到化學農藥的影響,進而達到消滅病蟲害的目的。但是,傳統化學農藥對水稻的產量和品質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不僅會殺滅害蟲,還會殘留于水稻表面,對人體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需要通過科學有效的處理方式防治害蟲。

二、提高水稻種植效益的有效措施

(一)培育壯苗水稻

培育壯苗水稻是提高水稻種植效益的有效措施,壯苗的培育工作是保障水稻高產量和高質量的基本工作。培育壯苗水稻可以有效提高種植效益,在保障水稻生產效率的同時提高水稻的生產質量。培育壯苗水稻需要確保土壤的濕度和松緊度,嚴格篩選水稻苗,采用高質量、高產量類型的水稻苗進行水稻種植。在種植前期,應嚴格把控水稻種植區的環境,既要選擇距離水源較近利于灌溉的地區,又要選擇土壤松緊度相對適中的種植環境。

育苗的選種是培育壯苗水稻最關鍵的步驟,只有選用適合栽培的高產品種,才能確保壯苗培育工作的順利進行。因此育苗的選種要以科學眼光進行,根據有關科學知識搜集育苗培育資料,選擇高產量適合栽培的品種進行壯苗培育工作。

在壯苗培育工作后期,應加強對育苗的培養管理工作,合理有效地對其進行管理,激發壯苗的特性,促進其健康生長,有關水稻種植人員應及時進行施肥和除草工作,保證壯苗可以在稻田間健康生長,提高水稻的種植效益。

(二)加強水稻的田間管理

加強水稻的田間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管控水稻生長和發育,提高水稻的質量和產量。首先,種植人員應科學管控水稻的水分。水稻區別于其他傳統糧食作物,其生長發育環境離不開水源,但是水分又不能過多,因此需要水稻種植人員進行水稻的水分管控,對稻田間的水分進行區域化管控。其次,需要嚴格按照施肥要求對水稻進行施肥管理,盡量選用生物化肥和新型化肥,減少使用傳統化肥,這樣不僅可以有效保障水稻的產量,還可以促進水稻質量的提升,對人們的食用安全起到保障作用。再次,除草工作對水稻的生長發育意義重大,減少田間的雜草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質量,保護水稻的產量,因此對于田間水稻的除草工作管理,需要水稻種植人員以科學的除草方式進行。同時除草工作應秉承綠色除草的理念,采用新型的除草方式減少藥量、提高產量,有關除草人員應做好除草記錄,控制雜草生長,確保水稻可以健康生長發育,提高水稻種植效益。

(三)加強水稻的病蟲害防治管理

加強水稻的病蟲害防治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減少病蟲害引發的水稻枯死問題。對于田間的水稻病蟲害管理,需要有關種植人員進行科學合理的種植規劃和病蟲害防治工作,明確病蟲害的種類,選擇適宜的方案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將水稻病蟲害對水稻種植的影響降到最低。這需要種植人員加強對壯苗的培育工作,選擇抗蟲害能力較強的品種進行種植,使其有效抵御病蟲害的侵襲。

同時,在水稻田間可以結合養殖業與種植業,養殖可以殺滅害蟲的動物,例如鴨子和蛙類動物等,其可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概率,有效殺滅害蟲,但不會對田間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因此,水稻的病蟲害管理工作需要科學合理地進行,只有有效解決病蟲害問題,才可以降低病蟲害給水稻種植帶來的不利影響。

結束語:綜上所述,為進一步提高水稻種植效益,促進我國農業持續穩定發展,優化水稻栽培技術是十分關鍵的。種植人員應積極培育壯苗水稻,提高水稻的生產質量與生產效率,同時,要加強水稻的田間管理工作,保障水稻可以健康生長,除此之外,種植人員應該加強水稻的病蟲害防治管理工作,有效提升水稻種植效益。

參考文獻:

[1]王玉方,水稻栽培技術存在的問題及提高種植效益的措施[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8):16-17.

[2]林志豪.水稻栽培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及提高水稻種植效益的措施[J].南方農業,2021,15(12):29-30.

[3]葉翠萍,淺談水稻栽培技術存在問題及提高水稻種植效益的措施[J].農村實用技術,2021(5):59-60.

猜你喜歡
水稻栽培種植效益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優化水稻種植技術 提高種植效益
水稻超高產栽培研究與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