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瑞平治療中晚期胃癌血液高凝之經驗

2021-03-28 13:23凌博凡
江蘇中醫藥 2021年7期
關鍵詞:王師理氣高凝

凌博凡 施 錚 戴 虹 侯 茜

(1.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江蘇省中醫院腫瘤內科,江蘇 南京 210029;2.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文獻研究所,江蘇 南京 210023;3.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內科,江蘇南京210009)

1 病因病機

血液高凝為中晚期胃癌患者常伴有的狀態,主要為凝血功能檢測異常,并表現出胃脘疼痛、肌膚甲錯、面色晦暗、舌質暗紫、舌有瘀點、脈澀等癥狀?!堆C論》云:“瘀血在經絡臟腑之間,則結為癥瘕?!薄夺t林改錯》云:“氣無形不能結塊,結塊者,必有形之血也?!蓖鯉煾鶕颊甙Y狀,認為可將中晚期胃癌血液高凝歸于血瘀證范疇。

中晚期胃癌血瘀證的病因病機復雜多變,王師根據“閱病史、查病因、明病機”的思路,將之歸為四類:因虛致瘀、因毒致瘀、因熱致瘀、因血致瘀。因虛致瘀系中晚期患者久病氣虛,氣損及血,氣血雙虧,氣虛則血行緩慢,無力行血,血虛則血脈不充,日久成瘀,此類患者多氣短乏力,面色?白,納谷不馨。因毒致瘀系癌瘤稽留不去,癌毒熾盛,有形之邪,阻滯經絡,壓迫血脈,血行不暢,則生血瘀,此類患者多身形消瘦,心下痞硬,胃脘刺痛明顯。因熱致瘀系惡性腫瘤放療、化療所致,放療被中醫視作火熱之邪,化療易耗氣傷陰,致津氣兩傷,火邪或虛火煎灼,最終血黏成瘀。因血致瘀多由術后出血或反復上消化道出血所致,離經之血,血不循經,阻塞經絡,而致血瘀。王師認為,中晚期患者,多為幾種病因病機交織而成,但病機總屬本虛標實,本虛為正氣不足、氣血虧虛,標實為瘀毒、熱邪、出血。臨證時應抓住本質,辨清主次,分而治之。

2 辨治經驗

2.1 調氣機,以治血 《血證論》云:“瘀血在經絡臟腑之間,則結為瘕,瘕者或聚或散,氣為血滯,則聚而成形,血隨氣散,則沒而不見?!蓖鯉熣J為中晚期胃癌患者,五臟功能失調,氣血運行失常,或氣滯,或氣虛,發為瘀血,此時治瘀血,當以調和氣機為先,之后活血化瘀,徐徐圖之。

2.1.1 疏肝解郁以助活血 《血證論》云:“血之運,氣運之,即瘀血之行,亦氣之行……凡治血者必調氣,使氣不為血之病,而為血之用?!毖龆喟闅鉁?,王師認為中晚期胃癌血液高凝者,多有氣機不暢,情緒抑郁,表現為肝胃失和、肝脾失和之證。臨床可見胸脅脹悶、脅下痞塊、刺痛拒按等,且與情志關系密切。治此類瘀血,當遵循“疏其氣血,令其條達,而致和平”的原則,重點在于疏肝理氣,輔以活血化瘀。理氣藥常選用佛手、綠萼梅、延胡索、郁金、香附,其中佛手理氣寬胸,但不傷正,綠萼梅行氣不傷陰,又可健脾養胃,理清血氣,尤為常用。另外,王師通過多年臨床觀察發現,氣機不暢者,往往夜寐欠安,若解郁安神,改善夜寐,往往較單純理氣收效更佳,故可加百合、合歡皮入藥,失眠嚴重者可加用酸棗仁、茯神、遠志、夜交藤。除用藥外,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也甚為重要,需加以重視,多與患者溝通交流,改善其心理狀態。

2.1.2 益氣扶正以助生血 《景岳全書》云:“血有虛而滯者,宜補之活之?!蓖鯉熣J為大部分中晚期胃癌血液高凝患者,或病程晚,其本已虛,或各種治療,消耗過甚,多表現為消瘦、疲倦乏力、面色蒼白等。此虛人久積之征,新血不生,瘀血不去,不可單純攻治。此類患者,治其血瘀,先固根本,益氣以旺氣,助血運行,血得氣助,則循行不息,從而不滯;養血則血盛,脈管充盈則不瘀。藥物上常以太子參、黃芪、茯苓、白術配伍,益氣扶正,補氣助運。因中晚期胃癌患者多兼胃陰不足,故臨床多取太子參;偏于氣虛,可換黨參;若氣陰兩虛,則配合黃精、生地黃氣陰雙補;若陰血虧虛,則配合當歸、雞血藤補血活血。

2.2 祛瘀血,須有節 調和氣機之后,若瘀血不解,則活血化瘀。較一般血瘀證,胃癌者血瘀有其特殊之處,一為易動血出血,二為不耐攻伐,故活血化瘀需謹慎。

2.2.1 化瘀勿動血 中晚期胃癌血液高凝者,脾胃虛弱,易失統血,加之癌毒蘊結,易迫血妄行。王師認為在活血化瘀時,應根據瘀血的嚴重程度,靈活逐層運用化瘀藥物,避免動血出血。在凝血功能相對正常的情況下,可采取破血化瘀法,選用三棱、莪術、桃仁、紅花、土鱉蟲、地龍等。但中晚期胃癌血液高凝患者,凝血功能多異常,此時,王師常選用牡丹皮、丹參、三七活血。牡丹皮活血不妄行;丹參化瘀養血;三七既可活血又可止血,切忌攻伐太過。此外,由于胃癌晚期者,其自身極易出血,活血化瘀時需注意配合制酸護胃藥,多用海螵蛸、煅瓦楞子制酸護胃,預防出血。但無論如何,活血化瘀時需密切監測凝血功能,關注患者有無出血,及時調整用藥。

2.2.2 活血分寒熱 部分中晚期胃癌患者,體質強健,尚耐攻伐,多接受化、放療,經治后此類患者或因實熱或因虛熱,常有浮陽上奔、胸腹發熱、口舌生瘡等癥,此為熱邪傷陰,煎灼津液,以致血瘀?!稖責嵴摗酚性疲骸叭胙涂趾难獎友?,直須涼血散血”,此時當以涼血活血、清熱解毒法治療。王師常用牛膝、牡丹皮、丹參涼血活血,連翹、重樓、黃芩清熱解毒?!峨y經》云:“血得溫而行,遇寒則凝”,胃癌久病陽虛,寒凝血脈者,常有形寒肢冷、肢體疼痛等癥。對于此類患者則應溫經化瘀,藥物可選桂枝、附子、干姜等?!鹅`樞》曰:“寒邪客于經絡之中則血泣,血泣則不通”,寒凝瘀血部位往往固定且靠里,可配合使用少量蟲類藥,引經入里,又可攻毒散瘀,常用蜈蚣、燙水蛭,但應注意,如患者過于體虛,則慎用蟲類藥。

我知道我正在生氣/委屈/自卑……謝謝你用這種方式讓我知道我的感覺。不要批判、否定,就只是簡簡單單地描述。當你覺察到,并心平氣和地接受了自己的負面情緒時,就會發現,你的情緒已經平穩了許多,可以開始冷靜地思考了。因為覺察本身,就是一種療愈。

2.3 調脾胃,貫始終 所謂“胃虛則五臟、六腑、十二經、十五絡、四肢,皆不得營運之氣,而百病生焉”,“胃氣一敗,百藥難治”。脾胃受損,是胃癌發生、發展的主要病機,也是造成患者血液高凝的基礎,并貫穿始終。因此,治療胃癌血液高凝時,必須重視調理脾胃功能。

王師認為“治脾胃”應:(1)始終注意益氣健脾;(2)注意開胃消食;(3)注意理氣和胃?!爸纹⑽浮辈⒎菃我恢畏?,而應綜合運用多種治法,主要手段有:益氣健脾、健胃消食、理氣和胃、降逆止嘔等,以及對于患者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的指導。具體臨證時需因人而異,結合病情、病期,辨證施治。

術后、化療后的血液高凝患者,往往體質尚可,病變多以實證為主,病機多為痰瘀中阻、木郁土壅、胃熱陰傷,表現為胸脅脹悶、納呆、嘈雜、口干、厭食等。痰瘀中阻、木郁土壅者,當燥濕化痰、疏肝理氣,常用法半夏、陳皮、白扁豆、刀豆殼燥濕化痰,佛手、枳殼理氣解郁。胃熱陰傷者,當滋陰涼血,常用生地黃、麥冬、黃精、石斛、天花粉、玉竹,熱象明顯者,可用黃芩、菊花清熱解毒。再配合炙雞內金、焦三仙等健胃消食之品,以助胃氣。

中晚期血液高凝患者,隨著瘀毒加重,正氣衰弱,病變逐步變為虛實夾雜,病機多為癌毒瘀結。臨床表現為疼痛、惡心、納差、腹脹、乏力、便溏等,治當益氣健脾、消食化滯,多用黨參、茯苓、炒白術、山藥、薏苡仁益氣健脾,萊菔子消食化滯,炙雞內金、焦三仙健胃消食。

終末期血液高凝患者,正氣衰敗,癌毒熾盛,脾胃病變以虛證為主,病機多為氣陰兩虛、脾失統血。臨床表現為極度疲勞乏力、明顯消瘦、頭暈、氣短、納少、口干等,并出現各種出血。治當益氣扶正、養陰生津、健脾統血。常用炙黃芪、太子參、黨參、白術益氣扶正、健脾統血,黃精、五味子、天花粉、石斛等養陰生津,當歸、白芍補氣養血,出現出血時多選用三七粉、藕節炭、地榆炭,盡量做到止血而不留瘀,避免止血治療后加重瘀血。

所謂“胃氣壯則五臟六腑皆壯”,“安谷則昌,絕谷則亡”,不論處于何種病程,均應注意配合健胃消食之品,以助胃氣。此外還應叮囑患者,切勿食生冷、堅硬、辛辣、燙熱之物,避免反復刺激胃部誘發出血,以致加重血液高凝。

3 典型病案

鐘某,男,73歲,退休。2020年11月30日初診。

2019年11月初,因進食質硬食物后嘔吐,至當地醫院就診并查血、胃鏡、CT等。癌胚抗原15.07 ng/mL;凝血功能:纖維蛋白原(FIB)4.47 g/L;胃鏡示:賁門癌;胃鏡病理示:(賁門下)中-高分化管狀腺癌,伴潰瘍壞死;胸腹CT示:食管下段賁門癌可能,肝胃帶多發轉移淋巴結。今至王師處求診,因其腫瘤分期偏晚,直接手術難度大,決定行新輔助化療后,再行手術??滔拢盒孛{脹悶、隱痛,噯氣,食后嘔吐,食欲差,便秘,舌質紫暗、苔白膩,脈弦澀。西醫診斷:賁門癌伴局部淋巴結轉移。中醫診斷:胃癌;辨證屬脾胃虛弱,瘀毒結聚,合并氣滯血瘀。治當健脾助運、化瘀理氣。處方:

太子參20 g,炒白術15 g,炒白芍15 g,茯苓15 g,生薏苡仁15 g,陳皮10 g,法半夏10 g,木香10 g,炒枳殼10 g,仙鶴草15 g,白花蛇舌草15 g,當歸15 g,雞內金15 g,焦山楂10 g,焦六神曲10 g,熟大黃10 g。14劑,水煎,每日1劑,早晚分服。

2021年1月15日二診:患者胸脅得舒,隱痛、噯氣、嘔吐、便秘癥狀均較前改善,但出現口干、潮熱、目赤、盜汗,辨證仍屬脾胃虛弱,兼有陰虛火旺。查:FIB 5.32 g/L。初診方去熟大黃,加生地黃15 g、黃芩10 g、菊花10 g。

2021年2月28日三診:患者口干、潮熱、目赤、盜汗癥狀較前改善,查:FIB 3.22 g/L。二診方繼服。

2021年4月3日四診:患者2021年3月5日行胃癌手術,術后患者以腹脹、嘈雜、口干為主癥,辨證為脾虛氣弱、陰血虧虛。查:FIB 6.13 g/L。二診方加佛手10 g、麥冬10 g。

2021年5月26日五診:患者諸癥較前均有改善,略有乏力,食后腹脹,偶有口干,食欲尚可,夜寐安,二便正常。舌淡、有瘀點、苔薄白,脈細澀?,F患者已完成手術及術后輔助化療,四診后曾于4月27日查:FIB 3.59 g/L。目前患者辨證屬氣陰兩虛,治當益氣養陰、化瘀祛邪。處方:太子參20 g、黃芪15 g、炒白術15 g、炒白芍15 g、茯苓15 g、生薏苡仁15 g、石斛10 g、黃精15 g、麥冬10 g、生地黃15 g、佛手10 g、陳皮10 g、法半夏10 g、黃芩10 g、半枝蓮10 g、重樓10 g、菝葜10 g、當歸15 g、丹參10 g、醋莪術10 g、雞內金15 g、焦山楂10 g、焦六神曲10 g。30劑,水煎,每日1劑,早晚分服。

2021年5月至10月,每月隨診,患者述服藥期間精力可,生活自理,進食睡眠正常,無特殊不適,期間復查未見復發及轉移。2021年10月24日查:FIB 1.26 g/L。

按語:該患者初診時,不能手術,王師即擬定方案,口服中藥以協助新輔助化療?;颊叱踔?,實證為主,治當健脾助運、化瘀理氣。方中太子參、炒白術、茯苓、生薏苡仁益氣扶正,當歸、木香、炒枳殼理氣活血化瘀,陳皮、法半夏、炙雞內金、焦山楂、焦六神曲健胃理氣助運,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利濕消癰,仙鶴草健胃止血,預防出血,炒白芍緩中止痛,熟大黃推陳出新。二診由于歷經2周期化療耗氣傷陰,而致陰虛火旺,津氣兩傷,濕熱瘀滯,血液高凝,故加以滋陰清熱。至三診時患者癥狀、凝血功能得到改善,滿足手術條件。四診患者歷經手術,再次因手術出血損傷而致血瘀,治以益氣扶正、養陰生津。五診時患者癥狀改善,凝血功能亦較術后有所改善,此時患者西醫治療已完成,下一步立足脾胃,益氣養陰、化瘀解毒,標本同治以善后。治后隨診,患者狀態良好,凝血功能也基本恢復正常。

4 結語

中晚期胃癌患者多伴血液高凝,影響生存期及生存質量。王師認為中晚期胃癌血液高凝為本虛標實之證,在正氣不足、氣血虧虛的基礎上,受癌毒、熱邪、出血的影響,發生氣血凝滯。對于胃癌患者血瘀證的治療,不同于他病,應當抓住本虛標實的本質,標本兼治,不能一味活血化瘀。臨證時應疏肝解郁以助活血,益氣扶正以助生血,注意化瘀勿動血,活血分寒熱,并調理脾胃貫穿始終,方可有效改善中晚期胃癌患者血液高凝,降低出血風險,緩解癥狀。

猜你喜歡
王師理氣高凝
理氣舒筋法在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后加速康復中的應用研究
Meta-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iqi Huoxue drop pill in the treatment of angina pectori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血栓彈力圖對進展性腦梗死的預測價值
益氣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對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術后高凝狀態的影響
他譜寫了人生最壯美的華章
——瑣憶王富仁先生
從痰、血瘀探討COPD炎癥與高凝狀態關系
胃癌高凝狀態的發生機制及中醫研究進展*
理氣化痰活血法聯合西醫常規治療冠心病心絞痛52例
自擬通腑理氣湯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73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