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錐形束CT在青少年多生牙診斷中的應用研究

2021-03-30 02:20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21年3期
關鍵詞:生牙鄰牙牙列

付 娟

(河南護理職業學院 河南 安陽 455000)

作為口腔科一種常見的疾病,多生牙以上頜骨前部為主要的發病部位,牙列不齊、恒牙遲萌、乳牙未退、牙齒間間隙過大等均是導致青少年出現多生牙的主要原因,該病一般無明顯癥狀,主要在對其他牙病治療過程中發現[1]。本院將錐形束CT應用于2019年5月—2020年11月期間收治的青少年多生牙患者的臨床診斷過程中,對上述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總結錐形束CT診斷的效果和意義,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樣本選取2019年5月—2020年11月期間在我科就診的青少年多生牙患者75例,其中男性、女性分別為45例、30例;年齡10~18(14.55±1.66)歲;共有105顆多生牙。

納入標準:(1)對患者進行影像學檢查確定符合該病的相關臨床診斷標準;(2)臨床資料齊全者;(3)依從性好者。

排除標準:(1)存在腫瘤、唇腭裂等疾病者;(2)存在牙頜外傷史者;(3)無法正常交流者。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均接受錐形束CT掃描:本次研究應用的設備為普蘭梅卡ProMax 3D CBCT設備,指導患者采取頭部直立的坐位,讓患者保持上下牙列咬合狀態;將電壓設定為90kV,將電流設定為7.1mA,12s的掃描時間,將照射野設置為15cm×8cm,對患者進行錐形束 CT 掃描得到上、下頜骨的三維影像,在掃描過程中要保證圖像不存在運動偽影[2]。

1.3 圖像觀察

對錐形束CT數據利用Invivo5.4.5(美國)軟件完成重建工作,詳細觀察圖像,對患者多生牙的具體情況(例如位置、數量、方向以及與周圍骨組織以及鄰牙的位置關系等)進行記錄,對多生牙與鄰牙壓根的吸收情況要重點觀察,并通過測量工具計算得出多生牙的牙齒長度。

1.4 統計學分析

對本次研究相關數據結果進行完整的收集,并運用SPSS 22.0 軟件來數據進行處理,組與組之間的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用t來進行檢驗;組與組之間的臨床效果(%)用χ2來進行檢驗;同時按照P<0.05的標準,來衡量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多生牙的數目和位置

75例患者共有105顆多生牙,單個多生牙、2顆多生牙、3顆多生牙、4顆多生牙分別為50例(占比66.67%)、21例(占比28%)、3例(占比3.06%)、1例(占比1.33%),平均每例患者有1.4顆多生牙;多生牙的位置:上頜前部、前磨牙區、磨牙區多生牙分別為84顆(占比80%)、18顆(占比17.14%)、3顆(占比2.86%);上頜多生牙和下頜多生牙分別為94顆(占比89.52%)、11顆(占比10.48%);已萌出多生牙和未萌埋伏多生牙分別為10顆(占比9.52%)、 95顆(占比90.48%)。

2.2 多生牙生長方向和形狀

多生牙生長方向:倒置多生牙、近遠中方向的多生牙、唇腭向的多生牙、正常方向生長的多生牙分別為58顆(占比55.24%)、19顆(占比18.10%)、14顆(占比13.33%)及14顆(占比13.33%)。多生牙在正常牙列的唇腭、舌向位置關系如下:腭、舌側多生牙、唇側多生牙、正常牙列內的多生牙分別為81顆(占比77.14%)、4顆(占比3.81%)、20顆(占比19.05%)。多生牙牙齒形狀:圓錐形多生牙、補充型多生牙、結節形態多生牙分別為68顆(占比64.76%)、15顆(占比14.29%)、22顆(占比20.95%),見表1。

表1 多生牙生長形狀(顆)

2.3 多生牙長度及其與周圍組織關系

與正常恒牙相比,多生牙的體積和長度均較小,多生牙牙根未發育、牙根發育完全的分別為17顆(占比16.19%)、88顆(占比83.81%);牙根彎曲的多生牙以及牙根不彎曲的多生牙分別為25顆(占比23.81%)、80顆(占比76.19%);有16顆(占比15.24%)多生牙引起鄰牙吸收;進入切牙管的多生牙、突破鼻底的多生牙、伴隨囊腫的多生牙分別為2顆(占比1.90%)、3顆(占比2.86%)、4顆(占比3.81%)。

3 討論

作為常見的口腔癥狀,多生牙指的是患者口腔中存在的牙齒數量多于常規數量,多生牙的存在會導致牙列擁擠或者造成臨近牙齒生長延遲,有可能影響患者的面部外形,甚至是生理功能,因此對于多生牙需要進行及時發現、診斷以及治療[3]。隨著醫療科技以及現代醫學的高速發展,傳統的影像學(例如X線)手段已經無法滿足臨床需求,就多生牙而言,多生牙生長的位置較為復雜,多生牙長度及其與周圍組織關系較為復雜,手術治療過程中如何選擇入路等問題均需要清晰、精準的圖像來進行分析[4]。

錐形束CT這種設備在口腔頭顱影像設備中具有明顯的實用性,給口腔領域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帶來了重大的變化。錐形束CT是圍繞投照體應用X線做數字式投照,在軟件中獲得相關數據,并進行重建,從而得到相關的三維圖像[5]。就傳統的螺旋CT檢查比而言,因此需要多次投照,進行多次重復檢查,因此X線輻射量相對較大;其次就是受到層厚以及螺距等因素的影響,得到的圖像質量以及準確性不佳[6];最后圖像重建工作需要專業影像人員來進行,操作相對較為復雜,因此臨床診斷準確率有限。而錐形束CT則彌補了上述缺陷,并且具有以下優勢:(1)射線量極低:只相當于傳統CT的1/40左右,其投照放射量與4次數字化曲面斷層相符[7];(2)應用范圍廣:該檢查方式適用于正畸科、牙體科、耳鼻喉科、口腔頜面外科、正頜外科以及種植科等;(3)應用更加方便:對下頜神經管、下頜骨等區域具有較高的空間分辨率,并且錐形束CT能夠多方向層面成像以及三維成像,應用于多生牙疾病的檢查、診斷工作中,能夠對其位置、形態、鄰牙是否存在移位或艮吸收、與鄰牙的關系等進行精確的了解,能夠對上、下頜弓呈正交垂直關系形成明顯的縱斷面影像[8];(4)能夠得到更加清晰的軸向位圖像。因此錐形束CT能夠對多生牙疾病進行準確的診斷,并且能夠為臨床醫生選擇入路途徑提供科學的依據,使口腔科的臨床和科研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具有顯著的臨床應用價值。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75例患者共有105顆多生牙,平均每例患者有1.4顆多生牙,以單個多生牙為主(50例,占比66.67%),多生牙的位置以上頜前部為主(84顆,占比80%),上頜多生牙和下頜多生牙分別為94顆、11顆;已萌出多生牙和未萌埋伏多生牙分別為10顆、95顆;多生牙生長方向以倒置多生牙較為常見(58顆,占比55.24%),多生牙好發于腭、舌側(81顆,占比77.14%);多生牙牙齒形狀以圓錐形多生牙較為常見(68顆,占比64.76%);大部分的多生牙牙根發育完全(88顆,占比83.81%),并且牙根不彎曲(80顆,占比76.19%)。綜上所述,青少年多生牙應用錐形束CT診斷的臨床價值十分顯著,為該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科學的依據,是一種安全、方便、科學、有效的檢查手段,值得推廣。

猜你喜歡
生牙鄰牙牙列
恒牙列多生牙CBCT 觀測研究
上頜前牙區多生牙362 例臨床和影像學分析
上頜正中4 顆多生牙1 例
錐形束CT在青少年多生牙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探討
三種智齒不能留
種植義齒鄰接觸喪失的研究現狀
左上頜第二磨牙頰側多生牙1 例
非阻生第三磨牙對鄰牙健康的影響
磁性附著體義齒修復牙列缺損的臨床應用
種植修復與固定義齒修復對牙列缺損的治療效果對比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