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運用表面肌電生物反饋訓練治療產后腹直肌分離的臨床研究

2021-03-30 05:46劉書霞安莉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期
關鍵詞:有效率

劉書霞 安莉

摘要:目的 觀察運用表面肌電生物反饋訓練治療產后腹直肌分離的臨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對象選擇2019年02月-2021年01月本院納入的92例產后腹直肌分離產婦并依照數字分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分別實行自主訓練(參照組)和表面積電生物反饋訓練(觀察組),比較應用效果。結果經治療,觀察組腹直肌分離愈合情況更為明顯;且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高于參照組(P<0.05)。結論通過對產婦實行表面積電生物反饋訓練治療,能夠促進其腹直肌分離愈合,效果明顯。

關鍵詞:表面肌電生物反饋訓練;腹直肌分離;有效率

【中圖分類號】R24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1-006-01

臨床中,產后腹直肌分離是一種相對常見的疾病,發病率較高,手術、主動及被動肌肉訓練都是對其進行治療的重要方式。在手術治療中,雖然其治療效果顯著,但是患者在治療后很容易產生各種并發癥;主動肌肉訓練中患者的主動性較低,如果訓練強度未達到相應標準,則無法實現鍛煉腹部肌群的目標;被動訓練的時間較長,療效不夠明顯[1]。而有研究發現,通過對患者實行表面肌電生物反饋訓練治療,能夠使患者自主訓練,是一種能夠增強或者是放松肌肉的反饋方式。本文旨在觀察運用表面肌電生物反饋訓練治療產后腹直肌分離的臨床研究,見下文。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選擇2019年02月-2021年01月本院納入的92例產后腹直肌分離產婦并依照數字分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參照組46例,年齡在22-40歲之間,年齡均值為(29.00±2.02)歲;觀察組46例,年齡在23-40歲之間,年齡均值為(29.31±1.89)歲,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腹直肌分離相關診斷標準;患者均存在腰背疼痛癥狀;患者的腹直肌分離距離大于2厘米。排除標準:將合并心臟病、高血壓等基礎性疾病患者排除;排除嚴重溝通障礙患者;排除神志不清及拒絕治療患者;排除耐受性及依從性較低患者。

1.3方法

1.3.1參照組

該組實行自主訓練。產婦堅持跪姿、收腹站姿、仰臥抬腿、蹬腿、伸腿以及平板支撐等動作,一組為10次,每天3-4組,一個療程為10天。

1.3.2觀察組

該組實行表面肌電生物反饋訓練治療。治療前,治療醫師要為患者講述治療原理、方法以及相關注意事項等,并按照腹直肌分離程度、部位等告知患者擺放合理體位,在患者腹直肌肌腹上貼敷電極片,患者在治療醫師的指導下按照計算機上的肌電圖展開肌肉自主收縮訓練,每天一次,每次控制在15-30分鐘,連續訓練10次。

1.4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的腹直肌分離愈合情況;同時對兩組的治療有效率進行對比和記錄。

1.5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20.0軟件統計研究資料,計量資料以(±s)描述、計數資料使用百分號(%)描述,行t和x2檢驗;當組間值P<0.05時則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腹直肌分離愈合情況比較

和參照組相比較,觀察組的腹直肌分離愈合情況更為明顯(P<0.05)。詳見表1。

2.2分析兩組的臨床治療有效率

參照組的治療有效率76.09%顯著低于觀察組的95.65%,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3 討論

腹直肌分離和機體內孕激素有關,其中產婦高齡、羊水過多、巨大兒以及孕期體重增加等都是其主要誘發因素。腹直肌分離的加重,患者腹部肌肉則會逐漸減弱,并且對背部的承托力也會隨之降低,進而產生腰痛,嚴重的甚至還會對患者起床產生不利影響。如果不對患者實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其脊柱穩定性會隨之受到影響,很容易產生腹部膨隆、腰背疼痛等現象,降低體型美觀度。

肌電反饋技術主要是通過傳感器對肌肉電信號進行處理,將無法意識的肌電信號轉變成一種能夠感知的視聽信號后反饋給患者,使患者能夠按照這些信號展開自身調控,進而使其調節控制自身的能力和技術得到強化。對于實行表面肌電生物反饋訓練的患者來說,其可以誘導患者積極參與引發的肌電信號,通過反饋之后能夠在大腦皮層形成條件性刺激,長時間反復訓練,可以逐漸形成一種條件反射,能夠為患者后續的自主訓練提供有力保障。通過對患者實行自主訓練以及生物電刺激治療,其治療效果更為明顯,能夠縮短患者的產后恢復時間,如果對患者實行單一自主訓練,由于患者的依從性較低或者是鍛煉方式不正確,訓練效果并不明顯[2]。最近幾年,表面肌電生物反饋治療技術在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以及腦卒中等康復治療中也獲得了較為普遍的應用,并且在產后盆底肌的訓練中,將功能訓練和肌電刺激進行有機結合,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功能,效果明顯。通過研究可以發現,經治療,觀察組腹直肌分離愈合情況更為明顯;且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高于參照組(P<0.05)。這也就說明通過對產婦實行表面積電生物反饋訓練治療,能夠促進其腹直肌分離愈合,效果明顯。

綜上所述,表面積電生物反饋訓練治療在臨床中的有效應用,其不管是對于提高治療有效率還是促進腹直肌分離的盡快愈合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縮短患者的恢復時間,有利于患者恢復,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1]朱丹倩、張紅蕓、謝臻蔚. 產后腹直肌分離對盆底肌功能的影響[J]. 預防醫學, 2020, v.32;No.326(10):106-108.

[2]付麗俠, 王華蓉, 郭玲,等. 仿生物電刺激對產后腹直肌分離的療效研究[J]. 中國醫師雜志, 2019, 21(3):444-445.

山東省日照市中心醫院 山東日照 276800

猜你喜歡
有效率
腦CT在腦器質性精神病中的應用及有效率分析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老年慢性腎衰竭對治療有效率、Hb及ALB指標的影響研究
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急診內科治療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很有效率
穴位貼敷輔助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對外周血輔助性T細胞影響
鼻內窺鏡治療慢性鼻炎的護理觀察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術后護理
中學生英語·中考指導版(2008年6期)2008-12-1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