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藝術發展規律剖析徐熙花鳥畫

2021-03-30 05:47吳釔辰
藝術研究 2021年1期
關鍵詞:發展規律徐熙花鳥畫

摘 要:徐熙是我國古代繪畫藝術鄰域中杰出的畫家,其具有獨特風格的作品對我國花鳥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推動后世花鳥畫的發展與傳承奠定了實踐與理論基礎。通過對徐熙時代背景及其花鳥畫的特征進行闡述,并從藝術發展規律和其花鳥畫的影響對徐熙花鳥畫進行研究剖析,對今后花鳥畫的傳承與作用、發展與方向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同時,他的精神思想也值得當代人思考。

關鍵詞:徐熙 花鳥畫 藝術 發展規律 影響

藝術是一個國家歷史文化的寫照,其中繪畫藝術是我國文化瑰寶之一。中國的繪畫藝術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在朝代的更迭中不斷創新發展,在傳播過程中源遠流長,在遵循著藝術發展規律的步伐中獨具一格,其中花鳥畫便是傳統繪畫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千年不衰。在唐朝時期,經濟、政治、文化的繁榮昌盛為花鳥畫的發展創造了契機,花鳥畫也從傳統束縛中脫穎而出,達到了創作巔峰。

在藝術歷史的長河中涌現出許多才華橫溢的文人墨客,詩人畫家,其中,徐熙便是花鳥畫藝術的杰出代表,徐熙既繼承前代的衣缽又以花鳥畫“野逸”的繪畫風格獨樹一幟,為花鳥畫的發展開創了新天地,其畫風在繪畫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對后世影響深遠。

一、徐熙時代背景及其花鳥畫特征

1.徐熙的時代背景

徐熙,出生地不詳,有說金陵(今南京)人,有說鐘陵(今江西進賢)人,是五代南唐杰出的畫家,生于“江南名族”,卻一生淡泊名利,不入仕途。俗話說“亂世出英雄,盛世出才子”,唐代文化的興盛成就了徐熙,反之,徐熙也造就了晚唐的文化盛世。五代南唐時期,南唐后主李煜在政治上平庸,而在文學上卻有很高的造詣,他不僅是丹青高手,他寫的詞、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他所作的《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至今被人們廣為流傳。受李煜的影響及他對文學的愛好和重視以及對文化的支持與提倡,使得許多文人解放自我,致力于文學的創作,致使南唐的繪畫藝術與文化空前繁榮。徐熙雖身處朝堂之外,心向田園之中,但其作品畫風受到李煜的賞識,更是為許多文人畫客臨摹、借鑒。由于看到戰亂的殘酷,他更避世處之,寄情自然,他的畫以花草、蟲魚、蔬果為主,著以濃墨粗筆,并以淡彩點之,這些筆法和選題都表現出江南處士的情懷和審美情趣,傳達出一種志節高邁,淡泊寧靜的高雅情致和對田園風光的向往。他與黃筌代表了當時花鳥畫的兩大流派風格,因此有“黃家富貴,徐熙野逸”的說法。宋太宗評價徐熙畫“花果之妙,吾獨知有熙矣,其余不足觀也”,可見徐熙本人及其作品受到后世極高的評價。

2.徐熙花鳥畫的特征

徐熙生平創作了許多畫作,但至今留存甚無,自然界的花鳥樹木、魚蟲蝦蟹都是他的創作題材,在當時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代表了其獨特的畫風派別,其以花鳥畫為畫風的核心,其作品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都純樸自然,形神兼備,為后世所喜愛。

徐熙獨創的“落墨法”對后世畫壇影響極大,其作品有舊傳《雪竹圖》《玉堂富貴圖》《石榴圖》等。從他的作品中不僅可以看出其畫風,還可以了解他厭惡奢侈頹靡的小官僚生活的個性和“野逸”生活的理想品格,結合他的舊傳作品和后世對他的評價可看出其畫風有以下特征:

(1)題材運用

前文提到徐熙以花鳥畫自成一派,風格“野逸”。他視野廣博,題材廣泛,主要選取自然界中最常見的花、鳥、魚、蟲、竹、果蔬等,遇到時必觀察入微,細心描繪,不拘泥于傳統繪畫技法,發揮其獨特的創新風格,所畫之物在他筆下越顯生動。例如舊傳《雪竹圖》便是選取南方冬季雪后毫不起眼的竹石枯木,幾竿竹林立在雪中,挺拔茁壯,旁邊竹子或粗或細,姿態多樣,一旁又有枯樹相映襯,枯樹殘葉凋零,雖是寒冬,卻富有情趣。

(2)技法表現

徐熙的畫法風格獨特,以“野逸”為核心,創立了“落墨法”,體現了他不同于黃筌的獨特繪畫藝術風格。徐熙淡泊名利的處事態度決定了他題材的取向,同時也對畫面的色彩產生了影響。在作品中以清新脫俗的墨色為主來表現物體,再輔以淡彩,以達到生動形象的效果。正如山水畫一樣,他的“落墨法”用筆有粗有細,有深有淺,有濃有淡,有的地方只上墨,有的地方則略施淡彩以修飾,體現出畫面的層次、脈絡,在真實的景物之上進行藝術的在創作,徐熙以“落墨為格,雜彩副之”的技法,注重精神層面的追求,墨為主色,輔以淡彩,二者相輔相成,卻不相互阻礙影響。徐熙的花鳥畫既發揮了傳統中國畫的優點,又有別于其他畫法,使“墨”和“彩”這兩個不同的元素運用到花鳥畫中,使其畫面色澤清新淡雅,形神俱全。以墨為主導,淡彩輔之的畫風,為后世水墨寫意花鳥畫開創了先河。在舊傳《雪竹圖》中,畫面的連勾帶染,用水墨暈染出結構,以突出積雪,粗細有之,濃淡相宜,兼施并用,顯得率意爽朗,體現了徐熙技法的高超精湛,風格的獨特。

(3)創作心境

徐熙雖生于名族,卻一生未入仕途,可以看出他不圖名利,志趣高雅,他雖處亂世,卻避開塵世的干擾,寄情大自然,致力于花鳥畫的創作來表達質樸自然、放蕩不羈的豁達心態。在大自然中以花鳥魚蟲為題材的同時,與自然進行情感交流,寓情于畫,與其“野逸”的繪畫風格產生共鳴??梢娖渑f傳作品《石榴圖》《春燕戲花圖》等都是在細微觀察中,把自我與自然融為一體,創作出如此繪畫絕筆。

二、藝術發展規律下的徐熙花鳥畫

1.藝術發展的他律性

他律性,顧名思義,狹義講指受他人約束、檢查和監督,廣義講指個體或群體對本體的直接約束和控制。藝術發展的他律性是指“在藝術發展的過程中,藝術與其他事物如經濟、道德、政治、宗教等在本質上的、穩定的必然聯系”。徐熙處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他的花鳥畫必然也會受到南唐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外部因素的制約和推動。

(1)經濟元素

經濟創造了藝術發展的必要條件,甚至決定了藝術的內容和形式,任何藝術的發展,都以經濟的一定發展為前提。經濟的繁榮與衰退,使形成的藝術也不盡相同,因此經濟決定著藝術的發展和性質,同時也存在著不平衡性。徐熙生活在五代南唐,當時賦稅相對較輕,國家推行休養生息政策,致使經濟繁榮、社會穩定、農業發展迅速、人們生活富足,對于藝術的發展也有著基礎條件。

(2)政治文化元素

政治與藝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和制約,當然二者是存在不平衡性的。政治關系著上層統治階級的利益,其對藝術的發展作用巨大。南唐時期,時局動蕩,處于亂世,南唐后主李煜在政治上、治國上碌碌無為,在文學方面確有很高的天賦和造詣。由于他對文學的熱衷和提倡,使得詩詞文化和其他藝術的發展到達高峰,李煜對徐熙和其花鳥畫的高度賞識,致使徐熙在當時蜚聲于世。

(3)哲學元素

藝術重感性,哲學重理性。哲學是社會時代發展的產物,藝術展現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盼,因此哲學與藝術相互促進、相互聯系。中國的哲學體系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古代哲學主要以孔孟創立的儒家哲學和老莊創立的道家哲學為主,儒家哲學主張“仁政”、“禮制”的思想,道家哲學主張“清凈無為”、“道法自然”重視自由與解放。南唐時期由于統治者以儒立國,奉行釋、道兼行,致使道家哲學極為盛行,受道家思想的影響和熏陶,徐熙不貪仕途、淡泊寧靜、回歸本真,正是遵循了道家的哲學思想,因此他的花鳥畫也深受道家哲學影響,題材都取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蟲一魚,寄情于畫,體現了他豁達豪爽、放蕩不羈、追求野意的精神追求。

2.藝術發展的自律性

藝術發展的自律性和他律性是相對的,是藝術自身內在的規律,藝術的發展具有繼承性,在繼承的過程中,去粗取精,不斷創造革新,并與其他藝術相互影響融合。

花鳥畫發展到今天,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技法類別的工筆、寫意都蓬勃發展,延伸出不同的風格與精神內涵。藝術在歷史的發展進程中便不斷地更迭,也不斷地發揚與繼承,同時糅合其他藝術,古人便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領悟。時至今日,花鳥畫繼承了古代花鳥畫的特點,也在其基礎上不斷借鑒創新。當代最具代表的畫家是被稱為“人民藝術家”的齊白石,其畫作獨特不群,充滿對生活的熱愛,出于對徐熙畫派的深刻領悟,他的題材多為常見的農家事物,畫面顯現出質樸無華的特點,形神俱全的筆墨效果。

中國畫發展至今,是幾千年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形成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畫風,在世界畫壇中獨樹一幟,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劇,國與國間的交流互動不斷增加,在繼承發揚中國畫的基礎上,借鑒學習西方的藝術思想和方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達到與世界藝術相互融合的目的,促進中國畫的革新與發展。古為今用,吸收外來精華,取長補短是藝術自律性的要求。面對今天網絡信息全球化發展的時代,藝術的觀點也在不斷變化與革新,一些傳統的古典審美標準已經不符合這個時代對藝術的需求,面對今天眾多畫家和畫作,我們要傳承傳統藝術的精華和精神并創新出屬于這個時代新的產物并為之發揚光大。

徐熙與其花鳥畫在畫壇史上占據重要地位,深刻影響著當代花鳥畫的發展與方向。從藝術發展的他律性與自律性的角度來看,徐熙花鳥畫的成就不僅與自身的精神追求有關,還受到當時政治、經濟、文化、哲學等外在因素的影響,逐步形成其自身的藝術風格。

三、徐熙花鳥畫的影響

一個杰出藝術家的誕生與其成就可以影響個體,甚至影響一個群體以及一個時代文化的走向,徐熙與其花鳥畫便是如此。徐熙創立了“落墨法”,以“野逸”的風格自成一派,在自然中取材,追求自然之美,達到“師法自然”的境界。他在花鳥畫中體現的創新精神和對繪畫技法的革新永存史冊,對后世的繪畫藝術影響巨大。在宋朝,徐熙“野逸”的精神風格和他以墨為主,淡彩為輔的視覺追求受到人們的重視,逐步成為主流,北宋初期,徐熙的作品雖受到李后主喜愛賞識,卻因當時黃筌畫風的盛行,使其埋沒,后在蘇軾等人的推崇下受到許多文人畫家的肯定和借鑒,終而徐熙被推為“江南花鳥畫派之祖”。元代花鳥畫效仿徐熙的畫風,但是技法相對自由無拘,題材更為廣泛。元初,花鳥畫在徐熙畫風基礎上出現了創新變革,審美有了新的高度,文人畫家增強了寫意性,并開始追求單純的筆墨。在明代寫意花鳥畫達到了成熟階段,并為清代傳承,開創了明清時代花鳥畫的高峰和新境界。到近現代,花鳥畫以齊白石,吳昌碩為代表,他們的畫,墨色飽滿、對比強烈,下筆力健有鋒,以農家常之見物為材,散發著濃厚的鄉土氣息,繼承了徐熙畫派中“野逸”的藝術風格,卻又別有一番意趣。

由于深受本土幾千年道教思想的影響,中國畫強調人與自然的切合,注重個人的修養和在自然中對人生的感悟,徐熙就是融入自然,通過對大自然的探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徐熙花鳥畫在繪畫史上的地位舉足輕重,對后人的影響深遠。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活動中,人們在學習繪畫忽略了親近大自然的重要性,而是一味地去效仿臨摹古人的作品,加上西方文化的沖擊,致使人們忽略中國畫最本質的文化精髓,從而很難有突破性的成就,因此學習和研究徐熙花鳥畫意義重大,可以幫助人們更深入地了解其精神境界,執著地追求傳統文化,更好地傳承發揚。

結語

徐熙作為歷史上花鳥畫的先驅,可見他在中國畫壇地位的重要性,他對中國花鳥畫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影響深遠。通過對文獻細聊的參閱,就徐熙生活的時代背景及其一生的成就和他的“野逸”精神的繪畫特征進行闡述,并從藝術發展規律的角度去探究、剖析徐熙畫派形成歷程,對藝術有其內在和外在的發展規律,至此所有的藝術形式都會遵循這個規律在發展中革新和繼承。分析徐熙花鳥畫派對后世繪畫發展的巨大影響,為后世花鳥畫的創作領悟其精神的深度與體會技法的要領開創了先河,奠定了基石。以徐熙“野逸”精神去思考和學習其內涵,同時他的思想也值得當代人思考。當今社會人們生活節奏較快,漂浮不定,為了追求享用主義上的富足而忽略親近大自然,有時候可以放慢腳步,走進大自然,感受其美的存在,同時也要在堅持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不斷變革創新,緊跟時代發展,奉行創新理念,既保持自我又順應潮流,肩負起振興中華民族的責任。

參考文獻:

[1]任聰.論徐熙藝術風格及對中國花鳥畫的影響[D].西安美術學院,2013.

[2]楚小慶.基于藝術發展規律視域的民族藝術傳承研究[J].青海社會科學,2012.

[3]趙寧.徐熙畫派的野逸風格探究[D].山東大學,2016.

[4]陳傳席.“洗出徐熙落墨花”考釋——兼談徐熙的畫法[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

[5]吳釔辰.徐熙花鳥畫初探——徐熙花鳥畫在藝術創作中的啟迪[D].遼寧師范大學,2014.

注:本文系黑龍江省藝術科學規劃項目“徐熙花鳥畫在當代的敘寫” 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8C023。

猜你喜歡
發展規律徐熙花鳥畫
從“落墨為格”到“破除諸相”
淺析唐代壁畫中的花鳥畫
畫學叢談·花鳥畫(下)
吳國良花鳥畫選
我的夢想
院體花鳥畫是怎樣來的?
幼兒美術活動的優化策略研究
東家人傳統服飾藝術發展的規律性及制約因素
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核心與亮點
徐熙畫派的繪畫藝術風格特點及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