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綠色公路建設的思考

2021-04-01 04:38王詩哲
北方交通 2021年9期
關鍵詞:構造物路基公路

王詩哲

(遼寧省公路勘測設計公司 沈陽市 110006)

綠色發展既是交通強國建設的重要手段,也是現代交通運輸的重要特征。公路在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綠色生態為理念,實施綠色公路建設,既是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建設交通強國的重要舉措和有力抓手,是公路建設新理念的升級版,是創新公路發展模式的重要切入點,更是加快發展現代交通運輸的必然選擇和建設綠色交通運輸體系的必然要求。

1 綠色公路建設的內涵和原則

綠色公路是指以節能減排、資源節約與循環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為核心價值理念,通過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應用和技術、管理創新,在項目規劃、設計、施工、運營和管養等全壽命周期內,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明顯降低、環境效益明顯改善的一種公路建設發展模式,實現過程和產出的綠色效益。其發展的核心是控制資源占用、減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其核心就是堅持倡導綠色建設、低碳運營、智慧管理,節約優先、保護為本。

為推進綠色公路建設發展,交通運輸部在《關于實施綠色公路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了綠色公路建設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工作任務。

1.1 基本原則

(1)堅持可持續發展。高度重視公路、環境、社會各方面、各要素的關系,提高資源和能源利用率,發揮公路先導性、基礎性作用,實現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1]。

(2)堅持統籌協調。統籌謀劃公路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統籌公路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管理全過程,均衡協調,統籌建管養運各領域全面發展,降低全壽命周期成本。

(3)堅持政府引導。行業管理部門要主動作為,推動政府各相關部門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技術等手段,切實強化政府監管約束和激勵引導作用。

(4)堅持創新驅動。大力推進理念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突出創新的驅動和支撐作用。

(5)堅持因地制宜。準確把握區域環境、工程和情況特點,明確項目定位,確定突破方向,開展有特色、有亮點、有品位的工程規劃設計,因地制宜建設綠色公路。

1.2 主要任務

綠色公路的建設任務主要集中在:統籌資源利用,實現集約節約;加強生態保護,注重自然和諧;著眼周期成本,強化建養并重;實施創新驅動,實現科學高效;完善標準規范,推動示范引領[1]。

2 綠色公路建設的思考和建議

綠色公路建設就是堅持“設計上最大限度的保護、建設中最小限度的破壞、建成后最大程度的恢復”的建設原則,實現公路與環境的協調、友好和可持續。

2.1 加強制度、標準建設及政策引導

按照交通運輸部發布的《關于實施綠色公路建設的指導意見》,制定出臺適合遼寧省公路建設發展實際的《遼寧省綠色公路建設指導意見》與《遼寧省綠色公路建設管理辦法》,明確綠色公路建設內容、目標、任務、原則、責任和相關要求,使綠色公路建設制度化管理,納入制度化、規范化軌道,很好指導和推進遼寧省綠色公路建設發展。在此基礎上研究建立一套《綠色公路建設管理標準或指南》,使公路建設各方知道什么是綠色公路、怎么建設綠色公路、什么標準達到綠色公路,保證綠色公路有明確、具體的標準遵循和管理目標要求。同時為更好加強綠色公路建設,研究探索一些科學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勵推進綠色公路建設發展。

2.2 在工程項目建設中突出綠色理念

2.2.1規劃設計階段

在工程項目建設中從規劃設計階段開始,突出綠色公路建設理念。對干線公路采取“近城而不進城”的原則,在保證交通順暢的同時,以減少公路建設和運營對城鎮環境的影響。對于改擴建工程建設項目,盡最大可能保證原有道路資源的有效利用,包括土地、路基土石方、路面材料、橋涵構件及混凝土等的利用。

(1)路基工程:遵循不破壞就是最大保護的原則,樹立“零棄方、少借方”的理念,減少高填深挖工程。對路基上下邊坡防護,在確保邊坡穩定的情況下盡可能采取植物防護措施,對于確需采取工程防護的可就地取材,采取諸如砌筑卵石、格賓擋墻等方式解決。對于涉及水源地、生態保護區等區段應采取集中排水的方式解決排水問題。在道路通過人口密集區應增設聲屏障等隔音設施。

(2)路面工程:對新路設計,堅持就地取材原則,盡可能選取路線附近的砂石、白灰、粉煤灰、水泥等材料。對于改擴建和大中修等工程,對于原有路面強度能夠滿足要求、結構完好的路面應立足充分利用,確不能利用的大力推行再生利用,推廣路面冷再生或熱再生技術應用,如此既大大節約投資,也能夠最大化保護環境,很好體現綠色發展理念。推廣溫拌瀝青混合料、改性瀝青、SMA等新材料、新技術等利用。

(3)橋涵等構造物:結合地形地物及使用功能合理設置構造物,易梁則梁、易拱則拱。雖然設置構造物可能增加一次性投入,但可以增強公路的使用功能,提高工程耐久性,特別是通過設置構造物降低填筑高度、減少占地等,從綠色發展角度其優點也是明顯的。按照國家建筑工程相關政策,對橋涵等構造物應大力推廣裝配式結構及鋼結構,這是綠色發展一個特別有效的實現方式。

(4)隧道工程:隧道進出口除特殊情況根據隧道進出口處的地形和山勢情況可設置一些諸如端墻式、階梯式等形式,正常情況下均應設置成削竹式結構形式。

2.2.2工程建設實施階段

對施工“兩區三場”建設要嚴格按照合同及相關要求規范化、標準化設置,工程建設結束后要很好恢復處理。

(1)路基工程施工:盡可能利用路域附近的工業廢渣、尾礦、建筑廢棄磚石或殘土等材料,對取棄土場要按照各相關規定合理選取,嚴格依照設計、合同等相關要求很好處置,該復墾的復墾、可還林的還林、須植草的植草。高速公路項目可充分考慮立交匝道區域的利用,能取土的可作為借方取土填筑路基。能棄土的可適當考慮作為棄土場,以減少棄方占地,同時通過整理、綠化形成人造景觀,美化路域環境。

(2)路面工程施工:要很好克服或減少基墊層路拌、水泥混凝土路面人工振搗、接頭處理等廢料隨意丟棄等落后工藝和不當方法,應全面推行工廠化、機械化、集約化施工。對瀝青混合料拌合站全面實行油(或煤)改氣,從源頭上減少環境影響。

(3)橋涵等構造物施工:根據工程實際盡可能采取集中預制、集中加工方式施工,確保少占用場地。

(4)隧道工程施工:遵循“早進晚出”原則,最大化減少對山體的破壞。對隧道洞渣要力爭100%利用,可加工碎石的加工成碎石用于混凝土工程,能加工成片塊石的,用于防護等砌筑工程,否則可經過簡單處理作為路基填料填筑路基等等。

2.2.3運營管理階段

進一步推進GBM工程,實施公路生態景觀服務工程,加強公路景觀保護和再造、公路旅游服務設施系統建設。這類工程在現實中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應用,但還應繼續有效推廣,既可美化路域環境、也可起到路基防護和減少路上粉塵、噪音等作用。

加強環保型融雪材料和智能型融雪材料撒布設備的推廣應用,減少冬季除雪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集中有效處置道路日常養護管理中的垃圾、雜物,避免對路域環境的污染和破壞。按照交通運輸部的統一要求,加快建設汽車充電樁建設,提高電動汽車的續行能力,促進新能源車的普及,并加快取消黃標車。積極引導公共出行,既減少道路通行壓力,也最大化減少碳排放對環境的影響。

3 結語

綠色公路建設是實現公路建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必然,新時代對綠色公路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更好促進遼寧省公路綠色發展,作為公路建設工作者,本人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和對綠色公路的認識對公路建設綠色發展進行自己的思考,籍此為遼寧省公路建設綠色發展和交通強國建設提供應有的助力。

猜你喜歡
構造物路基公路
我國建成第三條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
市政道路路基質檢與控制探析
“十四五”浙江將再投8000億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軟弱路基加固處理設計探究
公路斷想
半填半挖路基的填筑方法
高速公路構造物的價值壽命匹配
公路路基沉陷的處理技術
公路橋涵及構造物防腐蝕技術創新研究
電鍍廢水綜合處理技術與工藝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