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院2020年兒科門急診輸液處方點評與用藥分析

2021-04-06 18:32謝妍王杰?;荻Y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2期
關鍵詞:處方點評合理用藥

謝妍 王杰 ?;荻Y

摘要:目的 通過研究某院兒科門診和急診輸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對藥物使用的合理性進行分析,提高臨床合理用藥水平。方法 采取回顧性分析方法,隨機抽取2020年1月至12月兒科門診和急診輸液處方共 2400張進行用藥統計分析與處方點評。結果 審核兒科門診和急診輸液處方2400張中不合格的有92張,處方合格率為96.17%。結論 該院兒科門診和急診輸液處方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不合理應用藥物的現象,為保障兒童用藥合理、安全、有效,臨床醫師應強化用藥意識,促進藥物使用的規范化和合理化。

關鍵詞:兒科輸液;處方點評;用藥分析;合理用藥

【中圖分類號】R246.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2-238-02

靜脈輸液具有給藥劑量準確、容易控制血藥濃度、生物利用度較高和療效迅速的優點,是兒科急診給藥的主要方式。但兒童屬于較為特殊的一類人群,身體的各組織器官處于成長發育時期,生理功能還不成熟,特別是中樞神經系統功能不健全,對藥物的作用更為敏感,耐受性也較差以及免疫系統功能較弱,抵抗力較差,易受到病毒、細菌、支原體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1];因此,不合理使用藥物會對兒童的身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2]。本文旨在通過分析該院兒科門急診輸液處方用藥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促進兒科醫生提高臨床合理用藥水平,保障患兒用藥安全。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采取回顧性調查方法,通過醫院信息系統程序,從2020年1月至2020 年12月兒科門診和急診輸液處方中隨機抽取 2400 張,記錄相關用藥資料,包括患者就診科室、疾病診斷、藥品名稱、規格、劑型、輸注途徑和用法用量等。

1.2 研究方法

統計兒科門急診輸液處方中的主要疾病種類和藥品類型等數據,并根據《處方管理辦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 年版)[3]、《新編藥物學》(第 18 版 ) [4]、《兒科學》[5]、《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6]及藥品說明書等相關資料和文獻材料,分析輸液處方的合理性。

1.3 統計方法

運用 Excel 2016 采集錄入并建立用藥信息數據庫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疾病分布

在2400張輸液處方中,兒科急診處方1531 張,占比 63.79%,兒科門診處方869 張,占比36.21%。疾病分布中呼吸系統疾病處方共1414 張,占比高達58.92%;其次為發熱和驚厥的處方共473張,占比19.71%,再次為胃腸道疾病的處方共332 張,占比13.83%(見表 1)。

2.2 用藥種類

用藥數量最多的是抗菌類藥物,主要為注射用頭孢曲松鈉和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其處方共 1458 張,占比 60.75%。其次是維生素類注射液,包括維生素B6注射液、維生素C注射液,共 1204 張,占比50.17%。再次是呼吸系統類藥物氨溴索注射液,共504 張,占比 21.00%。第四是電解質平衡調節藥類,包括小兒電解質補給注射液、10%濃氯化鈉注射液、5%碳酸氫鈉注射液和 10%氯化鉀注射液等,共 465 張,占比19.38%。最后是消化系統類藥物包括西咪替丁注射液和奧美拉唑鈉粉針,共 320 張,占比13.33%(見表 2)。

2.3 處方點評結果

兒科門診和急診輸液不合理處方共 92 張,占總處方數的 3.83%。具體如下:①適應癥不適宜 60 張;②用法用量不適宜 23 張;③配伍溶媒不適宜 9 張。

3 討論

合理用藥是指在根據患者的基本情況、疾病類型以及藥理學理論的基礎上,選擇最適宜的藥物,包括藥物的種類、劑型、劑量、給藥途徑、給藥時間及間隔時間等方面,制訂出最佳的用藥方案,從而安全地、有效地預防和治療疾病。本次研究顯示,兒科門急診處方使用藥物基本上合理。但是,還存在適應癥不適宜、用法用量不適宜和溶媒不適宜,分別占不合理處方的 65.22%、25%、9.78%。

3.1.1 抗菌藥物不適宜

本次點評的處方中,使用抗菌藥物的有1458張,占總處方的60.75%,其中有60張為適應癥不適宜,占不合理處方(92張)比較高,主要表現在診斷書寫不完善。如:1.診斷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處方開具頭孢曲松粉針,共42張,占不合理處方的45.65%;2.診斷為皰疹性咽峽炎,處方開具頭孢曲松粉針,共3張,占不合理處方的3.26%。以上處方,藥師通過審方系統看到患兒在使用抗菌藥物前有做血細胞分析的檢查且結果顯示白細胞計數偏高于正常值,表明患者有細菌感染,有指征使用抗菌藥物。但醫生沒有在診斷欄詳細注明合并細菌感染,藥師審方時就無法正確判斷此處方用藥合理。因此,醫生在開具處方時應規范化書寫處方診斷,既有利于藥師審方,也利于保障患者用藥安全與療效。

3.1.2 糖皮質激素不適宜

在本次處方點評中,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靜滴的處方有37張,占糖皮質激素處方的37%,主要用于急性蕁麻疹和發熱,在此主要討論一下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用于發熱患者。

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屬于糖皮質激素,有一定的退熱效果,但不能單純以退熱為治療目的,它主要是控制炎癥反應,但若患者發熱難退或反復發熱或發熱伴隨全身疼痛,以及特殊疾病的炎癥反應比較重的時候,是可以用糖皮質激素治療的[7]。以上診斷為發熱使用糖皮質激素的處方,藥師已與處方醫生溝通得知:患者當時是發熱難退或反復發熱或發熱伴氣促癥狀才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靜滴的。因此,建議醫生在處方診斷欄詳細注明發熱的并發癥狀,規范化開具處方,促進合理用藥。

3.2 用法用量不適宜

臨床診斷:支氣管肺炎;處方: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 0.6g與 0.9%氯化鈉注射液 100ml ,ivgtt,qd 或 once.。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屬于時間依賴性的抗菌藥物,半衰期較短,需根據感染類型的不同每 6~8 小時給藥一次來維持有效的血藥濃度。每日一次劑量給藥,不僅達不到有效的治療效果,而且容易產生耐藥菌。因此,應遵照說明書規范用藥。

3.3 溶媒不適宜

臨床診斷:急性蕁麻疹;處方: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 2mg 與 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ivgtt,qd。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說明書上寫“靜脈滴注時,應以 5%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媒”,因為0.9%氯化鈉注射液作溶媒與其配伍會增加水鈉潴留的風險。但在臨床應用時仍有爭議:1.從化學結構、藥理性質分析,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可以與0.9%氯化鈉注射液配伍;2.糖皮質激素類氫化可的松注射液和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注射液引起的水鈉潴留比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嚴重,卻可與0.9%氯化鈉注射液配伍;3.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對糖的代謝影響較大,易引起高血糖,尤其大劑量時容易誘發類固醇性糖尿病。因此,糖尿病患者使用糖皮質激素類注射液時只能使用 0.9%氯化鈉注射液作溶媒[8]。

4 總結

針對兒科輸液處方中的不合理情況,結合相關性的研究及工作經驗,總結出以下4點改善措施來提高兒科輸液處方的合格率:①完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監督管理機制,建立相關的微生物檢查和藥敏實驗,嚴格把握用藥指征,做到規范合理用藥。②加強臨床醫生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知識的學習和培訓,幫助醫生熟悉掌握抗菌藥物的性質特點、臨床療效和禁忌癥等,提高醫生開具處方的能力,確保醫生能準確地選用抗菌藥物,使藥物充分發揮療效,并盡可能地避免藥物產生耐藥性和不良反應。③加強藥師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力的學習和培訓,提高藥師的審方能力,充分發揮藥師的職能作用;藥師審方時發現問題能及時與醫師溝通并解決。④完善藥師審方方式,加快建立事前審方系統,使用審方軟件對不合理處方進行事前提示、干預和攔截,保障患者得到安全、合理和有效的藥物治療??傊?,通過該院兒科輸液處方專項點評,發現醫生不規范書寫處方和用藥不適宜比較多,醫院應采取相應的有利措施促其改進,使醫生提高用藥意識,進一步規范該院藥物的合理使用。

參考文獻

[1]李偉煊,莫迪威,廖友明.兒科門診靜脈輸液處方用藥調查與分析[J].海峽藥學,2016,28(4): 246-247.

[2]汪濤,李濤.兒科門診處方用藥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09,6(34):131—132.

[3]鐘南山.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 (2015 年版)[M].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4]陳新謙,金有豫,湯光,陳新謙.新編藥物學(第 18 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8.

[5]吳希如,李萬鎮.臨床兒科學[M].科學出版社,2005.

[6]謝永忠.兒科門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用藥合理性評價與干預效果分析[J].安徽醫藥,2016,20(9):1784~1787.。

[7]衛生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2,28(2): 171-202.

[8]李彥璋,肖伯安.我院門急診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專項處方點評分析.中國當代醫藥.2019年9月第26卷第26期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清遠市人民醫院藥學部)?廣東清遠?511500

猜你喜歡
處方點評合理用藥
醫院他汀類降血脂藥物的使用情況和處方分析
全樣本處方點評在合理用藥中的作用
處方用藥配伍禁忌分類研究
某院2015年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分析及合理用藥評價
180例門診患者用藥咨詢分析與討論
西藥門診處方用藥合理性分析
門診藥房處方點評系統的信息化建設
丙戊酸鈉制劑臨床使用合理性的調查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