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美術館的“本土性”研究

2021-04-08 04:44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美術館美育美術

張 斌

(聊城大學 美術與設計學院,山東 聊城252000)

一、美育與高校美術館的歷時性發展概述

“美育代替宗教”①是蔡元培先生在1912年對于國內美術發展提出的指導性意見,先生在闡述“美育”概念時,提出美是普遍的,也是純粹而超俗的觀點,將“普遍性”和“超越性”作為美育未來的發展方向,同時提出教育并不專在學校,普及社會美育要“從專設的機關起”的觀點,開啟了我國美術館公眾教育理論研究先河。

十九世紀末,中國處于社會形態不穩定的時期,美術館建設相對于國外較為滯后。我國最早與學校教育產生關聯的美術館是1927年建設的蘇州美術館,其創立初旨是為蘇州美術??茖W校的教學而服務。1930年以后,國內藝術社團快速擴張,但受展覽場地的限制,出現了許多展覽無處可展的現象,在“第一次全國美展”閉幕典禮上,葉恭綽強烈呼吁“中央應先辦一規模較大之美展館,再及于各省都市,此根本重要之問題,希望政府勿淡然處之”②,直至1936年“國立美術陳列館”建成,我國近現代國立美術館的空缺才被填補。2008年,國家文物局、中宣部、文化部、財政部聯合下發《關于全國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的通知》一文,開啟了公立美術館的免費時代,以此為契點,促進了國民走進美術館的熱情。2011年開始,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與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先后入選全國重點美術館,標志著高校美術館開始接入公眾視野,高校美術館功能開始由早期的服務精英轉變為服務大眾。

歷經百余年,藝術學科已遍及全國高校,美術館作為高校美育實踐的重要場所,與美育研究已形成密不可分的關系。凡地方高校設置藝術學科,美術館則以衍生形式出現,承擔著地方美育普及任務并為校內師生提供學術展演的場所。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美術教育在高等院校教育所占比重逐漸擴大,美術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綜合素質方面起到積極的影響作用,高校美術館作為高校美育傳播交流的專設機關,發展情況與社會其它類型美術館有著顯著差距,高校美術館具有穩定的展覽與學術交流空間,但缺乏人員的穩定性與健全的管理制度,導致高校美術館教育性能被削弱。

中國高校美術館發展時間晚、發展速度快,導致資金、管理、推廣等方面落后,逐漸開始影響美術館本身效能的發揮。由于運營方法與思維的落后,藝術展覽的效果與其它美術館差距顯著。目前國內高校美術館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專業藝術院校美術館,如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美術館等高校美術館,該類高校美術館屬于獨立建制,具備專業藝術展覽場地、穩定的管理系統與人員,除為校內師生提供展覽場所外,也承接國際與國內的大型展覽;第二類是綜合類院校美術館,該類美術館具有獨立的場地,缺乏穩定的管理機制與人員配置,適用范圍除校內師生外,還會策劃少許社會藝術家學術展覽。

目前國內相關學者對于專業藝術院校美術館研究文獻較多,本文不再著重對專業藝術院校美術館進行分析,主要以數量最多、發展狀況落后的綜合類院校美術館為主體進行研究。

二、高校美術館與地方文化

高校美術館作為地方重要的文化藝術機構,在地方傳統美術與手工藝的保存與保護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高校美術館通過對相關作品、影像及文本等物化載體的收藏與陳列,向人們傳遞地方傳統藝術的文化及內涵的演變過程。

近年來,隨著政策不斷變化,高校與地方的人文、經濟同步發展成為“校地合作”建設目標的重要部分?!按髮W依城市而生,城市因大學而盛”成為高校與地方政府共同的發展意識,高校植根于地方,其發展離不開地方政府支持,高校吸收著地方給予的資源,保護與傳承地方文化成為高校人文學科予地方公眾教育的反饋。高校美術館為地方居民提供文化教育為基礎,保護和普及地方美術逐漸成為高校美術教育的一部分,美術館通過高校在地方的影響力,積極調動周邊居民參與藝術活動,擴大高校美術教育在地方的傳播范圍及影響力度。

傳統美術對于中國人的美術教育有著重要意義,作為小聚居人群生產生活需求所創造出的一種美術形式,記錄著當地人民思想與審美的變化過程。20世紀末期,因社會經濟、政治的發展,傳統美術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隨著國家開始關注民間文化的保護,傳統美術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個關鍵形式而備受關注。博物館學研究的興起,將傳統民間美術與美術館的距離拉近,如何通過高校美術館介入傳統民間美術的保護,已成為博物館學及藝術學相關學者的研究熱點。

三、“本土”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方式

1986年,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成立,標志著民間傳統美術正式進入高校課程,其設置的民間美術陳列室保存著自建系以來民藝學者搜集的民藝品和記載的文字資料,為后續我國“非遺”項目申報聯合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提供了充分的材料支撐。

2003年,國家關于“非遺”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和意見陸續出臺,地方高校對“非遺”項目的關注度隨之提高,各省、市、高校非遺研究所及學科也在不斷完善,高校美術館對于“非遺”項目不再停留在陳列的基礎上,開始進入更深層次的研究與分析。

2014年,浙江美術館推廣“藝游鄉里品牌項目”,參與項目的志愿者團隊以中國美術學院、浙江傳媒學院等高校在校生為主要力量,以浙江省的“非遺”項目為研究基礎,篩選20項適合青少年群體的“非遺”項目進行推廣,活動的舉辦獲得良好的社會反響,并于2016年獲評文化部“基層文化志愿服務活動典型”?!八囉梧l里“活動的成功舉辦,為大眾、學院藝術和美術館三者之間搭建了一座橋梁。高校美術館相比于公立美術館,在公眾影響力方面雖無法相比,但高校美術館具有更深的“本土性”,利用高校藝術專業優勢與本土”非遺“項目結合,定期在高校美術館舉辦非遺工作坊、傳統民間藝術大師坊等地區型公眾活動,推動本土非遺文化傳承與保護的同時,高校美術館又能發揮對公眾的引導、教育和服務的作用。

隨著國家對于“非遺”項目關注度及保護力度的提升,“非遺”項目保護與傳承已形成國家、省、市、縣(區)的多層次保護概念,國家級“非遺”項目由于國家專業機構的高關注度及資金的高投入,傳承與保護的措施已然成熟,并成為中國與外國文化交流的“名片”,相關展覽也已經進入國家級博物館、美術館的展演范圍。省級“非遺”項目依靠省級文化部門的影響力,其展覽多是進入省級文化部門下屬的省級文化館、會展中心進行展覽。而市級、縣(區)級“非遺”項目由于相關機構關注度及影響力的不足,展覽形式通常是租借商場場地或城市人流密集區的街區內進行展覽,展覽過程中,“非遺”所有類目進行集中展覽,傳統民間美術與手工藝發展至今,文化功能逐漸取代實用功能,市、縣(區)“大雜燴”式的展覽方式,對傳統民間美術與手工藝的文化傳播造成了不良影響。高校美術館作為專業的文化與藝術展覽機構,對市、縣(區)傳統民間美術與手工藝的保護應發揮自身的效能,積極與地方文化部門進行交流,以高校的影響力及美術館展覽場館的專業力量介入其中,為地方傳統民間美術與手工藝提供專業、高效的展覽平臺。通過組織”非遺“傳承人進駐美術館對學生群體開展相關教學研究工作,擴大“非遺”項目的高校影響力,同時也擴大學生群體對于傳統民間美術與手工藝的認知與參與度。

2021年,教育部發布《關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③,通知中正式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業列為藝術學類目下屬專業,為高校藝術專業社會服務與文化傳承提供了新的指導方向。高?!胺沁z”專業的設置,對地方傳統美術與手工藝的傳承提供良好的學術支撐,高校美術館成為地方傳統文化保護與發展的中堅力量。高校美術館為地方“非遺”項目提供穩定的展覽平臺,并以高校專業的學位研究對“非遺”項目未來發展進行前沿性探索,“植根本地、影響全省、輻射周邊省市”成為未來高校美術館與地方“非遺文化”的共同發展目標。

四、結語

高校設置美術館的目的是讓高校學生和地方民眾接受藝術教育,以此滿足受眾群體對于藝術的精神需求。美術館作為高校與地方文化的交流平臺,現階段長期處于“閉門造車”的狀態,“公共”“開放”“共享”的功能丟失,造成高校美術館與地方文化交流的缺失,發展現狀與高校設置美術館的初衷背道而馳。

通過以上美術館與地方非遺項目的真實案例分析,結合地方文化保護的“缺失性”問題進行研究,為高校美術館與地區非遺項目未來發展提供可能性建議,解決高校美術館與地區文化的連接斷層問題,促進高校美術館的社會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注釋:

①《對于教育方針之意見》發表于1912年2月11日版《臨時政府公報》第13號.

②佚名.全國美展閉幕典禮紀勝[N].申報,1929-05-03.

③《關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1034/s4930/202103/t 20210301_516076.html

猜你喜歡
美術館美育美術
鋼·美術館展覽現場
鋼·美術館二層展廳 鋼·美術館一層展廳
讓美育引領幸福生活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去美術館游蕩
創意美術
美育史料·1902年劉焜與“美育”
美術館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