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探索實踐到先行示范
——“圖書館之城”的深圳模式

2021-04-09 08:55巖,王
圖書館論壇 2021年1期
關鍵詞:深圳市全市深圳

張 巖,王 洋

40年耕耘,深圳這座因改革而生的城市在文化領域創造了眾多的全國第一:第一個為公共圖書館立法的城市,第一個為全民閱讀立法的城市,第一個提出“圖書館之城”發展戰略的城市,第一個舉起“開放、平等、免費”旗幟的城市,第一個研發出城市街區24小時自助圖書館的城市……2013年,深圳成為全球唯一一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全球全民閱讀典范城市”榮譽稱號的城市。

2003年,在“文化立市”戰略指導下,深圳建設“圖書館之城”的設想應運而生。經過近20年的探索與實踐,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深圳模式”——以‘普遍均等’為價值追求,以市、區兩級公共圖書館總分館運作為架構,以‘全城一個圖書館’為發展目標,以規范化、標準化為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以服務創新和新技術應用為驅動力,打造全面合作與共享的區域發展模式[1]?!皥D書館之城”的深圳模式起步較早、理念超前、深度協作、持續推動,對深圳文化建設和全國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產生了廣泛影響。

1 “圖書館之城”的發展歷程與成就

1.1 第一階段:“圖書館之城”啟動(2003-2005)

2003-2005年是深圳“圖書館之城”建設起步階段。2003年10月,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文化局頒布《深圳市建設“圖書館之城”(2003-2005)三年實施方案》(以下簡稱《三年方案》),“圖書館之城”建設正式啟動。2004年3月,深圳市委召開實施“文化立市”戰略會議,提出了大膽增創深圳文化特色,努力打造“圖書館之城”“鋼琴之城”“設計之都”的目標?!皥D書館之城”建設上升為全市性任務,在網點建設、資源共享、服務聯合等方面努力開拓。

(1)著力發展網點建設。區級和基層圖書館隊伍不斷壯大,鹽田區、龍崗區圖書館建成啟用,全市建成6 個區級圖書館;達標社區圖書館從2002年的204個增加至2005年的471個。

(2)共享工程促進資源共享。2003年深圳市文化局把“實施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深圳地區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網絡”作為“圖書館之城”建設的重要內容,以市、區圖書館計算機網絡系統為基礎平臺,在充分利用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中心資源的基礎上,整合深圳文化系統信息資源,經過數字化加工處理,實現網絡化資源共享。2008 年深圳市被文化部授予“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示范市”,成為首批(3個)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示范市之一。

(3)通借通還實現服務聯合。深圳圖書館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研發“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ILAS)”,大大推動了我國圖書館自動化的發展進程。在此基礎上,為滿足市民跨區利用圖書館服務的需要,深圳圖書館又自主研發“館際互借系統”和“流通代還系統”,建立市、區圖書館服務聯動平臺,在全市范圍開展館際資源共享和服務聯合。2004年8月,深圳圖書館與南山圖書館、寶安區圖書館簽署《深圳市公共圖書館“通借通還”協議書》,至2005年底全市所有區圖書館均加入通借通還系統。

1.2 第二階段:從“建館”到“建城”(2006-2010)

2007年3月,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文化局頒布《深圳市建設“圖書館之城”(2006-2010)五年規劃》。城市街區自助圖書館、“圖書館之城”統一服務、“深圳文獻港”等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項目在全市逐步實施推廣。

(1)館(室)建設漸成體系。這一時期,一批新的大型公共圖書館相繼落成開放,如深圳圖書館新館、深圳大學城圖書館(深圳市科技圖書館)、福田區圖書館、深圳少年兒童圖書館。至2010年底,全市擁有各級公共圖書館(室)638家,星羅棋布的公共圖書館遍布社區。

(2)自助圖書館研發成功,遍布城市街區。城市街區24小時自助圖書館系統(以下簡稱“自助圖書館”)是深圳圖書館聯合企業開發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產品,是一項文化惠民工程,在服務理念、服務模式、技術應用、管理方式上均屬國內首創。2007年6月被列入國家文化部科研項目;2008年4月首臺自助圖書館服務機在深圳圖書館北門外正式對讀者服務;2009年6月通過文化部驗收。五年規劃期間,深圳圖書館完成首批試點40臺的任務。2009年獲得第三屆文化部創新獎,并被列入首批國家文化創新工程,2010年榮獲文化部第15屆群星獎。

(3)全面落實民生凈福利指標。2007年公共圖書館人均藏書指標被列入《深圳市民生凈福利指標體系》,是文化領域的唯一指標?!皥D書館之城”建設得到市、區政府的大力支持。至2010年底,全市紙質文獻藏量達1,657.37萬冊,人均紙質文獻藏量從2005 年的1.26 冊增長至2010年的1.6冊,為市民閱讀提供了資源保障。

(4)啟動“圖書館之城”統一服務。2009年啟動“圖書館之城”統一服務平臺建設,統一全市公共圖書館的條形碼、RFID標簽,建立統一的書目和讀者數據庫,實現對館藏、讀者和流通數據的集中運作和管理,打造“全城一個圖書館”。至2010年底,全市加入統一服務的公共圖書館28家。加入統一服務的市、區圖書館均實現自助服務,全市公共圖書館文獻管理智能化整體水平處于全國領先地位。

(5)聯合創建“深圳文獻港”?!吧钲谖墨I港”項目是由深圳圖書館、深圳大學城圖書館(深圳市科技圖書館)、深圳大學圖書館于2008年共同發起建設的圖書館文獻資源綜合服務平臺。2009年6月,“深圳文獻港”網站正式開通,提供280萬種圖書目錄與1.5億條期刊論文、學位論文、報紙等數據?!吧钲谖墨I港”整合各館館藏資源,推進統一揭示和聯合服務,通過廣泛的合作與共享來滿足市民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

1.3 第三階段:規范化、標準化、體系化建設全面推進(2011-2015)

“十二五”期間,深圳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加快文化強市建設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加快推進文化強市建設?!渡钲谑薪ㄔO“圖書館之城”(2011-2015)五年規劃》《深圳市人均公共圖書館圖書藏量指標考核實施方案》相繼出臺。

(1)實施標準化發展戰略。這一時期深圳市圖書館界的質量意識不斷增強,進一步加強了規范化、標準化、體系化建設,通過參與國家文化部行業標準起草、制定工作,將深圳的創新經驗推廣到全國圖書館行業,發揮深圳在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的引領作用。深圳圖書館牽頭制定、參與制定了多項行業規范和標準(見表1),顯著提升了“圖書館之城”的整體服務效益與管理水平。

表1 深圳圖書館牽頭制定、參與制定的行業標準與規范

(2)統一服務覆蓋全市。至2015年底,“圖書館之城”統一服務成員館增至234家公共圖書館和220臺自助圖書館,標志著不同系統、不同類型的公共圖書館從此互通互聯、資源共享,讀者只需擁有一張“圖書館之城”讀者證,即可在任何一家已加入統一服務的公共圖書館享受均等服務。2013年深圳“圖書館之城”統一服務被授予“廣東省特色文化品牌”。

(3)總分館制全面推行。2012年,深圳市文體旅游局聯合深圳市財政委員會出臺《深圳市公共圖書館總分館體系建設指導意見》,促進總分館制進一步實施推廣。各區積極創設多種形式、環境溫馨、優雅的閱讀空間,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達到盤活基層圖書館、提升服務效能的目的。以羅湖區“悠·圖書館”和寶安區社區閱讀中心為代表的基層圖書館建設,實現了模式創新、形象創新。羅湖區“悠·圖書館”榮獲中國圖書館學會“2016 年最美基層圖書館”稱號,是當年廣東唯一一家獲此榮譽的基層圖書館。

(4)“深圳文獻港”二期啟動?!吧钲谖墨I港”成員館增至6家,不僅資源更加豐富,還構建起更高效的互通網絡?!吧钲谖墨I港”二期工程——“深圳市科技文獻信息服務平臺”項目于2012年啟動。

(5)全民閱讀主陣地作用凸顯。這一時期深圳圖書館率先設立閱讀推廣部,配備專業人員,閱讀推廣成為深圳各級圖書館的重要業務。全市活動策劃意識、組織能力不斷加強,閱讀活動品牌化、常態化,持續發揮文化引領作用。全市圖書館圍繞傳統節日、“4.23世界讀書日”“圖書館服務宣傳周”“深圳讀書月”和寒暑假等重要節點,精心策劃、集中推出眾多內容豐富、亮點紛呈的重大節慶品牌活動,活動場次與參與人次迅猛增長,成為深圳市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全球全民閱讀典范城市”的重要力量。

1.4 第四階段:高質量、可持續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取得新進展(2016-2020)

2016年頒布《深圳市“圖書館之城”建設規劃(2016-2020)》。深圳圖書館界在創新體制機制、行業法制化建設、提升服務效能等方面不懈努力,持續推進深圳地區圖書館事業高質量發展。

(1)創新體制機制。深圳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的建設部署,高標準推進深圳地區的“中心館+垂直型總分館”模式。作為“圖書館之城”的中心館、龍頭館,深圳圖書館帶領各區圖書館不斷深化與拓展“圖書館之城”統一服務;推進《深圳經濟特區公共圖書館條例(試行)》修訂;繼續深化業務標準,如制定《公共圖書館統一服務業務統計數據規范》市級標準;持續優化全市公共圖書館統一技術平臺,向各成員館提供技術保障與創新支撐;推動各區垂直型總分館制創新。

各區不斷創新基層圖書館體制機制,大力提升基層圖書館服務效能。寶安、龍崗、羅湖、鹽田、坪山、光明等區采取多種形式在全國率先開展公共圖書館垂直型總分館建設實踐,實現經費、人員、文獻等資源的統一配置和共享,打通了阻礙基層圖書館發展的壁壘。2019年,寶安區在全市首推垂直型總分館制建設,4家納入區館垂直管理的街道分館全年接待讀者171 萬人次、圖書外借50萬冊次、辦證1.9萬張、開展各類讀者活動1,000 場,分別增長235%、121%、413%和825%,創新運行機制帶來基層圖書館服務效能提升顯著。

(2)加強法制建設。2016年4月1日《深圳經濟特區全民閱讀促進條例》施行,為深圳開展全民閱讀提供了法律依據和保障,深圳成為全國第一個為閱讀立法的城市。2018年深圳將《深圳經濟特區公共圖書館條例(試行)》的修改工作納入立法計劃,目前已完成《深圳經濟特區公共圖書館條例(修訂征求意見稿)》,2020年9月1-30日市司法局在網站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3)統一服務創新迭出。為了讓更多市民享受普惠均等的圖書館服務,深圳圖書館界推出“鵬城勵讀證”,在深市民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即可在移動終端或加入統一服務的公共圖書館辦理,借書“免押”,服務“免證”。捐贈換書網讓市民家里閑置的圖書“自由兌換”,聯合編目平臺促進圖書館“共建共享”,數字化服務實現全覆蓋,各館移動閱讀平臺實現閱讀零距離。以粵港澳、粵鄂澳“共讀半小時”閱讀活動與“閱在深秋”公共讀書活動為代表的全市閱讀推廣活動受到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和廣泛關注,凝聚文化共識、引領閱讀風尚。

(4)新館建設取得突破。深圳第二圖書館項目于2019年12月底正式開工建設,總建筑面積達7.19萬平方米,將建成國內最大的地下智能立體書庫。深圳大學城圖書館啟動二期項目建設;坪山區圖書館1.32萬平方米的新館開館運營。

表2 深圳市公共圖書館建設發展情況

相較于2003年,2019年深圳全市公共圖書館(室)是前者的3倍,總建筑面積是7.1倍,館藏總量是5.5倍,讀者活動是16.5倍,進館總人次和外借總冊次分別是6.1倍和9.8倍。累計有效讀者證量,2009年85.59萬個,2019年是238.67萬個,增幅178.85%。

“一證通行、通借通還”的統一服務體系不斷擴大,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346家公共圖書館(室)、235臺城市街區自助圖書館和51個24小時書香亭加入“圖書館之城”統一服務體系,加入的公共圖書館數量占全市總量的51.34%;統一服務體系的紙質文獻總量達2,441.79 萬冊(件),占全市94.8%;累計注冊讀者222.69 萬人,占全市93.31%;外借文獻1,470.48萬冊,占全市94.5%①。

2 “圖書館之城”深圳模式的主要特征

2.1 普惠均等的價值追求

深圳市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堅持貫徹全民共享、普惠均等的公共服務理念。深圳“圖書館之城”歷次規劃與相關政策均以普惠均等為著眼點??v橫交織、星羅棋布的圖書館網點、各類自助圖書館讓市民暢享身邊的圖書館服務。市、區公共圖書館更將服務延伸到企業、部隊、學校及各種特殊機構,針對不同地域、不同群體讀者開展公益性文化活動。深圳文獻港、移動圖書館等多元化平臺構建起均等化、人性化、便捷化的公共文化服務環境和信息共享空間,使公共文化服務惠及更多的市民[1]。從建“館”到建“城”,從一體化服務到一體化保障,普惠均等的價值追求使得全城“一個圖書館”日趨完善,不斷向著規范化、廣域化、智慧化、多元化的方向推進。

2.2 重視行業法制化建設

深圳在制定地方公共圖書館法規方面走在全國前列。1997年深圳市人大常委會頒布《深圳經濟特區公共圖書館條例(試行)》,在全國率先以法律法規形式,將公共圖書館工作納入法制軌道,為深圳“圖書館之城”建設奠定了法律基礎,有力推動深圳地區公共圖書館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對保障市民文化權利起到巨大作用,開創我國地方公共圖書館立法的先河。近年為落實國家《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公共圖書館法》,滿足深圳市公共圖書館事業高質量、可持續、創新發展、先行示范的需要,深圳市啟動條例修訂工作。修訂后的條例不僅從深圳地區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實際需要出發,力求解決當前存在的發展瓶頸問題,更吸取國內外先進地區的立法與實施經驗,面向未來10~15年,力爭打造國際一流城市公共圖書館體系。

2.3 圖書館界通力協作

市、區圖書館通過業務整合,打破行政條塊分隔,在全市范圍內為市民提供“圖書館之城”統一服務。作為“圖書館之城”的中心館、龍頭館,深圳圖書館持續優化全市公共圖書館統一技術平臺,向各成員館提供技術保障與創新支撐;組織全市數字資源聯合采購;推出“鵬城勵讀證”,重構線上“讀者證升級”體系;通過學會平臺組織全市圖書館學術研究與交流,增強深圳圖書館界的凝聚力和學術研究水平;不斷升級全市閱讀推廣活動聯動,推進粵港澳圖書館界的廣泛合作。在充分調研、吸取各區經驗與意見的基礎上,深圳圖書館張巖館長聚焦基層圖書館,連續四年通過政協提案的方式,呼吁創新體制機制,加強基層圖書館建設,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均衡發展,促進市、區級優質資源向基層傾斜和延伸,得到了市、區文化主管部門的重視與支持。

地區內公共、高校、科研三大系統圖書館不斷強化整體意識,以城市圖書館聯盟形式加強合作,最大限度實現區域內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與合作交流,以建立學科齊全、類型齊全、館藏重點突出的文獻保障體系為目標,全市各系統圖書館通過科學規劃、分級保障,形成全地區文獻資源共建共享保障中心。

各區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政府關于“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的建設部署,履行政府職責,高標準、全面探索垂直型總分館模式,取得突破性進展。

2.4 廣泛引入社會力量

深圳地區圖書館積極引導與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圖書館建設,各類團體組織和市民踴躍參與圖書館總分館建設、閱讀推廣及讀者服務。在總分館制推進中,深圳地區圖書館積極引入社會力量,以多種合作和管理方式參與深圳公共文化供給體系建設,市級圖書館、區圖書館與廠區、街道、社區等合作,建設街道和社區分館、勞務工分館及園區特色分館等。社會力量成為政府主導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有益補充。

深圳各級圖書館還廣泛聯合社會各界力量參與閱讀空間營造、活動品牌策劃、活動組織與實施等工作。依托圖書館的平臺優勢與窗口效應,與非營利性組織、民間組織、企事業單位等合作舉辦講座、展覽等各類公益活動,為社會團體、閱讀組織搭建活動平臺,借助社會力量激發社會公眾創造、引導、推廣閱讀文化的熱情與能量,共同為地區公眾提供豐富多元的閱讀活動體驗[1]。

3 未來展望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吨泄仓醒腙P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將“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作為“十四五”時期文化建設的重點任務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出:“要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盵2]

深圳各級政府一貫重視圖書館事業,全市積極創新公共圖書館建設與運行機制,廣泛推行垂直型總分館制,完善公共圖書館服務規范化與標準化,不斷優化“圖書館之城”統一服務和共建共享體系,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與質量建設顯著提升。但是,深圳“圖書館之城”建設仍存在基層圖書館布局不均衡、條件設施不健全、統一服務體系覆蓋面不足、部分基層圖書館質量效益不高、政府對基層圖書館投入仍顯不足等問題。未來深圳“圖書館之城”建設面臨國際信息環境瞬息萬變、城市快速發展、公眾文化需求日益增長等挑戰,必須抓住機遇、迎難而上,優化體系建設、法制保障、智慧應用、文化引領等方面,打造先行示范的“圖書館之城升級版”。

3.1 全面建設以區館為總館的垂直型總分館體系

建設以區館為總館的垂直型總分館體系能實現資源的統一規劃和集約高效管理,可將總館的專業化管理、豐富的資源下沉至基層,是基層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最佳路徑。深圳應著眼于全面構建并不斷優化覆蓋廣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綠色共享的全市總分館體系,推進以區館為總館、較大街道圖書館或較大社區圖書館為分館的一體化垂直型總分館體系在全市的探索與實施,形成“圖書館之城”事業發展長效機制。

3.2 高標準修訂《深圳經濟特區公共圖書館條例》

修訂后的《深圳經濟特區公共圖書館條例》應全面對標國際發達城市與地區的建設水平,踐行公共圖書館發展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理念,立足公共圖書館創新發展的實際需要,重點突出體制創新、高質量建設和持續有效的運行保障,將先進性、示范性、創新性條款納入法條,促進核心量化指標的落地實施,高標準制定并不斷完善相關配套政策,為深圳地區公共圖書館事業在未來先行示范發展提供法制保障。

3.3 打造具有示范性的基層公共圖書館一體化服務體系

為發揮在全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基層文化建設中的先行先試作用,“圖書館之城”建設不僅要追求數量,更要注重打造有質量的、具有示范性的基層圖書館。一是要抓住《深圳經濟特區公共圖書館條例》修訂、出臺的契機,高標準制定“深圳市公共圖書館提升工程基本條件和建設標準”,按照統一標識、統一技術標準、統一基本服務項目、統一基礎服務設施的要求,全面提升基層圖書館的整體形象、服務環境、服務內涵與服務效能;二是加強科技賦能,加強網點智慧化建設和智慧型網點建設,堅定推進一體化管理,在基層圖書館全面實施多種讀者證認證方式和移動支付;三是繼續發揮自助圖書館在基層的錯位互補作用,穩定規模、優化布局,充分發揮自助圖書館在網絡化、智能化、便利性方面的示范效應;四是讓基層圖書館充分融入社區,發揮地緣優勢,依托總館資源拓展服務內容,舉辦群眾喜聞樂見的閱讀活動,將圖書館打造成具有示范型的、聚合人氣的公益文化服務與交流中心。

3.4 全方位推進跨區域、跨系統的資源共知共建共享

深圳“圖書館之城”應依托統一技術平臺和館際合作,繼續推進全市圖書館的資源共知、共建、共享,并延伸至粵港澳大灣區。一是應將全市聯合編目由中文圖書擴展至外文圖書、連續出版物,繼續擴大市、區圖書館聯合采購的數字資源范圍,壯大深圳捐贈換書中心成員隊伍;二是應進一步加強城市文化資源的整合、保存、開發和宣傳推廣,打造示范性“深圳記憶”項目,創新地方特色建設模式;三是應繼續維護和升級“深圳文獻港”統一服務門戶,夯實“深圳文獻港”品牌和服務,進一步擴大圖書館跨系統合作,聯合打造城市文獻信息保障體系,豐富“學者知識庫”,為建設“城市智庫”提供資源和數據支撐;四是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圖書館館藏統一揭示、地方文獻共建共享、閱讀推廣聯動和館際互借合作,促進灣區文化融合發展。

3.5 構建高質量的“圖書館之城”標準化體系和技術平臺

“圖書館之城”建設更加依賴高質量、標準化、全方位的技術體系建設。應在率先構建起全市統一技術平臺的基礎上,不斷升級和拓展,打造互聯、高效、智慧、融合、發展的技術體系,構建多元化、便捷的服務平臺。應加強“圖書館之城”與其他公共服務的融合,促進城市公共服務平臺的互見、互聯和共贏。

2019年底開工的深圳第二圖書館是“圖書館之城”建設新增長點,其信息化系統工程的總體定位是:建成“圖書館之城”高可靠性的數據中心、智能化文獻倉儲與物流中心、智慧型圖書館服務中心、數字資源保障與服務中心。未來應以深圳圖書館兩館信息化系統工程引領“圖書館之城”事業技術創新;依托第二圖書館高標準建設的“圖書館之城”網絡數據中心,提升公共圖書館網絡互連質量;進一步完善全市圖書館業務管理平臺和多元化服務平臺建設;進一步發展數據服務和個性化服務,支持各館在統一的技術標準和技術框架下探索新技術應用。

4 結語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國家圖書館老專家的回信中指出:“圖書館是國家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是滋養民族心靈、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場所?!?020 年6 月“讀者留言東莞圖書館”[3]感動全國。公共圖書館承載的文化精神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實體現,代表著城市文化的溫度與高度。面對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雙區驅動”的重大歷史發展機遇,深圳“圖書館之城”將緊緊圍繞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創新發展,發揚“深圳模式”理念共識與實踐精神,通過持續創新和融合發展破解發展難點,率先建成普惠性、高質量、可持續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注釋

①本文數據來源于深圳市公共文化數據統計系統(https://yun.szlib.org.cn/szstats/)及各級圖書館報送材料。常住人口數據來自《深圳市2019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9 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334.54萬人(不含深汕特別合作區)。

猜你喜歡
深圳市全市深圳
深圳市鑫鉆農牧科技有限公司
第23屆SIMM深圳機械展
深圳市朗仁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熱煉健身·深圳僑城至臻會所
深圳歡樂海岸喜茶LAB店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1—9月全市經濟運行簡況
2016年1—9月全市經濟運行簡況
2016年1—9月全市經濟運行簡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