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割韭菜”的心理咨詢行業亟待規范

2021-04-12 19:05杜瑋
中國新聞周刊 2021年11期
關鍵詞:治療師咨詢師來訪者

杜瑋

我很難準確形容見到入行不久的幾位心理咨詢師時的心情。一方面,他們擔負著為他人排解內心憂苦的使命;另一方面,他們本身曾經或正在被療愈。而在中國,支撐這些的是一套金錢至上、碎片化的培訓體系。

不少懷有職業操守的心理咨詢師告訴我,初期想找到穩定和高質量的來訪者是困難的,往往入不敷出。一位入行幾年、但來訪者依然寥寥的心理咨詢師坦然告訴我,他并不是靠咨詢謀生,而是主要靠給新入局的心理咨詢學習者講課來獲得收入。

另一方面,心理咨詢的初學者們又會因為對心理咨詢行業的過度敬畏,成為“終身學習者”。肖莉是一位我采訪的心理咨詢師,交了七八萬元學費、參加了不下十個心理咨詢培訓班的她依然覺得所學不夠,不能從業。

整個社會層面大概對于心理咨詢行業存在著不小的誤讀。多位專家和業內資深從業人士告訴我,心理咨詢不過只是排解內心煩悶的一種手段,是咨詢師對于來訪者內心癥結運用心理學理論給出的一種解讀。對于來訪者得“心病”的真正原因,咨詢師是否能給出科學的解釋,都值得探討。

在中國,心理咨詢的準入目前沒有相應的門檻,這大概是這一行業亂象頻出的重要原因。心理咨詢師李松蔚告訴我,在中國,心理咨詢的本質是服務,而在國外,則會探討療效,并有行業協會對于心理咨詢師或心理治療師進行監管。這就意味著,在國內,心理咨詢的優和劣缺乏客觀的衡量標準,也給了更多人和機構以可乘之機??偟膩碚f,想做心理咨詢的人,不應對這一行業以及這一職業所起的作用有過高期待;對于想從業的人來說,請擦亮雙眼,要破除對這一行業不恰當的幻想。這一行業本身,就有著太多需要被“問診”的地方。

封面反饋

10/2021 總第988期

@趙玉金:沒有科班學習,沒有理論支撐,建議不要踏足心理咨詢行業,害人害己。

中國新聞周刊編輯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國新聞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讀者來信

《龐麥郎:喧囂的孤獨》

特別喜歡最近火的一句歌詞,“社會很單純,復雜的是人”,不合群的人總是被排除在外。(@-D-A-)

猜你喜歡
治療師咨詢師來訪者
Chapter 5 An important visitor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來訪者
厄瓜多爾傳統治療師療愈身心
咨詢師帶給來訪者的禮物
淺談心理咨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關系
放下“應該”,才得自由
肌肉緊張,六個拉伸動作來幫你
在“以來訪者為中心”療法中談“共情”
心理求助指南你了解多少?
幫孩子擺脫分離焦慮
同感的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