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層文化館如何做好非遺保護工作

2021-04-14 21:52林振玉
卷宗 2021年8期
關鍵詞:文化館文化遺產物質

林振玉

(廣西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文化館,廣西 賀州 542700)

自古以來,民間文化就根植于民間,其文化元素風格多樣,深受群眾喜愛。文化中心之所以受到當地群眾的高度贊揚和支持,是因為基層文化館把握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特點,使文化成為一種時尚,豐富了文化內涵,同時創造了不同的價值。經濟和文化是社會發展的兩大要素。經濟促進文化,文化促進經濟。只有它們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才能促進社會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當前,隨著各類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傳統文化的發展地位和空間不斷受到沖擊和壓縮。在這個特殊時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妥善保護顯得尤為重要。

1 在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程中,基層文化館發揮的重要作用

1)指導和培訓的作用。引導功能是基層文化館的基本功能。因此,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納入培訓體系,邀請社會專家到基層文化館參觀,圍繞工作的主要內容舉辦講座,可以顯著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在此基礎上開展的工作,自然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2)宣傳教育的作用。只有在群眾的支持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才能順利進行?;鶎游幕^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功能,向群眾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相關知識,以文化節、藝術節或民俗活動為平臺,結合地方特色,推出相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使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有了深刻的認識。在這個過程中,基層文化館的主要作用是教育和宣傳。

3)研究的作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載體,二是保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技藝和技術。在開展相關工作的過程中,作為直接參與者的基層文化館往往擁有大量的文史資料,并有一支由專業人士組成的工作隊伍。因此,基層文化館需要對數據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掌握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變遷和傳承。只有這樣才能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提供理論支撐。

2 基層文化館做好非遺保護工作策略

1)建立聯動保護機制。針對基層文化館的經營特點,基層文化館可以嘗試建立“聯動保障機制”,其特點是聯動、合作,其作用是讓各方受益。首先,基層文化館要注重開展普查和實地考察工作,包括民間藝術中的文字、圖像、文章、檔案等信息,可以作為活動組織和文化宣傳的重要組成部分。收集相關資料和檔案后,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協助其他部門建立比較完整、全面的數據庫,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遺產信息,為今后申報世界遺產提供信息依據。其次,基層文化館負責組織和推動群眾性文化活動,群眾性文化活動與基層文化密切相關。因此,一旦基層群眾文化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破壞和影響,基層文化館就能第一時間發現。因此,作為聯動保護機制的帶頭人,基層文化館應積極開展工作,如:在積累文化資源后,基層文化館可以提取出文化資源中最有價值的部分,保護重要的文化資源,將優質的文化資源整合成各種資源產業化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培育傳承人的寶貴文化資源,傳播文化的途徑是傳承。再比如,基層文化館也可以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產業或單位進行補貼和扶持,通過聯合組織活動、搭建營銷平臺、運用市場手段等,充分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市場價值,基層文化館可以注重基礎工作,多學習、多交流,比如注重文化的區域探索和區域挖掘。以文獻為例,它涵蓋了某一地區民俗文化的發展歷史,有的與民族文化有關,有的與民間生活有關;以非物質遺產文化傳承人為例,旨在發掘具有多種技能的人才,鼓勵技能交流在繼承人中。同時,還可以設置文化主題,組織文化活動,發展和樹立文化品牌,使文化資源更加充實和完整。

2)樹立科學的保護意識和保護理念?;鶎游幕^雖然難以擺脫繁重的文化服務,但可以改變服務形式,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和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進而不斷擴大影響力。一是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基層文化館各類文化服務中的主體地位,逐步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服務中的比重,無論是技藝還是手工藝品,只要服務能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可以引入。二是重視責任感的培養,以認真學習考察的態度對待文化?;鶎游幕^要發揮作用,給予各類民間組織充分的資金支持、文化支持和技術支持。各方努力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作用。三是鞏固基層意識和觀念。面對服務對象,基層文化館要堅持以人為本,實現惠民目標。以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宣傳活動為例,其目的是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讓群眾接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和文化洗禮,體驗文化魅力和文化樂趣?;鶎游幕^可以抓住這一思想焦點,在創作活動中增加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討論、問答、論壇等環節,鼓勵群眾思考,讓群眾形成科學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

3)基層文化館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時,要明確職責和工作內容?;鶎游幕^在組織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時,要以“保護優先、搶救優先、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國家工作方針為核心。第一,普查和申報。普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基礎性工作。主要調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狀,然后以音像文本等全方位、立體化的方式記錄相關內容,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和數據庫的建設和完善。二是搶救和保護。中國文聯研究員劉錫成提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歸根結底是對傳承制度、傳承環境和傳承人的保護”。三是繼承和發展。文化館在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時,可以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走進校園,積極舉辦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活動,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研究等活動。在實踐中,要尊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自然發展規律,在此基礎上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科學開發利用工作。

4)基層文化館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宣傳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氛圍?;鶎游幕^要充分發揮文化館的優勢,積極擴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社會影響力,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要加強宣傳,營造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良好環境。一是充分利用報紙、廣播、智能設備、互聯網等新媒體平臺,增強傳統文化在社會中的影響力,提高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全民意識,具有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主動性和責任感,實現了全民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氛圍,這是一項偉大的創造。二是大力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律法規,充分利用“中國文化遺產日”和“國際博物館日”,認真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展示相關活動,增強人民群眾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意識文化遺產保護。三是通過制作專題片、組織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項目、普查成果圖片展、文化遺產日發放傳單(宣傳冊)、組織參觀當地博物館、民俗博物館等方式,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增強人民群眾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3 結語

總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具有歷史價值,特別是在文化發展環境復雜的時代,互聯網下各產業的發展有賴于經濟效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要與時俱進。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發展的中堅力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一種傳承?;鶎游幕^要發揮自身職能和責任,通過完善管理、優化機制、人才培養等途徑,切實提高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工作能力、管理能力和開發能力。

猜你喜歡
文化館文化遺產物質
喝茶養生這些物質在起作用
喝茶養生這些物質在起作用
尋訪呈貢非物質遺產文化館
與文化遺產相遇
章堰文化館
酌古參今——頤和園文化遺產之美
大愛有光
民俗文化藝術館設計
《文化遺產》2016總目錄
文化遺產保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