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持續發展導向的環境規劃研究

2021-04-15 00:31田艷梅張琛琛
卷宗 2021年10期
關鍵詞:環境規劃城市規劃環境保護

倪 曉 田艷梅 張琛琛

(山東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13)

現如今,區域環境問題在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下越來越突出。人們正在致力于探索怎樣均衡環境、社會與經濟之間的關系,如何能做到既能健康、穩定、持續地發展經濟,又能確保城市環境地可持續發展。區域經濟要想保持穩定、持續地發展,首先要進行的是研究如何規劃城市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這是實現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的前提工作,根據社會經濟狀況和區域生態環境,科學合理地調整工農業布局、經濟結構類型和開發利用資源地方式,為科學決策提供參考。

1 環境規劃與可持續發展的含義

1)可持續發展。自從可持續發展這個概念誕生以來,人們對它確切的定義爭議不斷,大家的意見各異。在共同性、公平性和持續性的原則下,我們可以從微觀、中觀、宏觀3個層面分別闡述其定義。從微觀層面上來講,可以將其定義為“人與人”的關系,即社會、環境、經濟協調發展;從中觀層面上來講,可以將其定義為“人與地”的關系,即既滿足后代人與當代人的需求,又符合全球人口利益發展;從宏觀層面上來講,可以將其定義為“天與天”的關系,即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一起進化。

2)環境規劃。通過對環境以及自我活動進行空間與時間的恰當安排,達到社會、經濟、環境三者協調發展的狀態,這便是環境規劃。環境規劃以保障人民共同享用環境的權力為出發點,遵循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基于環境承載力有限的情況,限制人們的社會活動與經濟活動,同時科學合理地提供保護環境的方案。生態環境規劃是保證社會、經濟、環境協調發展的前提條件,要將保護環境列入社會發展計劃與國民經濟計劃中;采取多種措施去除排污削減量,保護水資源;環境規劃具有綜合性、整體性、動態性、區域性等特點,基于此類特點,充分探究其在原理、理論、分類上的應用與發展。

3)可持續發展對環境規劃的意義。我國城鄉面貌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城市的文化中心、經濟和地域政治作用越來越明顯。城市規劃建設的好處是讓城市面貌萬象更新,也讓社會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但是對城市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由此可見,我們應當重點關注城市的綠色生態化,注重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我們要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對城市的建設進行規劃。

2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規劃設計思想

環境治理與經濟發展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系,又是一種相互制約的,它們是相互矛盾關系。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規劃的設計理念是既要營造良好的經濟,又要創造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城市經濟結構的主體是產業結構,城市經濟結構對城市生態系統的功能、結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是保證3大產業的協調發展。城市的產業結構要朝著物質良性循環方面改進,以更好的改善城市生態結構。

1)農林牧漁業方面。合理的規劃發展農林牧漁業可有效解決環境問題與經濟發展的矛盾,規劃發展特色示范農業、復合生態農業、立體結構型生態農業,循環生態農業、污水自凈生態農業、多功能聯合生態等多類型生態農業,既可以對空間資源、土地資源進行充分利用與開發,還可以有效促進經濟發展。

2)工業方面。工業方面主要分為企業層面與區域層面兩個層面,企業層面上主要是減少污染物排放,以生態效率為依據,確保包裝“綠色化”、產品清潔生產;區域層面上要求企業間的共生關系,按照工業生態學原理,建立工業生態園區。

3)服務方面。服務方面追求的是有效解決生活與生產的矛盾關系,要將建立輻射面廣、檔次高的特色市場作為規劃的重點內容,借助城市規劃打造高檔的商貿中心。構建信息化網絡,加快推進科技化、社區化服務業的建設工作,形成服務質量高、覆蓋廣、滲透到千家萬戶、各行業的綜合性服務體系;以改善人民居環境為目的,合理地對房地產業進行規劃,堅持“合理布局、統一規劃、綜合開發、配套建設”的發展戰略,減少商品房閑置率,提高物業管理水平;旅游產業是第三產業的支柱,要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旅游產業。

3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規劃設計要求

城市規劃要充分運用生態經濟學原理、生態學、科學知識、科學方法,這樣規劃出來的城市的生態環境才能可持續發展。城市規劃時,要充分考慮城市資源環境特點、城市生態功能的完整性和社會經濟狀況,協調好城市自然、經濟與社會的關系,協調統一生態環境與人類社會經濟發展,讓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形成經濟增長、環境保護與資源利用的良性循環。

4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規劃設計主要工作

1)科學合理規劃。規劃設計城市生態環境不能超出城市生態系統的承載能力,以承載能力作為規劃依據,修改城市生態系統的前期不合理規劃,這樣的規劃才具有完整性與全面性;在確定生態系統結構之前,應適當擴大區域范圍,從生態角度對規劃目標進行充分探討;選擇適用模式和空間規劃模式替代傳統的規劃模式;實施生態技術型工程項目的建設;最后要注意的是,規劃要同時具備可持續發展、科學、合理的特性。

2)妥善處理環境保護與城市建設的關系。城市布局合理性、生態環境、人性化程度、可持續發展潛力是城市適宜性的重要評判標準。由此可見,妥善處理環境保護與城市建設的關系十分重要。城市是否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潛力取決于改城市生態環境是否良好,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并不是衡量改城市居民生活質量好與壞的唯一標準,一個宜居的城市必須擁有完善的設施與良好的生態環境。城市規劃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充分考慮環境保護、自然資源、社會承受能力、城市生態承載力等關鍵因素,致力于使環境、經濟、社會三者關系達到極致平衡。

3)做好環境保護與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來講,會影響生態環境保護,而二者皆是城市規劃的重點,如何解決這一矛盾關系,是城市規劃需要重點考慮的方面。對于新城區的規劃,既要保證功能區與產業區科學合理地分布,又要求控制污染物排放,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經濟增長要建立在科學能源消耗的基礎上,始終堅持保護、開源、節約三者并重,做好資源開發再利用工作,力爭實現消耗的能源最小,經濟增長的幅度最大的目標;繼續做好大氣環境污染綜合治理工作,重點抓好河道整治工程、再生水工程、污水處理廠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力爭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5 結語

生態環境的破壞與社會的發展、城市經濟沒有必然的聯系,人們如果嚴重缺乏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瘋狂地追求某些經濟目標才是導致城市生態環境的破壞的關鍵所在。經濟的發展并不是城市發展的唯一目標,畢竟城市的發展是為了創造一個更美好的環境供人們生活,城市的發展只是載體,人的發展才是城市的主體,因此,城市的規劃必須遵從以人為本的思想,最終要實現的目標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環境、經濟、社會三者關系達到極致平衡。

猜你喜歡
環境規劃城市規劃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
汽車造型設計師工作環境規劃概要
淺析國內環境規劃發展趨勢研究
生態景觀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探索
基于環境保護的城市污水處理
緊湊型大學校園人居環境規劃策略
新《環境保護法》解讀
基于循環經濟理念的城市環境規劃創新思路
淺析城市規劃中現代城市規劃理論的應用
不要恢復,要重建——未來自然環境保護之路何去何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