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末豪杰與豪杰暴動
——董卓進京問題的再思考

2021-04-15 02:09張繼剛
甘肅社會科學 2021年6期
關鍵詞:豪杰董卓袁紹

張繼剛

(西北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蘭州 730070)

提要: 《后漢書》中的豪杰主要指兩漢之際和漢末的起兵者,而靈帝和何進所召的豪杰,是在職官吏,其主要特征是擁有私人武裝。從靈帝組建西園八校尉開始,豪杰開始進京,何進召諸豪杰進京是靈帝召豪杰進京的延續,靈帝和何進都試圖依靠、利用私人武裝。董卓是作為豪杰被何進召進京的,當時何進是可以控制董卓的。董卓只是等待“京師將亂”的眾人中的其中一人而已,何進不死,他不敢公然叛亂。何進被殺,進京的豪杰發生了暴動。豪杰暴動為董卓橫恣京城創造了必要條件,假若豪杰不暴動,董卓則沒有機會為亂京師。董卓進京是關系東漢政權走向的重大事件。

董卓進京是關系東漢政權走向的重大事件。關于董卓進京,陳勇的《董卓進京述論》一文論述頗詳①。學界還有一些專門論述董卓及相關問題的成果②。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東漢的東西矛盾、涼州軍事集團的形成和董卓進京之后的活動上,學界對董卓如何得以進京及進京的過程敘述不詳,對與董卓進京關系密切的中平事變③大多一筆帶過。筆者不揣淺陋,通過豪杰和何進的角度,來探討董卓能夠進京的原因,梳理董卓進京的過程。

一、“諸豪杰”何指?

中平六年(189年),靈帝崩,少帝立,何太后臨朝,何進秉政。何進與袁紹等人密謀盡誅宦官,但何太后不同意,故“紹等又為畫策,多召四方猛將及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脅太后。進然之”[1]2249?!八煳髡偾皩④姸客完P中上林苑,又使府掾太山王匡東發其郡強弩,并召東郡太守橋瑁屯城皋,使武猛都尉丁原燒孟津,火照城中,皆以誅宦官為言?!盵1]2250史書中提到“多召四方猛將及諸豪杰”進京,既是“多召”,必然不止董卓、王匡、橋瑁、丁原四人。那“諸豪杰”是哪些人?這些人因何被稱為“豪杰”?

要弄清楚以上問題,先來梳理一下漢代豪杰的概念。田余慶《秦漢魏晉南北朝人身依附關系的發展》[2]和衛廣來《漢魏晉皇權嬗代》[3]都討論了《漢書·黃霸傳》中記載的“豪杰役使”問題,很顯然,兩文中所討論的“豪杰”都指“豪強地主”[2]73。劉增貴《漢代豪族研究——豪族的士族化與官僚化》較為詳細地考察了漢代豪杰的概念,認為豪杰“論其原意,是泛指人群中的杰出者。從社會上看,這些人可說是社會領袖”[4]17-19。認為《漢書》中的豪杰,“非法”的意味漸濃,是政府打擊的對象,《后漢書》中則絕大部分指兩漢之際及漢末的起兵者。目前,學界將“豪杰”視為豪族來論述,忽視了東漢末年豪杰的特殊性④。方詩銘《世族·豪杰·游俠——從一個側面看袁紹》[5]一文則注意到了何進所召之“豪杰”具有特殊意義,認為豪杰與游俠有關聯,這是值得肯定的。方詩銘雖注意到何進所召“諸豪杰”的特殊意義,但論述尚有未盡之處。

考察史籍中東漢末年的豪杰,大致有以下三種含義。

第一,在職官吏?;矢σ帯半m為名將,素譽不高。自以西州豪杰,恥不得豫”[1]2136?;矢σ帟r為度遼將軍,卻自稱是西州豪杰?!办`帝未,天下亂,帝以所寵小黃門蹇碩為西園上軍校尉,軍京都,欲以御四方,征天下豪杰以為偏裨。太祖及袁紹等皆為校尉,屬之。并州刺史丁原遣(張)楊將兵詣碩,為假司馬?!盵6]250-251靈帝征召的天下豪杰,除了議郎曹操和虎賁中郎將袁紹之外,還包括張楊等地方軍官??梢?,在職官吏可以稱作豪杰。實際上,何進所召的董卓、丁原等四人,他們也是在職官吏,屬于這一類豪杰。

第二,漢末的起兵者。如王粲說:“天下大亂,豪杰并起?!敶酥畷r,家家欲為帝王,人人欲為公侯?!盵6]598諸葛亮對劉備說:“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盵6]912這些史料中的豪杰,是漢末的起兵割據者。誠如劉增貴所言,《后漢書》中的豪杰,“絕大部分指兩漢之際及漢末的起兵者”[4]18。

第三,名士?!皶r王芬與豪杰謀廢靈帝。語在《武紀》。芬陰呼歆、洪共定計?!盵6]401與王芬謀廢靈帝的豪杰有曹操、陳逸、華歆、陶丘洪等,除了當時辭官在家的曹操之外,其余的人都是名士?!爸圃t州郡大舉鉤黨,于是天下豪杰及儒學行義者,一切結為黨人?!盵1]330-331“天下豪杰”與“儒學行義者”并稱,此處豪杰指稱的也是名士。

綜上,漢末豪杰可以指稱在職官吏、起兵者和名士。西漢時期的豪杰指“豪強地主”,屬于豪族的范疇,是政府打擊的對象,而到東漢末年,在職官吏、名士也可以稱作豪杰??梢钥闯?,其豪族的含義在減弱。搜尋史籍,在職官吏稱豪杰,主要出現于漢末靈帝時期,這一現象值得注意。兩漢之際的起兵者都稱作豪杰,而東漢末年的在職官吏為何也可以稱作豪杰呢?無論是劉增貴《漢代豪族研究——豪族的士族化與官僚化》,還是方詩銘《世族·豪杰·游俠——從一個側面看袁紹》,都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先來看何進召了哪些豪杰。

何進召豪杰進京是值得注意的一件事情,“多召四方猛將及諸豪杰”不是一句簡單的空話。召豪杰入京,其實在靈帝時期就已經開始了。

靈帝置西園八校尉,“征天下豪杰以為偏裨”,這些豪杰都是哪些人呢?《后漢書》注引樂資《山陽公載記》曰:“小黃門蹇碩為上軍校尉,虎賁中郎將袁紹為中軍校尉,屯騎校尉鮑鴻為下軍校尉,議郎曹操為典軍校尉,趙融為助軍左校尉,馮芳為助軍右校尉,諫議大夫夏牟為左校尉,淳于瓊為右校尉:凡八校尉,皆統于蹇碩?!盵1]356八人之中,蹇碩是宦官,統領眾人。曹操、袁紹無須贅述。鮑鴻曾任右扶風。中平二年(185年),鮑鴻作為右扶風和董卓破走邊章、韓遂,“乃與右扶風鮑鴻等并兵俱攻,大破之,斬首數千級。章、遂敗走榆中”[1]2320。中平五年(188年),鮑鴻平定葛陂黃巾軍,“遣下軍校尉鮑鴻討葛陂黃巾”[1]357。鮑鴻雖籍貫不可考,當屬地方豪杰。趙融,《元和姓纂》載:“公輔十三代孫名融,后漢右扶風、大鴻臚?!惫o是趙王遷之孫,居隴西郡。岑仲勉校曰:“融見《三國志》八《張楊傳》注,靈帝時為助軍校尉?!盵7]據《元和姓纂》,趙融是天水西縣人,西縣東漢時屬漢陽郡,趙融當為涼州豪杰無疑。淳于瓊,后跟隨袁紹。馮芳、夏牟不可考。

“并州刺史丁原遣楊將兵詣碩,為假司馬?!倍≡瓚倥汕矎垪顚⒈M京,是張楊將并州兵加入了西園禁軍。張遼也應在此時帶并州兵進京⑤??梢?,靈帝征天下豪杰,不僅僅是豪杰鮑鴻、趙融、張楊、張遼等進京,而且是將兵進京,且重點是將兵。東漢末年,為天下所畏者,并涼之兵⑥,靈帝征召并州兵進京,同時征涼州勁兵,應該是沒問題的。八校尉中趙融又稱趙蕩寇,趙融進京所將的應該就是涼州勁兵。靈帝召豪杰及其統屬的兵進京,組建了西園禁軍。

東漢末年,京師軍事力量單弱?!爸涟驳塾莱蹰g,募入錢谷得為虎賁羽林緹騎營士,而營衛之選亦衰矣?;傅垩屿溟g,詔減羽林虎賁不任事者半俸,則京師之兵亦單弱矣?!盵8]《漢官儀》又載:“自郡國罷材官騎士之后……不及講其射御……是以每戰常負,王旅不振?!盵1]3622中平元年(184年)的黃巾起義,讓東漢政權更加感覺到中央軍事力量的薄弱⑦。面對這種情況,召豪杰進京,組建西園八校尉,以加強朝廷防御力量。

再看何進所召的豪杰。被何進召進京的豪杰明確的有董卓、橋瑁、丁原等人,這幾人既是猛將,又是豪杰。那“多召”的“諸豪杰”還有哪些人呢?

何進在中平事變前,先后多次派人到地方募兵。派王匡發兗州強弩,“進符使(王)匡于徐州發強弩五百,西詣京師。會進敗,匡還鄉里”[6]6。派張楊去并州募兵,“楊復為進所遣,歸本州募兵,得千余人,因留上黨,擊山賊”[6]251。派張遼去河北募兵,“何進遣詣河北募兵,得千余人,還,進敗,以兵屬董卓”[6]517。派袁紹募兵,“中平六年,宮車晏駕,大將車何進令司隸校尉袁紹私募兵千余人”[1]3259。派鮑信到泰山募兵,“大將軍何進辟拜騎都尉,遣歸募兵,得千余人,還到成皋而進已遇害”[6]384。派毌丘毅到丹楊募兵,“大將軍何進遣都尉毌丘毅詣丹楊募兵,先主與俱行,至下邳遇賊,力戰有功,除為下密丞”[6]872。

根據前文所述豪杰的三個含義,何進所召的豪杰,不可能是起兵者,因為此時朝廷沒有混亂,地方還沒有起兵者,更何況,何進是不可能召起兵者入京的。也不是名士,因為何進要召來的是擁有武力,可以“脅”太后、對付宦官的豪杰。因此,何進召來的這些豪杰,就只能是在職官吏了,而王匡、張楊、張遼、鮑信、毌丘毅等人都是在職官吏。至此可以明了,所謂的“諸豪杰”,就是指董卓、丁原、橋瑁、王匡、張楊、張遼、鮑信、毌丘毅等在職官吏及其所帶士兵或者所募士兵。

從靈帝組建西園八校尉開始,豪杰已經開始進京,何進召豪杰進京是靈帝召豪杰進京的延續。那么,進京的這些豪杰有何特征?在職官吏因何會被稱為豪杰呢?

二、“諸豪杰”之特征

靈帝時進京的豪杰,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張楊、張遼帶兵進京,這些兵是什么性質呢?

光和元年(178年),交趾刺史朱俊鎮壓梁龍等人的反叛,“令過本郡簡募家兵及所調,合五千人”[1]2308。朱俊在鎮壓梁龍起義時招募了私人武裝。在之后鎮壓黃巾起義時,朱俊利用家兵自不是問題,黑山賊張燕寇河內,“于是出俊為河內太守,將家兵擊卻之”[1]2311。南陽太守張咨貪圖孫堅之部曲,“心利其兵”,結果被孫堅所殺,后孫堅死,“子策復領其部曲”[1]2438-2440。孫堅亦有私人武裝。這些武裝是孫堅在鎮壓黃巾起義時招募的,“鄉里少年隨在下邳者皆愿從。堅又募諸商旅及淮、泗精兵,合千許人”[6]1094。而于禁、張郃都屬于私人募兵,“黃巾起,鮑信招合徒眾,(于)禁附從焉”[6]522?!皬堗A……漢末應募討黃巾,為軍司馬,屬韓馥?!盵6]524

這些在鎮壓黃巾起義中招募的私人武裝,朝廷不能坐視不管。靈帝時期“征天下豪杰以為偏裨”,實際上是征召豪杰及其武裝力量進京?!霸诳倍ㄅ褋y的時期,許多私人都開始招募自己的部隊。西園軍是使這些部隊得到某種合法化,保證他們能為皇帝去作戰?!盵9]靈帝時期召豪杰進京,變私人武裝為國家部隊。因此,靈帝時期征召的所謂“豪杰”,其主要特征是擁有私人武裝。

再看何進所召的豪杰。中平六年(189年),朝廷征董卓為少府,不肯就,及靈帝寢疾,璽書拜董卓為并州牧,令以兵屬皇甫嵩,董卓上書曰:“臣既無老謀,又無壯事,天恩誤加,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彌久,戀臣畜養之恩,為臣奮一旦之命。乞將之北州,效力邊垂?!盵1]2322朝廷征董卓為少府,董卓不聽召;后又拜董卓并州牧,董卓不愿放棄部隊,帶上涼州兵,駐兵河東。史籍中把董卓不肯放棄的這些部隊稱作部曲,“允初議赦卓部曲,呂布亦數勸之”[1]2176。部曲在西漢時期泛指軍隊,至東漢末年,部曲則有了私人武裝的含義。唐長孺認為:“部曲是軍隊編制的名稱,后來用以指私兵。曹操的部下任峻、呂虔、李典等都曾組織部曲或家兵。部曲也即是他們的賓客,但也只有編成軍隊才稱部曲?!盵10]15漢末的部曲具有私兵的性質。董卓死后,王允、士孫瑞準備赦免董卓的部曲,王允說:“部曲從其主耳?!盵11]520王允把董卓所將的李傕、郭汜等涼州兵看成是董卓的私人部隊。由此可見,董卓所率的三千涼州羌胡兵具有私屬性質。

丁原的并州兵,也是招募的私人武裝。如招募張遼,“并州刺史丁原以遼武力過人,召為從事”[6]517?!逗鬂h書》注引《續漢書》曰:“何進欲誅中常侍趙忠等,進乃詐令武猛都尉丁原放兵數千人,為賊于河內,稱‘黑山伯’?!盵1]2361故丁原帶到河內的并州兵至少有數千人,其屬下即為呂布等人。后“董卓誘布殺原而并其兵”[1]2444。這些并州兵被董卓所并,可見也是私屬武裝。

東漢末年,強宗大族擁有部曲已很普遍?!皶r郡內李朔等各擁部曲,害于平民,太守使寵糾焉?!盵6]721“揚士多輕俠狡桀,有鄭寶、張多、許乾之屬,各擁部曲?!盵6]443“東漢末年,困于戰爭的農民,都去請求武裝的世家大族保護;世家大族在屯塢自守、筑壁相保的過程中,也采取軍事建制,來部勒他們已有的賓客和佃客,使成為武裝的部曲,這時的私部曲,有時亦稱家兵?!盵12]陳蘇鎮贊同宇都宮清吉“家兵”就是“私兵”的看法,并認為家兵“活躍于東漢末年”[13]。正是在這種地方勢力強大的背景下,何進派張楊、張遼、鮑信等人去地方募兵,招募地方的私人武裝,使“諸豪杰”進京。何進被殺后,鮑信“乃引軍還鄉里,收徒眾二萬,騎七百,輜重五千余乘”[6]384。作為豪杰,鮑信可以驟然之間收兵二萬,輜重五千余乘,可見其在地方的勢力是非常強大的。而何進派他還鄉里募兵,只“得兵千余人”,可能與何進給他募兵的數額有關。唐長孺指出:“大姓、冠族的代表人物又有能力組織武裝隊伍?!盵10]29認為鮑信、王匡都是大姓、名士,何進派他們去本鄉募集武裝隊伍。

何進所召的“諸豪杰”,如王匡、鮑信、張遼、張楊等人是帶兵入京或者去地方招募私人武裝的。而董卓、丁原、袁紹等都擁有一定的私人武裝,如袁紹“坐作聲價,好養死士”[1]2373。綜上,靈帝、何進所召的豪杰有兩個特征:其一,是在職官吏;其二,擁有私人武裝。

至此,可以明了,為什么要把在職官吏也稱作豪杰。因為他們要么出身軍隊,擁有一定的私屬武裝;要么出身強宗大族,擁有一定的私人武裝。在職官吏的豪杰稱法,是在國家力量衰弱和地方勢力強大⑧的背景下出現的,豪杰強調的是個人的社會身份,而淡化了國家官吏的身份。由此可以想見,東漢后期朝廷對官吏約束力的削弱。

何進所召的豪杰中,爭議最大的就是董卓。何進為何要召董卓進京?其目的何在?

三、何進的構想

袁紹等人為何進出謀劃策,多召四方猛將及諸豪杰進京,而具體提出召董卓進京的應該是何進⑨。

召四方猛將及諸豪杰,反對的人很多。陳琳說:“大兵合聚,強者為雄,所謂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為亂階?!盵6]600侍御史鄭太勸諫何進:“董卓強忍寡義,志欲無厭。若借之朝政,授以大事,將恣兇欲,必危朝廷?!盵1]2257盧植“知卓兇悍難制,必生后患,固止之”[1]2119。曹操曰:“既治其罪,當誅元惡,一獄吏足矣,何必紛紛召外將乎?”[6]5陳琳、曹操反對召外兵,鄭太、盧植則直接反對召董卓。董卓“強忍寡義”“兇悍難制”,是眾人普遍的看法。靈帝征卓為少府,董卓不聽;靈帝臨崩前,拜董卓為并州牧,命屬兵皇甫嵩,董卓卻駐兵河東?!俺⒉荒苤?,頗以為慮?!盵1]2322這樣的情況,朝廷上下清楚,何進、袁紹應該更加清楚。那為什么仍要召董卓?

建寧元年(168年),竇武和陳蕃謀誅宦官,反被宦官殺害,主要原因是“營府素畏服中官,于是武軍稍稍歸甫。自旦至食時,兵降略盡”[1]2244?!盃I府”,《資治通鑒》胡三省注:“謂五營校尉府也?!盵14]袁紹也說:“五營士生長京師,服畏中人,而竇氏反用其鋒,遂果叛走歸黃門,是以自取破滅?!盵6]189與宦官勢力對抗,何進最擔心的就是竇武的遭遇重演。占有足夠的兵并保證這些兵不“畏服”宦官、不會中途叛變,成了何進主要考慮的問題。而豪杰及其私人武裝是地方武裝,沒有生長于京師,且具有私屬性質,不會像“五營士”一樣畏服宦官(后進京豪杰發動暴動即是明證),所以何進征召外兵——豪杰進京。

征召豪杰進京,能夠“脅”太后,并對宦官勢力造成震懾的,莫過于并州兵和涼州兵了,如前文所述“且天下強勇,百姓所畏者,有并、涼之人”。而且,朝廷上下對董卓存在恐懼心理⑩。何進對宦官說:“天下匈匈,正患諸君耳。今董卓垂至,諸君何不早各就國?”[1]2250強調“今董卓垂至”,說明何進企圖利用這種朝廷上下對董卓的恐懼來震懾宦官。

就何進個人來講,他對宦官的恐懼甚于外兵?!爸泄僭谑£Y者或數十年,封侯貴寵,膠固內外。進新當重任,素敬憚之,雖外收大名而內不能斷,故事久不決?!盵1]2249宦官勢力長期把持朝政,“膠固內外”,還把持各類衙署,其耳目在宮中無處不在,“兇豎多耳目”[1]1834,“五營百官服畏中人”[1]2248,軍隊和官吏都畏服宦官。如孔融揭舉宦官親族貪濁,“尚書畏迫內寵,召掾屬詰責之”[1]2262。何進雖掌軍政大權,但由于新當重任,很是忌憚宦官。王夫之就認為何進謀誅官宦,“若持方寸之刃以擬猛虎”[15]。想要對抗長期盤踞宮中的宦官,何進沒有必勝的把握,所以,才會召令宦官恐懼的董卓進京。

召董卓進京,還可以恐嚇太后?!暗郾?,大將軍何進謀誅中官,乃召并州牧董卓,以懼太后?!盵1]2119“(袁)紹使洛陽方略武吏司察宦者,而促董卓等使馳驛上,欲進兵平樂觀。太后乃恐?!盵1]2250

在SPOC翻轉課堂中,學生的角色發生了轉變。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小組活動、協作學習、課堂成果展示的形式來完成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吸收、內化和應用,由之前知識的消費者轉變成了知識的生產者[3]13。一些學習效率高、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還可以擔任學習效率相對較低的同伴的“小老師”。同伴互助和教師在線答疑解惑使學生在整體上達到了學習要求。與此同時,教師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成學生學習的支持者,協助他們在語言學習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在何進看來,眾人恐懼的董卓,他是可以控制的。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拜何進為大將軍?!爸衅皆?,黃巾賊張角等起,以進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五營士屯都亭,修理器械,以鎮京師?!盵1]2246此時的何進,兵力已經很盛,“上軍校尉蹇碩惡大將軍進兵強,欲進在外,因而間之”[11]493。及靈帝崩,“何太后臨朝,進與太傅袁隗輔政,錄尚書事”。后何進誅蹇碩,“因領其屯兵”[1]2248。何進又殺驃騎將軍董重并領其部隊。何進掌控左右羽林、北軍五營、西園禁軍等京師部隊,并錄尚書事,完全掌控了朝廷的軍政大權。中平四年(187年),拜何苗為車騎將軍,也領有軍隊。

何進可以節制的武力有左右羽林、北軍五營、西園禁軍、皇甫嵩之精兵三萬[1]2306、何進部曲、丁原的并州兵、其他招募已至京師的豪杰等,距洛陽東去不遠還有黎陽營兵。以董卓的三千兵力[1]2323,即使是涼州勁兵,也沒有足夠的實力反叛朝廷。況且涼州勁兵也不是不可戰勝,孫堅就曾連敗涼州兵。至何進死,董卓一直不敢公然叛亂,其態度是“以觀時變”[1]2322。故何進在謀劃召董卓進京時,他是可以控制董卓的。

何進召董卓的目的:其一,利用董卓及其涼州勁兵,震懾宦官勢力,并防止竇武遭遇的重演;其二,恐嚇太后,以脅太后同意打擊宦官勢力;其三,順便收編董卓的部曲,解決靈帝時期遺留的董卓問題。

四、“諸豪杰”暴動與董卓進京

進京的諸豪杰,會大大增強何進控制局面的實力??上Ш芜M疏忽大意,被宦官殺害,而進京的豪杰,也無人控御,發生了暴動。

(一)何進的猶豫

何進、袁紹密謀盡誅宦官,何太后不同意,“進難違太后意,且欲誅其放縱者”。袁紹等為策劃,“多召四方猛將及諸豪杰”,進然之,召董卓屯上林苑,王匡發泰山強弩,丁原火燒孟津,以誅宦官為言,太后猶不從。何苗勸諫何進,“進意更狐疑”,袁紹懼何進變計,再次“脅”何進,于是以袁紹為司隸校尉,袁紹促董卓進兵平樂觀,太后乃恐,悉罷中常侍、小黃門。袁紹勸何進便于此決之,“至于再三,進不許”。袁紹又詐宣進意,“使案捕中官親屬”,致使“中官懼而思變”,走上冒險和孤注一擲。張讓等人通過舞陽君,利用其“膠固內外”的關系,皆復入值[1]2249-2251。

縱觀中平事變的整個過程,何進的猶豫不決是何進被殺的主要問題所在?!?蒯)越勸進誅諸閹官,進猶豫不決。越知進必敗,求出為汝陽令?!盵6]215從誅殺董重和蹇碩看來,何進不是優柔寡斷之人。那何進為何會猶豫不決?

悉罷中常侍、小黃門之后,處置宦官最好的機會到來,袁紹勸何進動手,“至于再三,進不許”。這又是為什么?其實何進本不想盡誅宦官,他對宦官說:“今董卓垂至,諸君何不早各就國!”“早各就國”是何進的真實想法。在盡誅宦官問題上,何進的心志是不堅決的。盧弼曰:“何進之謀誅閹官,乃與黃門蹇碩爭權,欲藉以除之耳,非真有掃清奸穢之志,為國家去毒賊也。蹇碩既誅,中常侍郭勝等又親信何氏,故其計久不決,紹謀亦不用也?!盵16]袁宏《后漢紀》載:“初,進寒賤,依諸中官得貴幸,內嘗感之,而外好大名,復欲縱紹等,計久不能決?!盵11]495

何進的猶豫在于,他不想盡誅官宦,但由于出身卑微,不得不順應名士們的意旨,懲治宦官以博得名望與支持。又因依靠宦官起勢,何進內懷感激,不想盡誅宦官。但“外好大名”,出身低微的何進不敢斷然拒絕袁紹,被黨人名士所脅迫,不得不做出謀誅宦官的姿態。這是何進猶豫不決的原因之一。

何進還受制于何太后,“進難違太后意”,是何進猶豫的又一原因。何太后“性強忌,后宮莫不震懾”?!八哪?,生皇子協,后遂鴆殺美人?!盵1]449-450這樣一個太后,沒有她的懿旨,何進不敢妄動。誠如王夫之所言:“進之所恃者何后,舉動待后而后敢行?!盵15]

何進所招募的豪杰,還沒有全部到京。鮑信募兵回到成皋時,何進已遇害;張遼募兵得千余人,回來何進已死;張楊募兵,留上黨擊山賊,也沒有回來;毌丘毅至下邳遇賊,肯定有延誤。這也是何進猶豫不決的原因之一。

袁紹卻過于著急,不斷逼迫何進。整個過程,袁紹顯得非?;钴S、積極,既為“畫策”,又勸、脅何進,還擅自命董卓進兵平樂觀,最后詐宣進意,抓捕中官親屬,迫使宦官“懼而思變”“皆復入值”,并鋌而走險。

袁紹的魯莽、宦官的重新入值,迫使何進不得不再次請示太后。中平六年(189年)八月,何進入長樂宮白太后,請盡誅宦官。此時守衛宮殿的虎賁,已經換成了何進的人,由袁術率領。但一向謹慎的何進萬萬沒想到,在反復征求太后同意的過程中,被宦官抓住了機會,直接斬首。何進精心預防宦官勢力對京師軍隊的控制,卻忽視防范宦官本身了?;鹿僦匦氯胫?,何進肯定知道,不知為何卻掉以輕心,進宮見太后,之前他“稱疾不入陪喪,又不送山陵”[1]2249,非常謹慎。何進入宮被殺,與袁紹詐宣進意、抓捕中官親屬,有很大關系。

其一,何進不想盡誅宦官,但迫于名士的壓力,為順應其的意旨,不得不做出盡誅宦官的姿態;其二,何進受制于何太后,不敢擅自決斷;其三,何進所招募的諸豪杰,尚未全部聚集京師。因此,在中平事變中,何進表現出了猶豫不決。而袁紹卻不斷逼迫何進,甚至詐宣進意,迫使何進不得不進宮請旨,被宦官所殺。何進的猶豫不決和袁紹的莽撞,導致了何進的敗亡。

(二)“諸豪杰”之暴動

何進被殺之后,豪杰及其私人武裝發生了暴動。

“進部曲將吳匡、張璋,素所親幸,在外聞進被害,欲將兵入宮,宮閤閉。袁術與匡共斫攻之,中黃門持兵守閤。會日暮,術因燒南宮九龍門及東西宮,欲以脅出讓等?!盵1]2252“時進既被害,師徒喪沮,臣獨將家兵百余人,抽戈承明,竦劍翼室?!薄敖B與王匡等并力入端門,于承明堂上格殺中常侍高望等二人?!盵1]2384-2385何苗聞何進死,“陳兵朱雀闕下”[11]496。吳匡等怨何苗不與何進同心,激勵何進部曲,“匡遂引兵與董卓弟奉車都尉旻攻殺苗,棄其尸于苑中。紹遂閉北宮門,勒兵捕宦者,無少長皆殺之?;蛴袩o須而誤死者,至自發露然后得免。死者二千余人。紹因進兵排宮,或上端門屋,以攻省內”[1]2252。

何進部曲吳匡、張璋進攻宮城;袁術與吳匡共斫砍宮門,袁術放火燒南宮九龍門及東西宮;袁紹將家兵與王匡攻入端門,殺宦官兩人;吳匡與董旻攻殺何苗;袁紹誅殺宦官兩千余人,率兵攻上端門,進攻省禁。吳匡、張璋是何進的部曲將,本身就是進京豪杰;吳匡、袁紹、袁術等人進攻宮門所率領的武裝、吳匡殺何苗所激勵的“何進部曲”也應是進京豪杰,因為何進死后,朝廷禁軍不會驟然聽從袁紹指令進攻宮門;王匡與袁紹等攻入端門所率領的,正是何進派王匡在泰山郡所募的“強弩五百”,也是進京豪杰;而袁紹則還率家兵參與暴動??梢?,參與這次暴動的正是“諸豪杰”。

豪杰進京,唯獨能控制局勢的何進被殺,無人控制的豪杰及其私人武裝發生了暴動。豪杰不愿看到東漢政權再恢復到宦官專權的老路上,他們對宦官的憤怒徹底爆發了,漢末以來士大夫通過清議與宦官的對抗,終于轉化為豪杰的武力暴動。豪杰及其私人武裝的暴動,對東漢衰亡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倘若沒有豪杰的暴動,何進雖死,但何太后和宦官、外戚都在,中央權力中樞還在,仍然會恢復東漢的統治秩序,東漢政權會再次回到太后臨朝、外戚宦官專權的老路。但實際情況是,宦官勢力長期敗壞朝政、為害社會,豪杰不允許這樣的情況再發生,誅殺了所有宦官和外戚何苗。豪杰及其私人武裝在摧毀外戚宦官勢力的同時,也摧毀了東漢王朝的統治秩序。

在割據地方之前,豪杰率先在京師發動了暴動,這是東漢地方勢力與中央權力對抗的明朗化。此后豪杰割據地方,開始了瓦解東漢政權的活動。值得注意的是,靈帝和何進召豪杰進京,都企圖依靠和利用地方私人武裝,是中央權力主動引地方勢力進入京師的。

再看董卓進京問題。對東漢政權來講,圍攻宮城的豪杰比董卓進京的影響更大、危害更大。實際上,是豪杰亂了京師。倘若豪杰不暴動、進攻宮門、誅殺宦官,董卓則沒有機會進京,即使進京,以宦官的老練,還有外戚何苗,指揮左右羽林、北軍五營、西園禁軍、皇甫嵩、朱俊、丁原、何進部曲等,董卓也不會有機會控制朝政、橫恣京城,董卓充其量只是個地方叛亂者而已。亂東漢天下者,非董卓也,乃諸豪杰也。

況且董卓一直不敢公然反叛,他只是在等待機會。靈帝病危時拜董卓為并州牧,他卻駐屯河東(郡治在今山西夏縣西北),“以觀時變”。河東郡距京師不遠,如果京師有變,即使不召董卓進京,以觀時變的他也會隨時參與進來。而當時以觀時變的且不止董卓一人,時人普遍認為京師將亂,他們都在等待大亂的到來甚至已經自謀出路,董卓只是等待“京師將亂”的眾人中的其中一人而已。董卓被召進京,后在種邵的制止下,駐兵河南城外的夕陽亭(在河南城西)。此時洛陽近在咫尺,董卓還不敢叛亂,繼續“以觀時變”。在朝廷“變亂”之前,董卓是不會叛亂的,只是相比于其他“以觀時變”的人,他的嗅覺更加靈敏、行動更加果敢。所以,何進召不召董卓,與董卓是否發動反叛、為亂京師關系不大,甚至,何進召董卓進京,尚有架空董卓、控制董卓部曲的可能。實際上,豪杰暴動之后,董卓這才倉促進京。

董卓進京之后,收編了在京的豪杰勢力和其他私人武裝,逐漸強大?!皩ざ芜M及弟苗先所領部曲皆歸于卓,卓又使呂布殺執金吾丁原而并其眾,卓兵士大盛?!盵1]2323-2324張遼到河北募兵,回來又“以兵屬董卓”。何進、何苗部曲歸于董卓,董卓又殺丁原而并其眾,何進派人招募的武裝,也歸于董卓,是進京的豪杰,最后都歸于董卓。豪杰暴動,給予了董卓吞并諸豪杰、壯大實力和為亂京師的機會。

董卓進京與當時豪杰進京的背景有關,董卓是作為豪杰被何進召進京的,他只是進京的諸豪杰之一。擁有私屬性質的涼州勁兵,這是董卓能夠進京的必備因素,而豪杰暴動則為董卓控制京師創造了必要條件。何進召諸豪杰進京是靈帝召豪杰進京的延續,是東漢后期地方勢力興起之后朝廷對地方勢力的依靠和利用。豪杰暴動也是漢末士大夫與宦官勢力對抗的延續,只是對抗的形式由清議轉變為武力暴動。

東漢朝廷的衰亂,是豪杰及其私人武裝興起的背景下,豪杰進京和豪杰暴動的結果,是各種因素綜合的結果,不宜過分譴責何進。在重視董卓進京及其涼州勁兵歷史影響的同時,不能忽視漢末豪杰及其私人武裝的影響。豪杰暴動導致了朝廷衰亂,而何進和董卓卻承擔了東漢衰亡的主要歷史責任。

注 釋:

①陳勇:《董卓進京述論》,《中國史研究》1995年第4期。討論了董卓迫使何太后歸政的政治意義、關東與關西的對立、并涼武人合流、董卓遷都等問題。

②主要有:方詩銘:《曹操·袁紹·黃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9年版)、翦伯贊:《董卓之亂與三國鼎立局面之序幕》(《北京大學學報》1988年第2期)、王希恩:《漢末涼州軍閥集團簡論》(《甘肅社會科學》1991年第2期)、方詩銘:《董卓對東漢政權的控制及其失敗》(《史林》1992年第2期)、陳勇:《“涼州三明”論》(《中國史研究》1998年第2期)、楊永竣:《略論漢代隴右地方勢力的興起及其與羌胡的關系》(《敦煌學輯刊》2000年第2期)、王北固:《涼州兵團在三國史上的特殊地位——從馬超助劉備取蜀說起》(《開封大學學報》2000年第3期)、王勖:《羌漢戰爭與東漢帝國的東西矛盾》(《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朱子彥:《論漢魏之際羌胡化的涼州軍事集團》(《軍事歷史研究》2007年第3期)、薛小林:《西州與東漢政權的衰亡》(《史學集刊》2017年第2期)等。

③中平六年(189年),何進、袁紹等謀誅宦官,何進被殺,袁紹盡誅宦官,下文簡稱中平事變。

④除了前列三文,其他相關成果也都將豪杰視為豪族論述,如何茲全:《兩漢豪族發展的三個時期》(《秦漢史論叢》第三輯,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崔向東:《漢代豪族研究》(崇文書局2003年版)、宇都宮清吉:《漢代豪族研究》(《中國古代中世史研究》,創文社昭和五十二年版)等。其實,本文所述東漢末年的很多豪杰,如一些地方軍官董卓、張楊、張遼、丁原、王匡等,都不能算作豪族。

⑤“漢末,并州刺史丁原以遼武力過人,召為從事,使將兵詣京都?!?《三國志》卷17《魏書·張遼傳》,中華書局1982年版,第517頁)漢末共有兩次召豪杰進京,分別是靈帝和何進。丁原后被何進召進京,自然親自率領并州兵進京,不存在再使張遼將兵進京之說,故張遼將兵進京應在靈帝時期,大致和張楊同時。

⑥鄭太對董卓說:“且天下強勇,百姓所畏者,有并、涼之人,及匈奴、屠各、湟中義從、西羌八種?!?《后漢書》卷70《鄭太傳》,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2258頁)

⑦如孫毓棠所言:“據《文獻通考》所引章氏的估計,謂東漢的常備軍多不過四萬人,而山齋易氏的估計則只有兩萬人。如果一朝國內外有了大亂,則政府還是不得不有賴于地方征兵或是其他的特殊的措置;不然的話,僅靠這個中央常備軍是絕對不能平定內亂或抵御外侮的,更不必提遠方的征討了?!?孫毓棠:《東漢兵制的演變》,彭衛等主編“20世紀中華學術經典文庫·歷史學”《中國古代史卷》上冊,蘭州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491頁)

⑧如前文所述,東漢后期京師軍事力量單弱,而地方勢力卻很強大。關于東漢地方勢力的強大,已有定論,田余慶:《秦漢史》(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1年版)就論述了東漢豪強地主勢力的發展和其私家武裝的存在。唐長孺也認為東漢末年的大姓豪強,族大人眾,擁有成片的土地和大量的賓客,很容易組成軍隊。東漢末年富室強族紛紛起兵,是長期孕育、潛伏的大小封建割據勢力的公開暴露(《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57頁)。其他相關論述頗多,不再贅述。

⑨綜合史料,提出召董卓進京的應該是何進?!逗鬂h書》卷69《何進傳》載:“紹等又為畫策,多召四方猛將及諸豪杰?!?第2249頁)袁紹等畫策多召四方猛將及諸豪杰,但并沒有指明召誰?!逗鬂h書》卷70《鄭太傳》載:“進將誅閹官,欲召并州牧董卓為助?!?第2257頁)《后漢書》卷56《種邵傳》:“大將軍何進將誅宦官,召并州牧董卓?!?第1830頁)《三國志》卷16《魏書·鄭渾傳》注引張璠《漢紀》曰:“進將誅黃門,欲召董卓為助?!?第509頁)《三國志》卷1《魏書·武帝紀》:“大將軍何進與袁紹謀誅宦官,太后不聽。進乃召董卓,欲以脅太后?!?第5頁)《后漢書·天文志》:“中平六年,宮車晏駕,大將車何進令司隸校尉袁紹私募兵千余人,陰跱洛陽城外,竊呼并州牧董卓使將兵至京都,共誅中官?!?第3259頁)《三國志》卷6《魏書·董卓傳》載:“進乃召卓使將兵詣京師?!?第172頁)從以上六條史料可知,召董卓進京是何進的主張。又《三國志》卷6《魏書·袁紹傳》:“靈帝崩,太后兄大將軍何進與紹謀誅諸閹官,太后不從。乃召董卓,欲以脅太后?!?第189頁)《后漢書》卷72《董卓傳》:“及帝崩,大將軍何進、司隸校尉袁紹謀誅閹宦,而太后不許,乃私呼卓將兵入朝,以脅太后?!?第2322頁)這兩條史料表述含糊,沒有明確說是誰的主張?!逗鬂h書·袁紹傳》載:“靈帝崩,紹勸何進征董卓等眾軍?!?第2374頁)這條史料則指向袁紹,但“征董卓等眾軍”是事后的一種籠統表述,同于“多召四方猛將及諸豪杰”的表述。以上史料,明確指向何進的有六處??傮w看來,謀劃召四方猛將的是袁紹等人,但具體提出召董卓的應該是何進。

⑩帶兵的張溫、皇甫嵩對董卓也有幾分忌憚,如孫堅勸張溫依軍法斬董卓,張溫卻說:“君且還,卓將疑人?!?《三國志》卷46《吳書·孫破虜討逆傳》,第1095頁)正如呂思勉所言:“其憚之如是?!?呂思勉:《秦漢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11頁)袁紹也對董卓有恐懼感,鮑信勸袁紹“及其新至疲勞,襲之可禽也”,但“紹畏卓,不敢發?!?《后漢書》卷74上《袁紹傳》,第2374頁)

猜你喜歡
豪杰董卓袁紹
三國鼎立之王允計除董卓
戰地女豪杰
廈門破獄成功的女豪杰——楊淑和
袁紹其實不無能
袁紹其實不無能
王允計除董卓
三國鼎立之袁紹殺宦官(下)
MHD Flow and Heat Transfer of a Generalized Burgers’Fluid Due to an Exponential Accelerating Plate with Effects of the Second Order Slip and Viscous Dissipation?
三十六計之釜底抽薪
Analysis of vehicle powertrain dynamic performance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