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聰去世,為何被罵上熱搜?

2021-04-16 11:13顧景言
人生與伴侶·共同關注 2021年2期
關鍵詞:傅聰傅雷波蘭

顧景言

2020年12月28日,鋼琴家傅聰于英國病逝,死因是新冠肺炎。

傅聰之死,在英國并沒有激起太大浪花。歐美因為新冠死了太多人了,他不過是抗疫失敗的眾多受害者之一。然而,在他的母國,他的死卻引發了軒然大波。他的死訊登上微博熱搜的頭條,無數人為了他互相爭論。有人為他惋惜,“鋼琴詩人”竟然以這樣的方式隕落。

但還有另外一種刺耳的聲音。有很多人對傅聰口誅筆伐:

“一個英國國籍的人,值得上頭條?別跟我扯音樂無國籍!”

“他對不起他爹?!?/p>

“叛國都能洗,還有什么洗不了?”

在這些痛罵者的眼里,于國于家,傅聰都是一個令人不齒的叛徒。于國,他“拋棄”了祖國叛逃到英國;于家,他“害死”了親生父親。

他的父親,就是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

《傅雷家書》,是多少中國人心中的經典,被稱為“教子圣經”,是傅雷寫給長子傅聰的書信合集。

然而,這對父子后來的命運,卻令人唏噓不已。

傅雷為何在遺書中指責傅聰為“叛徒”?而被國家寄予厚望的傅聰,又為何不顧一切地出走英國?真相究竟是什么?

1

1966年9月3日清晨,傅雷夫婦的遺體被家中的女傭發現。

在此前的夜里,夫婦二人一起自殺。

朱梅馥懸梁自盡前,在地上鋪好了棉被,以免踢倒板凳的聲音驚擾了樓下的鄰居。

在傅雷的遺書里,有這樣一句話:“何況光是教育出一個叛徒傅聰來,在人民面前已經死有余辜了!”

傅聰,是他傾注了畢生心血的長子。然而,在別人眼里,這個他最感到驕傲的兒子,成為了壓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當時所有的人都在說,傅聰是個叛國者。世人皆欲殺。作為父親的傅雷,也因此受到了牽累。

然而,傅雷卻始終對兒子懷著一種復雜的感情。有愧疚,有深愛,有恨鐵不成鋼,卻唯獨沒有他在遺書上表現出來的那種決裂。他至死都思念著兒子。

在傅雷去世前幾個月的一封家書里,他告訴傅聰自己經?!皦粢娔?,你琴上的音樂在夢中非常清楚”。遺書上的指責,不過是出于不得已的苦衷。

1934年,傅聰出生于上海。他是傅雷和朱梅馥的長子。

傅聰人如其名,自幼就十分聰明。從三四歲開始,他就表現出對音樂的興趣。傅雷發現,只要收音機里響起西洋音樂,傅聰就會瞬間變得十分安靜?!八L了一雙音樂的耳朵?!备道椎呐笥言@訝地說。

中國的家長都望子成龍,傅雷是一個追求卓越的人,他對孩子的期望比常人更大。為了不浪費兒子的天分,他和妻子拿出了家中的積蓄,為傅聰購買了一臺昂貴的鋼琴。傅聰的琴藝日益精進,令傅雷欣慰不已。

1954年,20歲的傅聰向父親提出了一個心愿:他想去波蘭留學。

波蘭是鋼琴大師肖邦的故鄉。當時中國國內雖然也有鋼琴名師,但是與波蘭相比,音樂氛圍終究是遜色許多。

為了兒子在音樂上能夠攀登頂峰,傅雷做出了艱難的決定。他有萬般不舍,也忍痛支持兒子的夢想。1954年,傅聰辭別父母,踏上了去波蘭的路。

傅聰不會想到,這竟是自己此生與父母的最后一面。

2

傅聰沒有給祖國丟人。

初到波蘭,他就在音樂節嶄露頭角。1955年2月,國際肖邦鋼琴比賽大會在波蘭舉行。參加這次鋼琴比賽的,有很多都是成名已久的國際鋼琴家。

傅聰初生牛犢不怕虎,在這次比賽中贏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這是黃種人第一次取得如此佳績。他所演奏的《瑪茹卡舞曲》,博得掌聲如雷,獲得了最優獎。

正在傅聰的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一次意外發生了。這個意外,直接改變了他的命運。

在留學期間,傅聰因事需要回北京一趟。傅聰的時間很緊迫,只能在北京待很短的時間,沒時間與父母相聚。傅雷在上海日夜牽掛自己的兒子,夜不能寐。于是,他托自己的好朋友樓適夷,替自己去看看傅聰。見到樓適夷后,傅聰很高興。

他這幾年在波蘭很孤獨,好不容易回北京見到同胞,還是自己親近的人,感到十分親切。

傅聰和樓適夷聊了很久。由于信任,傅聰暢所欲言。在聊天的時候,他提及了波蘭事件和蘇聯的政局。這只是年輕人出于對時事政治的關心,隨便聊聊自己的見解。

樓適夷卻感到不安。他告訴傅聰,你作為留學生,不應該談論這些問題。

這也怪不得樓適夷神經敏感,他也是好心,怕傅聰思想出問題。兩人分別之后,樓適夷把聊天的情況告訴了文化部的領導。樓適夷原本的意圖,可能是讓他們多關心傅聰,免得傅聰受到不良影響。沒想到,文化部的某位領導立刻召見了傅聰。他把傅聰嚴厲地斥責了一番:“再這樣下去,就把你調回來!叫你下鄉勞動去!”

這并不只是威脅和警告。

3

在傅聰回到波蘭不久,就接到了國內的命令,要求他提前結束學業回國。對他來說,這是一個不祥的信號。

當時國內的政治氣氛十分嚴酷,已經有不少慘烈的前車之鑒。

胡適的兒子胡思杜,在新中國成立之前選擇了留在大陸。胡適勸他去臺灣,胡思杜拒絕了:“我又沒有做什么有害共產黨的事,他們不會把我怎么樣?!?/p>

解放后迫于政治形勢,胡思杜在報紙上和父親劃清界限,寫文章批斗胡適是“帝國主義的走狗”,卻還是沒有逃過“反右”的浪潮。1957年9月,36歲的胡思杜上吊自殺。

在傅聰被訓斥之前,傅雷已經被打倒,飽受羞辱和折磨。傅聰回國之后,很可能也會落得“兒子揭發老子”“老子揭發兒子”的不堪境地。傅聰曾經回憶道:“我出走的時候,心情很復雜,因為那時候國內沒有藝術,而我離開藝術就沒法活下來!”

他沒有說出他真正的驚恐。他怕的是事業和身體的雙重毀滅。

這并不夸張。和他一樣享有“鋼琴詩人”盛名的顧圣嬰,在后來的“文革”中,被逼得和母親弟弟一起自殺。

恐懼和不安,使傅聰選擇了出走英國。

由于沒有英國護照,傅聰不能參加很多演出,收入成了大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這位優秀的鋼琴家窮困潦倒。曾有人對他許諾,只要能接受專題采訪,說點關于中國的事情,就能得到一筆巨款。

傅聰斷然拒絕。

可是人活著總是要吃飯,沒有英國國籍,他連維持生計都很難。

1964年,傅聰加入英國國籍。

兩年后,他得知了父母的死訊。

4

把傅雷之死,歸罪到傅聰的頭上,是不公道的。

往輕了說,是不了解傅雷這個人;往重了說,是對歷史的無知。

傅雷是一個書生氣很重的人。他雖然翻譯了大量西方作品,對西方文化了解頗深,但他骨子里還是一個中國士大夫。寧折不彎,大不了“抬了棺材見皇帝”,這是他的秉性。這樣的人,怎么可能從時代的風暴中幸存?罰跪、戴高帽、捆綁示眾……隨便哪一樣都是對知識分子靈魂的凌遲。即使沒有傅聰出走的事件,傅雷也不可能活下來。

1958年,被激進分子羞辱批斗之后,傅雷萬念俱灰。他對妻子說:“如果不是阿敏還太小,還在念書,今天我就……”

1966年,更大的風暴來襲。傅雷告訴友人:“如果再來一次1957年那樣的情況,我是不準備再活的?!比欢?,這一次比1957年還要慘烈。傅雷走向了人生的終點。

在遺書中,他譴責了傅聰,可那其實是有苦衷的。他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另一個兒子傅敏。父母都“畏罪自殺”了,如果政治立場再有問題,讓傅敏怎么活?

傅雷夫婦的死訊,兩個月后傳到了英國。有好事者跑到傅聰那里,要求采訪他。所有人都認為,傅聰一定報復,說一些指責中國的話。結果卻出人意料:傅聰選擇了緘默。

前來采訪的英國記者大失所望。自始至終,他都恪守著自己的原則,不發表任何不利于祖國的言論。

父親的死,是時代的悲劇。

說傅聰是叛國者,是沒有任何依據的。傅聰沒有出賣國家情報,沒有攻擊過祖國,哪怕是在父母死難的情況下。他只是逃避了時代可能賜予他的噩運。

而祖國也早就諒解了他的出走,并譴責了那個荒唐的年代。從1979年起,傅聰經常接到官方的邀請,回到祖國演出。

如今,86歲的傅聰走了,這個世上少了一位杰出的鋼琴家。是非功過,任憑后人評說。而對于傅聰而言,這些都不重要了。他終于可以,與闊別了66年之久的父母重逢了。

猜你喜歡
傅聰傅雷波蘭
傅雷的稱贊
恐懼宴會的鋼琴大師
楊絳眼中的傅雷:嚴肅不乏幽默
鋼琴天才傅聰:黑白鍵上有我的“終身”情人
波蘭睡眠研究會
沒有寄出的信
網絡時代
Nida’s Dynamic Equivalence Theory on Poetry Translation
傅聰:我的信不能入《傅雷家書》
遵從內心的呼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