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碎片化時間管理手記: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重掌生活

2021-04-19 02:37沈沁
上海工運 2021年2期
關鍵詞:事務居家辦公

沈沁

整個2020 年最大的事件就是疫情,它來得如此突然,打亂了不少人的工作和生活節奏。猶然記得年初,大多數職場人不得不居家辦公,而很多大型企業也臨時上線各種技術手段來幫助員工居家辦公,比如在線多方視頻會議、在線考勤、在線辦公……

起初,作為HR 的我還有些小興奮——居家辦公或者在線遠程辦公的理想目標,居然就這樣實現了?然而,當我真正進入居家辦公的真實場景中時,卻發現自己反而更加忙碌,工作和生活都變得無法掌控,甚至需要多個電子設備(電腦、手機、ipad)同時運作,幫助我實現同步在線信息傳遞。相信許多朋友和我有同樣的感觸:不用去上班了,卻更忙了。

是的,在沒有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時間管理的概念是物理維度的、線下的,除了一些極簡單的事務可以通過電話解決,基本都是通過物理空間內某人完成某事務,實現個人對時間的管理。而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普及,信息傳遞與接收的工具變多,速度變快,對我們需要處理的信息量和時效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大家不知不覺中學會了在物理空間和虛擬空間內同時處理事務,在線下和線上實時更新信息。比如,我們會在上培訓課的同時,應對公司群里老板的問題;會在和朋友聚餐時,回復家長群里老師的公告;會在開會的時候,順便解決一個下屬的疑惑。

可是疫情期間,因為防疫的需要,人們無法實現物理空間的移動,所有的事務一下子全部涌進虛擬世界,搶占我們的線上時間。開會在線上,培訓在線上,答疑在線上,孩子上課在線上,買菜購物在線上,朋友聚會也只能在線上,于是我們不得不延長自己在線的工作時間,甚至同時使用多個電子設備,來擴展虛擬空間,實現并聯的時間管理,這就導致了個人不得不保持超長的待機狀態,那么忙碌、疲憊,甚至覺得生活失去掌控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既然,科技重新定義了我們的時間和空間,我們何不也嘗試著從新的角度來解讀一下如何進行高效的時間管理?,F實中,是有不少碎片化的時間和碎片化的事務,它們覆蓋了我們事務處理的廣度;同時也一定會有完整性的事務必須需要一段完整的時間去處理,它在提示我們務必要提升事務處理深度的能力。

那么當時間VS 事務,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重新掌控生活呢?

碎片時間VS 碎片事務:隨手做,不拖拉

這里并不強調事務本身的重要性與否,而是說大多數碎片化事務的特點是不需要太多思考,或者不需要額外的補充信息做決策,那么隨來隨做,不讓它在你的“To do list”上停留,是利用時間資源最高效的方式。比如在疫情期間家長需要每天幫孩子提交學生每日健康監測,操作其實很方便,10 秒就可以完成,可是起初我做起來卻總是拖拖拉拉,想著有空再弄,結果一上班就會忙到忘記了截止時間,在家長群被“艾特”。后來,我就利用每天清早按停鬧鐘的時間隨手完成,這樣一來不但效率高,還不會時刻惦記有事情沒完成,反而更高效的掌控了事務。以此類推,我們還可以在坐地鐵的時候,隨手處理公司員工請假、差旅申請等事務性工作;在等電梯的時候,完成家長群的群公告;在喝咖啡的時候,完成下單買菜。

完整時間VS 完整事務:按日程,要集中

完整性事務的特點一般是需要深度思考和認真決策的,通常要整合足量的信息作為決策依據,或者需要足夠的時間做出合理的分析,它是我們生活或工作中的重要以及關鍵性事務。

比如,作為HR,薪資審核就是我每個月的關鍵性事務,通常需要大量的數據作對比和核驗,并做出合理的成本結構分析,很顯然我勢必要為這項事務安排完整的時間來確保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每個月我會固定安排某兩天準時甚至提早一點下班,確保晚上9 點至12 點的時間段集中注意力完全投入這項工作,并100%完成它。

當然,我選擇安排夜晚時間作為完整時間,是因為白天工作環境中需要處理的事情非常多,容易被打擾,因此晚間對我而言會更適合,讀者朋友們需要依據自身的情況做安排。在這里,完整時間和完整事務強調的是在某個連續的時間內(中間可以有短暫的休息)集中完成某一項最好是規律性的,需要深度思考和理性決策的事務。例如,每天安排45 分鐘時間檢查孩子的作業,并輔導錯題;每周安排兩小時讀一本好書或者訓練某項技能等等。

完整事務VS 碎片時間:細拆分,定計劃

也會有朋友說,完整事務很多,而我的時間過于碎片化了,應該怎么辦呢?這時候,可以嘗試對眼前的事務做拆分,看看是否有可能拆分成小單元任務并制定完成計劃。

比如,每周安排90 分鐘的英語學習,可以考慮分拆成周一到周五每天用10 分鐘時間背單詞或者語法,周末安排40 分鐘訓練聽力和口語,這樣把機械性事務消化在碎片化時間中,而把需要思考的事務用集中的方式完成,也能幫助我們高效的利用時間。

類似的情況就像,筆者每個月都要寫稿,如果每周都拿出一段完整的時間去做,可能會出現在電腦前坐了很久,什么也沒寫出來的狀況。所以,為了提高寫稿時的效率,我就會在碎片化時間里也進行簡單地思考,然后利用手機備忘錄、錄音、隨手記等形式把想到的點都記錄下來,再利用某個周末的時間匯總、串聯,深度思考和挖掘,就能確保在自己規定的時間內一次性完成寫作了。

完整時間VS 碎片事務:重歸類,加減法

如果我們用非常多碎片化事務去填充完整的時間,那可真不是個好狀態!這需要認真反思,我的工作或者生活中,是否缺乏深度的思考和決策,所以被碎片化事務消磨了大量時間。比如,用整段整段的時間刷視頻,在各種群里切換聊天,刷幾個小時的微博吃瓜等等。如果你正被這樣的狀態困擾,建議重新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做歸類整理,該退出的退出,該減少的減少;為自己設定具體可操作的目標,養成集中學習和思考的習慣,才能確保時間管理變得高效并在自己的身上得到正向反饋。

這些新維度是否可以幫助你重新管理你的時間呢?快去試試看吧!

猜你喜歡
事務居家辦公
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撐起一把保護綠傘
居家好物,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河湖事務
Sharecuse共享辦公空間
X-workingspace辦公空間
基于改進樂觀兩階段鎖的移動事務處理模型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微生高的往事
U-CUBE共享辦公空間
基于優先級的多版本兩階段鎖并發控制協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