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健身步道現狀調查研究①

2021-04-22 11:45陳玉容龔輝翔袁麗
當代體育科技 2021年6期
關鍵詞:中占比步道海南省

陳玉容 龔輝翔 袁麗

(海南醫學院體育部 海南???571199)

隨著2010年第一條國家步道的建成,我國健身步道的發展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很多城市修建的健身步道都越來越多,健身步道的種類也越來越豐富,有登山步道、騎行步道等。為了進一步促進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戶外健身需求,2018年體育總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等12個部門印發《百萬公里健身步道工程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力爭在全國每個縣(市、區)完成300km左右健身步道建設。隨著該文件的下發,健身步道的發展又迎來了快速發展,很多城市都打造了10~15min的健身圈,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的融合發展。

原衛生部2007年提出“日行一萬步,吃動兩平衡,健康一輩子”的方針,世界衛生組織提出21世紀健康諫言“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藥物是時間,最好的運動是步行[1]”。健身步道能夠為人們提供簡單、經濟、安全的休閑運動形式,同時從我國旅游發展來看,我國戶外運動愛好者已成為一個龐大的群體,粗略統計有將近2億人[2]。相信隨著規劃和建設的不斷完善,我國國家步道系統必將迎來發展的新熱潮,必將成為我國休閑產業發展的新亮點,必將推動我國徒步旅游的大繁榮。

海南省作為國際旅游島,是唯一一個全域旅游的省份,有著全國最好的空氣指數,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加強健身步道的發展,能夠推動海南省全民健身運動,同時還可打造海南省體育旅游的新亮點、新名片,進一步促進海南省的經濟發展等。

1 海南省健身步道現狀調查結果

1.1 海南省健身步道的理論研究滯后

通過中國知網、維普、萬方等數據庫的檢索發現,我國健身步道理論研究開始的較晚。通過查詢發現,我國最早的研究從2010年開始,相比國外已經有上百年的研究歷史,我國的健身步道研究才剛剛起步,且關于健身步道研究的論文數量較少,研究的內容較為單一。從2010年開始,到2020年初為止,健身步道研究的文章共有131篇,2014年之前,我國每年發表的關于健身步道的文章在10篇以下,只有2016年、2017年和2018年3個年度的文章超過了20篇(見圖1)。這與其他項目的研究比起來,數量上還存在巨大差距,因此還急需加強健身步道的理論研究。而且目前關于健身步道的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2個方面:一是建設健身步道的可行性或規劃研究;二是健身步道的現狀調查研究及發展對策研究。在健身步道的應用研究方面較少涉及,研究的內容較為單一。而海南省健身步道的研究文章目前僅1篇,是關于建設健身步道的建議研究,當然這與我國在這方面起步晚有關,不過每年發表的論文數量從2012年起則基本上呈現出直線上升的趨勢(2019年因未完全統計),這說明我國健身步道的發展也在不斷完善。

1.2 海南省健身步道數量不足

健身步道是指在公園、體育場館等公共場合設置的,供人們進行行走、跑步、自行車騎行等體育活動的專用道路。健身步道與一般道路在路面顏色、材質等方面有明顯區別,一般由能保護鍛煉者的特殊材質鋪設而成,并在步道路面及周邊設有里程標識、健身指南標識及其他健身設施等。

2010年,我國第一條國家登山步道——寧海國家登山步道竣工,為我國健身步道的建設拉開了帷幕。2018年,隨著國家12部委《百萬公里健身步道工程實施方案》文件的下發,全國各省市健身步道的建設也迎來了發展的高峰。相比于其他省份健身步道的建設速度及數量(很多城市打造了10~15min的健身圈,健身步道已有成百上千條),海南省健身步道數量目前還遠遠不夠。通過走訪、問卷調查及實地調研等發現:海南省的健身步道主要分布在???、三亞、瓊海等地方,其他地方健身步道的數量屈指可數。但關于健身步道的具體數量卻無法給出一個具體及肯定的數據。因為通過查閱統計年鑒,海南省市的旅游局網站、體育局網站、政府網站等都沒有將健身步道納入統計范疇,且沒有關于健身步道的記錄,可供查閱的資料非常少,可供查詢的渠道單一,一般存在于媒體的報道,非常片面,也非官方數據。但此次研究團隊的實地走訪及調查的步道包括???、三亞、萬寧、文昌、瓊海、瓊中等地,了解了海南省健身步道的現狀,具體如下。

從圖2可以看出,目前健身步道主要還是分布在公園,其次是海邊,然后是學校,最后是小區、風景區等。圖3顯示的步道種類主要以親子步道為主,其次是自然科普教育步道、山野步道及少量的探險步道。健身步道主要有線狀和環形步道,有少量的網狀步道。地面材質主要是塑膠、水泥硬地和砂石場地。從這些數據上可以看出,小區和風景區健身步道的數量還不足,還需加強這些地方健身步道的建設。海南省作為國際旅游島,每年接待的游客數量非常龐大,如果在景區修建健身步道,可以作為一種特色的旅游資源,促進體育休閑旅游的發展;再者,不斷挖掘與豐富原生態的民俗文化,將構建出來的海南人文生態系統融入健身步道,打造別具海南特色的休閑運動場所,吸引更多的各國游客。同時在小區加大健身步道的建設,可以讓全民健身落到實處,提高步道的利用率,增強群眾體質等。

1.3 對健身步道的認識不夠

此次研究共下發了490份問卷,回收了490份,回收率100%,主要是關于健身步道現狀的調查。該次研究下發的490份問卷,參與測試的人群以中青年為主,學歷以大專及以上為主,男女比例為3∶4。從圖4可以看出,在對健身步道的了解方面:其中非常熟悉的有36人,占總數的7.35%,比較了解的有92人,占總數的18.78%,基本了解但不是很清晰的有182人,占總數的37.14%,從未聽說的有180人,占了36.3%。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了解和基本了解的人數共有128人,還不到總數的1/3。從圖5健身步道的了解渠道可以看出,排在最前面的是互聯網平臺,其次是他人的介紹,接著是報紙、期刊或書籍、電視節目、戶外媒體廣告、旅行社或俱樂部活動等。通過調查、走訪還發現,人們印象深刻的是寧海、茶馬古道等,對海南省的步道情況了解較少。以上數據也從側面說明了海南省在健身步道的宣傳方面力度還不夠,且宣傳的手段應該是多方位的,因為不同年齡段關注的重點不太一樣,年輕人可能更多地關注互聯網等平臺,而老年人獲取信息的平臺則未必會是互聯網,可能會更多地關注電視、報紙等一些其他的平臺。

圖1 年度論文發表數量

圖2 健身步道的分布地址

圖3 健身步道的種類

圖4 群眾對健身步道概念的了解

1.4 健身步道的使用情況

圖5 健身步道的了解渠道

圖6 健身步道及其沿線上舉辦的活動圖

圖7 參與健身步道的方式

步道上所舉行的活動比較單一,主要是徒步,占比達到了76.77%,有少量的拓展訓練(越野)和露營(如圖6所示)。民眾在健身步道上主要是進行個人的自由活動,占比達到了64.84%,其次俱樂部團隊活動,再次是單位組織,最后是旅行社團和愛好者組織的活動(如圖7所示)。這說明健身步道的利用率相對較低,沒有完全發揮作用。從調查中了解到民眾在健身步道中參與度不高,阻礙參與鍛煉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有空閑的時間,其次是主觀上不愿意進行鍛煉、鍛煉時缺乏專業的指導,最后是步道的基礎設施不完善和距離太遠(如圖8所示)。提示相關部門在加大宣傳力度的同時應加強健身步道的配套設施建設,包括人力資源方面,才能更有效地利用健身步道。

圖8 限制參與鍛煉的原因

圖9 健身步道基礎設施的滿意程度

圖10 健身步道(或古道)旅游服務質量的滿意程度

圖11 健身步道(或古道)生態環境的滿意程度

1.5 健身步道的滿意程度調查

1.5.1 健身步道基礎設施的滿意程度

在基礎設施滿意度調查方面,從圖9可以看出,對健身步道基礎設施方面共涉及到11個方面的問題,民眾反饋的非常不滿意及不滿意的比例非常低,基本都在2%以下,其中最不滿意的就是步道休息的設置(座椅、涼亭、沖涼更衣等設施)和步道休息區域設置的間隔距離兩項。從圖9中也可以看出,民眾對健身步道基礎設施一般滿意程度方面占比最大的是便利的交通駁接,滿意程度中占比較大的是步道沿線景點多樣性,非常滿意程度方面占比最大的是步道沿線景點的質量。

1.5.2 健身步道服務質量的滿意程度

圖10顯示的健身步道服務滿意程度方面:非常不滿意中占比最大的是小徑、空間小品(雕塑、指示牌等)、游憩設施的美感度和完善的驛站服務(信息咨詢、手機充電、免費無線上網等),使景觀美感增強;不滿意一般中占比最大的是步道景區導游講解服務,滿意中占比最大的是步道步行的安全性,非常滿意中占比最大的是連接步道周邊碎片化的景點,使景觀美感增強。

1.5.3 健身步道生態環境的滿意程度

圖11顯示的健身步道生態環境的滿意程度方面:非常不滿意中占比最大的是步道周邊自然風景和步道沿線的生物多樣性,不滿意中占比最大的是步道沿線的生物多樣性,一般中占比最大的是步道各項基礎設施衛生狀況和步道沿線的生物多樣性,滿意中占比最大的是步道周邊綠化情況,非常滿意中占比最大的是步道周邊空氣質量。

綜上所述,民眾在使用健身步道的過程中,步道為民眾的鍛煉提供了方便,但是目前健身步道存在的一些問題,導致民眾在健身步道的使用方面的滿意度不是很高。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配套的基礎設施不足、步道維護不及時、步道沿途缺少宣傳、選址過于偏遠、缺乏專業人士的指導等。通過調研也顯示,健身步道的意義主要是推動全民健身,其次是生態建設,然后是帶動旅游,安全保障,最后還可以促進脫貧。因此在建設完成后,健身步道的配套及維護還需要加強。這里的配套不但包括生態壞境、基礎設施等配套,還要包括人力資源的配套,如具有專業健身知識的人員、宣傳人員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健身步道,才能更有效地推動全民健身活動、生態建設及旅游經濟的發展等。

2 結論與建議

2.1 理論研究滯后,加強海南省健身步道的理論研究

目前海南省健身步道的理論研究論文僅1篇,雖然實現了零的突破,但是還遠遠不夠??蒲泄ぷ髡邞_展健身步道的理論研究,特別是健身步道的應用研究,能夠更好地使健身步道為全民健身及休閑體育旅游服務,發掘健身步道的經濟價值,維護生態環境等,同時也能夠為健身步道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持,進一步豐富健身步道的理論體系。

2.2 將健身步道的數據資料納入統計范疇

通過查詢海南省統計局,統計年鑒、廣電文化體育局、旅游局及各市縣的體育旅游局等,不能查到健身步道的相關信息,建議將健身步道的數量、分布地址,步道的種類、主要功能與戰略規劃等信息納入統計范圍,做到有跡可循,有據可查,方便群眾選擇的同時政府部門也能夠更好地掌握和管控步道。

2.3 進一步加大健身步道的建設規劃和布局

目前來看,我國國家步道系統目前正朝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是旅游方向,另一個是健身方向。這兩個方向都迎合了我國休閑產業不斷發展的現狀,也符合現代人的需求[3]。隨著健身步道的修建及發展,徒步旅游將是繼自駕游、自行車騎游之后,我國旅游發展的又一大趨勢。海南省作為國際旅游島,有著良好的生態環境及旅游資源,每年都吸引著大量的游客。首先,要保證海南的生態環境。其次,若能不斷挖掘原生態的民俗文化,將海南獨特的民俗人文融入步道,使體育旅游與全民健身進行融合發展,能進一步助推海南的經濟發展。然而海南省健身步道的數量還遠遠不足。希望政府部分能夠合理規劃和布局健身步道,按照國家出臺的相應步道的建設標準,建設具有海南特色的健身步道。

2.4 加大健身步道的宣傳力度

通過此次調查得知,很多人還不知道健身步道為何物,且在健身步道上開展的活動種類單一。這種結果的產生主要由兩方面造成。一是很多人對健身步道的定義不太清楚,將健身步道與健身路徑、徒步等概念混淆,造成了認知上的錯覺。二是宣傳力度不夠。目前健身步道的宣傳途徑相對單一,建議多渠道、多方位進行宣傳,可與多方合作,互利共贏,共同打造健身步道的平臺,豐富健身活動的種類,開展一些全民健身的比賽及活動,提高健身步道的知名度及使用率。

2.5 加強健身步道的維護和完善,提高群眾使用的滿意度

健身步道是一項惠及大眾的民生工程。但目前來說,民眾在使用過程中的滿意度不是很高。這就需要政府及相關部門加強健身步道的維護,及時解決健身步道使用過程中的相關問題,如在步道周邊設置座椅、涼亭、沖涼更衣等設施、指示牌,加強步道沿線的生態環境建設,配備專門的健身指導員等,提高步道使用的滿意度。

猜你喜歡
中占比步道海南省
“2022年4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時發表的重要講話”等三則
五彩上學路
鵝卵石
步道磚掩飾不住此路的由來(外一首)
調查
美國1%患者花掉了70%的醫保
我國濕地10年“丟”一個海南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