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文化融入中學語文課堂的策略研究

2021-04-26 17:52劉仲樺
西部學刊 2021年6期
關鍵詞:民俗文化語文教學策略

摘要:民俗文化作為國家民族精神的重要承載者,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石。在語文教學中融入民俗文化意義重大:有助于學生了解民俗文化,擴大知識面;有助于突破教學重難點,提升學生知識素養;有助于學生感受多元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有助于加強學生道德教育,弘揚民族精神。民俗文化融入課堂教學的策略有:(一)課前——營造相應的民俗文化情景;(二)課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民俗文化;(三)課后——積極開展民俗文化主題教育。

關鍵詞:民俗文化;語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1)06-0109-03

鐘敬文20世紀80年代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三個層面,上層社會文化、中層社會文化和廣大農民所創造和傳承的底層社會文化。而民俗文化就是一個國家或民族中的廣大人民在特定的時代和地域中創造并享用、傳承的生活化、社會化的文化。它的傳承方式主要是以口耳相傳,行為影響和心理影響來進行的,實踐性是民俗文化的一個重要特性。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融入民俗文化是學生快速掌握民俗文化的一條捷徑。然而,教育的功利性使得教學目標多是為了取得優異的成績,而民俗文化在考試中涉及較少,成為大部分語文教師忽略的對象。民俗作為民間傳習的風俗習慣,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該占有一席之地,這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對于身邊民俗事項的了解和積累,更能夠延續和傳遞優秀的民族精神。

一、民俗文化及其特點

(一)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作為中華文化之根本,既是繁榮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土壤,又是人們日常生活的縮影。在民俗中能上升到文化層面的東西都可以被稱為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泛指一個國家、民族、地區中集居的民眾所創造、共享、傳承的風俗生活習慣。每個人自出生之日起就在特定的民俗文化大環境中繁衍生息,潛移默化地接受著民俗文化的浸染,而中學語文教材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材料,教師教學的重要載體,里面勢必包含著濃厚的民俗文化氣息,承載著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元素。

(二)民俗文化在中學語文教材中的分布特點

1.零散性分布

教材的編寫大都主要體現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主流文化,當前的語文教材也都是古今文化的精華。經典文化、高雅文化、主流文化中很難顧及到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只能零散分布在語文教材之中。中學語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其實有很多。以往的語文教學大都重視語文教育的工具性,過分強調教材中的字詞、語法、修辭手法等一些知識點的體現。這種做法不利于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語文教育的人文性要求教師關注在教學過程中打動學生,深入學生的心靈深處,豐富學生的內心體驗。要像采礦者一樣,善于將埋在語文教材中的民俗資源挖掘出來,讓優秀的民俗資源在教學中綻放光彩。

2.滲透性分布

在語文教材中展示的民俗文化大都是民俗文化的精華?;虮憩F出作者對生活的積極態度、或寄寓作者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或表達作者對樸實民風的向往。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滋養了個各個地區的人物個性。民俗文化的傳承當然需要對這些具有個性的個體的進一步傳播。當然中學語文教材并不是專門的民俗文化教材,編者的出發點肯定也不是專門為了提高學生的民俗文化涵養。因此,語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是滲透性地向學生呈現。首先,呈點狀分布。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以點綴的形式出現,可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其次,呈線狀分布。部分文章以民俗為線索進行敘述,可以促進學生對民俗文化的掌握,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與理解。中學語文課文中有很多文章都是以民俗為主線,這就需要教師通過對民俗文化的分析來理清文章的來龍去脈。最后,呈面狀分布。在綜合性學習中也涉及民俗文化板塊,可以讓學生通過探究學習整體了解民俗文化知識,在教材中對學生進行民俗文化滲透,讓學生在各個板塊的語文學習過程中增長自己的民俗文化知識,從而達到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理解。

3.被包容性分布

文學的發展與哲學、美學、宗教、民俗都有密切的聯系,統編本教材選取的文學作品也大都體現著我國的主流文化精神,所以民俗文化知識被包容在文學作品之中。文學源于生活,從而民俗文化要素在各類的文學作品中普遍存在。其中,涉及中華民族的道德觀、思維方式、審美觀念也顯現其中。教師通過對教材中被包容的民俗文化進行深入挖掘,從而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之中了解各個地區特有的民俗文化,有利于民俗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二、語文教學中融入民俗文化的重要意義

(一)了解民俗文化,擴大知識面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了解和學習民俗知識,可以讓學生更好、更準確地了解我國民俗文化。開闊學生的眼界,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如:統編本教材八年級上冊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文中有一部分的描寫是父親送“我”坐車回北京,穿過鐵道為“我”買了幾個橘子。父親買橘子這一情節將文章推向高潮,從側面表現出父愛的深沉。而通過查閱資料發現朱自清先生是浙江紹興人,在當地,遠行送橘子有送“吉利”的意思,因為“橘”和“吉”發音相似。這代表父親對孩子的美好祝愿?!扒Ю锊煌L,百里不同俗?!蔽膶W作品對于民俗文化的展示,不僅向學生展現一種民俗文化事項,更是對生活本質的解釋。在講解文本時帶上對民俗文化的剖析,可以讓學生對各個地方的民間習俗都有所了解,在了解民風民俗基礎上對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行理解和挖掘。

(二)突破教學重難點,提升知識素養

將民俗文化融入語文課堂之中,教師通過課堂上的高效講解,吸引學生真正進入到語文課堂中去。有意識地通過客觀事物讓學生領會各種文化現象背后的時代之美、和諧之美、生活之美。既可以突破文章的重難點,又可以加強學生對文本的認知。魯迅的作品在教材中常常都包含一些地方的民風民俗,語文教師應該抓住這一點,通過對民俗文化的剖析,在課堂上將晦澀難懂的文字變成興味盎然的民間故事,將其巧妙地運用在自己的語文教學中,作為有效的教學切入點,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解讀、探究。如《阿長與〈山海經〉》,通過仔細閱讀我們可以發現其中:除夕夜在床頭放福橘,在年初一的早上第一句話就要對別人說“恭喜恭喜”,再將橘子吃下去,表達對新一年的祝愿;曬褲子的竹竿不能鉆;生孩子的屋子不能進;在民間風俗中有忌諱的語言,如人死要說“老掉”,不能說死掉。這都體現了生活中的一些民俗習慣,教師通過帶領學生去理解文章中的民俗事項,會讓學生更好地去理解魯迅對長媽媽的愛和思念。對于一些細微民俗事項的講解和串聯,讓學生能從生活實際中感受長媽媽對于作者的體貼與關懷。雖然對于長媽媽來說,這種民俗習慣是長期形成的生活方式,但能讓學生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培養學生對民俗事項的理解掌握,學會不斷地從民俗中挖掘審美元素,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力提升他們的審美創造力。

(三)感受多元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新一輪課程改革指出要在語文課程體系中加強傳統文化的教育,民俗文化作為傳統文化形成和發展的土壤是我們必須挖掘的課程資源。初中時期是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引導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對他們的道德素質培養具有積極意義。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民族感情,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可以轉化為物質力量,是一個國家繁榮進步的源泉,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民間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有利于學生深刻感悟我國文化的歷史悠久綿長。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國民俗文化極其豐富,在語文教育中充分尊重各個地區的地方文化,選擇適合學生接觸到的民俗文化事項,在課程標準理念的指導下,有針對性地學習以傳承中華民俗文化。當然,我們在對待地方民俗文化時要用辯證思維,具有一定的選擇性,不能一味地遵從教材和教法,要用更寬廣的視野去審視鑒別民俗文化對學生身心發展的影響。

(四)加強道德教育,弘揚民族精神

鐘敬文的《民俗學概論》中指出:民俗的社會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教化功能[1]。它在社會群體中對社會成員的教育和塑造作用是極其強大的。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接受著民俗文化的洗禮,小到一個家庭中的言行舉止,大到整個社會的精神風貌?!盾髯印ね踔啤分校骸罢摱Y樂,樂正行;廣教化,美風俗?!睆娬{了民俗文化在道德品質塑造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初中時期又是學生道德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在教學中融入民俗文化的元素,對學生的道德品質的培養是非常關鍵的。語文教學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比擬的優越性,教師在教學中將民俗文化中蘊含的知識轉化為學生的道德認知,有利于學生正確道德觀的樹立。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會議上指出:“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盵2]民俗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為國家民族精神凝聚做了堅實的鋪墊。因此在教學中融入民俗文化,也是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

三、民俗文化融入課堂的教學策略

(一)課前——營造相應的民俗文化情景

精準把握課文內容,在講授民俗文化的語文課堂中,借助恰當的課堂情景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喚醒學生對新知識的渴望。教師借助課堂情景也能強化學生的情感,從給出的情景中快速感知,達到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之間的不斷切換。比如,在講授葉圣陶先生《蘇州園林》,教師通過課前的導入,運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古典園林的紀錄片和精美的園林圖片,讓學生直觀了解我國古典園林大的建筑風格。除此之外,還可以組織學生討論有關我國不同地區建筑的風格和特點,各地關于建筑的要求和其中隱含的民俗文化知識,激發學生對建筑民俗的濃厚興趣。

(二)課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民俗文化

深入分析教材中民俗文化分布,在教學過程中靈活利用和把握。首先,對民俗文化聯系緊密的文章,教師在講解時要將民俗文化充分融入到文章主題的討論和解讀中,如胡適《我的母親》,這是一片思念母親的散文,在這篇文章中蘊含大量的民俗文化知識。比如,“除夕”“壓歲錢”“年夜飯”,等等,這都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和妙趣橫生。所以在講解這篇文章時,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相應的民俗文化知識結合學生自己成長經歷中的相關體驗來感悟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加深學生對民俗文化事項的深刻理解,從而加深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理解。魯迅《故鄉》一文中寫了魯迅在面對恭敬叫自己“老爺”的閏土,還不忘拉著自己兒子上來打躬。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融入各地民間禮節風俗的介紹,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作者文章背后的意義。因此,對中學語文教材與教學中民俗文化的全局把握,對于有效達到語文教育目的、提升學生綜合文化素養來說具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3]。民俗文化散落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全球化趨勢的席卷,多元文化的沖擊,民俗文化正面臨著急劇融合、轉變、破壞。所以作為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中應立足于傳承中華文化的緊迫感,讓優秀的民俗文化走進課堂,讓民俗文化來豐富學生的心靈,將他們培養成為具有書香氣息又具有生活氣息的新一代青年。

(三)課后——積極開展民俗文化主題教育

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中:堅持課堂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既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又要注重發揮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的重要作用[4]。教材中雖然蘊含豐富的民俗文化,但是教師對民俗文化廣度和深度的掌握仍然相當有限,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民俗文化,在教學中還可以邀請民俗學專家為學生集中講解有關民間文學的常識。如:神話、傳說、民間詩歌和民間故事等。教師還可以選取語文教材中有代表性的民間文學常識讓專家詳細介紹。民俗文化素材大都來源于生活,通過民俗文化的講解,能讓學生更好了解生活,關注社會。新課標非常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所以教師在課后一定要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在課堂外去尋找民俗文化資源,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帶著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參與到實踐過程中,從而激發學生對民俗文化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初中語文教材中包含大量的民俗素材,溫儒敏在談到統編本教材的編寫理念時指出:教材中很多經典課文恢復了、傳統文化的篇目增加了、時文相對減少了。民俗文化存在于教材的各個角落,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應該充分的利用這些文化素材,引導學生去挖掘文中更豐富的內涵。作為語文教育者應該自覺地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我國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建設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中指出:要繼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傳統,理解與尊重多元文化[5]。民俗文化是傳統文化最深沉、最基礎的部分,民俗事項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的。所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不斷挖掘整合民俗文化資源,積極運用民俗文化資源豐富課堂教學,進一步讓語文教育和時代發展相貼合。在新課程改革浪潮的推動下,在語文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語文教育之間的聯系將更加緊密。這樣的緊密結合需要充分體現在我們語文教育學科的各個環節之中,將民俗文化作為輔助語文教學的重要載體,從而激發學生對語文教學及對民俗文化的關注,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鐘敬文.民俗學概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2]習近平.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DB/OL].新華網,2018-03-2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5/15/c_1125989644.htm.

[3]陳滔娜.語文教材的文化分析[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1).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4.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劉仲樺(1995—),女,漢族,陜西西安人,單位為石河子大學文學藝術學院,研究方向為教育學。

(責任編輯:御夫)

猜你喜歡
民俗文化語文教學策略
家鄉的民俗文化街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談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讓語文教學更接地氣
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教學
兩岸民俗文化薈萃福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