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的“人權外交”還能走多遠

2021-04-27 04:16肖白柳直
環球時報 2021-04-27
關鍵詞:人權拜登外交

本報特約記者 肖白 柳直

所謂“人權外交”,是指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出于政治目的和霸權主義需要,奉行的以“人權”作為建立和發展

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的外交政策?!叭藱嗤饨弧笔敲绹?/p>

20世紀70年代后期提出的,其實質就是借口人權問題干涉別國內政。美國政府年年拋出針對他國的人權報告,大肆鼓吹自己在全球“推進民主和人權”。美國國務院日前發布的“2020年度國別人權報告”再次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橫加指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甚至在新聞發布會上稱,“世界各地出現了人權倒退現象”。善于搞“人權外交”的美國“雙標”嚴重,從美國高級別官員口中說出類似的話語,對整個世界而言,似乎也并不陌生。而在國際問題觀察家看來,近些年,每當美國自身國際形象不好、人權紀錄極差時,就會變本加厲猛打“人權外交牌”。而美國搞“人權外交”的行徑也越來越遭到國際社會的有力回擊。

驢象兩黨都打“人權外交牌”

“人權外交”是美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傳統保留節目”,早期的雛形可追溯至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的“十四點原則”——那些大力推崇民族自決和民主制度的原則,也是美國首次以“道德優越者”的身份向世界彰顯其對人類秩序的主張。

而美國讓“人權外交”大行其道還是在冷戰時期。上世紀70年代后期,美國面臨嚴重的內外困境:在國內,“水門”事件、經濟衰退和能源危機引發民眾普遍不滿;在國外,美國發動的侵越戰爭失敗,蘇聯充分利用美國所處內外困境,從兩極對峙態勢由守轉攻。在這種背景下,1977年1月,卡特在其總統就職演說中明確提出“人權外交”,公開向全世界宣布“人權是美國對外政策的核心原則”。美國國務院還新設人權和人道事務協調員的職位,后升格為負責民主、人權和勞工事務的助理國務卿。

同年,美國國務院向國會提交了第一份人權報告。次年12月,卡特又在紀念《世界人權宣言》發表30周年大會上再次講道,人權原則是“美國對外政策的靈魂”,是“確定美國與其他國家保持何種關系的一個因素”。事實上,美國“人權外交”的源頭,是試圖利用國際社會和美國內普遍關注的人權問題來爭取各派政治力量和國際輿論的支持,以扭轉當時處于低位的國際形象。那一時期的美國人權外交對象不光是針對蘇聯,還包括菲律賓、洪都拉斯、巴西、秘魯、玻利維亞等國。

到了里根政府時期,美國決策層更是認為:“人權是美國外交政策的中心,因為它是美國自我概念的中心……人權不是某種被加到我們外交政策上的東西,而是外交政策的最終目的——在全世界維持和促進自由……”至此可以看出,不管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把“人權外交”當成必打的牌。

冷戰結束后,美國歷屆政府都以“人權衛士”自居,長期打著人權的幌子在國際社會橫行霸道,找各種借口通過發動地區戰爭、“顏色革命”等形式干涉別國內政,扶植親美力量,進而實現美國的政治目的。

2018年,特朗普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對以色列“存在偏見”,“無法有效保護人權”等理由“退群”。等拜登政府上臺后,美國又開始“謙卑地請求聯合國所有成員國支持其重返”。今年2月24日,美國國務院在題為《將人權置于美國外交政策核心》的聲明中提到,“美國未來將開展‘人權外交,并通過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與盟友共同促進人權”。拜登政府還大肆宣揚“美國致力于實現一個人權受到保護、維權人士受到贊許、踐踏人權者受到追究的世界”,殊不知細觀美國歷史及當前的“人權外交”行徑,美方的宣傳口徑越是冠冕堂皇,越發凸顯其自私與逐利的本質?!?/p>

一條勾結內外的“產業鏈”

半個多世紀以來,美國的“人權外交”在有政府財力支持、政客極力鼓吹的背景下,已形成一個系統完善的“產業鏈條”,各家機構互有分工,各司其職又相互串聯。以對付中國為例,首先要提的是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這家2000年10月成立的獨立委員會由兩黨國會議員以及政府官員組成,每年向總統和國會提交涉及中國人權狀況及法治發展的年度報告,經費由美國國會撥款。2019年11月19日,美國國會參議院審議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該“法案”當時由CECC主席、眾議員史密斯,聯席主席、參議員盧比奧和參議員湯姆·科頓等人提出。今年初,該委員會提交的報告再次在新疆、香港等問題上對我進行無端指責,呼吁美國政府對中國進行制裁。對美方的所謂“人權法案”,中方都做出措辭強硬的回應。去年7月,中方決定對CECC以及盧比奧、史密斯等人實施相應制裁。

“產業鏈條”上還有1998年成立的美國國

際宗教自由委員會(USCIRF)。該委員會8名委員分別由美國總統及聯邦參議院、眾議院領袖任命。2020年,該機構發布的報告將中國、俄羅斯、印度、土耳其、越南、埃及、古巴等29個國家列入所謂“特別關注國”和“特別觀察國”名單。今年4月,USCIRF還建議美國不參加北京冬奧會。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這個所謂委員會一貫對中國充滿政治偏見,年復一年發表報告詆毀中國的宗教政策,干涉中國內政。其謬論顛倒黑白、罔顧事實,引起廣大中國人民強烈憤慨。今年3月,中方已宣布對這個委員會有關負責人實施制裁?!痹诿绹?,還有一個曾強烈反對北京主辦2008年奧運會的機構——蘭托斯人權委員會,其前身是國會人權小組,該委員會創辦人蘭托斯議員曾投票反對美國給予中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系地位。在美國,更老牌名聲也更壞的還有1983年成立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敖袢斩砹_斯”電視臺曾這樣描述類似NED這樣的由美國國家預算資助的機構——它們滲透到世界各地,以各種發展民主、公民權利和自由的計劃為幌子,試圖影響一些國家的民眾,并將他們納入美國的軌道。

美國還勾結盟國成立人權問題組織或論壇。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總部設在華盛頓,由加拿大政府出資,從2009年開始在加拿大軍港哈利法克斯舉辦年度論壇。中國問題一直是該論壇討論的重點。去年,該論壇以《中國與民主:最偉大的博弈》為題,討論“中國日益敵對的外交政策”。近日,該論壇的組織者計劃將“麥凱恩獎”頒發給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因受到來自加拿大政府的壓力而作罷。

在美國對中國推行“人權外交”的過程中,不僅有“逢中必反”的政客,還有所謂的“華裔精英”在扮演不光彩的角色。如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的首席中國政策和規劃顧問余茂春,就是特朗普政府發動對華“意識形態戰”和“人權戰”的始作俑者之一?!?/p>

污點眾多,美無權教導別國

拜登政府上臺后,美國并沒有在對華“人權外交”上收手,反而變本加厲地制造“新疆人權問題”“香港人權問題”。與特朗普的對華“意識形態外交”相比,拜登政府在“人權外交”問題上更強調打“盟友牌”。早在2020年競選時,拜登就提出舉辦全球“民主國家峰會”,還要組建“民主十國”。拜登還多次強調修復與歐洲盟友的關系,并提出歐盟應當成為美國對華“人權外交”的左膀右臂。

拜登政府的做法讓在中國有巨大商業利益的美國商界憂心不已。3月31日,波音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卡爾霍恩通過視頻在參加美國商會航空業峰會時呼吁,美國政府應將人權問題與中美貿易關系分開,避免令波音失去在華生意機會,令對手空客公司坐收漁利??柣舳鞅硎?,波音“無法承受被踢出中國市場”。他敦促拜登政府“繼續鼓勵在這(美中)兩個經濟巨人之間營造自由的貿易環境”。

反觀美國國內,“人權災難”層出不窮。2018年6月18日,也就是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前一天,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公室還在批評美國在邊境地區將移民兒童與父母強制分離的做法。美國自身踐踏人權的一個又一個事實擺在世人面前,成為戳穿其自我標榜“人權衛士”謊言的最好證據。就連美西方扶持的“人權觀察”組織都在最新的年度人權報告中指責“美國對內、對外都在人權方面大開倒車”,特別是美國政府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處理方式,以及對少數族裔權利的保護不力。報告稱,“美國在2020年顯露出重大的人權缺失”,并重點談及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遭警察跪殺事件在全美引發的抗議浪潮。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4月19日報道,俄國家杜馬主席沃洛金近日在社交媒體嘲諷說:“最近幾天,美國總統、西方政治家和一系列文化活動家發表了擔憂我國遵守人權情況的聲明。這些人可能很忙,也許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就阿桑奇和斯諾登的情況發表聲明?!彼€特意強調說,阿桑奇和斯諾登的行為是為了全世界公民的利益——公布信息并捍衛人權。俄政治學家列昂尼德·薩維稱,“美國人所謂關心俄羅斯等國的人權,是因為他們把干涉他國內政當成一種工具?!彼J為,美國正在利用人權對每個國家分別采取行動,試圖尋找“敏感點”,對于美國而言,保護人權絕非關心人文主義,而是政治施壓的手段。俄人民友誼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尤里·波奇塔表示:“美國指責俄羅斯

和中國等國存在人權問題,是因為俄中等國捍衛自己的利益,并支持國際安全措施。美國自身在人權問題上存在許多問題,在此問題上美國無權教導別國?!奔执髮W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何志鵬近日也撰文稱,中美之間的人權外交以及國際關系的倫理立場已發生改變,不再是以往美國單方面咄咄逼人的境況,而是進入彼此強勢對壘的階段?!?/p>

猜你喜歡
人權拜登外交
數字時代的人權何以重要:論作為價值系統的數字人權
冬奧外交促進團結,一起向未來
普通人拜登
拜登就職
我國發表《2018年美國的人權紀錄》《2018年美國侵犯人權事記》
習近平的外交足跡
微軟向人權高專辦提供500萬美元 利用新科技幫助實施推動人權項目
“拜登”獻吻拜登
人權藍皮書
拜登.你的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