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藏時間對兩廣二號越年種孵化率影響試驗初報

2021-04-29 00:20秦友華張兆琴龔畢寶宿吉峰
北方蠶業 2021年1期
關鍵詞:蠶種孵化率皓月

秦友華 張兆琴 龔畢寶 宿吉峰

(陜西省石泉縣蠶種場,陜西石泉 725200)

蠶桑產業一直是石泉縣的主導產業,是全縣富民強縣的功勛產業,尤其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對貧困戶產業增收致富發揮著巨大作用。隨著近年來極端氣候頻發,石泉縣夏秋季蠶病發生率越來越高,甚至有的村上大面積爆發,蠶農顆粒無收,嚴重影響蠶農養蠶的積極性。2012年以來石泉縣蠶種場優化全縣蠶品種結構,夏秋季全縣飼養兩廣二號替代春秋兼用品種871×872,大幅降低了蠶病發生率,提高了蠶繭質量。但是,生產實踐中兩廣二號越年種多次發生蠶種孵化不齊、孵化率低問題,導致生產用種直接報廢,給蠶種場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為了解和掌握兩廣二號蠶種的冷藏時間與孵化率、千卵粒重變化的關系,筆者于2018年、2019年進行了兩廣二號越年種冷藏天數對其實用孵化率的影響試驗,分析冷藏天數與孵化率及千粒卵重變化的相關性,探討兩廣二號春制越年種與秋制種的冷藏期限,以期對改進蠶種生產、保護工藝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兩廣二號(正反交)、皓月×菁松一代雜交種,均為石泉縣蠶種場繁育的越年種。

1.2 試驗方法

將本場2017年春制兩廣二號正交、兩廣二號反交、皓月×菁松一代雜交種按照常規復式冷藏方法入庫保護,2018年分階段分別抽取冷藏0 d、79 d、111 d、142 d、146 d、150 d、153 d、156 d、159 d、162 d、165 d、168 d、171 d的以上品種各3 g,按品種對應冷藏天數分成3個重復區,每區1 g,清點各區卵粒數,采用兩段式簡化催青方法分次催青,蠶種轉青后黑暗保護至次日早6:00感光孵化:①催青開始前,調查各品種入庫前和入庫后各處理區千粒卵重,進行各品種冷藏天數與千粒卵重變化的相關性分析;②蠶卵孵化二日后,調查各品種冷藏79 d、111 d、142 d、146 d、150 d、153 d、156 d、159 d、162 d處理區的實用孵化率,對處理區孵化率反正弦轉換數據進行相關性分析。孵化率調查方法按照農業部頒發的一代雜交種檢驗操作規程(NY/T327-1997)進行。

2)將本場2018年春季、2018年秋季繁育的兩廣二號正反交品種按照常規復式冷藏方法入庫保護,2019年分階段分別抽取冷藏79 d、111 d、142 d、162 d兩廣二號正反交品種各3 g,按品種對應冷藏天數分成3個重復區,每區1 g,清點各區卵粒數,采用兩段式簡化催青方法分次催青,蠶種轉青后黑暗保護至次日早6:00感光孵化,2日后調查實用孵化率。將實用孵化率數據反正弦轉換后按繁育期、冷藏時間及二因素互作進行顯著性分析檢驗,并對差異顯著的因素進行平均數多重比較。

2 結果與分析

2.1 冷藏時間對蠶卵重量的影響

兩廣二號(正反交)、皓月×菁松千粒卵重的變化調查及相關系數顯著性檢驗見表1-2。

從表1、表2可知,兩廣二號(正交)、兩廣二號(反交)、皓月×菁松冷藏入庫時蠶卵千粒卵重分別為0.505 g、0.497 g、0.558 g,隨著冷藏時間延長,蠶卵重量均逐漸減輕,冷藏171日(6月30日)后其千粒卵重分別下降至0.473 g、0.470 g、0.548 g。經相關分析,相關系數分別為-0.6346、-0.729、-0.4631,經F值顯著性檢驗,兩廣二號(正交)差異性顯著,兩廣二號(反交)差異性極顯著,皓月×菁松差異性不顯著。

表1 不同品種不同冷藏時間的千粒卵重調查

表2 冷藏時間對不同蠶品種卵粒重相關系數顯著性檢驗

2.2 冷藏時間對蠶種孵化率的影響

兩廣二號(正反交)、皓月×菁松不同冷藏時間下的孵化率調查及相關系數顯著性檢驗見表3-4。

從表3、表4可知,在標準溫度冷藏保護中,不同品種對冷藏期限表現不同效果,皓月×菁松冷藏162 d(6月21日)孵化率達98.57%,仍達到農業部桑蠶一代雜交種行業質量標準(NY/326-1997)越年種實用孵化率≥90%的要求,與春季3月30日(冷藏79 d)孵化率調查相差不大,完全可以滿足蠶桑生產需要,而兩廣二號正反交品種的孵化率隨冷藏時間延長逐漸下降,142 d(6月1日)孵化率分別為81.07%、71.37%,冷藏162 d時孵化率分別下降至71.23%、58.37%,按照桑蠶一代雜交種行業及企業標準,這兩批蠶種不能用于夏蠶生產。經孵化率數據轉換后的相關分析,3個批次兩廣二號(正交)、兩廣二號(反交)、皓月×菁松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9360、-0.9497、-0.3521,相關系數顯著性檢驗,3個批次兩廣二號(正交)、兩廣二號(反交)、皓月×菁松的F值分別為:49.495、64.3777、0.9906,兩廣二號(正交)、兩廣二號(反交)差異極顯著,皓月×菁松差異不顯著,說明含多化性血液品種耐冷藏性差,不利于長期冷藏。

表3 不同品種不同冷藏時間的實用孵化率調查

表4 冷藏時間對不同蠶品種孵化率的相關系數顯著性檢驗

2.3 蠶種繁育期與冷藏時間的關系

春制、秋制兩廣二號正反交品種常規復式冷藏后的孵化率調查結果見表5-7。

從表5、表6可知,春制、秋制兩廣二號冷藏79 d平均孵化率分別為98.2%、98.4%,隨著冷藏時間延長,春制兩廣二號孵化率逐漸下降,冷藏142 d時時平均孵化率下降至76.2%,冷藏162 d平均孵化率下降至64.8%,生產中必須淘汰;秋制兩廣二號冷藏至162 d平均孵化率仍有97.7%,下降幅度不大,達到行業及企業質量標準,夏蠶種完全可以使用。經孵化率數據轉換后差異顯著性分析,繁育時期、冷藏時間及二因素交互作用均為差異極顯著。

表5 繁育時期與冷藏時間二因素孵化率調查表

表6 冷藏時間、繁育期二因素方差分析表

由表7可知,B1、B2差異不顯著,與B3、B4差異極顯著,B3與B4差異極顯著,進一步對不同處理組合平均數采用SSR法多重比較,由表9可知,A2B1、 A2B2、A1B1、A2B3、A1B2、A2B4差異不顯著,與A1B3、A1B4差異極顯著,A1B3與A1B4差異極顯著,說明秋制兩廣二號安全冷藏期可達162 d,春制兩廣二號安全冷藏期只有111 d,即:春制兩廣二號越年種只可翌年春用,不可翌年夏用,秋制兩廣二號蠶種可以冷藏至翌年夏季使用[1]。

表7 不同處理組合平均數多重比較(SSR法)

3 小結與討論

3.1 冷藏時間對蠶種質量的影響

千粒卵重是衡量蠶種質量優劣的指標之一。試驗結果表明,兩廣二號千粒卵重與與冷藏時間呈負相關,反交千粒卵重隨冷藏時間延長顯著性減小,而皓月×菁松千粒卵重與冷藏時間相關不顯著。兩廣二號蠶卵小,可能是貯存的營養物質較皓月×菁松少,加之兩廣二號越冬解除滯育早,蠶卵內營養物質消耗比皓月×菁松快,所以兩廣二號蠶種冷藏時蠶卵重量減輕幅度較皓月×菁松大。千粒卵重的變化反映了蠶卵內營養物質的消耗情況,必然對蠶種的孵化造成一定的影響,千粒卵重與孵化率之間的變化關系有待進一步研究。

3.2 冷藏時間對蠶種孵化率的影響

實用孵化率即二日孵化率是衡量蠶種質量優劣的重要指標。試驗結果表明,兩廣二號孵化率與冷藏時間呈負相關,隨著冷藏時間的延長,孵化率逐漸下降,其反交種孵化率下降更為明顯,而皓月×菁松品種幾乎不受影響,在現行實用孵化率≥90%的生產標準下,本試驗兩廣二號春制越年種冷藏安全期為111 d,秋制種冷藏安全期為162 d。兩廣二號為上世紀九十年代廣東、廣西蠶區選育的夏秋用四元雜交種,我國南方地區桑樹發芽開葉早,一年可多批次養蠶,越年種無需長時間冷藏。兩廣二號含有多化性血緣[2],抗高溫,越年種滯育期短,北方引種繁育后應掌握好冷藏期限,防止超期冷藏造成蠶種孵化率下降,給蠶桑生產帶來迎頭損失。

3.3 兩廣二號春制越年種與秋制種用種問題

一般地,春制種可以通過即時浸酸、冷藏浸酸滿足當年夏蠶種、秋蠶種的生產需要,春制越年種和秋制種可以為翌年提供生產用種。本試驗結果表明,兩廣二號繁育期、冷藏時間的差異極顯著,二因素交互作用的差異極為顯著,也就是說春制越年種不如秋制種耐冷藏,兩廣二號春制越年種只可翌年春用,不可翌年夏用,兩廣二號秋制越年種可以冷藏至翌年夏季使用。2018年起,石泉縣蠶種場結合品種特性及氣候特點,采用多批次繁育蠶種模式,即:春季以生產菁松×皓月為主,晚春或夏季繁育兩廣二號作為即時浸酸早秋用種,秋季繁育兩廣二號翌年夏季用種的模式,縮短蠶種冷藏時間,大幅提高了兩廣二號蠶種的孵化率,降低蠶種生產成本的同時還減輕了冷藏浸酸蠶種計劃失調而報廢蠶種的風險。

猜你喜歡
蠶種孵化率皓月
仰望一輪皓月
家蠶越年種感溫的注意事項
提高家禽孵化率的有效措施
淺述影響蛋種雞種蛋孵化率的若干因素
浙江桑蠶業“走出去”,去年蠶種出口創歷史新高
A Study of the Subtitle Translation in Titani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evance Theory
提高蠶種一日孵化率的方法
月牙兒
不同水平維生素E對雞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