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家園溝通 提升親子共讀的整體效益

2021-05-06 05:31姚金霞
名師在線 2021年11期
關鍵詞:營造親子家長

姚金霞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趙甸幼兒園,江蘇南通 226000)

引 言

閱讀是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幼兒教育不能脫離閱讀的浸潤。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毛森團隊的研究表明,早期閱讀對兒童后續發展中的思維能力、表達素養都有著極大的幫助。因此,幼兒教育不能忽視對幼兒閱讀的指導和滲透,不僅要在幼兒園中為幼兒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還要充分發揮家庭的作用。因此,幼兒教師要加強與家長溝通,引導家長與孩子開展親子共讀活動,進而充分發揮親子共讀的作用,促進幼兒身心的良好發展。

一、開展多維活動,掌握親子共讀的實施策略

家長在育兒理念上有著較大的差異,對幼兒閱讀的重要性有不同的認知,在組織方法和策略上也就有著較大的不同。因此,幼兒教師作為連接幼兒園和家庭教育的重要紐帶,理應承擔起對家長進行策略指導的重任。從現實情況來看,很多家長已經認識到幼兒早期閱讀的重要性,但這一認知僅僅停留在一種粗淺化的認知層面上,對于究竟為什么要閱讀,閱讀對孩子的成長究竟起到了怎樣的推動作用,并沒有清晰而全面的認知,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家長對幼兒閱讀的指導[1]。

鑒于此,教師可以利用家園聯動的渠道,對家長開展親子共讀的基本策略進行指導。首先,因為閱讀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專門開展幼兒早期閱讀的專題講座,既可以借助幼兒園的平臺,邀請相關專家舉行專題講座,從理論認知的角度使家長了解早期閱讀和親子共讀,也可以從幼兒教育教學的實踐層面指導家長開展親子共讀。此外,幼兒園可以邀請班級中在親子共讀方面做得較好的家長,進行經驗的交流和分享。其次,對于親子共讀的認知處于茫然狀態的家長來說,他們并不能將口頭的交流和分享直接轉化為親子共讀的實踐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家長開放日的活動平臺,對家長進行實踐層面的示范和指導,教師可以開設指導幼兒進行閱讀的公開課,借助課堂教學中的一個板塊,模擬家長在家庭中對孩子進行閱讀指導及開展親子共讀的情境,通過角色轉換的方式,讓家長認識到指導孩子進行家庭早期閱讀,就要根據讀本的特點,研制并選擇適切的方法,同時要設置具有開放性、啟發性的問題,讓家長認識到早期閱讀可以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最后,教師可以定期在班級中開展親子共讀的展示活動,引導家長在常態化的親子共讀過程中注重資料的收集,關注孩子在閱讀過程中的前后變化,對自己所采用策略的作用進行及時反思。教師可以讓家長在活動中展示自己與孩子開展閱讀時的照片、實踐操作的材料,以及自己寫的一些體悟和日記,便于家長彼此借鑒。

二、營造濃郁閱讀氛圍,創設適合開展親子共讀的環境

閱讀需要環境,良好的環境不僅可以給人閱讀的動力,還能夠促進閱讀效果的提升。比如,一些發達國家在很多地方設置了與閱讀相關的設施,這些設施不僅出現在專門的閱讀場所,而且在生活場所中也很常見。

基于環境對閱讀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引導家長在家庭中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創設便于幼兒閱讀的情境。家庭閱讀氛圍的營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其一,通過硬件設施營造真切的氛圍。家庭中可以開辟專門的幼兒閱讀區域,如在孩子房間營造濃郁的書香氛圍,將安靜、優雅作為首要條件,并購置形式多樣的書籍,讓孩子閑暇時隨時隨地翻閱。其二,通過人文性的熏陶,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幼兒缺乏對事物的整體判斷能力,他們的言行和習慣養成更多地源自家人,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幼兒意識的形成。因此,教師要鼓勵家長做好孩子的榜樣,放下手機,捧起書本,無須過多地對孩子進行機械和生硬的說教,家長自身的言行就是最好的教育手段。其三,教師要指導家長學會為孩子選擇好書佳作。很多家長對早期閱讀和親子共讀的認知有偏差,認為閱讀就是要提升孩子的能力,要為后續提升學習成績奠基。一旦有了這樣的認知,家長在選擇閱讀書目時就會出現一些偏差。因此,教師可以指導家長幫助孩子選擇一些契合幼兒認知能力的書目,先從趣味入手,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讓他們享受閱讀帶來的愉悅體驗,從而激發他們持續閱讀的動力。

教師和家長只有從多個角度來營造濃郁的閱讀氛圍,才能有效幫助孩子種下閱讀的種子,從而使每個孩子的人生都因為幼兒階段的早期閱讀而走向精彩。

三、注重策略落實,提升親子共讀的整體效益

所謂親子共讀,即家長與孩子一起參與閱讀,除了家長在閱讀中對幼兒進行指導和影響外,親子閱讀還蘊含著一個重要效能,即以共讀方式對孩子的閱讀進行點撥與引領,這種引領不需要過多的渲染,而是在與孩子共讀的過程中悄然無聲地進行[2]。因此,家長要注重策略實踐,提升親子共讀的整體效益。

首先,家長要善于運用平等和民主的語氣與孩子進行交流,爭做孩子閱讀過程中的支持者、陪伴者和引領者。這就需要家長改變命令式的語氣,通過共同商量、彼此協調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將更多表達的機會留給孩子,不能因為自己的強勢而剝奪孩子交流和傾訴的權利。其次,家長運用鼓勵性的語言來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由于每個孩子的原始經驗和語言能力相對有限,加之幼兒階段的孩子的閱讀能力很有限,他們在與家長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時,常常會遇到一些困難與障礙。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要耐心等待,鼓勵孩子突破障礙,如“你可以再想想,你一定可以說得更好”“會不會有更好的方法呢”“你這樣理解可真棒,再好好讀讀,你一定會有更精彩的發現”……這些鼓勵性的語言,讓孩子既看到自己的成績,又能夠朝著更好的方向努力,同時善于、敢于、樂于與家長進行交流,從而讓親子共讀的效益最大化。最后,家長要善于運用啟發性思維來引導孩子進行閱讀。很多家長對親子共讀存在認知上的誤區,即認為父母要對孩子的閱讀進行指導,但采用的是喋喋不休的講述方式,導致孩子被動聆聽。其實,幼兒的閱讀應該是自己主動構建的過程,任何外圍的灌輸都無法真正提升他們的閱讀效益。因此,家長可以在與孩子溝通的基礎上,多設置一些對比性、辨析性和假設性的問題,引領孩子進行初步的思考,養成邊閱讀、邊思考、邊交流的習慣。

結 語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教師要做好家長教育的引領者和督促者,在方法上給予指導,在策略上給予幫扶,讓家長與孩子一起,在書香的沐浴下共同成長。

猜你喜歡
營造親子家長
誠心為“僑” 營造“家”溫暖
田園養生景觀營造探討
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謝翠菊 營造農村婦女“幸福站”
家長請吃藥Ⅱ
犯錯誤找家長
微妙的家長QQ群,引無數家長競折腰
近8成家長不認同只要學習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親子臉
親子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