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省鳥類新紀錄
——栗樹鴨

2021-05-06 03:10張海波吳忠榮沈惠明孔志紅蘇以江
野生動物學報 2021年2期
關鍵詞:栗樹貴陽鳥類

張海波 吳忠榮 李 毅 陸 亮 沈惠明 孔志紅 蘇以江

(1.貴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貴陽,550025;2.貴陽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貴陽,550007;3.貴陽市野生動植物管理站,貴陽,550003;4.貴陽花溪供電局,貴陽,550025)

2020年4月14日,貴陽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專業技術人員在開展鳥類監測時,于濕地公園保育區內發現2只形似鴨子的鳥類,目測該鳥體型中等,全身以褐色為主,正在淺水沼澤區覓食。貴陽市野生動植物管理站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遠程終端“阿哈湖1號”也記錄到了該物種的影像資料。通過查閱《中國鳥類志》[1]、《中國鳥類野外手冊》[2]、《中國鳥類圖鑒》[3]等相關文獻,確認該物種為栗樹鴨(Dendrocygnajavanica),隸屬于雁形目(Anseriformes),鴨科(Anatidae),樹鴨屬(Dendrocygna)。進一步對照《貴州鳥類志》[4]、《中國鳥類志》[1]、《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三版)》[5]、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19版[6]發現,貴州省尚無該物種的分布記錄,因此,明確該種為貴州省鳥類分布新紀錄種。

1 發現地概況

本次發現栗樹鴨的地點(106°39′0.13″E,26°30′28.46″N,海拔1 107 m)位于貴州貴陽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的保育區范圍內,行政區劃屬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金竹鎮金山村?;ㄏ獏^位于貴陽市南部,全年平均氣溫16.0℃,全區地貌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地處云貴高原東斜坡和苗嶺山脈中段,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質地區[7]。貴陽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總面積1 024.71 hm2(2020年總體規劃數據),包括河流濕地、沼澤濕地、人工濕地3大濕地類型,分為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和合理利用區。

2 形態描述

栗樹鴨屬中小型紅褐色鴨類,體長37—42 cm,體重400—600 g。該種為我國僅有的1種樹鴨,還未見有與該種較為相似的種類[1],野外鑒別特征明顯,容易識別(圖1)。

本次記錄到的栗樹鴨是雌雄各1只(Canon 7D Mark Ⅱ+Canon EF 100—400 mm f/4.5—5.6L IS Ⅱ USM拍攝)。兩性形態相似:額淺棕色;頭頂、枕部棕色,具有黑褐色細紋,依此形成的黑色帶斑從枕部一直延伸到后頸;兩頰、前頸乳白色,喉近白色;上胸黃棕色,下胸、腹及兩脅栗色;背、肩黑褐色,具有棕色或棕灰色羽緣,形成扇貝形紋;腰、尾黑色;虹膜褐色,眼具窄淺黃色圈;嘴、腳深灰色。本次未記錄到幼鳥。

3 生境與習性

據IUCN[8]記錄,栗樹鴨棲息于森林、草地、濕地(島嶼)、海岸等多種生境類型。據國內文獻[1]記錄,栗樹鴨偏好棲息于富有植物的池塘、湖泊、水庫等水域中,也出現在林緣沼澤和四周有植物覆蓋的水塘和溪流中。

本次記錄到的栗樹鴨活動于海拔約1 100 m的淺水沼澤(約4.20 hm2),周邊地勢起伏不大。植被以水生植物為主,主要有喜旱蓮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羊蹄(Rumexjaponicus)、節節草(Equisetumramosissimum)、水芹(Oenanthejavanica)等;淺水沼澤中水生動物資源豐富,如中華圓田螺(Cipangopaludinacahayensis)、日本沼蝦(Macrobrachiumnipponense)、泥鰍(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等[9]。由于喜旱蓮子草占絕對優勢,且有蔓延趨勢,現存的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和穩定性受到退化的威脅。

淺水沼澤周邊以耕地、灌叢、高草草甸及部分棄耕地為主,附近也有少量斑塊狀喬木林。栗樹鴨棲息位點與最近小路(勞作土路)的距離約130 mm,與最近的通村公路的距離約230 m,與最近居民區的距離約240 m,與最近的人為活動(勞作)距離約60 m,與最近喬木林斑塊的距離約140 m??梢?,發現地周邊較大尺度(60—240 m)區域受到外界干擾較大。栗樹鴨經?;顒拥奈恢镁嚯x水岸約有30 m,與主要干擾源(居民區、道路等)之間亦有水面、自然植被帶或灌草坡等自然隔離,小尺度區域(30 m左右)棲息環境相對安全。

栗樹鴨半夜行性,性機警,飛行力不強,而善游泳和潛水,一次潛水可達十幾分鐘。既在水面覓食,也潛水覓食,時而也到岸上覓食青草。主要食物有:稻谷、作物幼苗、青草和水生植物等植物性食物,也吃昆蟲、螺、蝸牛、軟體動物、蛙類和小魚等動物性食物。在食物豐富且無干擾的位點,常長期停留,甚至不做長距離飛行。繁殖期5—7月,巢材主要是草葉和草莖[1]。本次觀察到的栗樹鴨成對覓食,時而抬頭挺身警戒,在周邊同生境中混群活動的鳥類有黑水雞(Gallinulachloropus)、白腰草鷸(Tringaochropus)、黃頭鹡鸰(Motacillacitreola)等,黑水雞居多(圖2)。

4 分布

栗樹鴨分布范圍較廣,主要集中于亞熱帶地區,自巴基斯坦往東到我國云南、廣西、海南島、廣東都有分布。世界范圍的分布地包括不丹、文萊達魯薩蘭國、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尼、老撾、馬來西亞、尼泊爾、巴基斯坦、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越南、以色列、日本、馬爾代夫、阿曼、孟加拉國和緬甸[8]。國內分布地包括云南西部和南部、江西、江蘇、福建、廣東、香港、廣西、海南、臺灣及沿海島嶼[5]。在我國主要繁殖于云南南部及廣西西南部[2],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為夏候鳥,云南、廣西、廣東和福建地區部分為留鳥,部分為夏候鳥和冬候鳥,海南島為留鳥,臺灣為迷鳥,南遷至熱帶地區越冬[1-2]。地區性常見種。單型種,無亞種分化。本次報道的分布點距文獻記述最近的點(廣西柳州)[10]約390 km。

5 保護現狀與建議

IUCN[8]認為,栗樹鴨分布范圍廣,種群分布較為集中,種群數量有下降趨勢,但下降速度沒有接近脆弱的閾值,因此,被評為無危(LC,Least Concern)物種(2016年10月1日全球評估)。據《中國鳥類志》[1]記載,栗樹鴨主要以稻谷為食,又常集成大群,危害農作物,因此當種群數量大時,曾被當地農民視為害鳥大量狩獵,加之生境退化和農藥大量使用,致使這一種群數量極為豐富和常見的鴨類,目前種群數量已經明顯下降,在我國的種群數量也很稀少。據IUCN[8]估計,全球范圍內的栗樹鴨個體數量約有200 000—2 000 000只,而中國境內的個體數量估計少于<100繁殖對。

目前,國內外關于栗樹鴨的研究不多,既有研究主要圍繞生態習性[10]、生境選擇[11]、巢行為[12]、基因組[13-16]等。本次栗樹鴨在貴州的記錄刷新了對該種國內的分布認識,可為鳥類區系分析及分布格局研究提供基礎資料。觀察時正值候鳥遷徙期,若該種為當地旅鳥,或證明栗樹鴨的遷徙路線與文獻記載相比已向北移動;但對該種的確切居留型(是否長期停留并繁殖)還有待進一步持續監測和研究。

猜你喜歡
栗樹貴陽鳥類
栗樹葉面噴肥噴藥關鍵技術
善于學習的鳥類
我的濕地鳥類朋友
高速通到我的家
找朋友
鳥類
貴陽城鄉“三變”了不得
貴陽數據共享開放條例亮點多多
復活森林
栗樹站在山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