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財政收入結構分析

2021-05-10 17:24高云鳳
科學與財富 2021年34期
關鍵詞:稅負內蒙古

高云鳳

摘 要: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因此經濟作為一國發展命脈的地位也是不可撼動的。而經濟實力的強弱又關系到財政收入的數量和質量。所以本文以政府財政在市場經濟體制中的重要作用為理論根據,結合國家高質量發展背景下現代財稅體制的建立,以財政收入為切入角度,從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財政收入規模、財政宏觀稅負、財政收支對比和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幾方面對2010年-2019年內蒙古財政收入結構展開了分析,發現內蒙古財政收入結構存在財政收入占GDP比重較低、財政收入規模偏小、財政稅收結構與國家差距較大等問題,進而對內蒙古財政稅收結構提出優化建議,為內蒙古現代財稅體制的建立打好基礎。

關鍵詞:內蒙古;財政收入結構;稅負

一、內蒙古財政收入結構分析

1.經濟總量與財政收入規模分析

根據數據顯示:2010年內蒙古GDP為8199.6億元,到2019年達到17212.53,年均增長率達到8.62%,整體發展較為平穩;財政收入方面,隨著內蒙古經濟實力的增強,財政收入也隨之增長,財政實力逐步增強。2010年內蒙古財政收入為1069.98億元到2019年達到2059.69億元,年均增速8.09%。相比內蒙古GDP和財政收入增速,財政收入增速較慢于GDP增速??傮w來看,從2011-2015年財政收入與GDP變化趨勢基本一致,2016-2017年財政收入增長明顯低于GDP增長,2018年開始財政收入增幅開始超過GDP增幅。

2.內蒙古財政收入與GDP比重分析

雖然財政收入的增長與GDP的增長不一定是始終同向變動,但歸根結底,地區財政收入的規模與增速均與地區經濟實力密切相關。即既可以制約財政收入的增長也能促進財政收入的增長,因此財政收入規模也與經濟總量規模有關。最常用來衡量地區財政收入總規模的指標就是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2010年至2015年內蒙古財政收入的總規模始終不斷擴大,2010年內蒙古財政收入規模為13.05%,2015年為15.17%,2016到2017年內蒙古財政收入規??s減了3.19%。同比全國,雖然內蒙古財政規模的變動趨勢與全國一致,但是內蒙古與全國財政收入規模的差距卻在不斷擴大。

3.內蒙古財政稅收負擔情況

所謂稅收負擔就是人們常說的稅負,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一方面是從納稅人的角度,另一方面就是政府,政府的征稅收入就是納稅人的納稅負擔。稅負是因征稅而對社會經濟產生影響的結果,通常用來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分配和稅收負擔情況。關于稅收負擔的衡量指標其實有三個不同的計算口徑,本文主要采用宏觀的小口徑指標,用稅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來表示。因此本文對于稅負的分析,也是側重于政府對所得收入的控制和管理。自2010-2016年內蒙古稅收負擔率始終在10%以上,2017年開始稅負下降至10%以下;從全國來看,2010年到2018年全國稅負率始終在17%-18%上下浮動,2019年稅負率下降至15.95%。整體來看,雖然內蒙古稅負水平始終地區全國水平,但其余全國的差距卻始終沒有本質的改變,自2010-2018年,二者稅負差始終在7%-8%左右浮動,2019年稅負差為6%,明顯縮小?;谝陨蠑祿梢园l現,內蒙古稅負宏觀水平是遠低于全國的稅負水平,其經濟發展實力也是。因此,內蒙古可以通過調節稅收,在合理范圍內適當增加稅收,以此來作為促進經濟平穩增長的手段。

4.內蒙古財政收支情況

根據既有數據顯示:自2010年開始一直到2019年,內蒙古財政支出始終高于財政收入,從同期增速來看,只有2013、2014、2018和2019年財政收入增速高于支出增速,其余年份均為財政支出增速高于財政收入增速。2017年開始內蒙古自治區對稅收進行了調整,2018年開始稅收調整開始初見成效,財政收入增速明顯高于財政支出,2019年,財政收入的增速達到10.88%,幾乎是財政支出增速的一倍。

5.財政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

通常來說,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越大,說明該國家或地區的財政收入質量越優??v觀西方國家,其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左右就均達到80%以上,因此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也成為衡量一國或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2016年開始內蒙古該指標才表現為平穩上升趨勢,由70.19%穩步提升至83.07%。在2010年到2019年10年間,內蒙古稅收占財政收入比重峰值于最低值相差達13.38%,平均占比為78.7%;同期全國峰值與最低值相差6.33%,平均占比為84.64%,其變動趨勢為2010-2016年呈逐漸下降,2017年開始又穩步回升,總體始終保持在80%以上的占比。綜上可知,內蒙古財政收入質量還有待提高。

二、內蒙古財政收入結構存在的問題

2.1財政收入規模較小

財政收入規模與經濟增長是密不可分的,在現行的財政體制下,財政國民與經濟增長相適應,不僅能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也能充分發揮財政對宏觀經濟的調控作用,促進一國經濟實現良性增長與發展。 相反,如果財政收入規模過小或者過大,即財政收入規模低于社會剩余產品總量或者超過社會剩余產品總量時,就會出現政府斂財需求不能實現或者社會發展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滿足,這兩種情況都會對經濟發展產生阻礙。同時財政收入是財政支出的前提,也財政支出的主要來源,因此,必須保證足夠的財政收入來源,政府才能實現有效的財政分配。而近三年來內蒙古財政收入規模大幅縮減,且與全國差距最大時達到1倍,財政支出規模明顯過低。

2.2稅收占比重比較低

通過數據分析發現,內蒙古財政發展存在稅收占財政收入比重較低的問題,與全國相比10年間,稅收占財政收入平均占比相差近6%,可知,內蒙古財政收入質量有待提升。

三、內蒙古財政收入結構優化建議

3.1全面提升經濟實力,擴大財政收入規模

想要實現財政收入規模的擴大,最根本的途徑就是大力發展經濟,提升地區經濟實力。因為可以說經濟決定財政,財政收入來源于經濟,財政收入結構是經濟結構的綜合反映。 所以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財政收入也自然會有所增加。

3.2適當調節稅收,提升財政收入質量

通過稅負變動可知,內蒙古宏觀稅負率與全國仍然有很大差距。因此可以通過適當提升稅收收入,提高稅收在財政收入中的比重,來提升財政收入質量,同時也可以刺激經濟發展。

四、總結

總體來說,地方經濟發展既需要市場機制起調節作用,也需要政府的監管和支持。同時,財政源于經濟,經濟促進財政發展,因此不可盲目追求經濟發展,忽略財政。只有財政收入結構合理,才能保證財政收入的穩定,財政收入穩定意味著財政支出有所保障,收入和支出相匹配才能實現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因此,必須將財政穩定視為地方經濟發展的基石,充分發揮財政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實現財政助力經濟,經濟兜底財政的良性循環發展。

注釋:

[1]智倩. 內蒙古地方財政收入結構及其優化研究[D].內蒙古財經大學,2012.

[2]內蒙古財政科學研究所課題組,崔更發,史生榮,王宇昕.內蒙古財政收入結構與經濟結構關系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08(38):29-46.DOI:10.16110/j.cnki.issn2095-3151.2008.38.004.

猜你喜歡
稅負內蒙古
在內蒙古,奶有一百種吃法
內蒙古中小學合唱基礎教育揚帆起航
這是美麗的內蒙古
“營改增”條件下建筑企業如何降低稅負
美麗的內蒙古
可愛的內蒙古
愛在內蒙古
交通運輸類快遞業營改增稅負比較及對策
中國適度稅負水平的估計
營改增對物流業稅負的影響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