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養老機構企業文化建設的研究

2021-05-10 17:24劉艷麗
科學與財富 2021年34期
關鍵詞:精神需求養老機構文化建設

摘 要:企業文化既能在市場競爭中幫助企業贏得市場,也能在業務發展、管理凝聚、規范約束等方面幫助企業走的更遠。企業文化是來源于企業且高于企業的,是企業精神的凝聚,把握文化即把握企業強化競爭力、向心力和約束力的核心,讓企業散發獨有的生命力與活力。擁有優秀的文化,并將其科學建設落地,將有效推動企業健康發展,助力戰略目標實現。

關鍵詞:養老機構;企業;文化建設;精神需求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口老齡化成為必然。對此,國家逐漸將醫療服務與養老服務融合,通過醫療服務對養老服務進行完善與健全[1]。目前,我國養老機構建設處于上升階段,面對業態發展與產業布局、服務多元與適老開發、服務規范與標準建設、人才配置與鏈條聯結等問題,機構的格局與行動至關重要。同時,文化作為企業生產的軟實力,科學合理的體系建設是尤其不能忽略的。

一、養老機構企業文化現狀

(一)企業文化建設與經營管理的聯結不足

目前,養老機構普遍處于以服務質量、風險防控為主體的運營階段,困于質量提升與人才供給的雙重壓力,難以盈利或只顧眼前,更難對不產生直接效益的軟實力加以重視。對于文化建設,機構一般采用思想政治模式,通過競賽比拼、活動征集等進行,受勞動力知識水平與管理者思想意識限制,僅能傳播分享與獲得認同,難以聯結經營管理,更難對認知與思想傳遞、工作和行為結果產生影響。

(二)企業文化建設的意義與重要性認識不足

文化建設與經營管理,不僅在理念與協調上共同推動功能完善與氛圍和諧,更在人才吸引有明顯作用。二者有效聯結即企業與員工的有效聯結,當企業與員工精神統一,員工的歸屬和自豪感將激發其自驅為經營目標實現而努力。反之,墨守成規、不隨市場變化,以及機構存在的文化敷衍、抗拒態度,易導致管理理念落后、制度機制固化、管理彈性缺乏等問題,在人才與博弈中失去競爭力。

(三)企業文化的構建與落地面臨雙重挑戰

養老機構文化構建需整合老年人及家屬需求、發展經營觀、所處階段并形成文化雛形,再通過物質、制度、行為與精神文化,在市場化競爭中健全完善,與經營管理相輔相成,才能在文化助力管理正規的同時,管理助力文化沉淀。機構因發展階段、服務經營、意識認知等因素,易導致文化構建與服務經營理念、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聯結不足,文化落地急于求成、虛化表層,難以抵御競爭危機。

二、老年人對精神文化的需求

(一)社會交往方面的需求

在我國傳統家庭結構中,老年人在家庭和睦與家庭關系的建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與意義。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兒孫滿堂是每一代中國長輩對家庭發展的殷切希望,老年人都希望家庭和和美美、熱熱鬧鬧,也希望自己的兒孫可以陪伴自己度過晚年的生活[2]。當父母到了一定的年齡之后,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騰出更多的時間來陪伴自己,在物質方面大多數時候父母反而會對兒女提供更多幫助。

(二)文化娛樂方面的需求

老齡化人口的特點與重點是身體機能的下降,步入老齡化階段之后,人的行動變得遲緩,思維也變得不活躍,行動與思維的影響,使老年人的活動受到一定的限制[3]。這個極端與年輕時相比較,老年人的心理落差增大、失落感增加,進而對身心健康產生威脅。造成這一問題的另一個原因是文娛活動較少,可理解為興趣愛好、學習與娛樂的需求,當下唱歌、廣場舞、太極是主要的活動和愛好。

(三)學習方面的需求

受傳統觀念影響,養老企業在我國發展始終較緩慢。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地區,對養老機構的建設在心理上不夠重視,對老年人的學習需求不能及時滿足與改善[4]。人越到年老,對知識的渴望程度也越強烈,農村地區的養老機構中,這種情況更加明顯,希望通過學習新知識為生活填加色彩,提升生活質量。

三、提升養老機構企業文化建設的建議

(一)加強養老企業的文化與科學技術建設

一方面,養老企業需提高對文化建設的關注與探究,系統地將文化與經營管理、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等因素整合,形成適合的文化與落地方式,持之以恒地將文化內涵和根基落到實處。另一方面,面對空巢老人數量增加,社會組織與企業有責任義務為其提供文化建設與服務[5]。加大機構建設與發展的過程中,提供知識教授與文化傳播,對老年人心理生理進行有效幫助,檢驗行為和精神文化。

(二)豐富老年人的精神食糧

養老院中大多數人的活動娛樂是簡單與大眾的,老年人會選擇觀看電視節目消磨時間,但符合老年人觀看的電視節目極為有限,因此,可依據老年人的喜愛與行動能力,進行適老活動種類的豐富、節目與活動內容的創辦、構建社交圈以豐富生活。此外,通過社會各界的幫助加強精神文化關愛,組織青少年開展關愛老人活動,培養尊老愛老敬老精神,使之成為文化建設與發展的重要力量。

(三)引導家庭積極參與

在我國社會生產發展中,家庭是最為重要的單位、是社會的縮影。家庭使人們之間的依賴信任得到加深,家人的情感對每個人來說是不可替代的,老年人更甚,親人子女在其心目中的地位極其重要[6],不能忽視家庭在機構文化建設中的意義。老年人進入養老機構后,子女既要給予物質滿足,也要給予心理精神慰藉,機構需鼓勵家庭參與,通過活動訪談、圈層社群等,增強老年人與家庭的聯結。

四、結束語

面對我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養老機構的建設與發展不僅需要關注服務質量與運營現狀,更需要提高對文化建設等軟實力的認知與探究。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發展的關鍵與靈魂,也是人員在工作中持續努力的力量源泉。文化落成需要在發展過程中持續動態建設,以管理者為核心,在全體人員的不斷努力與探尋中,最終形成思想上的統一,在日常工作中實踐落實,從而助力企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孫雪原.民辦養老機構品牌文化理論體系構建研究[J].品牌研究,2021(6):74-76.

[2]李增富,龍紹華,葉朝陽.醫養融合模式下企業醫院文化建設的探討[J].現代醫院,2018,18(4):510-512.

[3]付雨,曾莉,侯志春.四川某地區基層養老機構基本情況調查[J].現代企業文化,2020(18):137.

[4]張小梅.欠發達地區養老服務體系面臨的困境及對策探究[J].呂梁學院學報,2021,11(6):56-59.

[5]王開心,羅金鳳.養老機構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建設分析[J].中國民族博覽,2021(2):84-86.

[6]謝尊賢,牟萌.養老機構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建設研究[J].大眾文藝,2020(8):259-260.

作者簡介:

劉艷麗,1990年6月,女,漢,北京市石景山人,本科學歷,人力資源碩士,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一級、薪稅師高級

猜你喜歡
精神需求養老機構文化建設
新媒體時代媒體功能轉變研究
老齡化背景下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的構建
馬克思主義的文化觀及其現實意義
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