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怪人啟叔

2021-05-11 07:06
文史博覽 2021年3期
關鍵詞:繼女蚊帳老娘

當年,湘潭縣景泉公社有一個名叫周啟明的農民,人稱啟叔,1.7 米的個頭,常年剃著一個光頭。他有老婆和一個兒子,還有一個老娘。

啟叔是村里村外的“名人”。一是因為他是兼職剃頭匠,早晚和農閑時間背著一個工具箱到處晃悠,給大人小孩剃光頭、平頭和西式頭,但不擅給女人剪發,周邊十里八村的人都認識他;二是因為他的故事很多,給人們提供了不少茶余飯后的談資笑料。

啟叔自己的頭發從來不用別人剃,在身后放一面大鏡子,前面舉一塊小鏡子,操起推剪和剃刀,自行解決。

農村通電后,他不準別人給他家接電線,一盞昏黃的煤油燈用到底,直到他離開這個世界。

那時剃頭一毛錢一個,他的經濟狀況居于農村中等偏下。有一次他突發慈悲,給本隊一個叫譚云的貧困者理發三次不收錢,過后反復感嘆:“這個譚云真的扶不起,我給他剃頭三次不收錢,結果他還是一個窮光蛋!”

大家聽了偷笑不止,從此再沒有人接受他的“扶貧致富”。

啟叔一直奉行棍棒教育,他的兒子當時10 歲,稍一犯錯,他就命令小孩跪在凳子旁寫檢討。檢討不深刻,就扇兩個耳光,要重寫。1960年,男孩到了15歲,懂得了反抗,父親拿起木棍去追打,他就繞著一個大池塘跑。父親順時針方向追,兒子也順時針方向跑;父親逆時針方向趕,兒子也逆時針方向逃。追了四五圈,終未趕上。晚飯時,啟叔一把奪過兒子的定量飯吃了,還振振有詞:“你讓我追累了,應該給我營養補貼!”

啟叔的老娘66 歲的生日里,親戚送3 兩小花片、2 個發餅給老人吃。老娘剛拿一片放進口里,他一把搶過去:“你以為可以白吃嗎?這是要還禮的!”老人沒有說話,兩行濁淚奔流而下。

1962 年夏天,一個鄰居在生產隊出工時饑餓難忍,向一個名叫六十娭毑的老婦人討一根黃瓜吃,六十娭毑叫他自己去菜園瓜棚上摘。這個鄰居不小心摘錯了,摘了啟叔家的一根黃瓜。啟叔氣勢洶洶,又罵又打,還拿來一根麻繩,把鄰居綁在大門外的柱子上。半小時后,六十娭毑和幾個社員來求情,把黃瓜退還給他,并賠他5 分錢,但他堅決不肯。大家指責他太過分,一齊上前強行給鄰居松了綁。

他的老婆一生受盡折磨,挨打挨罵又挨餓,40 歲時因接生婆無半點醫學常識難產而死。3 個月后啟叔娶了一個死了男人的中年女人,這女人帶來了一個10 歲的女孩。半個月后,這對母女就成了啟叔的“出氣筒”,動不動就被他扇耳光、打棍棒,還不準母女哭喊。

他責令每次炒菜必須分成兩份,一份給母女,一份自己吃。吃之前在自己的菜碗里再加一點豬油,并“理直氣壯”地說:“你們沒做什么事,我出工辛苦,需要增加營養!”

他的火氣來了,經常把飯鍋、菜鍋甩到門外又黑又臭的溝凼里;如果破碎了,就叫母女賠償。母女口袋里沒有一分錢,哪里賠得起?

女人做夢都想買一點東西給女兒和自己吃,就壯著膽子做了一回“小偷”,趁啟叔外出時,賣了兩斤大米。到手的錢還沒用一分,“案件”就被啟叔“偵破”。一頓毒打之下,女人奔向地坪前的池塘邊,一頭扎向水里。啟叔氣咻咻地不予施救。正在田垅中出工的一個叫建平的青年遠遠聽到喧嘩聲,誤以為自己的媽媽跳水自殺,飛奔過來跳入池塘救人。撈上來一看,原來是鄰居。

繼女長到16 歲時,實在不堪這個繼父的虐待,為了跳出火坑,偷偷與同學遠走他鄉,加入打工隊伍。8 個月后請假回鄉看望母親,一直擔心媽媽安危的她一回家就關注和詢問媽媽的遭遇,并和媽媽一起進行大掃除,把家里的衣服、被單、蚊帳全部洗干凈。啟叔回家后,沒有半句肯定,反而到處挑刺,氣呼呼地吼道:“蚊帳沒有洗干凈!必須重洗!”見母女沒有行動,他立即把晾曬在陽光下的兩床帳子胡亂地扯下來,拋到門外的溝凼里,并踩進黑臭的污泥里。

繼女氣得滿臉通紅,眼淚雙流,憤怒地拿起一根長竹篙,對準屋檐一頓亂捅,瓦片嘩啦嘩啦掉落滿地。啟叔沒料到她打工幾個月,竟有了強烈的反抗精神,站在溝凼里不知所措,目瞪口呆!緩過神來后,語氣就軟了:“好了,好了,你負責買瓦修房,我來洗帳子?!?/p>

啟叔立即行動,用力把污臭的蚊帳一床床拔出來,放到池塘里漂洗一遍又一遍;然后裝到大木盆里,擦兩遍肥皂搓揉,燒幾壺熱水浸泡、踩踏。最后擠干臟水,灌滿冷水搓揉漂洗,擰干晾曬。用了老半天,累得滿頭大汗,弄得滿身臟兮兮的。仔細一觀察,蚊帳不如先前鮮明,變成了灰白色。

幾天過去,繼女沒有修補屋檐的動靜。啟叔小心翼翼地催促了兩次,繼女不理他。又過了兩天,下了一場雨,土磚墻壁淋濕了。這時繼女準備出發,她只向可憐的媽媽道別,對繼父冷冷地瞟了一眼,匆匆地奔赴工廠。

啟叔擔心房屋垮塌,嘆了一口氣,搖搖頭。雨一停,推一架獨輪車去買瓦。兩天后,天晴了,他借來一架長樓梯,不敢叫女人幫忙,獨自把瓦片一疊疊送上屋頂,然后爬上房檐,用了大半天才把房子修好,汗流浹背、灰不溜秋地爬下來。從此,他再也沒有以前那么放肆了。

幾年后,他繼女出嫁,兒子結婚了;兒媳不給他好臉色,他覺得沒意思,提出分家。父子分家后,女人住到了女兒家,他和老娘兩個人生活。

兩年后,他把兒子、兒媳叫來,對他們說:“我不要你們養老送終,但你們有贍養父親的義務。作為交換條件,從明天起,你們負責娭毑(奶奶)的生養死葬,行嗎?”兒子滿口答應。老娭毑第二天住到了孫兒家,過了幾年安寧、幸福的生活,死后熱熱鬧鬧地上了山。啟叔的女人也在同年病逝,葬回了老家。

又過了幾年,啟叔病倒了,病得不輕,一個人躺在床上呻吟,沒有飯吃,沒有水喝,沒人治療。3 個近鄰見他孤苦伶仃,既可恨又可憐,就隔三差五給他送一碗飯、一杯水。村干部知道了這一情況,就做他兒子、兒媳的思想工作。兒子敘說了父子的“約法三章”,且有4 個鄰居作證。村干部狠批了床上的啟叔一通,指責他不近人情,同時苦口婆心地勸說兒子、兒媳。兒子、兒媳不計前嫌,承諾為父養老送終,每天給他送3 次飯菜,半瓶熱開水。1990 年6 月,啟叔病逝,享年77 歲。

在當時的鄉村,像啟叔這樣可恨又可悲的人并不鮮見。隨著時代的發展,鄉村治理的深入,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發揮村規民約作用,教育和引導貧困群眾改變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等作出重要指示,尊老愛幼、夫妻和睦、鄰里和諧等許多觀念,已成為大多數鄉村鄉民的行動導向和價值追求,“啟叔”們的故事也漸漸在歷史時空中淡去。

猜你喜歡
繼女蚊帳老娘
《蚊帳》
掛蚊帳
小蚊帳
姜文妻子周韻:剛柔并濟“降服”混血繼女
“完美老娘”退休了
惱人的蚊帳
婚禮的驚喜
找錢
寵物狗和老娘
難打的招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