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樹一樣,姿態優雅地活著

2021-05-12 16:17毛小六
中學生百科·小文藝 2021年4期
關鍵詞:西寧餛飩母親

毛小六

和西寧認識的三年時間里,她沒有回過一次家,店里也一直只有她一個人。

初相識那天,我加班到很晚,看見一家餛飩店還沒打烊,便一頭鉆了進去。此后,西寧的餛飩店成了我的深夜食堂,我和西寧也成了朋友。

我特愛吃西寧包的餛飩。

有年除夕,西寧早早起床包了幾百個墨魚餡、蝦仁餡、香菇鮮肉餡的餛飩,給我帶回老家。那個春節,這些餛飩在家里特別受歡迎。

還有一年國慶,西寧關起店門不營業,只“招待”我一個“客人”。那天,西寧在店里給我包餛飩,做刀削面,煮奶茶,烙餡餅。豐盛的碳水化合物讓我吃得心滿意足,我的大快朵頤讓她心花怒放。

那是一段難得的美好時光,西寧煮得開心,我吃得開心,我們聊得開心,似乎有一種“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意境。

西寧是一個北方姑娘,生長在西北高原上。她感慨地說:“我到城里上大學了,才睡到真正意義上的床,之前的十幾年都是睡的炕?!?/p>

生長在南方的我,聽到西寧說從小睡炕,卻是無比羨慕。

我問她:“怎么會想到不遠千里從高原來到海邊生活呢?”

西寧攪拌著鍋里的奶茶,呵呵呵笑著說:“因為對大海的向往??!”

沒有在海邊生活過的人,對大海會有謎一般的向往,像是對信仰無比虔誠膜拜的那樣,堅信面朝大海,自會春暖花開。

小時候唱《外婆的澎湖灣》:“那是外婆拄著杖,將我手輕輕挽,踏著薄暮走向余暉暖暖的澎湖灣,一個腳印是笑語一串,消磨許多時光,直到夜色吞沒我倆在回家的路上……”那時非常羨慕生活在海邊的孩子,傍晚的海風、湛藍的海水、雪白的浪花、覓食的海鳥、柔軟的沙灘、溫暖的夕陽,激發了童年的我對大海的憧憬與幻想。

許多年以后,我帶著行李,來到海邊度過一個個愜意的黃昏。

西寧是來海邊看日出的。小學的時候背過巴金先生的《海上日出》,現在我只記得文章開頭的一段:“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時天還沒有大亮,周圍很靜,只聽見船里機器的聲音?!睅拙湓?,就足以讓人對大海生出萬分的聯想。

西寧把文章完整地背了出來,太陽升起時,是這樣的景象:“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兒向上升?!?/p>

太陽躲進了云里,“陽光透過云縫直射到水面上,很難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

有時天邊會有很厚的黑云,把太陽給擋住了,“太陽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給黑云鑲了一道光亮的金邊。后來,太陽慢慢透出重圍,出現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

巴金先生對海上日出的描寫,給人一種觸手可及的幻想。西寧聲情并茂的背誦,讓幻想又多了個境界。

沒有臺風和雨水來訪的時候,海邊的日出和日落真是美不勝收。

我打趣地問西寧:“你一直沒回家,是舍不得昂貴的車費,還是舍不得海邊的日出???”

西寧臉上的笑容馬上消失了,神情暗淡下來。她沉默了一會,才幽幽地說:“我已經沒有家可以回了?!?/p>

我啞了,意識到自己的話像一根鋒利的刺,扎到了西寧內心深處不愿被人提及的角落,我不知所措地低著頭,吃著手抓餅。

“我是個遺腹子?!蔽鲗幒芷届o地說出這句話。

西寧還是八個月的胎兒的時候,她的父親在一次事故中喪生了。她對父親所有的認知,來自幾張日漸發黃的照片,和母親斷斷續續的訴說。

西寧的成長歲月就像村里的那條泥路,蜿蜒又曲折。

她剛出生,帶有濃重封建思想的爺爺奶奶一看是個女孩,便不再理睬西寧母女倆,并且罵西寧是“倒霉的掃把星”,從小罵到大。村里一些不懷好意的大人會對西寧母親說三道四,他們會教唆小孩子欺負西寧,往她身上丟東西。

西寧的母親是個倔強又豁達的人,她從不理會別人的閑言碎語,一直平常心,不反駁,也不回避,安然地做自己,并不斷教育西寧“不想被人欺負,就要努力學習,把自己變得強大,走出這片黃土地”。

西寧說著說著,挺欣慰地笑了出來:“張愛玲的媽媽會抱怨張愛玲拖累了她,我母親從來沒有對我說過一句抱怨的話,她總是鼓勵我?!?/p>

西寧母親做事特麻利,做好家里的農活,就到工地上做零工。雖然日子過得很苦,但西寧從沒挨過餓,衣服也總是干凈整潔,沒有伸手向別人借過一分錢。

那段漆黑無比的路,母女倆彼此陪伴慢慢熬著,等待黎明的曙光。有時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西寧看見母親握著父親的相片怔怔地發呆。

望著母親日漸增多的白發和一雙粗老不堪的手,西寧總是愧疚不已。

西寧說自己還未“斷奶”,小時候,喝的是母親的乳汁,后來,吸的是母親身體里的血液。

西寧唯一能報答母親的就是加倍用功讀書,她考上了城里的985大學,年年獲得獎學金,畢業后在城里找到一份很不錯的工作。

西寧走出了那片黃土地,她要主動“斷乳”了,她要把母親也接出來一起生活,讓母親不再受到排斥、奚落和嘲笑。她要做一棵參天的大樹,為母親遮風擋雨,給母親依靠,讓母親棲息。

她想在城里買房把家安頓下來,畢業那幾年,西寧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賺錢攢錢。假期同事去旅游,她回公司加班。朋友拿到獎金買買買,她一分錢也舍不得花。

終于,西寧住進了自己的新家,母親也來城里住了。母女倆擺脫了被世俗指指點點的生活,開啟了人生的新紀元。

可是,西寧母親沒住多久,便說放心不下家里的幾塊棉花地,要回老家。西寧拗不過,只好為母親買了回去的車票。

回家前一天,西寧母親去了兩趟市場,買回米、油、面粉、水果、蔬菜、肉,又做了許多餃子、餛飩、包子,把西寧的冰箱塞得滿滿當當 ,一遍又一遍地囑咐西寧要按時吃飯。

不管多大的人,在母親面前永遠是個孩子。母親的愛,總是會滲透到生活里的細枝末節。

然而,命運再次捉弄了西寧。在候車室里,西寧母親突然暈倒,這一倒,就永遠沒有醒來。

這一沉重打擊像是突發的山洪,沖垮了西寧賴以生存的住所,摧毀了她的精神家園。

西寧自責吸光了母親身體里的血,為了撫養自己長大成人,母親多年勞累成疾,身體早就垮得像個稻草人,只是一直在咬牙拼命地堅持。

料理完母親的后事,西寧躺在新家的床上,她感嘆母親的一生活得太不值得。無數個白天黑夜,西寧仿佛處于一種真空的環境里,腦子里是一大片的空白,沒有目標,不知道生活的意義。

她理解了老舍先生的那番話:“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p>

如今,根已不在,她不知道要何去何從。

西寧回了趟西北的老家,在整理舊物時,她發現母親把她從小到大學過的課本、得到的獎狀、做的手工和畫的圖畫統統完好地保存著。

西寧讀到了巴金先生的那篇《海上日出》,她想起母親和自己說過“茫茫大海,是日月之所出,星斗之所生”,母親很想去看海。她也記起母親告訴她:“你父親說有機會就帶我們去海邊看日出?!?/p>

那就去海邊吧,西寧沒多想就決定下來。

她辭去了工作,賣掉了城里的房子,仿佛是帶著使命趕到海邊尋找一個未完成的夢。

當西寧置身于咸波不休的海邊,望見朝陽紅彤彤的臉龐從天水相接的地方探出頭時,腦海里像放電影一樣,一幕幕地放映著和母親在一起的歡樂時光。

周末放學回家,母女倆坐在炕上。母親熟練地搟著面皮,西寧在母親的指導下絞著肉,她們要包餛飩吃。西寧告訴母親在學校的趣事,說她知道了這種食物北方人叫做“餛飩”,而南方人叫做“云吞”,尤其以福建云吞最出名。

母女倆的說笑聲,如同清脆的銀鈴,在屋子里回蕩。

回憶像鐵軌那樣,深遠而悠長。

直到太陽耀眼的光,把藍天、海水和西寧都照得光亮奪目,她才從恍惚中醒過來。

西寧想要開一家餛飩店,在海邊安頓下來。

毫無開店、做生意經驗的西寧,和剛學飛翔的小鳥、剛學走路的小孩一樣,摸索著租下一間小門面,然后裝修,買下桌椅和廚具;摸索著把牡蠣、花甲、蝦、魚等海里的新鮮食材做成餡,包進那張小小薄薄的、方方正正的面皮里。

開業后很長時間,西寧的餛飩店一直門可羅雀,生意慘淡。

或許,吃過苦的人有一股狠勁,懂得要堅持,要耐住性子,不能急于求成,凡事不能輕易放棄,不能輕易改變初衷。

西寧等待了差不多半年,開始迎來轉機,外賣的訂單慢慢變多,堂食的客人也漸漸增加,一切在變好。

每天清晨,西寧踩著黎明的曙光去市場選購食材,沐浴著海邊的朝陽,在這座日漸熟悉的城市里,那些久違的希望又像是生命力蓬勃的種子,在她心里發芽成長。

西寧不再從睡夢里哭著醒來,夢里出現的是母親輕聲呼喊著她:閨女,餛飩煮好了,慢些吃,還有,不著急。

西寧的故事已經說完,而我還在故事的情緒里飄蕩,濕了眼眶,很久不能出聲。

西寧的臉上很淡定從容,看不出是悲是喜。她的目光透亮清澈,宛如隨風而過山頭的一片白云,不染時光的印記,只留下一道亮麗的風景。

聽得她輕輕嘆一聲:“年少的時候不懂事,陷在人言可畏的泥潭里,那時候和母親相依為命,懷疑日子是不是活在黃連里,過得苦極了,恨不能像鳥兒一樣,長著翅膀飛出來。長大了,又把自己摔進金錢的深坑里,不能自拔,累得筋疲力盡。后來,世俗上用來衡量幸福的東西擁有了,母親卻離開了。人生之極苦,其實才剛剛開始?!?/p>

西寧的臉上有些許動容,她靜默了一會,接著說:“人們都說,眾生皆苦,唯有自渡。也許,好好活下去,就是最完美的詮釋吧。無論風平浪靜,還是大風大浪,大多數人,不都是過著過著,就過來了嘛!”

仔細想想,真是這樣呀。能有多少人從一出生就活得很舒服,能一直泡在蜜罐里?上學的時候,為了不辜負父母的期盼,為了追逐自己的夢想,“挑燈苦讀”是常有的事。工作以后,為了在社會上站穩腳跟,為了不被時代的洪流所淹沒,休息日只是日歷上的幾個紅字而已,很多時候與自己無關。慢慢地,年齡像爬梯子一樣往上走,肩上的擔子也變得越來越重,工作上的壓力會讓人難以入眠,生活中要照顧父母、養育孩子,歲月早把人磨成了一個不斷轉動的陀螺。

生活多的是茍且,詩和遠方只是很小的一個角落。

《一地雞毛》里有句話是:生活的意義是什么?就是企盼。

想打敗那些無處不在的悲傷,想戰勝那些無孔不入的凄苦,就要好好地活著,就要對生活時刻充滿著新的希望。

西寧在操作間嫻熟地忙活,時而望向我,莞爾一笑。世俗的塵埃落在她身上,都被她用手輕輕地拍走了。

我們都是普通人,學著和生活握手言和,所有的苦,所有的累,它終會“過著過著,就過來了”。

西寧告訴我,要像樹一樣,以最優雅挺拔的姿態,堅定地活著。

編輯/胡雅琳

猜你喜歡
西寧餛飩母親
學包餛飩
餛飩大作戰
給母親的信
悲慘世界
送給母親的貼心好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