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口情

2021-05-14 12:08張成龍
鹿鳴 2021年4期
關鍵詞:府谷河曲張家

張成龍

小的時候,常跟上父親看“打玩意兒”,看《走西口》。一男一女,唱得聲淚俱下、肝腸寸斷,父親看得如醉如癡,散戲后回家還在一路哼唱,我卻懵懵懂懂。也常聽父親講家史,講他“走西口”逃命而來的爺爺及爺爺的爺爺,等我仔細問詢起來,沒上過一天學的父親,總也說不出個子丑寅卯來,只是告訴我聽老人們講過河曲府谷,講過堯峁,提到過合河都九甲。

明代,出于軍事的需要,修筑了一條長城。從寧夏鹽池,經陜北定邊、安邊、靖邊、府谷,到晉西北緊臨黃河的河曲、偏關,再穿過雁北地區,一直到河北的張家口,最后上了燕山山脈,也就是明長城。

明朝的陜北人,平時耕種,戰時出征,子承父業,世世代代都不能改變“戶籍”,祖祖輩輩都是“軍戶”。在陜北連綿的山峁上,每隔五里,就矗立著一座烽火臺,當地人稱之為“墩臺”或“五里墩”。

五六年前的端午節,我曾登上榆林城北的鎮北臺。臺依山踞險,居高臨下,控南北之咽喉,鎖長城之要口,是古代的一處重要關隘,也是一座軍事瞭望臺。登臺北望,塞外內蒙古高原一覽無余。我環臺頂走過一圈,向北眺望,矗立良久,眼前似乎浮現出那刀槍劍戟人馬嘶鳴、烽火臺不時升騰起股股狼煙的冷兵器戰爭場面。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蓱z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中人?!敝性r耕民族和蒙古草原游牧民族,在這里你死我活地打了近千年??v使這固若金湯的軍事防線,仍阻斷不了陜北貧苦農民“走西口”的腳步。他們越過紛飛的戰火,越過長城關口,偷偷地到“西口外”謀生。

“西口”是相對于東口而言的?!皷|口”就是河北的張家口,“西口外”,就是今天的內蒙古西部地區。在張家口以西的長城上或長城附近,設有很多關口,往西有右玉、保德、河曲、府谷、榆林等等,都可稱之為“西口”??诶锶艘氲娇谕?,必須經過這些關口。小的時候,常聽父親說口里人口里人,直到今天我才弄明白什么是口里人。而通常所說的“西口”,就是山西與內蒙古兩省區三縣交界處的殺虎口。

殺虎口,在明朝時期叫做殺胡口。這里是蒙古胡人南下的必經之路,中原大軍想要北征攻打胡人,也必須從這里經過。關口常年戰火紛飛,明朝人就咬牙切齒地把這里叫做殺胡口。到了清朝,滿蒙不分家,康熙帝親筆改名叫殺虎口。我曾自駕去山西路過殺虎口,為了趕路沒有下車看看,至今想來都有些遺憾。

陜北及山西河曲、保德地區,地處黃土高原腹地,北鄰蒙古高原的庫布奇沙漠,東南暖濕氣流又被太行山所阻擋,經年累月,形成了干旱嚴重、溝壑縱橫、土壤貧瘠的典型大陸性氣候,正如民歌所唱“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p>

滿清入關,一統天下,長城邊塞的防御功能有所減弱。但滿清政府擔心“蒙漢聯手”對其造成威脅,于是,實行“蒙漢隔絕”政策,陜北各營堡杜絕邊民出關,嚴格阻斷蒙漢交通。

據記載,康熙三十六年,康熙皇帝從山西保德渡過黃河,沿長城自東向西一路走過??吹疥儽卑傩找詷淦げ莞鶠槭?,餓殍遍野,白骨遍地,英明的康熙帝痛下決心,決定調整封禁政策,開邊放墾,但僅限于距長城50里以內的地方,俗稱“黑界地”。

關外地廣人稀,土地肥沃。這下子,晉西北和陜北府谷、神木、橫山、靖邊、定邊等地邊民,久旱遇甘雨,他們興奮地跨過城墻,在“黑界地”租種鄂爾多斯一帶蒙古王爺的土地。蒙古王爺天性豪爽,從不精打細算,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一些租金。嘗到甜頭的河曲、府谷人,一發而不可收拾,很快就越過 “黑界地”,不斷向草原深處走進。

“二姑舅捎來信,西口外好收成,我出去攬工賺下錢,回來過光景?!彼自捳f“好出門不如歹在家”,但他們為了活命,拋妻別子,背井離鄉,背起簡單的行囊,有的窮得連鋪蓋也沒有,裹上一領老羊皮襖就上路了,沿路打短工、拉大船、割洋煙、拉駱駝、放冬羊……

許多人死在“走西口”的路上,因無錢安葬,同伴只能把他們臨時埋在“義地”,想等著將來有了錢后再把尸骨拉回老家。

在包頭市郊后營子村附近,有個地方叫祁太義地。那里是一片很大的墓地,是清代走西口來到包頭的山西祁縣、太谷縣商人合資購買的一處墳場。死者安葬時都是頭北腳南,呈眺望黃河、眺望故里的情狀,形成一處處“府谷墳”和“神木墳”。他們是一群永遠也回不了老家的孤魂野鬼。

隨著走西口的大軍,我的先祖們也拖兒帶女,蹣跚在“走西口”的坎坷路上。

一出口外,就進入庫布其沙漠。大漠孤寂而荒涼,遠不是王維意氣風發而吟誦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那般壯美,他們只能瞅著零星的駱駝糞蛋兒,穿過一座座沙包,繞過一叢叢蒿草,聽天由命地往前走。要想不迷路,就必須走大路,就像《走西口》中玉蓮安頓太春那樣“走路走大路,萬不能走小路”。

傳說在遇到岔路的時候,他們就要背過身,靠扔鞋子來決定走向。鞋尖朝向哪個方向,就往哪個方向走。不管是往哪個方向走,危險總是不斷,要么遇到土匪,被迫加入匪幫,再也沒能離開;要么被搶光身上所有盤纏,餓死在路上;要么遇到暴風雪,被活活凍死。

這些走西口的大軍,有的在鄂爾多斯地區就住了下來,有的渡過黃河繼續北上,到了包頭的二里半渡口后,又分散到巴彥淖爾、烏海、寧夏等地。

他們挑一條扁擔,一頭扎捆簡單的行李,一頭扎捆一些吃食。這條扁擔除用來挑行李外,還要對付沿路的餓狼和野狗的襲擊,在露宿搭茅庵時當梁架,當初冬返回老家過黃河時還可防止掉進冰窟窿里。

據說,我的先祖就是用一條扁擔,擔著四個兒子,踉踉蹌蹌一路走來。

老人們流傳說,我的先祖經常去薩拉齊,給當地的一位商人跑生意。一天,路過一個地方,老人發現那里地處黃河畔,草木茂盛,土地肥沃,就想在此處安身?;丶遗c妻子商量后,就決定舉家向北遷移。全家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尋到那個地方,就住了下來。在黃河畔蓋了一間茅庵屋,開始開荒種地。他發現此處黃河雖然狹窄,但行人往來還是很不方便,就在那里建了一個渡口。從此,老人一邊種地,一邊擺渡,經過幾年的辛勤勞作,光景過得一年比一年好。后來,路過此處住下來的人越來越多,他們的兒女又相互聯姻,人們就叫那個地方張家圪旦。

咸豐年間,山西、陜西連年遭受干旱,走西口路過張家圪旦而安身落腳的人開始越來越多,張家圪旦逐漸形成了一個比較大的村落。于是,大家打算給村子重新起一個名字。為了紀念張氏老人首先來到此地,還建了一間茅庵房,就決定叫這個村為一間房。后來,聽說東面還有一個叫一間房的村子,他們就加了一個西字,最后確定叫“西一間房”,這也就是我出生的小村莊---包頭市土右旗雙龍鎮西一間房村名的由來?,F在,離村北三四里的地方面積約數傾的“后海子”,就是因清末黃河逐漸向南改道,而自然形成的一處咸水湖泊。

一路上雖然兇多吉少,但陜北人、河曲人天性愛唱歌,西口路上就走就唱,把陜北、晉西北民歌帶到了蒙古高原,與蒙古爬山調逐漸融合,產生了“二人臺”和“漫瀚調”。你聽,“三十里的明沙二十里的水,五十里的路上我來眊你,半個月我眊了你十五回,就為了眊你哥哥我跑成了一個羅圈圈腿……”歌唱西口路上長途跋涉的艱辛,歌唱樸素、美好的愛情,一曲曲奔放淳樸的山曲兒,如《二道圪粱》《刮野鬼》《拉駱駝》《眊妹妹》等幾百年來傳唱至今,在我的家鄉,不管大人小孩,幾乎人人都能唱上幾聲。

后來,走西口的人越來越多了,他們不再春走秋回,有的舉家遷移,有的干脆整村搬遷。據《府谷縣志》記載:道光十九年(1839年),府谷全縣總戶數26234戶,總人口204357人。到了宣統元年(1909年),總戶數21220戶,總人口151708人。70年過去了,人口卻減少了52649人,主要是走西口流失了。

經過幾代人的摸爬滾打,陜北府谷縣堯峁村的張氏族人,在“走西口”的路上逐漸闖出了一片天地。他們陸續到了鄂爾多斯、包頭及河套、寧夏一帶,先是租種蒙古王爺的土地,積累幾年后又逐步開辦磨坊、碾坊、皮坊、油坊等作坊和客棧,用自己生產的糧食、布匹換取草原牧民的牲畜和皮張,做起了生意。

張家做生意非常講究誠信,從而生意越做越大,還組建有150頭駱駝的駝隊,生意做到了“大圐圙”,就是今天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甚至遠到通往蒙俄邊界,在河套等地還創辦了“廣生西”“廣圣西”“廣生玉”“廣生祥”等商行字號。在內蒙古,堯峁張家有良田萬傾,僅準格爾地區“黑界地”一帶,張家就有長60華里、寬16華里的租種地,租期為100年。

扶貧濟困、樂施好善是張家的家風。凡是“走西口”出來的府谷、河曲人,路過張家的地盤免費住店,管吃管住,來去自由。

我的先祖們也傳承了府谷堯峁張家的優良家風。民國初期,我的高祖父帶頭組織捐款,在村里建起觀音廟、西五道廟及戲樓,每年元宵節辦社火,農歷二月十九大戲,祈禱老天風調雨順,保佑村民年年有個好收成。民國十六年,村里莊稼遭受蝗災,幾乎沒有收成。第二年春夏,未下一場雨,干旱嚴重,插耬不入。村民們吃光存糧就挖野菜、草根、樹皮吃,因餓而生病,死了好多人。有的妻離子散,也有的再次外出逃荒。我的曾祖父毅然打開自家糧倉,把糧食借給村民吃共渡難關。

日軍侵略包頭后,我鄉臨近村民飽受侵略者欺凌。出于我的曾祖父當時在準格爾旗東官府任職的威懾,也因為曾祖父有看家護院隊,日軍及附近土匪盡管猖狂,也不敢貿然進村,我們村里的老百姓相對安全太平。后來,為了支援大青山抗日游擊隊,我的曾祖父花錢支援過槍支彈藥和騎馬。我的祖父自幼喜歡騎馬,還能在奔跑疾馳的馬上雙手開槍,后來也加入準格爾旗轄部隊,投身到了革命的洪流中。

海海漫漫的土默川,人人都會唱幾句“二人臺”,那詼諧、夸張、調侃的山曲兒張口就來?!案绺缱呶骺?,妹妹也難留,止不住傷心淚,一道一道往下流。正月里你西口外行,早知道你走西口,哪如咱二人不成親……”就是這土言土語的土腔調,幾百年來聽得人心發酸淚直流,“二人臺”也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欣喜的是不僅像《走西口》等傳統曲目受追捧,《西口情》《西口人》等現代歌曲,如今也日益紅火,西口文化熱潮正在悄然興起。

猜你喜歡
府谷河曲張家
說話算話的我
張家塬村村歌
張家貴 藏石欣賞
河曲民歌合唱電子伴奏的研究
新時期河曲民歌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工作淺談
府谷財政窘迫尋求轉型發展
現代語文(2016年21期)2016-05-25
府谷離小康有多遠
地質素描
——西藏河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