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2021-05-14 12:01張蕾
錦繡·上旬刊 2021年6期
關鍵詞:有效性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張蕾

摘要: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板塊,對于小學生來說,這一階段的閱讀教學起到打基礎的作用,非常重要,小學閱讀教學能培養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學生要通過閱讀學習建立正常的閱讀觀念,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技巧,通過文本閱讀讓學生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之處,語文教學工作中要找出問題的成因,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引文:

小學語文閱讀文本范圍非常廣泛,包括教材閱讀和課外閱讀。語文學習具有較強的綜合性,語文閱讀是對學生語文能力的綜合考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本著負責任的態度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信息攝取能力,為今后的語文學習服務。教師要從學生自身、教師教學等多個角度找到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效率的方法,通過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綜合性語文能力,發揮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價值和人文性價值,順應課程改革對閱讀教學的要求。本文圍繞著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展開論述。

一、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研究本話題之前,我們首先要對影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提升的因素。進行分析,首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容易流于形式,浮于表面,這就導致了教學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沒有明確的教學規劃,很多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按部就班的按照教材的結構走,對閱讀技巧的指導也過于抽象,學生聽完之后一頭霧水,無法達到真正提高閱讀能力的目的。其次,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重視培養學生閱讀興趣,閱讀教學過于機械化,不利于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育。班級教學中缺少閱讀氛圍,小學階段的學生本來注意力就容易不集中,在枯燥乏味的教學環境中進行閱讀很難進入學習狀態。除此之外,站在教師的角度,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很多時候閱讀教學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繁瑣,通常教師會讓學生在自己的帶領之下對文章段落主句的進行解釋,找出重點字詞句,之后讓學生完成閱讀練習,這些陳舊的教學套路已經無法適應課程改革的要求,如果學生對于閱讀學習不感興趣,自然不愿意進行語文閱讀訓練。

二、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創造閱讀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閱讀教學來說也不例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過程中,教師要把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放在第一位,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語言文字感知能力正處在學習和培養的階段,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情境的創造為學生烘托出形象的閱讀教學氛圍,讓學生潛移默化的受到教學環境的影響,從而由環境帶動行為[1]。比如在小學語文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課文《桂花雨》這篇文章的學習中,這篇文章講述了中秋節前后故鄉桂花盛開的場景,這篇閱讀文本描述了桂花花開的時節香飄十里,還描寫了桂花可以來做各種類型的美食,更重要的是作者集群通過對故鄉桂花的描寫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表達了自己對故鄉的思念。在這篇文章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首先說一說自己的閱讀感受,讓學生表達你對桂花有什么樣的印象,之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PPT向學生展示桂花糕、桂花糖以及桂花樹的圖片,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的處在桂花開花的時間,周圍都是桂花的香氣。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之下,學生會很自然的投入到閱讀學習中,感受作者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

(二)加強對閱讀技巧的指導

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良好的閱讀技巧對閱讀有效性的提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師要重點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的速度,為今后的學習做好鋪墊,充分發揮語文的工具性價值。教師可以改變傳統的閱讀教學形式,打亂閱讀順序,讓學生從問題開始閱讀,要學會帶著任務到文中找答案,讓閱讀過程更有方向性和目標感。同時教師要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做文章,讓教學目標明確具體,根據小學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制定不同的閱讀教學任務,對于預期的教學結果和實際的教學效果進行記錄和總結,減少盲目教學和無效教學,真正把時間用對地方[2]。在閱讀技巧的提升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注意文中的重點字詞句,找出每一個自然段的中心段落,概括全文大意和每個自然段的段落大意,比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馮驥才的《珍珠鳥》這篇文章學習中,本文描寫了珍珠鳥飛到作者的肩膀上睡著了這么一件趣事,通過這件事情的描寫從側面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動物的熱愛,讓人不禁發出感嘆:如果動物和人都能夠這樣相互信任,那世界該有多美好。在這篇文章的閱讀中,學生要首先找出全文中心句“真好!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弊髡哂昧艘粋€感嘆號開門見山地表現出作者對珍珠鳥的喜愛[3]。在文章的結尾,作者寫到“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在文章開頭和文章末尾的兩個中心句能幫助學生大概確定文章的大意,表達了作者對珍珠鳥的喜愛和對自然動物和諧相處的愿望。除此之外找出重點字詞句也是增強閱讀素養的好方法。

(三)展開有效的閱讀評價

閱讀評價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檢驗,因此良好的閱讀評價標準有利于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閱讀教學評價可以采取多種方式,除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之外,還可以采取學生互相評價的形式。閱讀教學效果的檢測并不一定非要通過階段性測驗的形式來體現,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朗讀全文,看看有沒有沒有掌握的重點字詞句。朗讀完畢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比如考察閱讀文本的中心思想,考察文章的段落大意,考察文章采用的修辭手法,或者詢問學生有哪些優美的句子。良好的閱讀教學評價能夠對學生起到督促的作用,幫助學生糾正閱讀學習的方向,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三、結語

綜上所述,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需要創造閱讀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加強對閱讀技巧的指導,展開有效的閱讀評價,突破傳統閱讀教學局限性,全面提高閱讀教學的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

[1]梁雪芬.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解析[J].天津教育,2021(06):181-182.

[2]劉育康.提升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課外語文,2021(06):121-122.

[3]林建秀.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11):33-34.

猜你喜歡
有效性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班級家長會有效性的探究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思辨性閱讀不能忽視“小心求證”——關于論據的有效性探討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發展區”,增強教學有效性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