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香港語言現象探討特定背景下港式文化

2021-05-14 15:05張微茗唐利平
錦繡·上旬刊 2021年5期
關鍵詞:粵語香港

張微茗 唐利平

摘要:自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大陸與香港的聯系日益緊密,越來越多的語言現象如香港白話、港人姓名、香港地名等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出現。與此同時,值得我們思考的是,怎樣的文化催生造就了獨特的香港語言現象。

關鍵詞:香港;粵語;港式文化;英殖民

香港自古便是中國的領土,曾作為英國殖民地,于1997年正式回歸祖國。因此,這樣的歷史軌跡使得其與大陸其它城市有著不同特點。不同時期的香港,也由其當時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衍生出具有時代氣息的各異港白(香港白話、粵語)。

時至今日,香港社會依舊非常注重傳統習俗、風水命理,由此衍生的香港白話迷信反映了其濃厚的民俗文化。放眼過去亦或現在,香港始終是一個商業社會,港人熱衷于經商、博彩等行業,港白中也體現出了對財富的諧音迷信偏好。在農歷新年,依照習俗,港人會早早訂購“桃花樹”、“橘樹”,并將這些樹木置于屋企、公司等地,這是緣于其名在粵語中的發音近似“發”(“花”)、“吉”(“橘”)、“金”(“橘”),取諧音中的吉祥、發財寓意。

英殖民時期,英語在香港社會大力推廣,然而,由于港人對自己的語言具有高度認同感及自豪感,粵語擁有其排外性,英語始終未能成為完全替代中文的官方語言。不過,英語推廣很大程度影響了香港社會生活,不少港白詞匯由英文音譯而來。如巴士(bus)、士多(store)、士多啤梨(strawberry)、快勞(file)、鐳射(laser)、microphone(咪高峰)等,從這類詞匯,不難看出港白以中文粵語做依托,糅合外語再形成新的用語,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當時的香港已在步入發達的工業社會,香港開埠客觀上加速了其社會經濟發展。時至今日,香港政府仍推行雙語政策,人們日常生活工作中用到的文件通常也使用中英雙語書寫。在香港影視作品中,中英夾雜的臺詞也非常常見,對于港人來說,中英混雜的搭配用語如“搭taxi”(“搭計程車”)、“住ho”(“住hostel—“住宿舍”)、“做facial”(“做臉部保養”)、“做part time”(“做兼職”),這類用法在口語中比起使用中文全稱,更加簡短順口。英殖民時期,賽馬賭博活動流傳至香港,作為一項茶余飯后的娛樂活動受到群眾的喜愛。時至今日,在香港,賽馬和六合彩一樣,依然屬于合法的賭博活動,人們熱衷于“跑馬”,并以此為契機,衍生發展出具有香港特色的“馬”文化,參與買馬(賭馬)的人群叫做馬民,馬民們深諳賽馬知識,人手一份馬經、馬報。以上種種例子皆展現了香港獨特漢洋混雜、各族共存、包容適應的社會環境。

日轉星移,在香港回歸祖國后,兩岸聯系日愈緊密,內陸經濟發展迅猛喜人。乘著內陸崛起的快車,不少港人選擇到北京、上海等大陸一線城市就業,當然,其中也不乏南下香港拼搏的內地人。在這一時期,香港寸土寸金,房價和經濟形勢自然是港人極為關注的社會問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新的港白通俗語如“劏房”(屋主自行分間隔開的狹小房屋)、“北上撈金”(去香港以北的大陸工作掙錢)、“游水”(上世紀從內地偷渡到香港采用的游泳過海方式)等也應運而生并流傳開來。一般情況下,港白俗語都通俗易懂。

香港人在給小孩取名時,也與內地的取名偏好有所不同。港人的名字,除去姓氏外,通常單名少,多為雙字。究其緣由,按照中國好事成雙的傳統,在港人眼中,取名時單字自然不如雙字吉利,并且認為單名書寫起來也缺乏美感?;仡櫳鲜兰o8、90年代的知名香港藝人姓名,如張國榮、周星馳、黃家駒、王祖賢等等,皆為姓氏加兩字組成的雙字名字。

再談香港的地名文化。香港意指焚香的港口,古時此地香料制造業發達,不少居民甚至以種植香料為生,如今的沙田、大埔一代更是當時“莞香”的著名產地,香港因此得名。除了這個囊括轄區范圍的名字,我們耳熟能詳的香港具體地名也不少,這些地名大致可分為粵語地名和英式地名兩類?!凹馍尘住?、“大埔”等帶“咀”、“沙”字的是典型的粵語地名,“咀”意為“向江海中突出的土地”,“沙”意為“由泥沙等沉積物形成的土地”,“埔”的意思是“山腳平坦開闊的土地”。此外,英式地名往往對應香港的現代化建筑,“彌敦道”、“皇后碼頭”、“皇后大道”、“維多利亞港”、“軒尼詩道”等等地名就是香港在英殖民地期間,由英國皇室成員或者港督的中文譯名而命名的。上文中提到,香港群眾喜愛賽馬活動,這也對香港的區域街道命名產生了深刻影響,不少地方的命名中都包含“馬”字,如馬頭圍、馬頭角道、馬寶道等,香港的一處馬場設置在古稱黃泥涌,又稱快活谷的地方,后也因頻繁的賽馬活動而被更多人熟知,故此地改名為影視劇中常出現的“跑馬地”。這些地名的由來,正好反映了香港多元的歷史文化,香港的每一條街道、每一個村落都印刻著它獨有的歷史背景,側面反映了不同時期香港的社會及文化環境。

參考文獻

[1]牛汝辰.香港地名文化[J].中國地名,2020(10):12-16.

[2]邵敬敏,石定栩.“港式中文”與語言變體[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02):84-90.

[3]蘇金智.英語對香港語言使用的影響[J].中國語文,1997(03):219-226.

[4]王德春.論雙語社會香港的語言問題[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97(03):2-7.

作者簡介:

張微茗,西華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譯;

唐利平,西華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猜你喜歡
粵語香港
《訊飛輸入法》粵語直接翻譯為普通話
香港ifc商場夏日呈獻
粵語:中國最強方言是如何煉成的
第一本小學校本粵語教材問世
陳小春發長文懟后輩不尊重粵語
香港ifc商場 本季好FUN樂
香港ifc商場
香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