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保護生態林業的創新模式

2021-05-14 15:57馮大洋
錦繡·上旬刊 2021年6期
關鍵詞:生態林業保護措施創新模式

馮大洋

摘要:林業資源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資源,不僅具備較高的經濟價值,也對社會發展及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具有關鍵意義。目前生態環境問題受到廣泛關注的背景下,林業產業的發展過程中也要加強重視生態環境保護。需要加強森林保護的投入與宏觀調控,調整林業經濟結構,還應進一步完善林業管理工作,并通過宣傳工作提高人民群眾的環保意識。

關鍵詞:生態林業;創新模式;保護措施

加強林業建設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其不僅能保護生態文明建設,而且對我國的全面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有必要了解清楚影響森林生態環境保護的因素,解決森林資源短缺,政策和建設工作不足的問題,完善管理工作,完善經營補償制度。增加對森林發展技術和資本的投資,有效利用資源,并全面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

1.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意義

1.1林業生態環境的作用。林業生態環境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森林不僅有巨大的木質、非木質產品的再生能力,并且具有穩定強大的調節氣候、滋養水源、保持水土、凈化環境、防災減災、豐富生物多樣性等生態功能。

1.2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現狀。目前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綜合治理意識不強,缺乏統一規劃,森林生態環境建設與總體建設及當地環境和相關產業綜合考慮不夠等因素,直接導致沒有達到宜林則林、宜農則農、宜水則水及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結合。各級各地對于林業生態環境的建設達不到扎實、系統,進而不能加快建設腳步,法律法規在地方難以落實,其保障措施也難以得到實施,并且缺乏有力扶持政策和措施。

1.3加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觀念。在進行生態環境保護時應注意樹立正確的生態思維觀,真正意識到保護林業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從生態經濟系統的綜合性、整體性和協調性出發,追求綜合效益最佳。針對林業工作人員,要進行生態保護的教育,在思想上占領高地,才能得到林業生態環境的改善,還可以促進林業經濟的發展,達到生態經濟的協調。

2林業生態保護和建設的具體方法

2.1采用先進的技術開發林業

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強樹苗的培育工作。在這個工作中,一定要選用優質的樹種進行大規模栽培。除此之外,我們還要用先進的技術去解決樹木的一些問題,對此,一定要依靠科技進行林業一體化開發。比如說,在具體的保護工作中,可以運用無人機或者大數據等先進技術了解病蟲害的起源和具體規律,并以此為基礎,把這些隱患扼殺在搖籃里,這樣才會更好地提高林業的經濟效益。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對林業的開發中,也要注意對森林的保護。這兩者并不矛盾,因為我們的開發是科學合理的開發,是不影響它們繁衍的理性開發。而我們的最終目標就是踐行可持續發展戰略。

2.2優化和改善林業生態的服務功能

在進行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時候,我們可以更好地完善相應的天然林區以及自然保護區,一定要對這些區域進行科學嚴格的保護,杜絕任何破壞森林資源的不法行為。也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讓森林系統發揮出服務功能,才能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與此同時,在進行森林開發的時候,我們也要制定相應的制度,保障開發的科學合理。以求最大程度促進森林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讓森林系統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2.3健全林業生態的保護體制

建設良好的林業生態環境,需要通過科學實際的考察,健全森林服務保障體系。相關部門要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做好科學嚴謹的布局和管控工作,大力支持農業建設工作的發展,引導社會各界力量為林業發展建言獻策,共同參與林業建設工程。尤其是對林業工程招標階段進行嚴格的把控和篩選,保證林業工程建設的規范性和合理性,研發適宜本地的先進技術,保障當地自然資源、人力資源、技術資源的有效利用和開發,保證工程的質量。同時,運用數字媒體技術,建設相關的數據分析庫,為林業項目提供強大的數據平臺,進行分析和整合優化,提出技術性指導意見,保證成果的驗收效果。充分調動各行各部門的人員高度參與,提高其使命感與責任感,保證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有序進行,保障整個過程中的連續性、參與度和重視度。統一規劃、共同建設,保障生態建設工程質量,保證我國林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2.4構建政府主導的多元化治理模式

林業生態資源的保護不應只局限于林場或林區,在將管理劃分明確的前提下,仍需要進一步推進以政府為主導的多元化治理模式構建,讓全社會參與到多元化的生態資源治理中來,加大林業生態資源保護宣傳,可以通過如媒體、教學、公益廣告等多種途徑進行宣傳,讓全社會的林業生態資源保護意識提升,多多聽取公眾意見,推進政、事、企分離,從而更好地完善林業生態資源保護措施。另外,應從法律上賦予公眾參與環境治理的權利,對于一些環境機構,鼓勵其參與到林業生態資源保護中來,并且賦予一定的話語權,真正形成以政府為主導的多元化治理模式。

2.5加強推進林業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除上述關于林業疫情防治工作需要完善以外,還要加強對林業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工作,從而構建人與自然的生態平衡走向。應加強對野生動植物的巡護與監測,盡可能地恢復野生動物的棲息環境,并形成救護一體化的生物繁殖體系,對野生動物形成自然性的放歸策略,真正達到對林業生物的多樣性保護。另外,對于一些小種群野生動物,應制定保護規劃方案,不斷加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對于可能發生的危害,及時采取防治措施。制定林業生態資源保護方案,將一些野生動物可能產生的疫源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對于重點區域的監測,應給予提前性的預防,避免林區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發生,切實保障公共衛生安全。

3結語

總之,要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提高林業從業人員對林業防護的重視程度,協調各個相關部門及動員社會力量去建設好林業生態環境。努力提高生態環境的質量,樹立宣傳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完善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建言獻策的規章制度,加強管理,增加全民的參與度、知情度和透明度。因地制宜地設計相應的適合本地區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措施,加強監督和管理,才能促進我國林業產業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姚雪梅。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思考[J].中國林業經濟,2016(1):86-87.

[2]朱巖。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對策[J].鄉村科技,2017(16):41-42.

猜你喜歡
生態林業保護措施創新模式
保護措施
重視生態林業建設 打造完美新型生態發展體系
加強氣象監測預警 服務生態林業建設
科學建設生態林業 維持地球環境生態平衡
謅議如何加強城市生態環境保護
基于區域視角探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創新模式的具體方法
高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職業素養+職業技能
高職院校普通話測試管理的創新模式研究
關于配網電力工程技術的可靠性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