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策研究

2021-05-14 16:49郝敬勇
錦繡·上旬刊 2021年5期
關鍵詞:鄉村振興對策

郝敬勇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農村經濟也得到了帶動,農村振興戰略就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在此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計劃被社會公眾關注。與此同時,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也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議題。本文主要對鄉村振興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對策進行了簡單的論述,希望能夠對日后工作起到一定的參考性意義。

關鍵詞:鄉村振興;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策

鄉村振興戰略部署是我國最近針對于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所提出的心得重要決策。實施鄉村振興計劃的主體主要為農民,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開始向城市轉移,另外之前國家對于農民工創業的扶持也不夠全面,使得鄉村振興的人才短板較為明顯。2012-2020年,中央文件對于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具體內容提出了相應的要求,通過對新型職業農民所進行的培訓以及學習之后,使其掌握更加先進的技術手段,并且在經營和管理上也有所建樹,以農民為職業的新型職業農民,是促進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策之一。最近幾年,農村老齡化程度較高,農業競爭力普遍較差,而勞動成本也隨之增加,怎樣才能夠更好的提高農業的國家競爭力十分關鍵。

1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現狀

現如今,我國的新型職業農民發展依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在國家大力推進鄉村振興背景之下,對于農村人才的需求量十分大,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尋找出有效的解決對策十分重要。下面將從培訓對象、培訓主體以及制度三個方面對現如今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現狀進行分析。

1.1培訓對象

首先,新型職業農民的主體人數較少,后備生源有限。絕大部分的專業生源都來自于農村。而最近幾年,因為我國的城鄉收入差距較為明顯,使得農業職業院校招生困難增加,有一部分傳統的農業種植專業已經開始出現停止招生的現象。就算是選擇了涉農專業,畢業后留到農村務農的也十分少,使得新型職業農業后備生源不足。

其次,農民的文化水平相對比較低,鄉村振興計劃需要實現農業與市場相結合,而市場的變化速度十分之快,所以農民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和充足的市場意識,能夠緊跟時代進步的步伐。但是,因為大部分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使得農村的勞動力不足。再加上城鄉差距較為明顯,有些農村勞動力并不想回到農村,鄉村振興計劃很難順利進行。

最后,農民對于職業內容的認識的缺失,參與度不高。農民受到小農經濟的影響較為明顯,他們并不能夠正確認識培訓這件事,主動參與性也比較差,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也比較差,培訓只是存在于表面。

1.2培訓主體

首先是農民培訓意識淡薄,師資隊伍實力較差。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主要是由一些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組織并實施,但是在客觀角度上,農民職業能力培育工作依然是我國教育體系當中比較欠缺的一部分。涉農教育師資隊伍能力較差,培訓教師很難做到理論與實踐的雙向結合,對于隨時可變的市場情況了解的也不夠及時。還有就是教師數量有限,很難滿足正常的教育教學需要。

第二,所培訓的內容與現代農業發展需要并不吻合,培訓的方式也不被大家所認可。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需要和城鄉發展相結合,與農民的實際需要相結合,能夠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習需要。

1.3制度環境

對于新型職業農民的認定存在問題,準入門檻較低,農民應該屬于一個具體的職業,因此應該具備完善的準入制度和準入要求,但是現如今我國的新型農民培育計劃并不具備上述內容,使得市場混亂,不利于培訓的有效進行。另外,我國雖然已經出臺了一部分農業扶持政策,但是這些政策相對更加偏向于大中企業,忽略了對于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計劃的支持。

2鄉村振興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策分析

2.1各級政府及農業主管部門積極發揮領導作用

鄉村振興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的發展需要各級地方政府及農業主管部門的支持,在有關部門的幫助和領導下,實現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工作。新型職業農民是促進鄉村振興的主力軍,是推動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主體。在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過程中,個地方政府需要充分發揮其領導和管理的基本職能,干實事、干大事,為促進地方農業發展給予支持。不管是政策方面還是技術方面,地方政府都應該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將鄉村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計劃落實到實處,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

2.2發揮高校在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工作中的關鍵作用

培訓新型職業農民,需要各地方高校的幫助,在高校課程當中盡量完成相關農業專業知識的教育教學工作,在學校內部,職業農民能夠對農業知識進行系統化的學習,從而提高其對于職業農民的認識。我國的農村教育水平較低,受教育程度也較低,為了能夠更加快速的優化這一問題,強化我國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應該以校內教學為主,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以遠程教學、網上教學等模式,促進農村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除此之外,還應該讓農民對未來農業的發展趨勢進行了解,對未來職業進行合理規劃,促進農業經濟現代化發展。

2.3提升鄉村基層群眾成為新型職業農民的積極性

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同時地方的農民還應該積極配合,使農民了解到新型職業農民對于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主動參與到培訓工作當中來。另外,發展新型職業農民直接影響著農民未來的收入水平,讓農民對此事有一個正確的態度,提高其主動性??梢韵茸屢恍〔糠秩酥鲃映蔀樾滦吐殬I農民,在發展模式和發展形式取得一定的成果之后,其他農民自然也就愿意參與進來。所以,新型職業農民發展是一項長期工作,是需要進行不斷地引導和培養的,減少農民對于新型職業農民所存在的偏見,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和科學的眼光看待這件事。

2.4積極引導社會企業開發農村產業合作新模式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有一部分涉農企業在農村開發工作當中開展了一些大型的合作項目。之前傳統的合作模式通常都是農民出讓自己的土地,企業用自己的技術和資金來創收,而這種模式已經不能夠很好的滿足農村經濟發展需要,需要以創新的方式探究農業發展新形勢。換句話來說,農民可以成為與企業合作的股東,通過將自己的土地和企業的技術、資金相結合的方式,促進項目的正常運行,使農民可以獲取更高的利益。不僅如此,通過開展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可以縮短相關企業對于技術人員的投資成本,同時借助地方的人力資源,實現相關合作項目的快速推進。無論未來農業產業如何發展,新型職業農民都可以快速融入到企業的發展路徑中,從而實現地方農村經濟產業的有效升級。社會企業對于農村產業的合作趨勢越來越常態化,對于新型職業農民的需求和標準也日新月異,基于當前的發展趨勢以及發展前

景,應促進農村與企業的有機結合,從而實現新型職業農民的有效培養

3結束語

隨著鄉村振興計劃的推進,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已經成為了現如今農村勞動力轉型的重要方式。與此同時,對于農村產業的結構形式,以多種發展途徑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人才培養,以市場為核心,結合技術發展理念,促進農業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曲縱翔,汪峻宇.政策工具、戰略過程及參與主體:鄉村振興戰略演進的三維架構研究——基于148份中央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學報,2021(01):79-91.

[2]陳永強.淺析鄉村振興戰略視角下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訓體系構建策略[J].山西農經,2021(03):71-72.

[3]陳稼瑜,吳延熊,潘國忠.新農科建設背景下應用型創業人才培養的行動者網絡與運行機制[J].教育評論,2021(02):85-93.

[4]張慧澤,高啟杰.新農人現象與鄉村人才振興機制構建——基于社會與產業雙重網絡視角[J].現代經濟探討,2021(02):121-125.

[5]張慧澤,高啟杰.新農人現象與鄉村人才振興機制構建——基于社會與產業雙重網絡視角[J].現代經濟探討,2021(02):121-125.

猜你喜歡
鄉村振興對策
LabVIEW下的模擬電路實驗教學創新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走,找對策去!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溶解度計算錯誤種種和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