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沉渣人工顯微鏡鏡檢紅細胞、白細胞與尿液干化學分析儀的結果比較分析

2021-05-18 19:58拉巴
健康之家 2021年22期
關鍵詞:白細胞紅細胞

拉巴

摘要:目的:比較分析尿沉渣人工顯微鏡鏡檢紅細胞、白細胞與尿液干化學分析儀的結果。方法:將2019年7月~2021年7月我院診治的370例接受尿液檢查的泌尿系統疾病患者納入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實施尿干化學分析和尿沉渣鏡檢法診斷,評測兩種診斷方式陽性率,并進行組間對比。結果:尿沉渣檢測紅細胞陽性率為94.59%,白細胞陽性率為91.89%;尿液干化學檢測紅細胞陽性率為97.30%,白細胞陽性率為89.19%,尿干檢測紅細胞檢出率高于尿沉渣檢測,白細胞檢出率低于尿沉渣檢測,而統計學差異不具可比性(P>0.05)。結論:采用尿沉渣人工顯微鏡鏡檢與尿液干化學檢測紅細胞、白細胞具有較高的診斷率,采用聯合診斷方式則更能提高檢出率。

關鍵詞:尿沉渣人工顯微鏡鏡檢;紅細胞;白細胞;尿液干化學分析儀

尿沉渣檢查是臨床診治腎臟疾病的常用方式,該方式利用顯微鏡技術,對受檢者的尿液沉淀物進行檢查,檢查指標包括:尿液紅細胞、寄生蟲、白細胞以及結晶等成分,從而對患者的病情狀況、治療效果和預后進行判定,在多種泌尿系統疾病診斷中均可獲得較高的診斷準確率[1-2]。為此,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370例患者進行臨床研究,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7月~2021年7月診治的370例接受尿液檢查的泌尿系統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10例,女160例;年齡最小28歲,最大69歲,平均(39.74±6.58)歲。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實施尿干化學分析儀和尿沉渣鏡檢法診斷。首先是進行標本收集,步驟為:利用一次性潔凈尿杯讓病人采集新鮮的中段尿液,留取尿液標本劑量為10 mL左右;其次是準備好各項器材,包括離心管、天平、一次性吸管、臺式水平離心機、載玻片以及常規的光學顯微鏡。尿液干化學檢測操作步驟為:將尿十聯試條浸入在尿液標本1 s后,取出置于儀器測試儀中,1 min后得出試驗區的測試結果。尿沉渣檢測鏡檢法操作步驟為:采集患者的中間段尿液10 mL,標記好之后置于離心管,通過天平來配平標本,然后把標本放在離心機試管槽里離心處理5 min,調整其轉速為1500 r/min;完成離心處理后將離心管取出,將管中上部分的清液去除,僅保存0.2 mL的沉渣;反復混勻離心管底還存有的尿液,取其中的1滴尿液置于載玻片,然后將其放于顯微鏡下進行觀察分析;在此期間,先利用低倍鏡觀察全片,然后通過高倍鏡進行觀察,采用10個高倍鏡進行細胞檢查,采用20個低倍視野進行管型檢查,并充分利用高倍鏡分辨處理管型的類型,對其中的各成分數目進行計數,對紅細胞的形態、管型類型、上皮細胞類型等進行詳細描述,同時對寄生蟲、結晶、細菌等進行詳細描述。

1.3 觀察指標

評測兩種診斷方式的陽性率,并進行組間對比[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軟件對本次研究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以χ2檢驗計數資料(指標為陽性率),P<0.05時提示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尿沉渣檢測紅細胞陽性率為94.59%,白細胞陽性率為91.89%;尿液干化學檢測紅細胞陽性率為97.30%,白細胞陽性率為89.19%,尿干檢測紅細胞檢出率高于尿沉渣檢測,白細胞檢出率低于尿沉渣檢測,而統計學差異不具可比性(P>0.05),見表1。

3討論

尿液屬于一種機體最重要的排泄物,臨床常通過檢測尿液中成分的變化來反映機體泌尿系統疾病,具有很高的診斷準確率。臨床報道稱,通過檢查尿液的有形成分,能夠直接反映各種泌尿系統病癥,從而為患者的治療方案制定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在尿液檢查中,利用高倍鏡技術能夠獲得良好的視野,正常的尿液中紅細胞在3個以內,白細胞則在5個以內,偶爾能見到鱗狀上皮細胞和腎小管上皮細胞。再應用低倍鏡進行觀察,則正常的尿液中最多出現1個透明管型。尤其是作為機體中最重要的泌尿器官-腎臟,一旦出現了疾病,則尿液成分便會發生明顯的變化,同時,其他部分病癥也可能引起尿液成分的數量發生變化。所以,在診斷腎臟疾病過程中,應綜合檢查多種成分,而不能通過單一的成分判定腎臟疾病類型[4-5]。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尿液檢查方法為尿液干化學分析儀檢查,也是目前臨床上應用最為廣泛的方式。干化學尿液分析儀由于其具有操作簡單、快速、使用標本量少,獲得實驗數據多等優點,在尿液分析中已得到各級醫院檢驗科普遍使用,在實現尿液分析制動化的同時,也提高了尿液分析檢查的速度,減少了繁雜的手工操作。但由于尿干化學對WBC、RBC的檢測是根據試條帶上模塊化學反應產生顏色變化深淺,間接測定有無紅細胞、白細胞,因此,對尿中有些成分的檢測有一定的局限性,易受到儀器性能、試紙條質量、環境溫度等多種因素影響,造成假陽性或者假陰性的出現。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近年來在尿液檢查中逐步引入了尿沉渣檢查方式,主要通過對細胞、結晶、管型及細菌等成分進行檢查。其中,細胞檢查主要為白細胞檢查和紅細胞檢查,特別以紅細胞檢查為主要內容,對診斷、鑒別以及治療腎臟疾病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目前臨床上將紅細胞分為了三種類型:多形型、均一型、混合型。其中,均一型紅細胞的形態一般均判定為健康狀況,表明了細胞膜處于正常形態,其體積與血紅蛋白含量相同,利用顯微鏡進行尿沉渣檢查,視野中的紅細胞可清晰地見到諸多形態;混合型則同時存在均一型和多形型,且兩種各占一半。而紅細胞計數和形態不僅會因為腎臟疾病的發生而出現變化,同時也會受到人體內多種因素影響,例如健康人群尿液中偶爾可能檢測出數量較少的紅細胞,一般是在體檢時偶爾檢出,由此提示,健康與腎小球疾病的差異不僅體現在紅細胞數量,同時還需要明確其有無反復出現,例如高血壓會影響到腎小球的血流動力學,運動也會影響腎小球的血流動力學,從而使血液中的紅細胞數量出現變化。當人體腎臟遭受實質性的損傷后,血尿的組成也會出現改變,而一般在幾天后又會恢復至正常狀況;若受檢者在檢查前使用了利尿劑,則會導致尿液中的細胞數量顯著下降,且紅細胞形態也會出現明顯的改變。歸納起來,尿紅細胞檢查主要體現了以下兩方面意義:第一是能夠為臨床提供部分腎小管病癥、腎小球病癥等腎臟疾病的性質;第二是能夠有效定位尿路感染,從而為臨床醫師診斷腎臟疾病發病與否、病情類型、治療效果和預后提供重要依據。當然,在臨床實際工作中,醫師還是要結合病人的具體癥狀表現、腎功能情況綜合判斷分析,從而獲得更加準確的結果,避免漏診、誤診發生。在尿沉渣檢查過程中,不僅要觀察分析紅細胞,還需要對結晶和管型進行檢查分析。其中管型檢查以判斷患者是否出現早期腎臟實質性病變,對結晶檢查以分析腎臟疾病屬于生理性或者病理性類型[6-8]。

通過本次研究結果可以看出,采用尿沉渣人工顯微鏡鏡檢與尿液干化學檢測紅細胞、白細胞均具有較高的診斷率,采用聯合診斷方式則更能提高檢出率。因此,要加強尿常規檢測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必須把尿沉渣人工顯微鏡鏡檢與尿液干化學檢測結合起來,相互補充,如在對紅細胞的檢測中,尿液干化學檢測的靈敏度高,尤其對某些疾病使紅細胞破壞的尿液標本在顯微鏡下無法觀察,可以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而尿沉渣人工顯微鏡鏡檢的準確度高,可以觀察到完整的紅細胞形態,對鑒別血尿的來源有重要意義。如果兩種方法結果明顯不符,必須結合臨床綜合分析,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尿液檢測的準確性,為臨床提供準確的診斷和治療依據[9]。

參考文獻

[1]孫士欣,陳建魁,于農,等.尿沉渣人工顯微鏡鏡檢紅細胞、白細胞與尿液干化學分析儀的結果比較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2,33(14):1729-1730.

[2]孫艷利,侯慧麗,黃鑫.尿沉渣分析儀、尿干化學分析儀和顯微鏡鏡檢的相關性[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20,20(41):112-113.

[3]任艷玲,劉麗霞.人工鏡檢與朗邁(LabUMat+UriSed)全自動尿液分析儀對尿液中紅細胞、白細胞檢測比較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22):47-50.

[4]呂宜華,張俊.UF-100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尿干化學分析儀及尿常規鏡檢對孕婦尿液中有形成分的對比分析[J].實用醫技雜志,2004,11(5):343.

[5]任軍偉,陳建魁,叢玉隆,等.Cobised尿沉渣分析儀與Urisys2400尿液分析儀人工顯微鏡復查篩選規則的建立[J].現代檢驗醫學雜志,2013,28(2):39-43,47.

[6]單曉潔,劉勝勇,吳日荷,等.UF-100尿沉渣分析、干化學分析與SM染色在泌尿系感染疾病中的診斷價值評價[C]//2007年浙江省檢驗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2007.

[7]杜娟,徐佳,郭野,等.尿液常規分析流水線復檢規則制定與評價[C]//中華醫學會第八次全國中青年檢驗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2014:86.

[8]高紅艷.AX-4280尿干化學分析儀與顯微鏡檢查聯合應用對IQ200尿沉渣分析儀測定假陽性率的分析[J].實用醫技雜志,2012,19(7):731-732.

[9]楊巍.尿沉渣分析儀、尿干化學分析儀及光學顯微鏡檢測尿液紅細胞、白細胞結果對比[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7,23(21):129-130.

猜你喜歡
白細胞紅細胞
紅細胞的奇妙旅行
白細胞
紅細胞破壞過多引起的貧血
白細胞降到多少應停止放療
豬附紅細胞體病的發生及防治
白細胞介素17在濕疹發病機制中的作用
腫瘤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癥的中西醫治療進展
豬附紅細胞體病診治對策探討
注射用頭孢甲肟致白細胞減少2例
雞住白細胞蟲病防治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