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創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術式研究

2021-05-18 19:58任偉東
健康之家 2021年22期
關鍵詞:微創手術高血壓腦出血效果分析

任偉東

摘要:目的:分析微創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手術方式,并且總結治療效果。方法:選擇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接受的58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為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分別進行的是顯微鏡下開顱血腫清除術和神經內鏡下微創方式治療,治療后對結果對比。結果:治療組的清除成功概率是93.1%,對照組的成功概率是75.8%,數據分析可知,治療組的優勢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手術時間、術中平均失血量、術后留置引流管時間、術后7d的GCS評分,其中治療組的上述指標是1.58±0.25、32.36±0.14、4.14±0.25、12.36±0.25,治療組的各項指標優于對照組。治療組的優良率是96.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4%。結論:針對高血壓腦出血的患者采取微創手術方式治療,其優勢相對明顯,能減少患者術中出血量,縮短治療時間,降低了術后并發癥的出現,值得借鑒和實施。

關鍵詞:微創手術;高血壓腦出血;效果分析

高血壓腦出血是高血壓中比較嚴重的并發癥,發生概率比較高,以50歲以上年齡段為主,患者表現為頭痛、惡心以及肢體偏癱等。由于該疾病起病相對急,進展快,因此需要及時地進行治療。隨著臨床術式的不斷合理化應用,其中微創手術形式起到重要的作用。對高血壓腦出血實施微創方式進行治療,能最大程度地讓患者恢復,避免疾病惡化。有文獻表明[1],針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來講,使用微創手術進行治療能夠取得滿意成效。為了證實該理論的真實性,結合實際情況,本文選擇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接受的58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為對象,隨機分組,分別是對照組和治療組,分別進行的是顯微鏡下開顱血腫清除術和神經內鏡下微創方式治療,治療后對結果對比。數據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接受的58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為對象,隨機分組,分別是對照組和治療組,分別進行的是顯微鏡下開顱血腫清除術和神經內鏡下微創方式治療,治療后對結果對比。對照組的男女比例為16:13,最大患者年齡是70歲,最小患者年齡是50歲,年齡中位數是60歲。治療組的男女比例是15:14,最大患者和最小患者的年齡分別是72歲和51歲,年齡中位數是59歲。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可知,差異不明顯(P>0.05),資料可分析和對比。本次報道經過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統一,患者和家屬具備知情權,符合研究的基本要求。

1.2 方法

對照組的患者采取的是顯微鏡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可對腦部進行小骨窗開顱操作,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避開重要的位置。在顯微鏡下清除顱內血腫,清除處理之后,如果出現腫脹的現象,要去掉骨瓣。對患者的腦部血腔進行處理,放置引流管,如果出現血液進入腦室的現象,可采取單側腦室外引流處理[1]。

治療組給予的是顯微鏡下微創方式治療,對患者進行CT檢查,確定病灶組織,開展全身麻醉在頭皮上做出4~5cm的切口,形成一個直徑是2~2.5cm的微笑骨窗,在做切口的時候避開腦部的重要位置。在切開腦硬膜的時候,避免腦皮層的血管。采取雙極電凝刀切開患者的腦皮層組織,置入管狀腦壓板,可積極地進行血腫清除處理。如果患者出現腦積水的現象,可在腦室外留置引流管,而后建立神經內鏡的工作通道,積極地進行止血處理,在術后2~4d拔出引流管[2]。

1.3 指標分析

(1)分析和對比血腫清除情況;

(2)分析和對比兩組的臨床各項指標;

(3)分析和對比兩組的恢復效果。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以SPSS24.0進行計算,計量資料(年齡、病程、疼痛評分)以(±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性別占比、有效率)以(%)表示,χ2檢驗;P<0.05表示組間比較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 分析和對比血腫清除情況

分析和對比兩組的血腫清除情況,其中治療組的清除成功概率是93.1%,對照組的成功概率是75.8%,數據分析可知,治療組的優勢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2.2 分析和對比兩組的臨床各項指標

分析和對比手術時間、術中平均失血量、術后留置引流管時間、術后7d的GCS評分,其中治療組的上述指標是1.58±0.25、32.36±0.14、4.14±0.25、12.36±0.25,治療組的各項指標優于對照組,數據分析如表2。

2.3 分析和對比兩組的恢復效果

分析和對比兩組恢復效果,其中治療組的優良率是96.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4%,數據研究可知,治療組的優勢突出,如表3。

3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對患者的生活有嚴重影響,該病是高血壓比較嚴重的并發癥,如果患者情緒激動后者出現過度勞累的現象,會導致血壓值出現變化,進而出現血管破裂和出血等[3]。

但是高血壓腦出血可能會出現其他并發癥,高血壓會導致腦內小動脈血管壁出現纖維素樣或者玻璃樣變、缺血壞死等現象,如果情緒比較激動或者過度勞累,會導致血壓值提升[4]。結合流行病學的特點可知,一般在50~70歲左右高血壓腦出血的發生概率比較高。根據臨床的實際癥狀可知,高血壓腦出血一般在活動中和情緒激動時發病,少數患者在安靜的情況下出現,發病之后在數分鐘到數小時內達到高峰。由于高血壓腦出血比較特殊,很多患者會出現頭痛和嘔吐等現象.

臨床上對于高血壓腦出血必須引起重視,傳統的治療方式可能會產生不良影響。其中微創治療方式有重要的作用,原有的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會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切口比較大,術中出血量多。傳統方式治療反復的牽拉腦組織,容易出現醫源性的腦挫傷現象,此外原有治療方式不能完全地暴露腦部深部的血腫,導致血腫清除的不徹底[5]。微創治療方式有重要的作用,進行微創治療后,不需要進行常規的開顱處理,手術切口比較小,能最大程度地減輕對患者的損傷,也縮短了手術治療時間。理化手術治療時,出血量少,能減少輸血引起的其他并發癥。通過微創治療,術中不需要過度的牽拉腦組織,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概率。針對臨床的治療現狀,需要醫生掌握臨床治療的特點。腦出血微創手術是一種新型的理念,并不是單純的以小切口為主,核心治療目標是避免對腦組織的牽拉和切割,保留腦皮層的微小血管,最大程度降低腦功能的損害[6]。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可能會存在其他并發癥,48h內可能會出現再出血,血管所受的壓力比較大,容易在術后出現再出血的現象,也時有出現感染。由于病情發展得比較快,患者可能會出現持續性昏迷的現象,在臨床上需要注意明確具體治療方式,治療后患者應長期臥床休息,能減少患者免疫力低的現象[7]。

對比兩組的血腫清除情況,其中治療組的清除成功概率是93.1%。對比手術時間、術中平均失血量、術后留置引流管時間、術后7d的GCS評分,治療組的各項指標優于對照組。分析和對比兩組恢復效果,其中治療組的優良率是96.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4%。數據研究可知,治療組的優勢突出。說明針對高血壓腦出血的患者給予微創手術方式治療,優勢明顯,可最大程度地改善預后[8]。

綜上所述,微創手術治療可行性高,減少出血量,促進患者恢復,值得借鑒實施。

參考文獻

[1]蔡樹嘉,黃柳軍,曹志愷,林小義,卓少偉.不同手術時機微創治療幕上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效果及對神經功能相關指標表達的影響比較[J].中國醫學創新,2021,18(18):47-50.

[2]羅斌,謝成.小骨窗開顱微創手術治療應用于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疾病的臨床分析[J].智慧健康,2021,7(18):61-63+66.

[3]陳勃勃,李孝偉.微創血腫清除術與傳統開顱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對照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10):1738-1740.

[4]周金山,巢青,束漢生,陳彪,閔敬亮,周光勇,潘笛笛,王大巍.神經內鏡微創手術與顯微鏡輔助骨瓣開顱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對比[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21,24(10):887-892.

[5]張利,張于,王彥,石文建,張歡,董偉.多模態3D-Slicer顱內血腫重建技術輔助神經內鏡微創手術聯合早期康復治療高血壓腦出血伴偏癱患者的療效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21,29(05):118-123.

[6]吳偉.神經內鏡及顯微手術兩種術式治療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的效果對比[J].臨床研究,2021,29(05):38-40.

[7]潘笛笛,胡元亮,梁立志,何世偉,程哲,王大巍,束漢生.3D slicer輔助微創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應用及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分析[J].立體定向和功能性神經外科雜志,2021,34(02):108-112.

[8]姚慶海,毛群,張毅,楊川,勾俊龍.CT引導下立體定向微創手術與小骨窗開顱術治療老年高血壓合并腦出血患者的可行性研究[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21,27(08):81-82.

猜你喜歡
微創手術高血壓腦出血效果分析
微創手術引流治療急性上尿路梗阻并重癥感染的臨床研究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開顱與常規骨瓣開顱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臨床對比研究
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與去骨瓣減壓血腫清除術治療急性期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對比
微創手術治療胃潰瘍42例臨床分析
案例教學法在Photoshop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
高血壓腦出血內科治療的臨床療效分析
臨床路徑護理干預對骨質疏松患者療效的臨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