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脫貧攻堅時代鄉村振興的重點與難點

2021-05-23 00:54卞海霞
科學與生活 2021年5期
關鍵詞:綠色經濟鹽城市鄉村振興

卞海霞

摘要:貧困是經濟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脫貧是國家和地方發展的工作重心。鹽城市內的諸鄉村也在各方力量和資源的幫扶下使全體村民摘掉了“貧困之帽”,隨著脫貧攻堅戰略的全面勝利,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接踵而上。因此,本文基于鄉村振興戰略基礎之上,主要探究鹽城市后脫貧攻堅時代的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點與難點,并試圖給出相應的解決辦法,以期為全市有效推動鄉村振興提供借鑒參考。

關鍵詞:鹽城市;鄉村振興;綠色經濟

今年2月份,我國召開了脫貧攻堅表彰大會,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布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自此,我國步入了“后脫貧攻堅時代”,“相對貧困”成為我國新時代貧困治理的核心。在鹽城市政協第二十二次常委會議中,明確提出要把脫貧攻堅工作落到實處,早日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勝利。我們要在擺脫“貧困之帽”的基礎上利用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雙重”戰略優勢,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實現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鹽城市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難點

(一) 鄉村“三產”融合尚需加強

近年來,鹽城市一直致力于鄉村“三產”融合,發展綠色經濟。但是由于受到人力、物力、財力等多種原因的限制,導致鹽城市“三產”融合度不高,主要體現在:第一產業鏈不完整,家庭農場、合作社等規模不大,未形成規模效益;第二發展動力不足,面臨生產成本較高和市場競爭激烈兩重困境;第三自然災害頻繁,農業保險發展落后,村民靠天吃飯,抵御自然災害能力較弱。

(二)鄉村生態環境亟待改善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環境保護儼然成為新時代鹽城市工作中的重要問題。但是目前鹽城市的鄉村生態環境還不盡如人意,主要表現在三方面:第一,農村垃圾方面,村民受傳統思想影響,環境保護意識淡薄,經常出現垃圾亂丟等不良習慣,日積月累,垃圾堆積量驚人;第二,污水治理方面,除了村民的污水問題以外,鄉村現有養雞場、養豬場等也缺乏相應的衛生監管,出現污水處理不當的問題;第三,鄉村廁所改革問題,雖已實施多年,但農村廁所改造治標不治本,相應配套基礎設施缺乏,村民如廁環境改善不理想。

(三)鄉村文化基礎較為薄弱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靈魂,但由于國家對鄉村文化基礎不了解,導致文化振興道路上出現了一系列問題。一是目的模糊,導致文化振興之路方向不清;二是形式、內容單一,缺乏創新和系統,出現“千村一樣”等問題;三是設計雜亂,規劃不清,導致一個鄉村多種風格,特色不明顯。

(四)鄉村基層人才嚴重缺乏

隨著社會發展,城鄉經濟發展差距也較大,出現鄉村基層人才不足等問題。一方面,大多的鄉村年輕人承擔養家重任,選擇到目前經濟發展較好的大城市工作,鄉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的問題日益嚴峻;另一方面,雖然現在仍有少量年輕人留守鄉村,但都家庭負擔較小,進取心不足,無心鄉村建設;最后,受待遇、居住條件、地理位置等影響,少有知識分子愿意投身到異鄉鄉村建設之中,人才引進困難??傊?,人才“留不住”、“進不來”儼然已經成為人才振興兩大攔路虎,阻礙了鄉村振興進度。

二、鹽城市鄉村振興戰略中的問題解決策略

(一)深化產業融合,促進產業優化升級

要想實現鄉村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我們要深化“三產”融合度。第一,重視鄉村園區的示范帶頭作用,加快產業升級優化。例如,目前鹽城市某農業產業園區正在引進全國首條西瓜無損測試分揀線,可有效推動鹽城市西瓜產業改革發展,提高經濟效益。第二,大力發展龍頭產業,以規?;l展帶動當地村民經濟增長。第三,緊跟時代,發展鄉村旅游和電商新模式,結合鄉村特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五烈甘港村因景色宜人入選國家旅游重點村等。另外,據相關數據統計,今年鹽城市農副產品的電商銷售額將突破三十億大關。

(二)強化生態意識,打造生態宜居鄉村

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2]。因此,整治臟亂差的鹽城市鄉村衛生環境問題刻不容緩。第一,增強鹽城市干部和村民的生態保護意識,自覺投身到鄉村文明建設之中,以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為抓手,推動鄉村環境治理進度。第二,發展綠色生態經濟,摒棄原有破壞生態環境的錯誤經濟發展模式,形成“生態+”鄉村產業鏈。一是發展“生態+工業”產業,以節能減排為核心,鼓勵企業實施技術改革,優化產品性能,降低資源損耗;二是發展“生態+農業”產業,依托自然優勢,鼓勵村民參加林下養雞等項目,生產高品質農副產品,提高村民經濟收入;三是發展“生態+旅游”產業,以自身環境特色,進一步推動綠色經濟發展,促進鹽城市鄉村“含金量”和“含綠量”同時提升。第三,狠抓鹽城市鄉村環境治理,落實“四治理、四提升”等環境治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完善鄉村建設監督制度,增強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等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確保美麗新農村的生態建設。

(三)優化文化服務功能,提升村民文化素養

優化鹽城市公共服務體系,抓住鄉村振興戰略之魂,明確文化振興目的,以文化服務建設為基礎,發展鄉村文化振興。一方面,聚焦青年文化發展,大力發展素質教育,為祖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共產主義接班人。另一方面,聚焦廣大農村人口文化發展,新建文化服務中心近三百多所,擴大村民文化學習規模,組織多場惠民演出活動,以創新文化知識傳播活動推動鄉村村民文化知識建設,深化文化振興改革內容。另外,大力推廣和發展鄉村治理新模式,實現文化、道德與法治的融合。經過不懈努力,鹽城市縣級以上文明村占比高達77.8%。由此可見,優化鄉村文化服務,可有效提高村民文化程度,達到道德與法治高效治理。

(四)活化人才招引方式,助力鄉村人才扎根

只有人才興旺,鹽城市鄉村建設才能高質量發展。因此,培養一支“新三農”工作隊伍尤為重要,他們愛農民、愛鄉村、懂農業,能利用自身專業知識帶領村民走上綠色經濟發家致富之路[3]。第一,發展職業農民,形成規?;N養殖,大面積提高農民經濟收入。一方面,可邀請地質專家勘測鄉村土質,給出適宜經濟作物建議,鼓勵農民大面積種植經濟作物,統一招商收購,確保銷售渠道,穩定農民收入。另一方面,定期舉辦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種植技術。第二,給予政策支持,設置創業基金,大力扶植年輕人創業,鼓勵人才“留下來”和“引進來”。例如,某農場創始人原是公司高管,受家鄉創業政策吸引,毅然辭職投身家鄉建設之中,實行“生態+旅游+農業”的綜合綠色經濟發展,將單一的果樹種植發展成集觀光、旅游、采摘等一條龍服務的農場發展模式。所以,人才振興給鄉村建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樹立了創新意識,敢做敢當敢嘗試,帶動了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結語

總而言之,后脫貧攻堅時代的鹽城市村民農村人口雖已全部脫貧,但是隨著時代發展,我們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因此,我們要善于抓住社會發展的新機遇,立足鹽城市鄉村振興戰略工作中的重點、難點,提高“三產”融合度,建設生態宜居美麗新農村,優化鄉村文化產業服務,多管齊下,促進鄉村文化發展。利用政策提高人才“留下來”和“引進來”,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

參考文獻:

[1]施建霞.鄉村振興的鹽城實踐[J].江蘇農村經濟,2019(03):31-33.

[2]郭倩倩.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J].群眾,2020(23):64-65.

[3]顧仲榮.鄉村人才振興的大豐探索[J].江蘇農村經濟,2019(06):45-46.

中共鹽城市委黨校 224000

猜你喜歡
綠色經濟鹽城市鄉村振興
A Sunny Season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鹽城市最美僑界之星事跡報告會成功舉辦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綠色經濟發展問題探析
日本發展綠色經濟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江蘇省鹽城市美術教師新作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