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宮腔鏡電切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致子宮出血

2021-06-02 14:51龔儀敏
保健文匯 2021年9期
關鍵詞:電切子宮出血宮腔鏡

文/龔儀敏

子宮內膜息肉主要是指子宮局部內膜過度生長,屬于臨床婦科較為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1-2]。當發生子宮內膜息肉時,患者可出現不同程度上的陰道不規則少量出血、月經量大、月經周期紊亂等,而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患者極易出現子宮出血癥狀,對其健康構成極大威脅。以往臨床治療子宮內膜息肉導致異常子宮出血多采用傳統刮宮術治療,但該手術對患者子宮創傷較大,且術后的并發癥發生率與復發率較高[3]。隨著微創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宮腔鏡電切手術被逐漸應用至該疾病治療中,該手術具有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等優點,在臨床中具有較大的應用價值[4]?;诖?,本次研究將宮腔鏡電切手術應用到子宮內膜息肉導致異常子宮出血患者中,其效果進行探究,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湖北省荊門市掇刀人民醫院接收的100例子宮內膜息肉導致異常子宮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33~46歲,平均年齡(38.19±4.22)歲;子宮出血病程3-18d平均(8.71±2.51)d;單發息肉36例,多發息肉14例。研究組患者年齡33~48年齡,平均年齡(3.23±4.25)歲;子宮出血病程3—15d,平均(8.56±2.47)d;單發息肉34例,多發息肉16例。經計算,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湖北省荊門市掇刀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颊呒捌浼覍僭谘芯壳耙押炇鹧芯恐橥鈺?。

納入標準:①經陰道彩超檢查確診為子宮內膜息肉導致異常子宮出血者;②符合傳統刮宮術、宮腔鏡電切手術適應癥者。排除標準:①存在生殖器官病變者;②嚴重精神疾病或認知障礙者。

1.2 方法

對照組行傳統刮宮術治療,指導患者選取截石位,并行硬膜外麻醉。使用宮頸擴張器充分擴張患者的宮頸口,并實施常規消毒工作。采用傳統的刮宮手法,使用刮匙將患者的子宮內息肉進行刮除。針對多發息肉患者,需進行吸宮處理后再行息肉刮除操作。在刮除息肉后,借助宮腔鏡觀察患者的息肉摘除情況,確認息肉徹底清除后,行常規止血、消毒。

研究組行宮腔鏡電切手術治療,指導患者選取截石位,對其宮頸口進行充分軟化與擴張操作,并行宮頸插管操作。在開始手術前,對患者實施靜脈復合麻醉,并行常規消毒操作,將宮頸擴張器取出后注入膨宮液,宮壓需維持在80-100mmHg。隨后,開展連續灌注操作,并將電極輸出功率調整至80-100W,同時置入宮腔電切鏡,以確保息肉的根部組織、周圍的增生組織徹底清除,在電凝止血后,將要切除的息肉組織、增生組織鉗出。針對子宮收縮不佳者,需給予其注射縮宮素,以確保子宮收縮功能,減少術后出血量。在息肉組織、增生組織切除后,使用宮腔鏡觀察是否存在殘留息肉,確認徹底清除后,緩慢退出宮腔鏡,并行常規止血、消毒。

1.3 觀察指標

療效判定標準:顯效為陰道彩超顯示子宮內膜息肉徹底摘除,宮腔影像正常,且月經恢復正常,出血癥狀消失。有效為陰道彩超顯示子宮內膜息肉徹底摘除,宮腔影像正常,且月經、出血癥狀得到顯著改善;無效為患者的病情無變化,陰道彩超顯示子宮內膜息肉未徹底摘除,且異常出血癥狀依舊存在??傆行?(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記錄兩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與住院時間,同時記錄術后并發癥(子宮穿孔、感染、臟器損傷)復發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處理均采用SPSS22.0,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比較

研究組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研究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比較(x±s)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與復發率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生率與復發率更低(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與復發率比較[例(%)]

3 討論

子宮內膜息肉是一種良性結節,其主要由內膜腺體、間質構成,且多呈圓錐形或卵圓形,外面光滑,有光澤[5]。但目前子宮內膜息肉的病因尚未明確,而多數醫學者認為該病的發生主要與子宮內膜過度生長有關。從現階段來看,臨床治療子宮內膜息肉導致異常子宮出血主要采用手術治療方案,以通過摘除子宮內膜息肉來緩解患者的異常子宮出血癥狀。但以往常用的傳統刮宮術治療,臨床治療效果欠佳,并發癥較多,患者的術后恢復慢,這可能與傳統刮宮術會給患者子宮帶來較大創傷有關。

近年來,隨著微創技術、宮腔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臨床醫師能通過宮腔鏡清晰觀察患者的子宮情況,并明確子宮內膜息肉位置,故在宮腔鏡技術子宮內膜息肉切除手術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6]。本研究表明,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6.00%高于對照組的84.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提示,在子宮內膜息肉導致異常子宮出血患者中應用宮腔鏡電切手術治療能進一步提升臨床治療效果。其原因在于,宮腔鏡的應用能讓手術醫師清晰觀察患者的宮腔情況,并明確息肉的具體位置、大小、性質等,使息肉組織得到準確切除。在宮腔鏡引導下的電切手術,屬于一種微創技術,不會對患者的宮體造成明顯損傷,從而減少術中出血量。同時宮腔鏡電切手術為手術醫師提供清晰的手術視野,能提升切除準確性,使手術時間得以縮短[7]。本次研究充分證實上述觀點,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的手術時間更短,術中出血量更少。當手術醫師通過宮腔鏡對子宮內膜息肉進行準確定位時,則能徹底切除息肉組織,并提升一次切除成功率。準確定位切除,能避免對患者的宮體及臟器造成損傷,從而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同時,在宮腔鏡下能完整地切除宮角、宮底的息肉組織,這不僅有利于患者術后恢復,還能預防復發情況。本研究中,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及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研究結果與李修萍[8]的研究結果相似,該研究同樣對子宮內膜息肉導致異常子宮出血患者實施宮腔鏡電切手術治療,結果相似,宮腔鏡組的并發癥發生率(4.7%)、復發率(4.7%)明顯低于傳統組(20.9%)、(18.6%)(P<0.05)。然而,當接受宮腔鏡電切手術治療后,患者無明顯并發癥發生,則能在一定程度上縮短其住院時間,所以本次研究發現,研究組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

綜上,在子宮內膜息肉導致異常子宮出血患者中實施宮腔鏡電切手術治療,能進一步提升臨床治療效果,縮短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并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與復發率。

猜你喜歡
電切子宮出血宮腔鏡
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二次電切術后腫瘤復發相關危險因素分析
護理干預對更年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
手術室細節護理在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手術患者中的干預價值
腎鏡聯合電切鏡外鞘治療膀胱結石臨床效果分析
宮腔鏡下診刮電切術和冷刀切除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療效對比
延續性護理應用于異常子宮出血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針對性護理干預在更年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護理中的應用
宮腔鏡聯合腹腔鏡對子宮肌瘤患者的治療作用及預后分析
異常子宮出血,是子宮內膜息肉惹的禍嗎
觀察宮腔鏡在剖宮產瘢痕部位妊娠藥物保守治療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