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原祁的繪畫藝術研究

2021-06-02 18:57楊華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1年7期
關鍵詞:黃公望董其昌技法

楊華

摘 要:王原祁師承眾多前輩大師,將古人遺存化為己用,在當時深受清朝廷的喜愛與重視,并且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樣一位繪畫藝術大家,他吸收先代繪畫技藝創新繪畫風格的過程勢必存在重要的研究價值?;诖?,文章從王原祁的繪畫風格出發,對王原祁的繪畫作品展開分析,希望能夠從研究中獲得啟發,從而更好地承襲藝術遺產,在山水畫傳統的領悟方面更進一步。

關鍵詞:繪畫風格;繪畫技法;創作實踐

王原祁與王時敏、王鑒、王翚合稱“四王”,四人所代表的婁東畫派在清代的繪畫領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一畫派甚至被稱為“正統派”。值得一提的是,新文化運動時期,王原祁的藝術造詣遭到當時美術學者們的否定,貶低“龍脈法”和摹古,認為王原祁在藝術創新方面有著嚴重的缺陷。不過好在當今畫壇能夠用客觀的眼光對王原祁的繪畫藝術做出客觀的評判,王原祁融合元筆宋墨,為清初畫壇乃至現今都產生了影響,做出了貢獻。

1 王原祁創作理念及其山水畫特征概述

王原祁的創作中無處不透露著形式美和“龍脈開合”之理,王原祁認為“作畫但須顧氣勢輪廓,不必拘舊稿。若于開合起伏處得法,輪廓氣勢已合,則脈絡頓挫轉折處,天然妙景自出,暗合古法矣”①。傳統道家典籍中將開合視作自然界中普遍且重要的規律,開也代表著事物的開始,合則表明事物的圓滿和結束,清代的蔣驥也曾將繪畫比作文學寫作的開合,應從大局開始,開合分明,然后再從中加以點綴。王原祁正是擅長利用開合的理念做出布局,以此在畫面中營造出豐富的空間感和時間感。在畫面結構設計上,王原祁極為關注整體構成與部分的關系,希望借助物象間的遠近、大小、疏密等表現山水形貌。②除此以外,王原祁還很重視對“龍脈氣勢”的表現,龍脈開合與畫面整體氣勢聯系密切?!褒埫}”的概念源自傳統風水學,人們在查看風水時將連綿起伏的山勢喻作“龍脈”。借用“龍脈”的概念指導繪畫藝術在王原祁以前無人提出,最貼近的繪畫理念也只是明末董其昌的“要之取勢”。因為王原祁的山水畫以“龍脈”學說為指導,所以畫面中的屋舍亭臺都置于依山傍水處,這就與風水學中以山環水抱為風水佳處的理念不謀而合。結合王原祁《雨窗漫筆》等著作可以看到,他在經營山水畫的畫面結構時,首先要觀察龍脈,望其源頭,勘察堅實處和空虛處,分析“來龍去脈”,明確開合起伏,以此展現龍脈精神。王原祁的畫作對空間結構、形體組織等內容都有著精心的設計,整體畫面和部分間極為融洽,令人不由贊嘆天然妙境。

2 王原祁繪畫風格的形成

2.1 王原祁的師承與發展

王原祁的繪畫風格隨著其年齡的增長不斷發生變化,這一點可以從其不同時期的畫作中得到印證。經過分析,可以將他的繪畫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初期探索、中年轉型、晚年定型。在各個階段的轉型中,王原祁都吸收了大量的傳統,在積累中進行著自我創新。

王原祁的早年階段和祖父王石敏有著密切的聯系,并且通過王石敏接觸到董其昌的繪畫理念和技法,逐漸以宋元為方向推敲琢磨。王原祁對董其昌極為贊賞,認為董其昌另外生面、“仙骨天成”、衣缽正傳,因受到董其昌的耳濡目染而對他的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③當然,王原祁對董其昌的看法除了源于身為董其昌弟子的祖父,還和當時的環境有密切的關聯。對于董其昌的畫面意境,劉剛紀教授將其描述為“妍美清麗”,這種畫面格調比之元代的率真更顯秀雅,比之宋代畫派的考究又流露出率真,在中和了宋元繪畫優點的同時,擺脫了過分刻畫和俗甜的桎梏。也正是因為董其昌對繪畫的獨特追求,所以他不為古人法度限制,經常在畫面中呈現出奇異的意境。從王原祁繪畫技法的發展來看,王原祁對于董其昌繪畫的特點始終保持著理智的態度,將其中的秀雅化為淡雅,率真轉成渾厚,避免了煥麗意境中容易出現的艷俗。

除了董其昌之外,黃公望也是王原祁繪畫生涯中不可忽視的人物。王原祁和黃公望所生活的時代相距數百年,所以王原祁所受到的黃公望的影響皆來源于畫作、典籍,然而這絲毫不影響王原祁對黃公望的敬仰。黃公望的畫作中經常表現出豁達豪放的情感,但是王原祁對其有選擇地吸收,保留更多的是中和平正的一面,尤其是在筆墨和畫面上,幾乎可以視作是王原祁繪畫的基礎。王原祁對黃公望的繼承貫穿于其繪畫生涯,王原祁喜歡摹古,《麓臺題畫稿》中臨摹最多的也就是大癡道人黃公望。①每當王原祁欣賞過黃公望的佳作以后,就會進行仿作,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富春山居》《下山圖》等。鑒賞畫作會對畫家風格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正如王原祁從黃公望繪畫中感受到了平淡天真,所以其將“天真”看作黃公望繪畫的主要特點?;蛟S是因為倪瓚給王原祁帶來的天真之感與黃公望的作品相差仿佛,所以王原祁經常將倪瓚和黃公望相提并論。王原祁對倪瓚也有數篇仿作,并且認為倪瓚的畫高雅秀麗、不染塵俗,在設色的巧妙性上首屈一指。

行至晚年,王原祁已經在黃公望和倪瓚的理念、技法作用下入門,逐步融合傳統,不過此時的王原祁更加偏愛吳鎮的畫風。對于“元四家”中最后一位的王蒙,王原祁有著獨到的看法,他認為王蒙的畫作中體現了“奇”與“變”,這是元代繪畫的一大變革。雖然這幾位畫家的風格和趣味存在諸多相似之處,不過在極具自我特征的繪畫風格影響下,很多畫家都不能真正做到融百家之長,提升自己的繪畫能力。②縱觀“元四家”,黃公望和倪瓚對王原祁的技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王蒙的“化古為我”理念為王原祁所吸收,最終反映在他的繪畫成就當中。雖然王原祁的繪畫與“元四家”有緊密的聯系,但他沒有止步于琢磨“元四家”,而是將目光放在宋人理法上,認為“不參理法不明元畫趣味”,在這種理念的作用下,王原祁對米芾、趙孟頫、巨然等人進行了深刻的研究。

由此可見,王原祁對傳統的學習體現在各個方面,每位畫家的特點他都進行了琢磨,然后將有益于自身繪畫發展的部分吸收,以幫助自身進行藝術創作。從這點就可以看出王原祁對藝術創新有著自己的理解,而非盲目地沉浸于自身的藝術風格當中,最后像其他畫家一般用“奇幻之筆”進行人所不能明的創新??偠灾?,王原祁的創新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展開的,如此才成為南宗的后繼者,成為融個人態度于自然的大成者。

2.2 借鑒吸收,化古為我

“六法論”是中國古代美術理論中具有的概括性、穩固性的評畫準則,即使是現代,這項理論也在不斷發揮作用?!皞饕颇憽奔{入“六法論”,足可見臨摹和仿寫對繪畫創作的重要作用。③文章的主要研究對象王原祁正是“仿”的代表人物。新文化運動中的美術學者將善于“仿”的王原祁批駁得一文不值,認為“四王”只會臨摹,完全沒有自己的內容。但是這些文人學者沒有認識到的是,臨摹的目的在于取舍,將古人畫作的優秀部分進行吸收,然后再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在傳統的基礎上表現自我?!八耐酢备髯远加袑懮髌妨鱾饔谑?,這就說明“四王”只會臨摹是謠言。還有,對傳統繪畫進行研究和繼承極為必要,臨摹如同在燈火通明的道路上行走,雖然有些部分需要按照定式前進,但是燈火同樣也帶來了光明,給繪畫藝術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從“元四家”的分析中可以發現,繪畫這種主觀性強烈的藝術,很容易陷入畫家自我風格的桎梏中,從而讓旁人難以領略畫作的趣味。所以說,不獨一家,借鑒百家之長,才是繪畫發展的正途。王原祁一生仿作眾多,除了“元四家”以外,還對宋明時期的多位畫家進行臨仿,可見王原祁并沒有將自己束縛在特定風格中,而是廣泛地對傳統進行學習,這也使王原祁在晚年走上了藝術巔峰。

3 王原祁繪畫技法分析

3.1 筆墨

王原祁在《雨窗漫談》中對筆的用法進行了論述,提出了用筆的幾點禁忌,其中包括忌滑、忌硬、忌軟、忌明凈而膩、忌叢雜而亂等。對這些禁忌進行具體分析以后,發現其中內容存在矛盾部分,“明凈”“叢雜”兩者都受禁忌,這就意味著作畫時需要控制好分寸,尋找合適的表現方法。王原祁本人的筆墨使用技巧極為高超,秦祖永稱贊王原祁“筆若金剛杵”,觀畫作給人深厚沉重之感,但又令人精神暢快。王原祁用墨并不同于黃公望,而是對董其昌的墨法進行了繼承和發揚,并且將自己的墨法發展得更加完善。王原祁認為筆墨的表現方式不可千篇一律,一幅富有生機的畫作中不可能只有單調的筆墨方式,而是在粗細、濃淡、干濕多種筆墨的作用下營造出富有生機活力的畫面。實際上,王原祁在筆墨技法上的成就從仿作中就可見一斑,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對山石的勾勒獨立醒目,但是在筆墨方面略有不足,王原祁仿畫的作品則在筆墨上有著獨具一格的表現。

3.2 設色

王原祁對繪畫設色始終追求“蒼潤渾厚”和“氣韻生動”,并且創造性地提出了“以色代墨”的觀點。王原祁認為設色和筆墨可以同時補足畫面效果,常使用濃烈的顏色妝點畫面,正如《仿王維輞川圖》中,朱紅色點的分布讓觀賞者產生置身秋天的感覺。①這些顏色錯落分布在屋頂、樹梢,在增強復雜性的同時也使畫面呈現出律動感。尤其是這些色點在圖畫中并不顯得突兀,即使在留白和連貫整體中也很是融洽。在筆墨、顏色的作用下,王原祁的作品渾然一體,恰若天成,給人帶來絕妙的藝術體驗。

3.3 構圖

談及王原祁的構圖,那么“氣勢”二字勢必要作為核心,畫面中的氣勢很大程度取決于“龍脈、起伏、開合”?!褒埫}”開合法是畫面構圖的第一要義,很多畫家喜歡在畫作中以“奇巧”引人,但是王原祁注重的是在平靜和緩中經營跌宕起伏的變化。

山水畫中水是使畫面富有生機活力的關鍵,王原祁為了讓畫面更加蒼潤,主張從其他事物入手,從事物外形和與水接觸的輪廓線出發。在描繪水中倒影的圍墻時,王原祁畫出強力的弧線;為了反襯水面的空白,他用濕筆點出樹木。在“龍脈”開合的應用中,他清理水口,讓水脈保持暢通,重整龍脈,將畫面的主次整理清晰,使畫面整體呈現出平衡的狀態。

4 王原祁繪畫的技法、理念對后世的影響

4.1 對繪畫藝術創作的影響

王原祁的繪畫技法有集百家之長的深厚底蘊,也有化古為我的巧思,無論是筆墨的使用還是構圖等方面的把控,王原祁都有著不俗的造詣,這也啟發了后世畫家的藝術創作。即便到了現代社會,王原祁的藝術理念和藝術作品依然閃耀著光輝,展現出強烈的藝術價值。王原祁對“元四家”和宋代理法的深入研究繼承了傳統,并且創造性地提出了“龍脈”開合與“毛”的觀念,為后世繪畫學者提供了更廣闊的創作思路。②盡管在特定時期受到外界思潮沖擊,王原祁繪畫藝術一度受到打壓,但是歷史最終證明了王原祁繪畫藝術的價值。當代山水畫學習者應當更加珍視以王原祁繪畫藝術為代表的傳統瑰寶,將其作為砥礪前行的不竭動力。

4.2 對繪畫教學的影響

山水畫教學是高校美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國畫基礎課教學中需要花費大量學時進行學習。在相關學習中,學生必須通過臨摹經典實現自我發展,這是學習前人作畫理法和筆墨技法的必要方式,但是很多學生容易在臨摹學習中迷失,最終忘卻臨摹的真正意義。實際上,從王原祁的經驗中就可以看出,臨摹是一個大學問,高校學生在臨摹時不僅要考慮到臨摹的對象選擇,還需要考慮臨摹的方法和態度。不少學生受到西方繪畫觀念的影響,在學習國畫時也習慣用透視、構圖觀念進行學習,但是遭遇到國畫明暗投影和筆法使用的阻礙以后,發現西方觀念在國畫學習中舉步維艱。此時教師就可以將王原祁的臨摹方法和創作方法教給學生,引導學生從構圖、用筆等角度分析作品特點。值得關注的是,王原祁對臨摹的態度本身就值得學習,當前國畫基礎訓練中,教師只要求學生練習風格,沒有注重對傳統經典的臨習,長此以往必然會導致繪畫技法的流失。高校作為教書育人、傳承文化的核心主體,應當肩負起承襲傳統繪畫優秀技法的責任,有組織、有計劃地安排學生進行學習,讓學生在國畫學習上站穩腳跟,為后續的山水畫創作打下基礎。

5 結束語

王原祁的繪畫藝術有著深厚的藝術價值和教育價值,我們不能因為王原祁的傳世作品多有仿作就認為他只擅長模仿,不會創新,而是要正確認識到他是在認真研究古人繪畫技法的基礎上化古為用,自我創新,從而將這種理念應用于繪畫學習和繪畫藝術創作當中,從王原祁的藝術理念和繪畫技法中汲取繪畫藝術發展的養分。

猜你喜歡
黃公望董其昌技法
手繪技法表現
愿君讀讀黃公望
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
董其昌的面具
作品一
答案就在《富春山居圖》里
人生若覺無作為,愿君讀讀黃公望
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
臺北故宮猴年大展:董其昌書畫特展
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