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堆:穿越時空來看你

2021-06-04 08:09
發明與創新 2021年13期
關鍵詞:祭祀坑青銅器青銅

古蜀文明之光,再次閃耀于中華文明版圖西南部。

黃金面具、青銅人像、青銅尊、玉琮、玉璧、金箔、象牙……近日,“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工作進展會在成都舉行,通報了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重要考古發現與研究成果。新發現的6 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目前已出土500 余件重要文物。

“沉睡三千年,一醒驚天下?!痹?986 年震驚世界的三星堆遺址,以輝煌燦爛的新發現“再驚天下”。

沉睡三千年,一醒驚天下

三星堆最早被人們發現是在1929 年,但真正讓人知曉是在20 世紀80 年代:大批珍貴文物出土,令人嘆為觀止,被譽為“20 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它的發現和認知過程,既是幾代考古學家鍥而不舍的追求,又極具傳奇色彩。

1929 年,在成都北邊廣漢南興鎮,一個篤信道教的秀才燕道誠和兒子燕青保在家宅旁挖溝,沒想到一下子挖出300 多件玉石器。1934 年,時任華西大學博物館館長的葛維漢組織考古隊在已發現疑似玉石器“窖藏”的附近進行了為期10 天的發掘,共出土陶器、石器、玉器等600 多件文物。

遺憾的是,當時學術界并沒有真正認識到遺址的價值,以至于1949 年以前再未組織有效的考古發掘工作。新中國成立后,在馮漢驥先生的帶領下,童恩正、沈仲常、王家祐、楊有潤、林向等先生相繼參與遺址的調查與發掘工作,三星堆被認為是已發現的古蜀國最重要的中心遺址。

巨大的驚喜在1986 年到來,三星堆“兩坑”(兩個祭祀坑)突然現世:大型青銅立人、青銅神樹、縱目面具、青銅神像、黃金面罩、金杖、大量玉器和象牙不斷出土,轟動國內外。張愛萍將軍題詞稱三星堆“沉睡三千年,一醒驚天下”。

主持發掘“兩坑”的兩位考古學家被稱為“二陳”——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陳德安和陳顯丹。據陳德安回憶,1986 年7 月18 日上午9 點左右,附近磚瓦廠工人風風火火地闖進三星堆考古工作站辦公室說:“陳老師,燒磚取土挖出東西來了,有銅的、石頭的,還有刀,很漂亮的刀?!?/p>

陳德安和陳顯丹等人立馬趕到現場,把磚廠工人扔在地里的東西拼起來才發現,稱作“刀”的東西原來是玉戈、玉璋之類。

很快,經國家文物局批準,考古人員開始了考古發掘,1 號坑里陸續發現金杖、金面罩、青銅人頭像、玉石器等文物,一共出土了銅器、金器、玉器等珍貴器物420 件,象牙13 根。

8 月上旬,1 號坑發掘工作進入尾聲,眾人還沒從巨大的驚喜中回過神來,2 號坑又突然出現了,同樣讓人驚嘆不已:青銅大立人、青銅神樹、數尊貼黃金面罩的青銅人頭像以及大量玉石器。

兩個坑出土了不少前所未見的珍貴文物,揭示了一種全新的青銅文化面貌,也帶來了許多令研究者爭相探索的謎題。

時隔30余年再啟動

繼1986 年我國在三星堆祭祀坑進行了第一次集中考古工作后,時隔30 余年,三星堆遺址再次啟動發掘,引起轟動。

2019 年10 月22 日至2020 年8 月8 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在三星堆遺址的1 號坑、2 號坑周邊開展了系統全面的考古勘探與考古發掘,基本摸清1 號坑、2 號坑周邊祭祀區域的范圍和各類遺存的年代序列和空間格局,新發現了6 座祭祀坑。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三星堆遺址工作站站長雷雨介紹,此次新發現的6 個器物坑與1986 年發掘的兩個坑,共同分布于三星堆城墻與南城墻之間的三星堆臺地東部,周圍還分布著與祭祀活動有關的圓形小坑、矩形溝槽和大型溝槽式建筑。這意味著過去根據兩個坑的出土文物及相關考古所形成的觀點都要接受新的檢驗與挑戰。

參與3 號坑發掘的上海大學教授徐堅介紹,1 號坑、2 號坑發掘了大量前所未見的青銅器、金器和玉石器,改寫了人們對中國早期文明格局和特色的認識,但兩座器物坑也留下了很多未解之謎。此次發掘的3 號坑內,器物的豐富程度不亞于2 號坑,但是在器類、器形和組合上又獨具特色,說明器物坑不是特殊事件的結果,三星堆的儀式活動持久而多元。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孫華認為,和30 多年前的發掘相比,此次發掘不再僅僅滿足于靜態意義上的文物,而是利用種種技術手段和理論模型,動態復原埋藏過程,從而能夠對祭祀區的空間格局有清晰了解。

戴金面罩青銅人頭像(圖/《新華日報》)

三星堆“青銅大立人”(新華社 沈伯韓 攝)

鳥型金飾片(圖/《新華日報》)

開出哪些驚喜

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長冉宏林介紹,3 號坑至6 號坑目前已發掘至器物層,7 號坑和8 號坑正在清理坑內填土。此次發掘的6 個坑與之前的1、2 號坑相比,基本形制與朝向一致,出土文物種類相似,但出現了一些新器形。

3 號坑出土了127 根象牙、100 多件青銅器,尤為引人注目。其中一件通高近70 厘米的大口尊,肩部飾獸首、鳥首,其體量之大,超過了此前1 號坑、2 號坑出土的同類器物?!斑€有一件圓口方體銅尊,與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件傳世品外形類似,這種器形在考古發掘中是首次見到?!比胶炅终f。

頂尊跪坐人像也是3 號坑出土的重要文物。冉宏林表示,三星堆2 號坑曾出土過類似形象的青銅物件,只有15 厘米左右,而這件青銅器有1.15 米高。人像頭頂的銅尊接近長江流域銅尊的造型,而肩部的4 條龍形附件則是三星堆特有的紋飾,其中兩條龍與1 號青銅神樹上裝飾的龍很相似?!斑@是古蜀人在借鑒中原地區青銅器造型的基礎上,進行了自己的改造,體現了古蜀國獨樹一幟的文化面貌?!?/p>

專家在4 號坑的灰燼層中提取出蠶絲蛋白成分,這是三星堆考古中首次發現絲綢制品殘留物,具有重要意義。關于絲綢制品的性質、用途和分布狀況,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登上網絡熱搜的金面具殘件出自5 號坑。它的含金量為85%左右,外形與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一件完整黃金面具相似。根據目前所見的半張面具推測,這件黃金面具完整的重量超過500 克,是已發現的同時期最大的黃金面具。有意思的是,不論是三星堆還是金沙出土的黃金面具,耳朵上都鉆有圓形小孔,專家推測古蜀人有鉆耳洞的習俗。此外,5 號坑還出土了鳥形金飾片、大量金箔片、玉質管珠、雕有精細紋飾的象牙制品等。

在6 號坑發現了一個神秘的“木匣”,長約1.7 米,寬約0.4 米,內外均涂抹朱砂。冉宏林說,這種木器在成都平原的考古中非常罕見,其內部未發現銅器、陶器、玉器等文物,有可能曾經存放的是絲織品或酒、肉等易腐化、易揮發的物品。

5 號坑發現的金器(新華社 沈伯韓 攝)

“黑科技”輪番助陣

考古發掘艙、集成發掘平臺、多功能發掘操作系統……很多親臨三星堆考古發掘現場的專家都不禁感嘆,“黑科技”加入讓發掘現場太過震撼。

“此次考古發掘運用了很多新的技術和設備,把原先的田野考古發掘變為了實驗室考古發掘,相當于把整個發掘現場搬進了實驗室?!睂O華舉例道,“在恒溫恒濕的玻璃方艙內,通過電子顯微鏡、三維激光掃描和三維攝影建模等,就可以不間斷地發掘、發現、記錄那些細小的遺存現象?!?/p>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彭小軍表示,借助高科技手段,開展更為精細的考古發掘工作,有利于更多地提取遺址中的多學科信息,更好地還原當時的歷史場景,或能彌補20 世紀80 年代對三星堆遺址1 號坑和2 號坑進行發掘時留下的一些缺憾,能對這些坑的性質有所明判。

對于一直困擾三星堆遺址的年代問題和性質問題,此次發掘則引入了精確度和靈敏度更高的加速器質譜儀?!安煌谶^去三星堆1 號坑和2 號坑的碳-14 年代測定,這次三星堆考古在采樣方面標本數量更多,標本選擇也更恰當;在標本測量方面,精確度和靈敏度更高的加速器質譜儀則可以將測年誤差控制在正負25 年之內?!睂O華表示,盡管最終的測年結果還沒有正式發布,但他們相信,這次的工作可以為精準測定三星堆遺址年代問題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此外,一些“黑科技”新應用也參與了此次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

青銅器在地下埋藏了數千年,往往有銹蝕、斑駁,甚至斷裂等。以往在保護出土青銅器時,通常是在青銅器外面包上薄膜、軟布,再用石膏進行固定。此次發掘中,則采用3D 打印技術,打印出非常逼真的青銅器模型,接著在模型上涂上半凝固的硅膠材料,形成一個硅膠保護套。然后,將這層硅膠保護套“穿”在出土的青銅器上,形成貼身“防護服”,外面再用石膏固定。

“當然,3D 打印技術已經應用了一段時間,在文物修復中也得到了較多應用,但用在剛出土的青銅器的保護上,據我所知,這還是第一次,可以有效避免可能對青銅器帶來的損壞。這種創新應用,值得點贊?!比嵌鸭漓雲^考古發掘專家組組長、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王巍說。

不少專家認為,此次三星堆考古發掘的硬件條件在過去是難以想象的,可以說集成了迄今為止國內最好的,甚至是世界上最好的考古發掘設施。

王巍則強調,目前對三星堆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還僅僅是個開始,隨著對新發現祭祀坑的精細考古發掘與文物保護、多學科研究的深入開展,將不斷豐富和刷新人們對于古蜀文明的認知,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歷史進程研究提供更多的實物資料。

“你看見的只是冰山一角”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p>

古代詩句里,古蜀國的起源籠罩在迷霧之中。三星堆自1986 年“一醒驚天下”之后,更是留給世人無盡的遐想。那些造型獨特的珍貴文物,甚至讓人將三星堆與外星人聯想在一起。

事實上,三星堆遺址歷次發掘出土的文物,已經有力地證明,這里是“中華文明起源多元一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之前出土的三星堆典型的小平底罐、鳥頭把勺、尊形壺等陶器以及青銅立人像、青銅神樹、玉璋和金面具等,帶有濃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而銅牌飾、玉戈、玉琮、封口盉、高柄豆等則體現了三星堆與中原文明和其他區域性文明的交流。

“此次發現的銅罍、玉琮以及銅器紋飾都在中原地區能夠找到祖型,是古蜀文明與中原地區頻繁交流的有力物證。銅尊與長江流域其他地區同時期的銅尊特征相似,是長江文化的生動體現?!比胶炅终f。

但是,圍繞在三星堆周圍的,仍有許多未解之謎。

據了解,三星堆“祭祀坑”出土了大量重要文物,保存完整的東、西、南城墻和月亮灣內城墻,但目前已發掘的面積只占遺址總面積的2%左右。

大量珍貴文物的出土,只是考古工作的開始階段。專家們認為,目前對于三星堆的了解還比較片面,只知道三星堆城址的一個分布情況、營建過程。通過這次對三星堆祭祀區的發掘,又有了對祭祀活動的初步了解,其他方面還要期待考古工作者進一步為公眾揭秘。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唐飛介紹,下一步將繼續對新發現的祭祀坑開展精細考古發掘與文物保護、多學科研究,并在祭祀坑的外圍勘探發掘,把握祭祀區的整體格局、形成過程。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說:“本次發掘工作的細致程度,決定了它的信息豐富程度和價值。我們還需要時間來進行更加系統的整理、修復以及實驗室工作,將田野考古獲得的材料進一步地消化和深入研究?!?/p>

這是一個“正在進行時”的考古發掘,每一天,都可能會迎來令人驚喜的新發現。

“你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比胶炅謱ξ磥沓錆M希望——還有多少文明之謎即將破解,還有多少傳奇往事可望證實,人們翹首以待。

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現場的4 個工作艙(圖/新華社)

猜你喜歡
祭祀坑青銅器青銅
三星堆考古:發現新建筑基址和小祭祀坑群,多件器物造型奇特
我在三星堆發掘現場
生僻字里識青銅
穿越三星堆
青銅之光
后母戊鼎:沉淀在歲月里的青銅器
崛起·一場青銅資源掠奪戰
探索青銅爵的秘密“柱”
認識“晉式青銅器”
我是怎樣走上青銅器研究之路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