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化背景下川渝高校財務管理人才培育和交流研究

2021-06-11 16:55陳艷李楊
錦繡·上旬刊 2021年3期
關鍵詞:財會智能化交流

陳艷 李楊

摘要:本文以當下智能化背景為出發點,著力研究川渝高校財務管理人才培育和交流,落腳點是通過川渝區域交流與合作和成渝雙城經濟圈交流與融合,達到智能化的財會推進和人才培養以及區域交流的倍增效應。

關鍵詞:智能化;財會;川渝;交流

巴渝相承兩千年,重慶直轄后形成競相發展態勢,從川渝經濟區規劃到成渝經濟區設想,近期由中央出臺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使川渝合作邁向新的階段。在智能化背景下,區域之間形成必然的關聯和交流,作為研究和培養智能化財會人才的主要載體高??梢栽谶@個新格局中構建新的合作契機,尋求新的合作路徑。

一、財會智能化是川渝攜手培養新型財務管理人才的新課題

當下,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世界范圍新技術革命的興起,電子計算機對各個領域的滲透,特別是在會計領域內的廣泛應用,必將引起會計工作的一次大改革。沒有電子計算機,在很大程度上必然要限制會計職能的充分發揮。所謂互聯網、大數據就是計算機的拓展應用。電子計算機一是快,二是準,三是處理量大。設想面對一個瞬息萬變的市場信息,要求在立等之間作出各種方案的預測、決策,要依靠傳統手工方式來進行核算,是無論如何適應不了的。這樣,我們就需要研究會計電算化應選擇的機型、使用的語言、程序設計與方法,需要研究會計電算化與企業管理、經濟管理工作運用電算機的配合、協調,需要研究會計電算化給傳統會計工作方式、方法提出的問題及其引起的變革。

從會計電算化到信息化,再發展到如今的智能化,是會計科學化、高技術化的不斷發展里程碑。高校培養財會管理人員必然要適應財會智能化發展趨勢,改進人才培養方案,確立新的教材、教法,逐步構建智能化背景下的財務管理專業人才。

從川渝區域合作和成渝雙城經濟圈攜手發展視角,我們可以在智能化背景下川渝高校培育和交流財務管理人才的合作契機與路徑上大有可為。

二、當前川渝高校合作的基礎和態勢

四川一直是全國重要的農業基地、工業基地和高校發展區域。重慶直轄后,高校從二十多所逐步發展到六十多所。

2020年5月12日,川渝高校圈迎來一大喜事——川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在天府之國成都發起成立。高校聯盟包含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大學等成渝地區二十所高校。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高校將共同探索符合中國特色、西部特征、川渝特點的一流學科建設與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內涵、新路徑與新方法。

“當前中國區域經濟體系正發生劇烈的變化,科技驅動、創新驅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發展基礎?!敝貞c大學校長張宗益在成立儀式上表示?!霸撀撁藢⒅壑Τ捎宓貐^雙城經濟圈打造內陸開放戰略新高地和參與國際競爭的新基地?!彼拇ù髮W校長李言榮介紹到,該聯盟將推動成員學校與國際知名大學聯盟及高校建立合作關系,促進學生間跨校交流和培養,和資源的共享共建。

聯盟成立當天,川渝二十所高校發布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成立宣言》。指出,該聯盟將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指引,以服務川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兩中心兩地”的戰略定位為己任,以“成渝高校振興行動計劃”為指導思想,推動盟校間開展友好合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跨越發展提供支撐。

目前,四川高校設立財會類專業學校大約六十多所,重慶高校設立財會類專業學校大約三十多所,每年招生和畢業財會類學生十多萬人,這是一個巨大的人才平臺。在智能化背景下,川渝及成渝之間高校首先要加強校校合作,同時引導區域之間校企合作、人才交流。

三、創造有助于區域人才交流和配置的基礎條件

智能化背景下,財會人才要充分發揮作用,需要相應的平臺條件。因此應當以改革和創新為動力,促進川渝地區科技活躍、產業升級、技術創新。

1.積極推進科技體制改革,激活企業財會智能化動力。

建立區域城市及高校、科研機構開發競爭合作的財會人才交流機制。逐步建立既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又符合企業自身發展規律和戰略取向的財會智能化平臺。吸收和用好一大批具有較高學歷和創新意識的中青年財會人才。

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動力,完善科技創新機制。

2.加快建設區域財會創新體系,構建川渝地區財會智能化新高地。

要以大數據、互聯網建設和開發為重點,加快財會智能化技術平臺建設,摸索新的財務管理新制度、新模式、新方法。以區域創新體系為紐帶,增進地區之間、企業之間在技術和人才等方面的關聯與合作。

3.鼓勵區域高新技術園區走在財會智能化的前列。

以川渝各地高新技術開發區為龍頭,以大中型企業為骨干,積極推進財會智能化建設。研究和制定相應政策,促進高新技術園區走在財會智能化的前列。

四、高校教師在培養智能化新型財會人才上的轉變和創新

今后,高校培養智能化新型財會人才與許多其他專業一樣,在學校規劃、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上,依靠主體是教師隊伍,實施過程是教師行為。從智能化方向、職業技術目標看,培養財務管理專業新型人才,要求教師從編寫教材、選擇教材和課堂教學方式以及整個課程體系的實施都要有新的改進。

五、對川渝高校在培養智能化財會人才上的建議

1.由政府導向,高校志愿構建多種形式的川渝地區智能化財會人才聯盟及交流機制。

2.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協同推進成渝地區高校與域內外企業、行業、園區等深度合作,加強與科研機構、專業協會交流合作,推動兩地高校人才培養成果即時對接轉化。

3.建立財會智能化人才培養專項資金項目,匯集各方力量支撐財會智能化的推廣。

4.定期舉辦專題研討、高峰論壇、專題培訓等活動,鼓勵兩地教師互派,促成兩地高校深度互動交流,持續拓展培養人才路徑。

參考文獻

[1]林健.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下的工科專業轉型升級[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4).

[2]李立國.工業4.0時代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6(1)..

[3]唐利民.堅持科學發展建設成渝經濟區新高地[J].求是,2009,(14)

作者信息:

1.陳艷 (1990.1-) 女, 漢, 重慶人, 初級會計職稱 大學本科研究方向:經管類

2.李楊 ( 1992年1-)女, 漢,四川內江人, 助教, 本科, 研究方向:財務管理 會計 金融

(重慶傳媒職業學院?重慶?400000)

猜你喜歡
財會智能化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一種智能化移動學習系統的設計思考
智能化儀器儀表的翻轉課堂設計
基于Moodle平臺的語文閱讀教學“智能化模式”初探
基于Moodle平臺的語文閱讀教學“智能化模式”初探
交流平臺
財會職業及教育的新挑戰
交流平臺
提升行政事業單位財會工作的探討
發揮財會管理功能促進企業提高效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