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白描中線的韻律美

2021-06-11 23:57張明
錦繡·上旬刊 2021年3期
關鍵詞:白描用筆線條

摘要:線描藝術的的發展是從古老的石器時代便開始了,包括后來魏晉時期的顧愷之的高古游絲描發展到現在,這些線描精品無不閃耀著時代的光輝和個人的風格特色,為后世留下了無數具有節奏與韻律美的文化藝術寶藏,白描線條因其具有韻律的美感,而賦予它強烈的生命力,塑造具有生命力的線,首先應注意用筆寫出線條的力度和節奏,其次要讓線條與形象緊密結合,最后要多觀察現實生活,因為藝術來源于生活,體會生活的真諦,并且強化這一情感,只有這樣才能表現出具有生命的線條。

關鍵詞:線條;白描;美

白描的種類特別多,他們相輔相成,有著相通的地方,那么怎么去畫好白描,這個一直是我們學習工筆的同學所探究的問題。首先我認為畫白描的人一定要會書法,因為書法里面的頓筆,行筆,收筆都需要運用到白描勾線中來,只有以書入畫,我們才能夠真正的讓我們的線條有力度有士氣,第二,其實白描就是一種筆觸,除了反應式的描繪,更注重形式美感。線條的抑揚,緩急,形成這樣的韻律感都需要去仔細揣摩和控制,線條如果和音樂一樣富有節奏,起筆慢--行筆快--收筆慢,有頓有收,那么在畫面上每一根線都會有豐富的變化和強烈的節奏感,自然而然形成了韻律感,第三,身體平衡,我們每次練習白描之后很長時間不畫,在撿起來畫時,就感覺不行了。白描指單用墨色線條勾描形象而不是修飾與渲染烘托的畫法,是中國畫中完全用線條來表現物象的畫法,有單勾復勾兩種,以線一次勾成為單勾,有用一色墨,亦有根據不同對象用濃淡兩種墨勾成。復勾則光以淡墨勾成,再根據情況復勾部分與全部,其線并非依原路刻板復迭一次,其目的是為加重質感和濃淡變化,使物像更具神采。復勾線必須流暢自然,否則易呆板。物象之形、神、光、色、體積、質感等均以線條表現,難度很大。因取舍力求單純,對虛實、疏密關系刻意對比,故而白描有樸素簡潔、概括明確,不施色彩的特點。中國古代有許多白描大師,如吳道子、趙孟頫、顧愷之、李公麟等都取得了突出成就。白描多見于人物畫和花鳥畫。宋元間也有畫家采用白描手法來描繪花鳥,如北宋仲仁,南宋揚無咎,元代趙孟堅,張守正等。白描也是文學表現手法之一,主要用樸素簡練的文字描摹形象。在文學創作上,"白描"作為一種表現方法,是指用最簡練的筆墨,不加渲染,描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這種寫作手法就是白描。我國優秀的古典小說《水滸》、《三國演義》等多用白描的手法。白描手法就是不用濃麗的形容詞和繁復的修辭語,也不精雕細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寫對象的特征,用準確有力的筆觸,簡煉的語言,寥寥數筆就寫出活生生的形象來,表現出自己對事物的感受。魯迅先生曾把這種手法概括成十二個字,即“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

白描的描法尚有高古游絲描、琴弦描、行云流水描、釘頭鼠尾描、橛頭描、曹衣描、折蘆描、橄欖描、棗核描、柳葉描、竹葉描、戰筆水紋描、減筆描、柴筆描、蚯蚓描等,有依形狀而名,有依用筆而名,各具特色。在中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非常具有美感的線條,比如人物龍鳳圖,人物御龍圖就是典型代表,之后東晉最偉大的畫家顧愷之更是把戰國的高古游絲描發揮到了極致,這一個時期出現了許許多多的有些線描作品和畫家,如女史臧圖,洛神賦圖,烈女仕仁智圖等等,魏晉南北朝時期很多畫家吸取了天竺的一些營養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還出現了顧的其神,陸的其骨張得其肉,一直到現代也涌現出了大批的藝術家,一直都在繼承并發展白描這個獨具魅力的藝術。

我們在很久沒有畫畫的時候重新開始畫白描,會發現自己好像都不會畫了,所以我們需要在正式勾線前,先練習幾天,讓各個部位關節達成平衡,這樣勾出來的線才會順暢有力。尋找身體平衡需要自個人領悟,方式不一而同。最后我們要注意意在筆先,先設想好線的形態走勢,抑揚頓挫,胸有成竹,果斷地下筆。運筆時不能盯著筆尖,眼神放空,關照到整條線的運行軌跡。

線條是具有許多功能的,比如,線能夠準確的表現形,諸如形體大小,曲直,部位和比例等等。但是線條的功能肯定不是停留在這里,它還注重運用線條的組織,用筆來表現不同的質感,量感,空間感,進而以形寫神,塑造出有血有肉的形象。首先,質感上線條組織自由靈活,切勿均勻。橫,折,撇,捺,點,用筆多變,如同書法。線條組織均勻統一,嚴謹而有規律,用筆綿長,虛起虛收,多以S形態出現。量感上要輕盈,線條組織富有跳躍感,用筆纖細柔韌,同時,頓挫,轉折明顯,厚重,線條組織如同山水枝干,結構清晰。用筆快慢多變,多用側,逆鋒。黑色變化豐富,從濕畫到干,產生飛白??臻g感,表現物體內部結構與多個物體之間的前后空間。線的虛處理。減弱后面線條,以突出前面線條。松散的物體,線與線不相接,用筆虛起虛收。有距離的前后,每當后面物體遇到前面物體邊緣,線條空出距離斷開,或線條變細消失。線的實處理,類似陰影。強調后面線條,以襯出前面線條。結實的物體,線與線緊密相接,用筆肯定明確。緊貼的前后,每當后面物體遇到前面物體邊緣,線條實接并加強按頓,或線條變粗。

總結下來,我很喜歡的一位老師,羅寒蕾老師,她說的一句話一直都影響著我,她說,工筆是一種態度,我也覺得,所有的技法可能都是次要的,最為重要的還是態度,認真對待每一根線的態度。每一根線條它的走勢和韻律掌握在心中之后,在起筆醞釀行筆力量,在哪里停頓,哪里需要快哪里需要慢,其實我認為我認識的白描就是這么簡單和純粹,我信仰它,所以認真對待它,它就會給與回報!就像我們的人生一樣,認真對待它,總會又驚喜在后面。

參考文獻

[1]蔣必薏.《淺談工筆白描之美》[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羅寒蕾.《骨法用筆--白描之美》[M].四川美術出版社.

作者簡介:

張明(1991.11—),女,漢族,籍貫:湖南省益陽市,四川輕化工大學美術學院,18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美術學,研究方向:國畫工筆人物

(四川輕化工大學 美術學院?四川?自貢?643000)

猜你喜歡
白描用筆線條
不要用筆去玩電風扇
觀音送子圖
包餃子
精致線條
白描作品《花卉寫生》
線條國趣事
白描,你也可以
腰帶勾勒最美線條
燒腦的線條
智力大闖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