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2021-06-12 07:41廖鳳梅
家庭教育報·教師論壇 2021年51期
關鍵詞:學生學習積極性小學語文

廖鳳梅

【摘要】社會的進步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單一的知識體系、優秀的學習成績不足以被稱為“優秀人才”,優秀人才還需要具備的是核心素養、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等。對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為了學生長期發展需要注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通過課堂自學、互助學習、展學等途徑,認清語文學科的真正含義,緩解課堂中的枯燥感,建立靈活有趣的課堂?;诖?,本文詳細分析了創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學生學習;積極性

引言

學習積極性是指個體在學習過程中保持的積極心理狀態,由個體學習注意、學習意志以及學習情緒構成,并且受到學習動因的制約。由學習積極性的概念可知,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先決條件是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

1.轉變教學觀念,采用分組教學

課堂學習時間較短,因此教師一定要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在課堂教學中既要把握全體,個別學生的學習問題,又要認真對待,尊重學生想法、關注學生反應、重視學生感受。另外,分組教學可以激發學生興趣、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提高學生注意力、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和能力,為了最大化地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力,可以采取分組的形式進行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共同進步。比如,在部編版小學一年級上冊《日月水火》一課的教學中,在學習“日、月、水、火”這幾個生字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組學習,要求各小組學生在了解字形結構特點的基礎上,根據自身興趣進行探究,以此發現象形字的構字規律,從而產生更強的學習興趣。在小組學習中,每個學生都需要發揮自己的作用,教師要顧及每個學生的能力,并根據小組完成情況給予指導,對表現優秀的小組進行鼓勵和表揚,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學生本位,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形式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注重教與學的有機結合,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和形式,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求知、自主自立的學習能動性。要實現這一教學效果,就要始終堅持學生本位,以教學結合為導向,建立豐富有趣的教學內容,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契合小學生日益增長的興趣愛好,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基礎知識和常識以一種更靈活更生動的形式展現出來。舉例來說,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兩小兒辯日》時,可以采用情景故事的方式教授,將文言文的內容轉化為課堂小故事,聲情并茂地為學生講一個關于兩小兒辯日的故事,隨后再引入文言文的教學講解,這樣能為小學生學習文言文做好必要的鋪墊,又能激發小學生熱愛文言文學習[1]。

3.自主探究,體驗樂趣

素質教育理念下,自主探究成為小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要方式之一。自主探究有利于凸顯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親身經歷語文知識的建構過程,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發展水平、學習需求等主動汲取與內化語文知識,獲得語言基礎、語用技能、語言思維的綜合提升。實踐表明,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可以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強化學生的學習成效,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自身能力的發展與學習的進步,從而激發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以《桂林山水》教學為例,老師讓學生圍繞課文重點語句對比分析,自主總結桂林山水的特點。如通過“波瀾壯闊的大?!薄八饺珑R的西湖”與漓江水的對比,體現漓江之水的靜、清、綠;通過泰山、香山與桂林山的對比,體現桂林之山的奇、秀、險。在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總結對比這一寫作手法后,請學生自選自然景物以對比方式寫出景物的特點。自主探究有利于激活學生的新理解、新感受,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激發學生表達的積極性。

4.進行內在引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語文語言詞匯、文學知識點較多,一些語文教師將語文課文拆分成大量的詞匯、句子、段落,要求學生閱讀和賞析,這種方法雖然可以讓小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語言知識、把握語言技巧,但是無法激發學生的情感意識,學生領悟不到語言文字的美。對此,教師需要改變這種外在引導的教學方法,注重從意識、思想、心理層面出發,注重挖掘語言文字知識背后的思想內涵、情感內涵、價值內涵與文化內涵。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學會品味、鑒賞、感知,讓學生從基礎的語言文字知識表面深入內部,挖掘語文核心價值,以此感受語文學科的無限魅力。此方法讓學生學會更多社會道理,豐富學生經驗,增強學生對漢字文化、傳統文化的認同。教師可以采用問題教學法、對話法等鼓勵學生獨立解決問題,讓學生發現語文的趣味性,為后期系統性的學習打下基礎[2]。

5.激勵性評價,促成學生發展

激勵性評價是指當學生回答問題錯誤、認知錯誤或無法表達自身想法時,教師采用激勵、鼓勵的方式促成學生自我完善、自我改進。激勵性評價的要點在于促成學生反思重構意識,反思自身思維過程、思維方法與思維成果,能在教師的激勵性評價下主動優化、調整整個思維流程,調整自身認知結構并重新構建語文知識體系,并在此過程中逐步形成個性化的語文學習策略。以《詹天佑》教學為例,在教學中,有學生提出問題:“詹天佑已經是我國最為著名的建筑工程師之一了,可以坐在辦公室內指揮團隊勘測,但他為什么還要親自帶隊呢?”老師并未制止學生的質疑,而是將其轉化為生成性資源,引導學生對課文內描繪詹天佑工作態度、工作環境的語言進行分析,提煉出“以身作則”“不畏艱險”“恪盡職守”等精神,使學生認識到詹天佑先生的品質。再如,有些學生對課文內容及內涵的理解不夠深入,老師便給予其激勵性評價,引導學生集體討論并相互解答疑惑,指導他們對課文進行多維度的分析,在反復探討與深入分析中,學生對課文的認知不再停留于表面,而是與作者、課文的人物產生心靈交互,最終體會到課文的意蘊與獨特思想。由此可見,鼓勵學生質疑,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激勵學生克服困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在開放和諧的學習氛圍內主動思考、勤學善問。

結語

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重視語文學科在學生認知發展、思維發展、道德品質、語言文化知識學習、視聽能力培養中的重要性,科學采用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將教學重點放在專業知識的趣味性上面,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

參考文獻

[1]黃志彬.創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J].家庭生活指南,2019(01):215.

[2]袁江歡.創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12):64.04594D54-2DB4-49AA-9846-B35A2E05DB98

猜你喜歡
學生學習積極性小學語文
魚水情深,相得益彰
談微課在學生學習中的作用
巧創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如何調動高校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