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2021-06-12 10:44宋淑慧
家庭教育報·教師論壇 2021年51期
關鍵詞:思維能力思維數學

宋淑慧

【摘要】思維具有抽象、概括、綜合性等特點,因此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對開發學生智能、落實素質教育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首先,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幫助學生簡潔明了地表達對事物的認知,而且在大腦中也能形成對事物認知的完整邏輯,更好地認識事物的本質。在形成邏輯思維能力的過程中也會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運用于其他課程中,從而在新的學習過程中形成相關的邏輯思維,由此在相互影響中不斷提升這一邏輯思維能力。其次,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數學是較為嚴謹而抽象的學科,學生認識事物應避免完全憑主觀猜想,必須基于一定的理論基礎,客觀認識事物,并且推測合乎情理。數學是一門具有科學抽象性的學科,在引領學生學習過程中就所產生的問題,引導學生學會用嚴謹而科學的態度對這一事物進行深度的解析與認識,就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激發和引導學生不斷發展其他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邏輯思維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現狀

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來看,由于教學觀念以及模式的局限性,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現狀并不樂觀。第一,教師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有所忽視。大部分教師并未真正認識到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作用以及意義,一些灌輸式、填鴨式的教育方法和模式仍然在運用,這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產生了不利影響,學生只能被動聽課,被動完成解題、筆記等任務。但是,如何從例題中抽象概括規律卻并沒有深入進行,而教師也未曾引導學生探尋這些規律。教師認為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要花費很多時間,也耽誤教學任務的完成。第二,學生的思維能力比較弱。小學生屬于感性思維階段,主動建立模型意識較為淡薄,也不懂以及不善于從典型題例以及特殊問題中歸納普遍性規律,由此給數學活動的開展造成了一定阻力。通過對學生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以及課堂上教師提問情況進行深入分析,也會發現,有時同樣的一套解題思路換另一種說法,可能學生就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第三,教師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較為生硬。在數學課堂中,通過觀察可以發現,教師大多以講授法為主要形式進行灌輸式教學。雖然新課標中要求教師在教授學生時,根據學生的實際認知情況以及數學思維進行教學研究,設置有利于根植知識點的數學思維培養方法,但是實踐運用中并未能將數學思維能力培養與知識進行有機結合,仍然采取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課堂模式,而沒有形成師生互動的良好模式,在融入數學思維方法教學時效果不大。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一)以問激趣,激發學生的思維活躍度

在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思維空間,做到與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相符,捕捉一定的時機,與問題聯系在一起,使學生在有意識或無意的問題刺激下產生思維的靈感。教師因此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或者制造懸念,激發學生的思考興趣與欲望,充分地有效利用課堂教學的時間與空間,以教材內容為著力點創設適宜的問題,開拓和發展學生的思維。比如,在教學“加減法的初步認識”中,教師可以利用主題圖的變化過程,引導學生認真思考、理解加法的含義。之后組織學生操作,圍繞問題“擺一個方片,再擺一個,共多少個”……接著,根據學生不同的思維方式、思維水平初步體現算法多樣化的思想。由此,學生的思維被充分調動起來,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神奇,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興趣與欲望。

(二)新舊相連,啟發學生學會思考

數學知識具有極強的邏輯性、抽象性,也是一門系統性的知識。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則需要在舊知識的經驗上獲取新知識,在新舊相互聯系中深入探索問題,并且獲得新的思考生長點,而新知識也正是從舊知識的引申與發展中得來的。學生的認知活動必須基于已有的舊知識與經驗。為此,教師在教學新知識時要引領學生溫故知新,調動學生原有知識與經驗的記憶,從而與所學的新知識緊密相連,發展思維。利用已有知識與經驗對新知識進行探索。在新與舊的有效銜接下,教師、學生學會運用正向的知識遷移規律,通過獲取新知識,構建知識體系,從而發展和提高思維能力。

(三)提高說、讀能力,鍛煉學生思維

語言被稱為思維的工具,是思維的一種外在表現。一個人語言能力的好與壞、高與低,都反映了其個人思維是否具有靈敏度。在數學課堂上,鍛煉和發展學生的思維,需要加強對學生語言的訓練,強調口頭說理訓練,發展學生思維。比如,在教學“小數和復名數”這一內容時,小數與復名數間相互進行改寫,所用到的綜合知識較多,而這一知識點又恰恰成為學生易錯點。為了幫助和引導學生突破這些難點,并且讓學生掌握如何更好地學習這部分知識的方法,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說”的訓練。讓學生在學習完例題后學會對小數與復名數相互改寫的方法進行總結,然后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做題過程。學生口頭表述做題的過程,進行了反復的說理訓練,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刻,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敢于大膽想象推測,鍛煉學生的心智

心智實際上是一種直覺,是一種靈活、快捷以及復雜的心理活動。心智的鍛煉是創造思維的導火索。在數學教學中訓練學生的直覺思維,鼓勵學生敢于大膽想象、猜想,敢于推測創新,打破思維定式,擺脫傳統束縛。有的學生可能異想天開,或者是突發奇想,此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這些想法,讓學生得以拓展想象力,敢于表述見解。有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可能不夠全面,也不夠嚴謹,想到什么說什么,教師恰恰要保護學生的這些直覺,無論是表象的理解或者猜想,都要尊重學生的獨到見解以及奇異想法,并且因勢利導,引導學生的這些大膽猜想走上思維正軌,切實讓學生借助直覺想出門道來。教師鼓勵學生敢于想象,設計“想一想”“猜一猜”活動,讓學生大膽地進行想象與推測,不必受既定事實的束縛,通過創設一些猜想或者嘗試的問題情境,暴露學生大膽猜想的思維過程,最后引導學生沿著合理思路加以思考和探究,從解決問題中體驗喜悅與成功感。

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讓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還要注重方法的傳授,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提高思維能力,這才是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關鍵。

參考文獻

[1]羅加新.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9(15).154D3C96-F375-48F7-83B4-31D97E952C5F

猜你喜歡
思維能力思維數學
思維總動員(二十五)
思維總動員
善問讓思維走向深刻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