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藝抗疫"推動視覺傳達專業線上教學創新

2021-06-12 14:20林海
家庭教育報·教師論壇 2021年51期

林海

【摘要】受疫情影響部分學校的視覺傳達專業課程皆改為線上授課模式,該課程具有一定互動性、前瞻性特征,而在教學過程中將“以藝抗疫”主題引入開展真題真做教學,主要是在線上教學中將公益設計主題與教學相結合,以此引領學生樹立正確思想理念、突出育人成效,與此同時也能將學生學習主動性充分激發,提高其學習成效?;诖?,本文主要立足書籍裝幀課程對"以藝抗疫"推動視覺傳達專業線上教學創新進行分析。

【關鍵詞】"以藝抗疫";書籍裝幀課程;真題真做

引言:從課程性質分析,書籍與文化、與生活皆有密切關聯,結合輿情對書籍進行設計的理念正是疫情當下、線上教學開展應當積極融入的教學內容。將線上最為關鍵的時政素材與教學相結合可讓學生在獲取裝幀知識的同時進一步強化自身設計師責任,讓其充分明確設計應是以人為主。而書籍裝幀這一課程的教學目標是為讓學生能夠正確掌握書籍制作法則,而在當前“抗疫”背景下開展教學,教師可有目的性的將每個抗疫瞬間進行收錄與編撰,以此構建全新的教育課題。

一、線上教學設計思路

(一)教學思路

立足"以藝抗疫"主題在書籍裝幀課程教學環節中推行真題真做,指向的是疫情期間線上教學活動中將公益設計主題引入,由此將思政育人理念自然融入,通過該方式可對學生群體思想觀念進行正向引導、激發其學習自主性,同時也是為讓學生能夠向社會、向實踐、向廣大設計師學習。講解結束后,讓學生以分組形式對該課程基礎知識進行討論,并由教師帶領學生一同圍繞相關知識內容進行梳理、概括和歸納,以此完成基本教學。護封設計、書裝概念、書籍內頁設計以及系列書籍設計等知識皆可運用實例分析與課堂講解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授課,首先,在作業輔導階段教師可以學生主體差別實施針對性教學;其次,再以作業匯集方式進行分類講評,精準找出作業中所存在的常規性問題以及解決方案[1]。在進行教學活動評價時可通過教師總評、學生互評、自評三種方式進行,其中要特別注意教師總評環節應以鼓勵為前提,簡單來講則是在肯定學生進步基礎之上對其實踐能力和理論知識掌握情況加以指正。

(二)信息技術應用

利用線上教學講解專業化知識可充分激發學生群體學習動力,從而使其在學習專業知識時更加投入,與此同時,該類教學模式的應用對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自我評價能力皆有一定促進意義,通過以網絡為載體開展教學是學生初步形成認知結構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強化評價意識的關鍵所在。常用的線上教學方式主要是ev錄屏、矚目APP直播、學習通軟件等授課形式,因受疫情影響部分學校所選定的教材無法及時送到手中,因此只能由教師篩選并為學生提供書籍參考信息,以確保學生能夠選擇相對應的電子學校資源。

(三)線上教學評價體系

通過線上教學可讓學生對成書工藝過程全面了解和掌握,并且學生在計算機功能輔助下獨立完成書籍封面、護封以及扉頁和環襯的整體設計。利用該教學模式學生能夠了解不同類型書籍內容設計,同時也能掌握更多書籍裝幀程序與方法,從而設計出與社會需求相符的書籍作品[2]。另外,通過真實課題訓練學生能夠對行企需求充分積累,并逐漸提高自身設計能力。鑒于此,針對該課程開展線上教學評價,教師可利用線上教育功能組織學生進行作業自主評比活動,學生將作業內容上傳至教學平臺,則會有其他同學和教師進行分析與評價,這樣一來該專業學生能夠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二、線上教學創新之處

(一)結合“以藝抗疫”,淺談社會責任

為突出線上教學創新點,教師可在教學講解環節著重突出責任教育,促使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職業素養,從而更好的對自身職業生涯進行規劃。鑒于此,教師應在課程教學全過程積極滲透“一切設計以人為主、為人民服務”的設計師責任,通過在設計創作中將思政教育引入可開啟全新的設計方向,同時也可為設計提供更多中國色彩。維克多·帕帕奈克的設計倫理所強調的是以“社會利益”為整體,其對用戶、環境和社會都極為關注,由此也充分說明設計師應勇于承擔自身作為公民的責任義務。

(二)以實踐促教學,實現“真題真做”教學

線上教學過程中為提升教學成效教師可將“真題真做”與“假題真做”兩種實訓項目相融合完成教學,其中“真題真做”是學生所參與的一切實踐訓練項目皆由公司或機構直接下發題目,并要求其根據實際真題標準進行系統化設計,從而為該專業培養出更多高素養、高技能的設計人員,徹底實現“立德樹人”目標。實踐環節,第一階段主題內容應以“眾志成城、擊退疫情”為主要方向,其中主要包括“安全守護者”公安干警;“逆行人”醫務工作者以及各行業默默付出的大眾群體,鼓勵學生以此作為主題設計與“抗疫”相關書籍[3]。第二階段主題為,深入實質防控、加強宣傳引導,其目標是為協助社會對基層群眾進行防護措施普及和解讀,具體包含健康常識、科學防護以及呼吁人類保護自然等諸多方面,所以實踐訓練中可要求學生以該方面內容為方向設計抗疫書籍。第三階段則是呼吁全球共同參與抗疫,消除群眾歧視與偏見,讓學生以此為核心內容設計書籍完成實訓任務。本次課程教學中立足“以藝抗疫”主題開展教學主要是將教學實踐活動和專業知識相結合以此激發學生群體社會責任感和學習主動性,從而為其日后融入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結論:

綜上所述,疫情期間線上教學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授課方式,而專業課教師在講解“書籍裝幀”課程時借助“以藝抗疫”這一主題活動能夠將專業理論知識更好的與教學實踐相結合,而這種授課方法對培養學生群體社會責任感與學習主動性極為有利,另外,通過該教學方式實現共享、共學、共進的教學目標,并以此實現教學相長。

參考文獻:

[1]王睿.“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中的應用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2(07):156-157.

[2]樂希.視覺傳達專業構成基礎課程 “線上+線下”教學模式創新探究[J].藝術家,2021(08):97-98.

[3]岳瑾.“以藝抗疫”推動視覺傳達專業線上教學創新——以書籍裝幀課程為例[J].財富時代,2020(05):232-23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