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始縣現代農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2021-06-15 03:39邱雪婷孫亞豪
安徽農學通報 2021年8期
關鍵詞:固始縣現代農業現狀

邱雪婷 孫亞豪

摘 要:在國家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現代農業發展面臨新機遇[1]。但現階段農業經濟發展面臨諸多困境,如農業生態環境差、新型農業技術推廣難度大、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等,嚴重制約了現代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該文簡述了固始縣現代農業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對策建議,包括提升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強化農業科技推廣應用、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加大資金支持力度等,以期為固始縣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現代農業;現狀;問題;對策;固始縣

中圖分類號 F320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08-0007-03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ation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faces new opportunities. However,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is faced with many difficulties, such as poor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ifficulty in the promotion of new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nd unreasonabl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which seriously restri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al economy.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d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Gushi Count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cluding enhance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enhanc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foster the subject of growing new business, increase financial support and so on,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modern agricultur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in Gushi County.

Key words: Modern agriculture;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Gushi County

農業是為人類提供所需食物的基礎產業,農業發展必須受到重視。一直以來備受關注的“三農問題”首先是農村問題;其次是農業政策問題,農業發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再次是農民問題,包括農民素質、農民增收[2]。筆者以河南省信陽市固始縣為研究對象,對固始縣現代農業發展現狀、問題及成因進行了分析,并借助河南省統計年鑒數據,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1 固始縣現代農業發展現狀

1.1 基本情況

1.1.1 總體情況 固始縣是河南省直管縣,位于河南省信陽市,南靠大別山,北臨淮河,處于河南、安徽交界處[3]。南北長94.16km、東西長56.19km,縣域總面積2946km2。2018年全縣耕地面積156.25hm2。截至2019年,固始縣轄3個街道辦事處、19個鎮、11個鄉,共56.88萬戶,戶籍總人口179.16萬人,常住人口110.25萬人,素有“江南北國、北國江南”的美譽,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

1.1.2 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固始縣根據自身產業定位和資源特點不斷加快發展。2018年全縣生產總值350.42億元,財政總收入22.32億元,城鎮、農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7319元和13668元。

1.2 糧食種植面積 據2012—2019年河南省統計年鑒可知,自2013年開始,固始縣糧食播種面積逐漸減少,至2018年糧食播種面積降至153.47hm2,比2011年減少了1.12hm2,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比重為71.00%。2016年糧食播種面積達到最高值157.47hm2,2016—2018年糧食播種面積呈緩慢下降趨勢,糧食播種面積占比呈較平穩的增長趨勢,2018年糧食作物比重出現一個跳躍式增長,比重高達71.00%。

1.3 現代農業發展優劣勢

1.3.1 優勢 現代農業是指基于現代工業、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農業,于工業時期萌芽,二戰后形成發達農業,是健康、綠色、有機等的統一。國家層面:“十三五”戰略要嚴格執行耕地保護制度,堅守耕地紅線,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提高糧食產能,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4]。當地層面:把加快現代農業發展與新農村建設作為首要任務,創新土地流轉體制,多種形式推進土地流轉,并規?;N植,大大提高土地的產出效益,增加了農民收入,同時也吸納了部分社會資金對農業的投入,加快了產業結構的調整步伐。交通層面:截至2017年,全縣公路通車里程達3544km,滬陜高速橫貫固始縣南部,312國道貫穿東西,初步形成“公路、鐵路、水路一體化”的交通格局,后期負責貨物運輸的潢川機場的建立無疑為固始縣增添了一大助力。

1.3.2 劣勢 政策方面:當下,城市發展講究抱團發展、優勢互補,信陽被排除在河南中原經濟圈之外,享受不到省里政策紅利;向南距離武漢經濟圈較遠,信陽市被邊緣化,更別提固始縣。自身方面:農業結構不合理,固始縣農業無法突出區域特色、產業特色,且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弱,農林牧漁結構不合理,糧經飼比例結構不完善,優良品種推廣規模及優質產品的比例偏低。

2 固始縣現代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2.1 問題

2.1.1 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低、不完善 近年來,固始縣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但整體效益還不高[5]。一是龍頭企業發展規模小、水平低,加工銷售能力偏弱;二是農業產業調整脫離當地實際情況,導致農業生產的市場價值不高;三是農業新型業態發展緩慢,投資力度不夠;四是企業與農戶銜接不緊密,輻射帶動作用不強。

2.1.2 農業生產組織化弱,市場競爭能力弱 目前,固始縣共有農民專業合作社1751個,但普遍存在幾個突出問題:一是規模小、較為分散、實力弱等,入社社員少;二是內部管理不嚴謹,運行質量低;三是經營困難多,用水難、交通難等;四是貸款難、利率高;五是農業服務信息的專業體系建設比較滯后。

2.1.3 農業融資渠道較少,資金不足 固始農戶獲得資金用于擴大再生產的渠道窄,方式不靈活。金融機構一般更傾向于支持能夠在短時間內產生效益的項目,支持農業發展的意愿和力度不足。

2.1.4 農業內部比例結構不合理 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互補有利于增強農業經濟競爭力、提高農民收入、補充恢復土壤養分等。固始縣農業(種植業)占農業經濟比重過大,農牧漁副業發展滯后,林業生態修復難度大,內部比例不協調。

2.2 原因

2.2.1 農業生產觀念落后,動力不足 固始縣大部分村干部文化水平為初中或小學,甚至文盲,對發展現代農業的意愿和動力遠遠不足。一方面,部分農戶會廉價處理產品;另一方面,高端農產品生產難度大,農業結構調整始終在低水平重復,難與市場對接。

2.2.2 宣傳力度不足 農業部門、科技部門對現代農業知識的宣傳仍停留在發資料、搞講座方面,宣傳教育體系不完善,農民的認知程度低,政府在生產要素配置方面對農業關注少。

2.2.3 勞動力外流,農業老齡化嚴重 固始縣青壯勞動力大量外流。俗話說“種糧不如種菜,種菜不如打工”,青壯年多“遠離”農業,中老年人多“依戀”農業,農村整體素質偏低,影響農業現代化發展。

3 加快固始縣現代農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3.1 提升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

3.1.1 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 立足固始縣資源優勢,重點培育壯大龍頭企業,著力發展壯大農業產業化集群,促進農民增收及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等。目前固始縣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有國家級2家、省級13家。擴大招商引資,引進農業企業入駐固始縣;加強農企與農戶的密切聯系,構建利益共同體。

3.1.2 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鏈條 引入全產業鏈發展理念,圍繞農產品精加工、深加工發展;提升農產品品牌化發展水平,引進國內外知名公司對本地農產品進行策劃和包裝,靠品牌提升農業生產效益等[6]。

3.1.3 推進農業產業綠色生態發展 基于固始縣被確定為綠色農業示范區建設示范縣的優勢,固始縣要積極發展生態種養,如發展壯大以“稻蝦共作”為主的綜合種養,同時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打造固始縣農產品綠色安全品牌。

3.2 強化農業科技推廣應用

3.2.1 加強農業科研體系建設 目前,固始縣已與信陽農林學院等專家建立良好合作關系,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固始縣,建設水產養殖、水稻種植和畜禽養殖3個產業創新團隊,強化農業科技研發體系[7]。同時,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實行獎補政策、購買農業保險等。

3.2.2 加快農業技術推廣 加快建設一批專業化的農業生產基地,支持農技機構、農技人員通過市場手段開展服務,力爭在各村建立農技推廣示范戶,補齊農技推廣短板。鼓勵科學技術人員帶著科技成果下田入戶,把技術要領教授給每個農民,努力做到讓農民“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干就有效益”[8]。

3.2.3 加強農民素質技能培訓 重視農村勞動力素質和技能培訓,加強與信陽農林學院等院校的聯系,借助院校資源加強對農民的培訓力度,改變傳統培訓方式,提升農民種田的能力和本領,真正產生經濟效益。

3.3 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

3.3.1 切實落實政策扶持 落實各項相關扶持政策,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圍繞農業主導產業、優勢農產品基地等,建立多種形式合作組織,增強輻射帶動效應[9];制定優惠政策、配套措施,建立人才回流農村機制,鼓勵外出務工農民、大中專畢業生等投身現代農業,加快新型職業農民培養。

3.3.2 嚴格規范管理 目前部分合作社已成立,但規模和實力仍較小,難以有效發揮作用。需建立專門機構,加強指導管理,并結合實際,區分不同類型,科學制定發展計劃,協調解決各方面困難和問題,不斷提高各類合作社的規范化管理水平。

3.3.3 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 目前,固始縣已建立全國農情調度基點縣農情信息服務平臺、固始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信息服務平臺、固始縣農村土地流轉信息服務平臺、固始縣農業信息綜合服務平臺、固始縣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信息服務平臺及農產品市場信息服務平臺等六大平臺,同時要加強宣傳力度,力爭使信息網絡平臺家喻戶曉,實現農民與專家、農民與市場、農民與行政的互動交流,

3.4 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3.4.1 建立多元資金投入體系 農戶和農業企業是農業投入的主體。加大公共財政投資力度,不斷完善財政補貼機制等,引導社會資金投入農業,形成多元化的農業投資體系,促進現代農業快速發展[10]。

3.4.2 創新農村金融制度 固始縣政府需積極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在追求利益的同時更要注重社會效益,降低廣大農民的融資門檻和成本,多元化渠道滿足不同主體的金融需求;注重加強農村村(隊)、鄉(鎮)信用體系建設,既提高農民利用金融資本發展生產的能力,也增強金融機構支持農村發展的信心。

4 結語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經濟是一項重要舉措,有利于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升人民幸福生活指數、構建和諧社會,因此要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增強農業信息化發展、提升農民素質,充分發揮出政府、農民、企業等多方的作用,在多力融合的基礎上,促進農業更好地發展,推動農業市場化程度和產業化程度的不斷提升,實現農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許必莉.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業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與對策[J].農村實用技術,2020(10):45-46.

[2]胥慧敏,王秀麗,李玲,等.河南省設施農業發展潛力評價與布局優化[J].江蘇農業科學,2020,48(04):286-293.

[3]尼森.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研究——以河南省固始縣為例[J].河南農業,2019(03):39-42.

[4]周波.“十三五”時期信陽市現代農業發展與糧食安全戰略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7(14):58-61.

[5]安曉寧.糧食主產區農業產業結構優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20.

[6]劉喚成.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業經濟發展問題研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10):5-6.

[7]徐益馨.潛山市現代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20(17):224-225.

[8]張治會.西南山區農業現代化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7.

[9]宋珺.小農戶發展現代農業技術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河南農業,2019(26):59-60.

[10]鄧秀新.現代農業與農業發展[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1):1-4.

(責編:徐世紅)

猜你喜歡
固始縣現代農業現狀
“用好現代農業科技,多種糧、種好糧”
現代農業離不開化肥
砥礪奮進 打造現代農業強市
現代農業
Can or Can’t ?
固始縣
固始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