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瀟賀古道探尋桂商精神之源

2021-06-15 08:55謝干蘭郭璐汕
大觀 2021年4期
關鍵詞:精神歷史

謝干蘭 郭璐汕

摘 要:歷史上,連接嶺南與中原的瀟賀古道與北方長城有著同等重要的戰略地位,它在傳播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連通商貿活動、連接海上絲綢之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時間的流逝雖帶走了古道的繁華,卻帶不走它的歷史價值,文章從具有 2000 多年歷史的瀟賀古道上探尋桂商精神之源,以期提煉桂商精神,進而豐富桂商歷史文化。

關鍵詞:瀟賀古道;桂商;歷史;精神

注:本文系南寧學院2018年桂商研究項目“從泰國廣西會館探尋海外桂籍商人的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2018GSZX02)階段性成果。

秦始皇統一中國后,頒布“車同軌”的法令,漢朝漢武帝開辟了經西域通往西方的“絲綢之路”,隋朝完成貫穿了南北的大運河,唐朝建立了以西安為中心的驛道網……時至今日,輕軌、地鐵給人們出行帶來了便利,縱觀古今中外城市發展的歷程,無一不證明了交通對城市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文化溝通、商品流通、貿易往來、人際交流等都離不開它。本文通過對瀟賀古道歷史文獻的發掘、整理,在參考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繼續探尋桂商精神之源。

一、瀟賀古道歷史沿革

瀟賀古道,又名秦建新道,原稱嶺口古道,后來被稱為楚粵通衢、富川驛道。瀟賀古道作為溝通嶺南與中原最重要的通道之一,在春秋時期就有了最原始的“框架”,延至戰國時,得到了進一步拓寬。秦始皇基于大一統目的,為加強對嶺南的軍事政治控制,開始“南平百越”,在原有小道的基礎上修筑了由湖南道州進入廣西賀州的陸路通道,形成了后來水陸兼程的瀟賀古道。宋代周去非在《嶺外代答》卷一《地理門》條下云,入嶺之途有五:“自福建之汀,入廣東之循梅,一也;自江西之南安,逾大庾入南雄,二也;自湖南之郴入連,三也;自道入廣西之賀,四也;自全入靜江,五也?!睆倪@段描述中可以看出由湖南道州進入廣西賀州的瀟賀古道正屬于入嶺五道中的第四道。

朝代的更迭,瀟賀古道也由最初的軍事之路逐漸轉變成發展經濟的重要通道。中原地區的先進理念、生產工具、生產技術、生活用品沿著這條通道逐漸進入廣西,嶺南百越土著民族經歷了自然融合到強制融合再到自然融合的過程。加之瀟賀古道還是華南地區陸地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早期最為便捷的連接點,所以大部分的中國產品需經過瀟賀古道由中原開始運往南粵,之后再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運送到世界上的其他國家,遠至紅海沿岸。在靈渠失修、梅嶺通道尚未開鑿之前,瀟賀古道更是承擔了南北貨物長途販運和人員流動的重任,在溝通中原、嶺南和海外的經濟文化交流中起著橋梁作用。

毫不夸張地說,瀟賀古道既是一條軍事通道、古驛站官道,更是一條商業繁盛的貿易之路,一條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文明之路,一條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對接之路。

二、桂商精神及其特征

桂商的形成過程是經濟交往、民族融合的過程,它代表著歷代廣西商人的心血。桂商文化更是廣西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繼承和弘揚桂商文化是富民強桂的時代要求。

(一)開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

瀟賀古道除了是中原文化進入嶺南地區的中轉站,同時還是華南地區陸地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早期最為便捷的連接點,是中國古代絲綢、茶葉、瓷器、玉器等物品與亞非歐國家進行商貿活動的重要連接通道。因此中原文化、嶺南文化、客家文化、瑤族文化甚至海外文化都在這里融合,使得嶺南地區本土的農耕文化不斷地吸收外來文化并加以融匯,最終形成了文化大雜糅的局面。賀州西約街的建筑便是外來建筑文化與賀州本土文化融合產生的區別于傳統騎樓的獨特建筑樣式。這些騎樓建筑也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了賀州當時的商業發展程度。

瀟賀古道打通的不僅僅是嶺南與中原的交通要道,更是打通了一條文明的文化走廊。原本束縛于“惟知農耕”“不事商賈”“重農輕商”的廣西民眾逐漸接受外來的新事物——商業貿易,從最開始的懼商、厭商、輕商到后來的爭商、樂商、重商。圩市便是最重要的商品交易市場,盛產錫礦的賀州甚至衍生出了礦區圩市,使得從商的人數也逐漸增多。其中較為著名的是賀州走馬鄉人羅心田(1889-1971),一開始以做豆腐養豬為生,17歲在走馬開“羅怡信”鋪號,后又在鐘山英家街設“綿安”護綢緞布匹店、“升泰”典當等。他又籌資在庇江開設“廣發”店,后相繼又在附城設“廣信”“廣生”筏,在平樂開“福興祥”、桂林設“公泰行”,梧州開“公信行”等鋪號,時有商業“狀元”之稱。

賀州八步是近代新興的城鎮,其建設之始也因經商而起,史載原有廣東商人于清咸豐初年在臨江北岸今永豐街處建店鋪“八間”為商,粵語發音中“鋪”與“步”為諧音,八步也由此而得名。當時居民因為可以通過這八間店鋪買到各種各樣的“洋貨”,于是便漸漸地把這里當成了開闊眼界、山貨交易的中心,八步也慢慢形成了墟市,甚至還逐漸成為湘南、桂東、粵西北邊境商品集散地。開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深深地融入了這所小城鎮。

(二)誠實守信、重情重義的精神

重諾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商人奉行的原則。廣西是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區,民風淳樸,熱情好客,這一少數民族地域文化特性在廣西人從事商貿活動的過程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飲水思源,當反哺桑梓。曾因樂善好施有著“佛子大哥”之稱的商號經理羅心田在遇到同鄉求助之后,毫不猶豫資助了他。東莞廣西商會開展“情系隆林,精準扶貧”捐助活動、廣西遠辰集團劉氏兄弟回饋家鄉投資建設陸川、賀州民間慈善協會開展“陽光少年”助學活動等,無不體現著廣西商人勇于承擔社會職責。如今的廣西商人更是秉承著愛國奉獻的廣西精神,積極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號角,站在時代新起點上開啟筑夢新征程,用實際行動回饋家鄉,報效祖國。

(三)敢為人先,不畏艱苦的精神

古時,嶺南地區多為貧瘠落后、匪患不斷的蠻荒之域,從諸多詩詞、史料中可窺見一斑。唐李德裕在《謫嶺南道中作》中寫:“愁沖毒霧逢蛇草,畏落沙蟲避燕泥?!彼稳朔洞蟪稍凇豆鸷S莺庵尽分袑懀骸罢?,二廣惟桂林無之,自是而南,皆瘴鄉矣?!睆V西多屬山地丘陵地貌,四周多為高山,山地崎嶇,河多灘險,瘴氣彌漫,毒蛇猛獸也不少。這樣的地理環境對商貿活動和貨物的運輸帶來極大的困難,只能靠肩挑手提搬運大批量貨物。而翻山越嶺式的商貿活動卻不少:一條扁擔挑兩個重約70斤的小籮筐,這是瀟賀古道上最后的挑鹽人漸漸遠去的身影。但正是這樣的環境造就了廣西商人敢為人先、不畏艱苦的精神。

三、結語

桂商雖不如其他商幫有著顯赫的名聲,整體實力也與之存在一定差距,但桂商不缺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總結、提煉、升華桂商文化任重道遠。如今瀟賀古道雖已經不再承擔交通的使命,但開放利用、保護研究瀟賀古道對推動廣西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陳乃良.瀟賀古道與古廣信文化[J].嶺南文史,2004(2):46-48.

[2]韋浩明.瀟賀古道歷史文化研究[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12.

[3]韋浩明.“瀟賀古道”與唐朝以前嶺南地區的內外貿易:瀟賀古道系列研究之三[J].廣西梧州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3):26-30.

[4]廣西賀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人文賀州[M].廣州:世界圖書出版廣東有限公司,2014.

[5]唐凌.關于桂商史研究的幾個問題[C]//南寧學院新桂商研究院.2016年新桂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寧:南寧學院新桂商研究院,2018.

[6]秦海燕.戰時公營企業與民族經濟融合的關系探析:以抗戰時期資源委員會在廣西的活動為例證[J].改革與戰略,2014(6):77-81.

[7]劉思彤.瀟賀古道文化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探討[J].新聞傳播,2017(19):42-43.

[8]梁中效.唐代詩人對商於古道的體驗與書寫[J].長安大學學報,2016(4):18-25.

[9]李青青.廣西瀟賀古道區域文化與古建筑的營造理念[J].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18(4):519-523.

[10]鐘世華.賀州瀟賀古道文化調研報告[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8(1):30-34.

[11]韋浩明.略論近代桂東礦區的圩市[J].廣西梧州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1(3):50-53.

作者單位:

謝干蘭,南寧學院會計與審計學院。

郭璐汕,南寧學院通識教育學院。

猜你喜歡
精神歷史
虎虎生威見精神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都精神
拿出精神
新歷史
精神了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九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5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