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較分析《采薇》與《東風》

2021-06-15 08:57徐俠
大觀 2021年4期
關鍵詞:采薇東山

徐俠

摘 要:《詩經》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愛情、婚姻、別離、思念、農業、漁獵、宴飲、勞役、祝頌等等。戰爭詩作為其中一個類型,作品數量雖然不多,但多上乘之作,如《邶風·擊鼓》《衛風·伯兮》等,《采薇》和《東山》亦是其中佳作。文章從主人公對待戰爭的態度、詩作的情感表達方式、詩的敘述視角三個方面來比較分析《采薇》和《東山》兩首戰爭詩,以窺《詩經》之文學特色。

關鍵詞:《采薇》;《東山》;戰爭詩

《小雅·采薇》和《豳風·東山》是《詩經》中以戰爭為題材的較為出色、動人的詩作,這兩首詩具有豐富的內容、多重的詩意內涵、動人的藝術感染力、高超的文學技巧,在這些方面可以說超越了《詩經》中同類題材的其他詩作。

這兩首詩相同之處很多,除了題材相同,兩首詩的主人公均是參加了戰爭的士卒,同是取得了戰爭勝利,同是寫戰爭結束后歸鄉途中的回望和思念,同樣是悲傷的環境、悲傷的氛圍,同樣采取了重章疊句反復詠嘆的手法。但是,兩首詩在諸多方面也存在不同。

一、主人公對待戰爭的態度不同

《采薇》突出的是士卒保家衛國的自豪感,而《東山》則彌漫著厭戰的情緒。前者用四、五兩章的篇幅表現戰爭?!氨藸柧S何?維常之華”寫戰車的華麗、高大,“四牡業業” “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寫戰馬的強壯、雄俊和安閑,“象弭魚服”寫武器的精良,“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豈敢定居”“豈不日戒”寫軍人的服從命令、各司其職。作者以舉重若輕之筆寫出我方的優勢、戰斗中的從容不迫,詩歌雖未直接交代戰爭最后的結局,但我們從這些溢美之詞不難看出,我方一定是勝利者,作為參加了這次戰爭的士兵在吟詠這些詩句時充滿了勝利的喜悅感、保家衛國的自豪感。

《東山》則不然,只在第一章選取了“制彼裳衣,勿士行枚”“敦彼獨宿,亦在車下”等簡單的兩句回憶軍中生活?!靶忻丁焙汀岸乇霜毸蕖眱蓚€細節既包含了作戰的艱苦、士卒為國的付出,又表現了紀律的嚴明,詩中雖未明確,但我們可以做這樣合理的推測:這樣的一支軍隊在戰爭中一定是勝利的一方,但在這首詩中我們體會不到《采薇》一詩中那種昂揚的情感。這一內容在《東山》中如蜻蜓點水,一掠而過,從這樣的寫法可以看出對戰爭的情景詩人的思緒不愿多做停留,何以如此呢?可能戰爭帶給他的更多是痛苦,可見其厭戰情緒。兩首詩在這點上的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采薇》的背景是征伐獫狁的戰爭,關系到國家安危、民族存亡,是保家衛國的戰爭,而《東山》的背景則是征伐東部小國奄的戰爭,屬于本民族內部的矛盾,因此造成了兩首詩中主人公對待戰爭不同的態度。

二、情感表達方式不同

同是想念家鄉,思念父母妻兒,《東山》寫得直白濃烈,真摯動人,以“我徂東山,滔滔不歸。我來自動,零雨其濛”營造感傷的氛圍,且縈繞詩歌始終,產生了動人心魄的藝術感染力,《采薇》則曲意婉轉,詩意蕩漾,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引發人無窮的想象,詩味綿長,成為冠絕古今的名句。

《東山》全詩四章,第一章回憶戰爭生活,第二、三章表現詩人對家園和妻子的想念。從軍三年,音信不通,家園如何,妻子如何,詩人純以想象之詞寫出果臝繞房、蜘蛛結網、野獸出沒的荒蕪家園,而妻子得知他的消息,在灑掃房屋庭院,待他歸來。最后一章想起甜蜜的新婚生活,令他對現在家中的境況產生了不安:從軍三年,改變的豈止是年輕美麗的妻子容顏,“其舊如之何”寫出了詩人復雜的內心活動。作者以三章的篇幅鋪敘他想念的家園、家園中的親人,于戰爭未著一語,但處處可以感受到戰爭的存在。是戰爭改變了原本男耕女織、歲月靜好、簡單又幸福的生活。

《采薇》共六章,前三章以軍中生活之苦——“采薇采薇”“載饑載渴”、交戰的頻繁——“不遑起居”“王事靡盬”等間接寫出詩人的厭戰情緒,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對和平生活的渴望。從第三章反復詠嘆的“曰歸曰歸”可以感受到詩人歸家的急迫心情。但這首詩于家鄉親人未出一言想象之語,而詩人所有的情感我們都能從最后一章欲說還休的詩句中讀出,甚至比《東山》鋪敘的內容要豐富得多,可謂“言有盡而意無窮”。在這一點上,兩首詩的內容也可以相互印證,《東山》對家鄉親人直白的描寫,正是《采薇》最后一章“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我心傷悲,莫知我哀”的詩意內涵,而《東山》后三章所有的內容可用《采薇》最后一章的詩句概括。

三、敘述視角不同

同樣以戰爭為題材,以作戰歸來的士卒為主人公,但敘述視角不同,《采薇》重點描寫軍中生活,以回憶為主,《東山》則突出家園生活,懸想和回憶交織在一起。

《采薇》的前五章全為主人公在歸途中的回憶。前三章為一節,一方面回憶軍中生活的艱苦,“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既是起興,同時交代了當時的飲食情況,士兵采薇充饑,可以想見條件之惡劣,“不遑啟居,獫狁之故”“不遑啟處”則表現戰事頻繁,士兵居無定所,疲于應戰;另一方面表達思鄉之苦和厭戰情緒,“靡室靡家,獫狁之故”,詩人在第一章把自己離鄉背井的原因歸咎于獫狁的入侵,此時的士兵深明大義,對這次戰爭的認識就是為了保衛家園,因此雖然苦也心甘情愿。但在第二、三章,感情發生了變化,“我戍未定,靡使歸聘”“王事靡盬”“憂心孔疚,我行不來”,因為戰爭持續的時間太長,士兵厭倦了無休止的作戰生活,渴望回到家鄉,而回家是遙遙無期的,詩句中顯然表達了士兵對戰爭的厭惡,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詩歌的第四、五兩章回憶戰場上的情景。作者并未直接描寫兩軍在戰場上的廝殺,卻用曲筆,描寫了“王師”戰車的華貴、戰馬的強壯、武器的精良,描寫了戰場上將帥士卒各司其職,同心作戰。從這些描寫中,我們讀出了這是一支紀律嚴明、士氣高昂的軍隊。詩歌雖未交代戰爭的結局,但字里行間已經透露了消息。詩歌的最后一章回到眼前的現實,重點描寫詩人此刻復雜的心境。整首詩均是對以往軍中生活的敘述,夾雜著詩人各種感情,而對于家鄉,詩中只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表達對曾經美好生活的懷念,這一點和《東山》不同?!稏|山》全詩幾乎都是對家鄉的描寫。

《東山》一詩共四章,除第一章之外,其余三章的內容均為描寫家鄉生活。第一章只有一句“敦彼獨宿,亦在車下”涉及了軍中士兵艱苦的生活,其他的詩句則重點表達詩人在戰爭結束后悲喜交集的感情?!拔覗|曰歸,我心西悲”,戰爭雖然結束,但失去了太多的東西,而且前途未卜,是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是喜,終于結束了戰場上出生入死、擔驚受怕的日子,脫下了甲胄,換上普通人的服裝,重新過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和平生活,這是多么高興快樂的事??!這一章以抒情為主,間敘軍中生活。第二、三章描寫詩人在歸鄉途中懸想家鄉和妻子,在這兩章中用了很多的細節描寫?!肮I之實,亦施于宇”表現了濃濃的生活氣息,詩人念及于此,一定是會心一笑,“伊威在室,蟏蛸在戶”“町畽鹿場,熠耀宵行”則寫出了家園的荒蕪和破敗,但即使這樣在詩人心中那里依然是他想念的地方。第三章站在妻子的角度寫,“婦嘆于室”,表達自己久征不歸,妻子對自己的思念,而“灑掃穹窒,我征聿至”寫妻子得知丈夫將歸,高興地打掃庭院,迎接得勝歸來的征人。宋代柳永的《八聲甘州》一詞中有“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的寫法與此處相同。在作者筆下,想象中的家園、妻子那樣生動,如在眼前。第四章回憶新婚時的盛況,那時的妻子年輕貌美,“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戰爭改變了很多東西,現在的妻子不知如何,是否容貌依舊,甚至是否還在等我?詩人不敢再想,詩句至此戛然而止,留給讀者無盡的想象空間。

《采薇》和《東山》采用不同的敘述視角,寫出了對戰爭的不同感受,或描寫軍中諸事,或將筆墨傾注于家園,盡管關注點不同,但兩首詩最后殊途同歸,表達了一個共同的主題:反對戰爭,渴望和平。如果將兩首詩相互參看,這一主題更為突出,更為深刻。

此外,《采薇》中的士卒在冬季歸家,“雨雪霏霏”,突出前路茫茫的孤獨感,《東山》中的士卒在雨季歸家,“零雨其濛”,加重憂傷的情緒。藝術手法上,兩首詩都采用了復沓的形式,《采薇》用于前三章,《東山》則貫穿于整首詩。

詩歌可以有無數種寫法,只要能打動人心,就是好詩。這兩首詩是戰爭詩中的佳作,相隔幾千年,讀來卻沒有隔膜感,這就是優秀詩歌的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1]喻守真.唐詩三百首[M].北京:中華書局,1982.

[2]沈德潛.清詩別裁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程俊英,蔣見元.《詩經》注析[M].北京:中華書局,2014.

作者單位:

天津商務職業學院

猜你喜歡
采薇東山
東山由義井
走進東山學校,尋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紅紅的蘋果
隱形男友
東山書院
曹娥江
白樺林
還魂之鏡(中篇小說)
“采薇”意象釋疑
楊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